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68)
2023(8587)
2022(7063)
2021(6606)
2020(5299)
2019(12237)
2018(11926)
2017(21643)
2016(11027)
2015(12735)
2014(12653)
2013(12946)
2012(12537)
2011(11796)
2010(11584)
2009(11013)
2008(10590)
2007(9114)
2006(8485)
2005(8124)
作者
(32814)
(27707)
(27655)
(26648)
(17733)
(13058)
(12449)
(10702)
(10583)
(9892)
(9669)
(9167)
(9022)
(9006)
(8848)
(8619)
(8112)
(7917)
(7856)
(7234)
(7213)
(6630)
(6601)
(6412)
(6397)
(6360)
(5950)
(5647)
(5555)
(5365)
学科
(76826)
经济(76777)
管理(28004)
方法(26583)
(25806)
数学(24561)
数学方法(24452)
中国(21268)
(17890)
企业(17890)
地方(17426)
(14494)
(12868)
贸易(12860)
(12745)
地方经济(12728)
(12531)
(11799)
业经(11632)
(10468)
金融(10467)
农业(10377)
环境(9975)
(9914)
(9684)
银行(9674)
(9450)
(9253)
(9009)
关系(8250)
机构
大学(175668)
学院(170253)
(95010)
经济(93756)
研究(72232)
管理(61442)
中国(56815)
理学(52052)
理学院(51413)
管理学(50737)
管理学院(50394)
(39923)
科学(38413)
(38132)
(36305)
经济学(32902)
研究所(32713)
财经(31701)
中心(31018)
经济学院(29500)
(29147)
(25759)
北京(25494)
(23949)
财经大学(23616)
(23431)
科学院(22446)
(21462)
师范(21326)
研究中心(20109)
基金
项目(108457)
科学(87164)
基金(82992)
研究(80442)
(72614)
国家(72144)
科学基金(60967)
社会(56465)
社会科(53890)
社会科学(53883)
基金项目(41779)
(36792)
自然(35413)
资助(35022)
自然科(34600)
自然科学(34589)
教育(34204)
自然科学基金(34024)
(32408)
编号(28254)
国家社会(26289)
(26287)
(25619)
中国(25530)
重点(24938)
成果(23824)
教育部(22947)
(22213)
发展(21751)
人文(21527)
期刊
(107095)
经济(107095)
研究(62382)
中国(36666)
(29211)
管理(24951)
科学(24120)
学报(23545)
(21022)
经济研究(19913)
大学(18537)
(18023)
金融(18023)
财经(17321)
学学(16988)
(15249)
农业(14728)
(14368)
技术(14244)
问题(14163)
世界(13597)
国际(13451)
业经(12076)
技术经济(11453)
教育(11424)
统计(11226)
(9375)
(9076)
经济问题(8731)
决策(8421)
共检索到2819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郑世林  张美晨  
本文对研发资本存量进行了处理,重新估计了中国1990-2017年全国及省级层面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显示:1990-2017年,科技进步对全国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48.97%,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泉;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R&D资本深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持续攀升,但全要素生产率过快下滑成为科技进步贡献和经济增长下行的主要原因;2013年以来,上海、浙江、江苏等多数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已经开始触底反弹,但辽宁、新疆、山西等重化工和资源密集地区仍在严重下滑,甚至部分省份为负值。因此,加快扭转重化工和资源密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下滑的局势,是提高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且抑制经济增长下行的关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绍森  胡德龙  
在回顾文献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科技进步主要由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单位能源经济效益、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化程度等五个主要因素来反映。实证分析了我国1980年至2007年各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并预测至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可达到60%左右。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西明  
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源自经济学家对生产函数的研究。改革开放20多年来,山东省经济高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增长速度方程测算,我们发现科技进步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尤其是2002—2003年期间,贡献率竟然出现了负值,这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背道而驰。因此,必须进一步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智勇  黄鹤羽  
本项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对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测算,以寻求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计量的新途径。研究结果指出,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为22%,在15%~25%取值区间内。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秋霞  高齐圣  
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农业政策阶段性划分,将我国1979-2006年30个省市地区的面板数据分为四个阶段;采用面板数据协整模型,分别测算了不同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显示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呈逐步增长的态势。通过对各个阶段的农业政策改革的成效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大农业科研及技术推广等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董西明  
本文探讨了科技进步因素对黑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通过增长速度方程的测算,发现科技进步对黑龙江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琰  尤飞  肖琴  周振亚  
为推动海南省突破农业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运用增长速度方程法和固定弹性系数法,测算2006—2019年海南省及省内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要素贡献率,研究其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及空间差异特征。结果发现:在时间序列上,海南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呈直线上升趋势,科技要素成为主要驱动因素,农业生产方式总体处于由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向科技进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转变阶段;在空间分布上,省内各市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总体水平不高,差异较大、地域分布不均衡,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的地区仍依赖大量物质要素投入来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基于此,从科技成果转化、资源配置优化与人才队伍培养等3个方面对推动海南省农业科技进步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朝钧  张朝华  
为深入了解广东全省及四大区域1990-2008年期间农业经济增长成因,采用Solow余值法所进行的测算与分析表明:虽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持续的递增,但除珠三角外,依靠加大物质费用投入的增长方式始终处于较为主导的地位;劳动力的贡献率虽有所提高,但表现不稳定,还有待提升;耕地面积减少所产生的负效应愈发显现。基于此,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建立高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户农业科技的教育与培训,严格保护耕地资源,是当前与今后广东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琼  李瑾  李会生  崔凯  陈鹏  
本文结合天津市畜牧业生产和科技进展情况,运用扩展的C-D生产函数,以天津市12个涉农区县2008—2013年的畜牧业统计数据为基础,回归估计出各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继而运用索洛余值法系统测算出2008—2013年间各阶段的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并在此基础上对提升天津市畜牧业科技进步水平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楚仁  沈玉良  赵红军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最近已经成为理论界和政策层关心的重要话题。本文强调了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不同作用,将出口和进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置于平等地位,然后采用因果分析、支出法和联立方程组法对我国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1981~2004年,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而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进口对经济增长总体来说贡献为负;从分阶段来说,1981~1991年,加工贸易没有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而1992~2004年加工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其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这符合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阶段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饶光明  吴忠俊  丁思颖  
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等模型,分析重庆市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发现重庆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存在显著的直辖效应:直辖前的1986~1995年间年均贡献率为0.0298,而直辖后1997~2005年间年均贡献率为0.3938。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利  韩孟华  周连第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对北京市1990—2007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北京市农业科技进步率由1990—1998年的57.09%上升到1999—2007年的78.32%。在以上两阶段,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由5.62%增长到8.23%,物质消耗的增长率由9.97%增长到11.02%。本文基于对以上农业各投入要素对于北京农业总产值增长的影响状况,提出了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诚  廖韵如  
本文在索洛余值法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弹性系数进行估计,并测算出1996~2007江西省物流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1996~2007期间,江西省物流科技进步贡献率均值为38.35%,2004年达到其低谷11.8%,而后才逐渐上升,这说明江西省必须采取相应对策进一步提高其物流科技进步贡献率,从而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