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4)
2023(2152)
2022(1819)
2021(1689)
2020(1501)
2019(3333)
2018(3394)
2017(6712)
2016(3588)
2015(4074)
2014(4193)
2013(4141)
2012(3737)
2011(3306)
2010(3377)
2009(3134)
2008(2979)
2007(2690)
2006(2366)
2005(2139)
作者
(10165)
(8696)
(8456)
(8030)
(5239)
(4032)
(3803)
(3460)
(3230)
(3095)
(2850)
(2790)
(2775)
(2628)
(2601)
(2508)
(2448)
(2440)
(2428)
(2381)
(2138)
(2105)
(2066)
(2063)
(1921)
(1848)
(1842)
(1786)
(1705)
(1684)
学科
(18532)
经济(18516)
(13658)
管理(10496)
方法(10230)
数学(9458)
数学方法(9424)
(9193)
企业(9193)
中国(8485)
(6265)
(5826)
劳动(5809)
农业(5059)
技术(4882)
(3628)
(3421)
(3001)
贸易(3000)
人口(2918)
动力(2908)
(2901)
地方(2892)
劳动力(2859)
业经(2684)
(2627)
金融(2627)
农业劳动(2626)
农业人口(2576)
(2490)
机构
大学(53606)
学院(52785)
(25022)
经济(24638)
管理(21435)
理学(19141)
理学院(18937)
管理学(18572)
管理学院(18488)
研究(17632)
中国(12987)
(10905)
科学(10582)
(10247)
(8921)
财经(8676)
经济学(8310)
研究所(8136)
(8012)
(7952)
中心(7763)
经济学院(7556)
业大(7462)
(7218)
北京(6971)
财经大学(6532)
(6481)
师范(6433)
(6123)
农业(6112)
基金
项目(36041)
科学(29489)
基金(26892)
研究(26414)
(23004)
国家(22784)
科学基金(19945)
社会(17850)
社会科(16964)
社会科学(16962)
基金项目(14217)
(13787)
自然(12432)
自然科(12220)
自然科学(12214)
教育(12149)
自然科学基金(12009)
(11632)
资助(11342)
编号(9956)
(8413)
(8266)
成果(8040)
重点(7677)
创新(7608)
国家社会(7471)
教育部(7468)
人文(7327)
(7272)
大学(6983)
期刊
(24502)
经济(24502)
研究(15029)
中国(13678)
管理(8451)
科学(8128)
学报(7170)
(7159)
(6805)
大学(5765)
学学(5469)
教育(5151)
科技(4743)
技术(4633)
农业(4590)
财经(4579)
经济研究(4256)
(4024)
金融(4024)
(3961)
业经(3720)
(3678)
论坛(3678)
技术经济(3374)
问题(3365)
(3325)
统计(3249)
理论(2818)
决策(2654)
商业(2639)
共检索到780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邵文国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的关系邵文国科学技术进步必将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它已为近代三次技术革命的实践所证实。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技术革命,以电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和以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中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都对社会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东强  
科技进步与劳动就业问题陈东强广西大学社会科学部失业和就业难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这个问题都让政府决策者感到棘手。本文暂撇开人们常规的思路,着手从科技发展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两个新的概念,即全质性科技创新与非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慧玲  王富贵  
本文依托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和一般作用机制,从总体层面、产业结构层面与就业结构层面对典型资源型城市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科技进步影响劳动就业的方式、方向和程度。提出了对于科技进步既能产生失业又能增加就业的双重效应,要结合资源型城市的阶段性特点和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减轻科技进步对就业的"冲击"效应,扩大其"补偿"效应,促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科技进步以及劳动就业增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魏建斌  杨思远  
科技进步对商品生产的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现有产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是创新产品。囿于历史局限性,传统劳动价值论只考虑到第一种形式。在创新时代,我们应该结合传统劳动价值论的一般性和创新产品这一科技进步新形式,实现传统劳动价值论向现代的转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甫  
本文把政府支出引进效用函数之中,建立一新古典增长模型来研究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发现:政府支出、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效应主要与消费者风险规避系数有关;中国的政府支出增加促进就业,技术进步抑制就业。同时利用中国的1978-2004年政府支出、技术水平以及就业的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发现:就业量与政府支出、生产技术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政府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大于长期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国晖  张如庆  陈清萍  
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历来备受争议。利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中国1978-2014年的数据加以检验后发现,中国的技术进步呈现为希克斯资本偏向型,并且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能够促进中国劳动就业总量的扩大,其根本原因在于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有利于加速资本积累。但是,在短期,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仍然不利于低技能劳动就业,为此,宏观经济政策应该以促进劳动就业为核心,积极发挥已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稳定器"功能,在此基础上有序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林宝  
利用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人口负增长存在明显的年龄(组)传导过程,大多数国家(地区)遵循0~14岁人口负增长—15~59岁人口负增长—总人口负增长的发展轨迹。人口负增长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参与率、失业率等指标的关系表现出渐行渐远的特征。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和劳动力已经开始负增长,根据预测,中国总人口将在2027~2029年期间进入负增长。负增长阶段中国有望保持劳动力缓慢下降,但仍会出现周期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建议消除生育障碍,提高生育水平;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劳动参与率,挖掘劳动力供给潜力;把握好经济结构转型节奏及应对结构转型的就业冲击;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促进劳动参与。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社军  
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就业,但与此同时,劳动就业的需求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与速度、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等起着制约和导向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的关系,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是促进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而劳动就业需求又在诸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亮  冯明放  
科学技术进步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劳动形式的深刻变化。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划分已经不能概括和说明当今时代劳动形式的现实情况,因此本文提出了基础性劳动、程序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的新的划分方式,并分析了这种划分的依据,说明了这三种不同劳动形式的内涵、外延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这种划分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明勤  
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劳动就业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人口众多,国民教育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劳动就业压力大。目前,又面临大量的企业富余职工、下岗职工和进城打工的农民工等基本状况。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劳动就业的发展面临一次新的挑战与机遇。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长城  
长期以来 ,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城乡隔离的条件下进行的 ,农民被严格的户籍制度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 ,进行低效甚至无效的劳作。政府考虑就业问题时 ,主要是将就业视为城市的福利分配和社会贫困救济 ,从社会政治安定和社会伦理道德角度去考虑。因此 ,所选择的工业化、城市化方式对就业结构转换作用力不强 ,就业结构极具低级化、刚性化的特征。本文认为 ,必须重新认识城市化方式 ,选择城市化道路 ,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就业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长明  
1995年,我国人口突破了12亿大关,这个事实提醒我们,在经济高速度增长的同时,人口问题仍然不容忽视。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流动的人口达8000万之众,汹涌澎湃的“民工潮”冲击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城市劳动失业率不断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总计达2亿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的相当一部分正在以无序的形态流入城市,形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秋华  
劳动就业问题,是我国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棘手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本文将针对这一现实问题,围绕劳动就业与经济增长速度、科学技术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系做一些理论上的探讨,以求澄清某些模糊认识,为我国再就业工程的实施提供一点有参考价值的思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康永和  
人口与发展问题同劳动就业有着密切联系。这次会议,在研究人口与发展关系问题的同时,能就劳动就业问题交换意见、交流经验,是很有益的。 中国是个有近10亿人口的国家。近几年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亚洲和世界各国的关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福华  
本文认为,“知识经济”已成为有关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中共识度最高的趋势与特征之一。知识经济对劳动就业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的类型即质别性科技创新和非质别性科技创新,以及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的合理性;同时,知识经济将引起就业方式的转变,包括就业结构、就业时空、就业类型和就业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促进劳动就业的战略重点应当是重视教育,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者素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