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84)
2023(6474)
2022(5369)
2021(4577)
2020(3856)
2019(8591)
2018(8265)
2017(16700)
2016(8217)
2015(9008)
2014(9108)
2013(9426)
2012(9193)
2011(8356)
2010(8658)
2009(8183)
2008(7701)
2007(7022)
2006(6544)
2005(6138)
作者
(25357)
(21512)
(21383)
(20552)
(13527)
(9996)
(9569)
(8280)
(7985)
(7648)
(7588)
(6984)
(6982)
(6913)
(6742)
(6705)
(6421)
(6075)
(5955)
(5665)
(5592)
(5225)
(5162)
(4931)
(4911)
(4906)
(4560)
(4354)
(4307)
(4110)
学科
(69451)
经济(69428)
(24092)
管理(23121)
方法(19979)
地方(19561)
(18320)
企业(18320)
数学(17704)
数学方法(17645)
地方经济(14390)
中国(13682)
业经(12844)
(12621)
产业(11535)
(10740)
农业(9356)
(9104)
技术(8991)
(8199)
(7718)
结构(7648)
经济学(7603)
(7478)
金融(7478)
环境(7388)
(6963)
(6842)
(6840)
贸易(6836)
机构
学院(134106)
大学(132466)
(75781)
经济(74734)
研究(51916)
管理(50925)
理学(43630)
理学院(43156)
管理学(42707)
管理学院(42451)
中国(37946)
(29663)
科学(28470)
(27204)
(25801)
经济学(25502)
财经(23683)
研究所(23214)
经济学院(22723)
中心(21931)
(21348)
(20157)
(18377)
(18313)
北京(17336)
财经大学(17312)
科学院(16239)
业大(16207)
(15520)
(15502)
基金
项目(85043)
科学(68682)
研究(63178)
基金(62787)
(53806)
国家(53444)
科学基金(46358)
社会(44468)
社会科(42590)
社会科学(42584)
(33591)
基金项目(32891)
(26802)
自然(26696)
自然科(26059)
自然科学(26051)
教育(25889)
自然科学基金(25632)
资助(25416)
编号(22672)
(22064)
国家社会(19559)
重点(19325)
发展(18883)
(18860)
(18639)
(18555)
成果(17861)
(17528)
创新(17503)
期刊
(91472)
经济(91472)
研究(46205)
中国(24981)
(22068)
管理(21692)
科学(17686)
(16710)
经济研究(16475)
学报(16160)
财经(13185)
业经(12832)
大学(12821)
学学(12567)
技术(12515)
(11993)
金融(11993)
问题(11918)
(11774)
农业(11232)
技术经济(10395)
统计(8447)
(8278)
世界(8109)
科技(8009)
(7850)
经济问题(7838)
商业(7357)
经济管理(7144)
国际(7055)
共检索到2109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永莲  刘汉  
在测度科技进步增长率和产业结构演化速率的基础上,定量分析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技术进步增长率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且与经济周期呈现同步变化;(2)产业结构演化随着结构调整的深入,其速率总体呈现下降态势,产业结构调整逐步由量向质转化和升级;(3)三者间的作用机制在短期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是出现反向作用,但是长期均呈现积极、稳定的正向促进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英杰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刘英杰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发展目标。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包括以下因素:劳动力、生产资料及其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社...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处明  
今后20年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是科技进步和保障就业。通过建立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说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就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上,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智勇  黄鹤羽  
本项研究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对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测算,以寻求我国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评价计量的新途径。研究结果指出,营林科技进步的经济贡献率为22%,在15%~25%取值区间内。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振华  唐莉  刘薇  
基于事件系统理论构建系统性、多层次性和综合性的政策量化分析框架,从政策属性、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3个维度对我国1985—2015年制定的198条环境规制科技政策进行量化研究。基于政策评估中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两个层面,从环保科技进步效果和经济增长效应两个维度对环境规制科技政策有效性进行评估。研究发现,我国环境规制科技政策工具及政策工具协同对环保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显著方向性差异。为此,进一步讨论了我国环境规制科技政策工具及工具协同的政策有效性评估结果,可为我国环境规制科技政策的完善和有效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邓宗兵  张旭祥  
运用 C— D生产函数法 ,对 1980— 1999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度 ,结果表明 :科技进步为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子 ,进一步预测“十五”期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 5 % ,并提出了实现 4 5 %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谈世中  
台湾经济起飞和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科技进步。这与当局采取的政府主导下的分散领导科技体制;移植型的科技发展模式;官、学、民三位一体整体推动的科技开发机制;推动科技向中、小企业转移的中介机构;兴建推动科研成果商品化、市场化的科学工业园区;发展作为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基地的高校科研等措施密不可分。目前,台湾由于基础研究、高科技人才奇缺,经济、科技发展遇到一定的困难。加强与大陆的科技合作可能是其克服这个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劭锋  杨红  
自然资本存量保持基本恒定,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尝试性地将自然资本引入反映投入产出关系的生产函数,探讨了科技进步、自然资本消耗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发展进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荣  杨晓明  
本文运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以1980年到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被解释变量,资本投入、劳动投入、科技进步的时间序列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计量分析,并利用索洛余值法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进行测算,进而分析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最后提出一些加快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先卫,阎理,刘利华  
本文以物理学的场理论作为研究工具,建立了生产函数的梯度模型,产出梯度的变化可以用来反映科技进步状况,从而为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评价增添新的、可应用的理论和方法。用此方法对华北某省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实证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成福  
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概念。农业科技进步是指人类对原有农业技术的改造、革新或研究开发出新的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包括技术进化、技术革新、管理水平、决策水...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水亚佑  张智慧  
我国建筑业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水亚佑,张智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为世界各国经济蓬勃发展所证明;也已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指导方针。但是如何评价我国建筑业的科技进步现状,尚缺乏一套科学的量化方法。在评价建筑业的科技进步时,首先要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方  
“科技进步”一词,乃“科学技术进步”之简称。“科技进步”即包含‘硬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包含‘软科学技术’的进步,既包含与生产规模变动无关联的科学技术进步,也包含与生产规模变动有关联的科学技术进步。当今,在我国,不论在政界还是在学术界,人们广泛谈论“科技进步”。报告、文件、报纸、杂志上都常见“科技进步”这一名词。然而,人们在运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孝新 ,王朝耕  
一、几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制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有四个条件,一是要合乎数学原理;二是计算结果应与经济发展规律相吻合;三是竭力缩小主观参与的成份;四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按照这些条件,我们对常见的几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一)增长速度方程法 在增长速度方程法(A=Y-aL-βK)中对劳动力产出系数和生产资金产出系数的表达,是采用乘积形式,我们分别采用图示法和实证验算法予以分析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