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02)
- 2023(9159)
- 2022(6309)
- 2021(5602)
- 2020(4398)
- 2019(9940)
- 2018(9611)
- 2017(18684)
- 2016(9296)
- 2015(10561)
- 2014(10488)
- 2013(10070)
- 2012(8934)
- 2011(7996)
- 2010(8565)
- 2009(8392)
- 2008(7001)
- 2007(6257)
- 2006(5522)
- 2005(5160)
- 学科
- 济(44304)
- 经济(44277)
- 业(29973)
- 管理(28171)
- 企(25491)
- 企业(25491)
- 融(25213)
- 金融(25212)
- 银(22337)
- 银行(22336)
- 行(21725)
- 方法(20175)
- 数学(18717)
- 中国(18612)
- 数学方法(18222)
- 业经(14360)
- 财(11310)
- 中国金融(11013)
- 农(10792)
- 产业(10328)
- 制(10191)
- 信息(9353)
- 地方(9247)
- 总论(8889)
- 信息产业(8860)
- 技术(8356)
- 理论(8288)
- 务(7995)
- 财务(7959)
- 财务管理(7948)
- 机构
- 学院(133923)
- 大学(132215)
- 济(56418)
- 经济(55198)
- 管理(54143)
- 理学(46805)
- 理学院(46418)
- 管理学(45338)
- 管理学院(45119)
- 研究(40346)
- 中国(39054)
- 京(26886)
- 财(26593)
- 科学(23065)
- 中心(21857)
- 财经(21295)
- 经(19347)
- 江(18980)
- 所(18579)
- 经济学(18305)
- 融(17913)
- 农(17581)
- 金融(17560)
- 业大(17197)
- 北京(17178)
- 银(16891)
- 研究所(16859)
- 州(16679)
- 经济学院(16642)
- 银行(16319)
- 基金
- 项目(91206)
- 科学(72708)
- 研究(68572)
- 基金(65911)
- 家(56345)
- 国家(55916)
- 科学基金(49467)
- 社会(44243)
- 社会科(42371)
- 社会科学(42360)
- 省(36532)
- 基金项目(33253)
- 教育(30922)
- 自然(30334)
- 划(29851)
- 自然科(29741)
- 自然科学(29736)
- 自然科学基金(29185)
- 编号(28208)
- 资助(27713)
- 成果(22305)
- 创(20802)
- 重点(20218)
- 发(19983)
- 创新(19399)
- 国家社会(19001)
- 部(18976)
- 课题(18963)
- 项目编号(18169)
- 科研(17107)
共检索到202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全兴
作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宁波市依托发达的数字经济根系和丰富的金融创新实践,探索实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自2019年11月获批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以来,宁波市以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普惠金融体系为目标,依托发达的数字经济根系和丰富的金融创新实践,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驱动作用,突破层级、地域、系统、部门、业务边界,探索实践“平台支撑、场景多元、标准示范、联动推进”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路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先行市建设。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浩
金融普惠需要数字驱动、场景融合,在打通交易链、物流链和资金链的同时,通过合作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所说,中国不缺一家金融机构,中国缺乏一个去支持80%没有得到良好金融服务的人,不仅中国缺乏,全世界都缺乏。浙江网商银行作为中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之一,其成立之初就定位于以互联网的方式服务"长尾"客户,聚焦于服务小微客户、服务农村市场。2015年6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草梓
数字技术与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使数字普惠成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趋势。整体来看,当前数字普惠的发展呈现四个新特点:数字平台的智慧经营与金融服务同步发力,特色产品的生态图谱与业务场景不断优化,集约运营中业务流程与组织体系的双重变革,智能风控的前瞻预警与资产质量持续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崔婕 李瑞田 韩启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构建中国省际金融科技指数与共同富裕指数的基础上,利用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系统GMM模型,就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机制、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影响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非线性效应中起调节作用。同时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另外,金融科技对共同富裕存在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减,且数字普惠金融能够调节该非线性边际效应。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应通过促进金融科技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共同富裕 数字普惠金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戴昕
数字普惠金融是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其兴起与发展为科技型企业融资带来了新的出路。文章首先介绍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征,以及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契合点,其次分析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科技型企业几种常用的融资模式,并为科技型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选择合适的融资模式,最后从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数字金融生态链系统和监管制度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金融机构能够利用数字普惠金融方式拓宽投资领域,进一步促进银行信贷业务发展,也为科技型企业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科技型企业 融资困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欧阳卫民
普惠金融是指能有效、全方位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让所有老百姓享受更多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近年来广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具有广州特色的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发展普惠金融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自2004年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要通过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磊明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全球性难题。金融科技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使在海量用户中低成本准确获客成为可能,使便捷服务客户、有效进行风控成为现实,使金融得以普惠化发展。并且,随着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提升社会福祉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本健 罗玲 马雨莲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普惠金融由于兼具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优势,可以通过改变乡村治理主体、乡村环境和治理手段,推动农村地区德治、法治、自治的协调互补,助推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既继承了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又弥补了网格化管理的缺陷,同时兼顾数字普惠金融和网格化治理功能,将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当然,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注意"数字鸿沟"导致的主动缺位、思想认知传统和金融素养有限导致的农户参与度不高以及监管缺位等问题。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乡村治理现代化 网格化管理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雨佳 屈博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机构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科技赋能传统金融已成为不可扭转的发展趋势。为此,人民银行重点推出了金融IC卡电子现金应用,以期覆盖更多用户群体,并完成金融IC卡芯片化转移的重要一步。然而,电子现金自问世以来,与传统金融IC卡交易金额相比,使用比例仍然相对较低,用户接受度略显不足。因此,文章基于电子现金试点城市获取的4 482条应答者数据,通过扩展的TAM模型,得出影响电子现金接受度的主要原因是其有用性、易用性及安全性,使用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弱,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会锋
以云服务为理念,搭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共用共享的云支付平台,使农村支付服务更加智能化、移动化和数字化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将加快金融领域数字化转型列入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使之成为金融机构新业务布局的战略重点。对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的调整变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承担着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在转型过程中势必兼顾县域经济增长和普惠金融目标。如何将金融数字化与数字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辽 刘成飞
厘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和金融服务体系薄弱与日益增长的乡村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现有文献对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村经济现代化做了较为丰富的研究,但是鲜有将其与乡村产业振兴联系起来进行理论与实证的研究。本文从乡村产业生产、乡村产业延伸、乡村产业功能和乡村产业支撑四个维度构建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多维度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主要有三点发现:一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水平和乡村产业振兴速度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边际效应呈现明显差异;三是数字普惠金融不仅可以直接缓解经营主体约束和激活市场活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还可以通过农业科技创新、乡村产业融合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间接影响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裴育 姚圣
要想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势必需要借助数字金融工具。因此,研究数字普惠金融能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别构建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全面振兴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二者之间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U”形关系;现阶段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已越过极值点,其发展确实能够促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剔除直辖市样本、替换核心解释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在高人口水平地区,二者之间显著存在“U”形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全面振兴具有更强推动作用。本文研究为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关系认定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为我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路径支持,并且为实现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制定更为匹配的金融政策提供良好参考。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志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 数字技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为杰 段鸿梅
在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基础上,对我国285个地级市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算,并探讨了其分布演化趋势。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其作用机制和影响的异质性。研究发现,2011—2019年我国的共同富裕水平整体上有显著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共同富裕的发展性和共享性也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的3个子维度指数——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存在差异。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创新创业活跃度和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共同富裕。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机制分析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华 韩思齐 刘文诣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和创新问题是近些年来理论界和实践界关切的重大课题。本文从信息处理理论的视角出发,对金融科技平台的技术架构、组织网络结构、基于信息处理和传递的协调与风险控制机制进行分析,探索金融科技平台如何帮助金融机构提高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能力,从而推动供应链金融模式创新的实现。通过案例研究,本文发现,金融科技是供应链金融得以实施的关键因素,数字化平台能够基于特定的技术手段和供应链各方数据对企业贸易背景真实性进行风险评估,并利用其在信息网中的中心位置进行风险控制,为金融机构提供借方真实、透明、可追溯的实时信息,由此阐明了金融科技平台信息处理能力与差异化供应链金融模式及风险控制要求之间的匹配问题。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一个整合性的理论框架,并为解决供应链金融中信息不对称、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提供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