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7)
2023(13662)
2022(11749)
2021(10926)
2020(9401)
2019(21601)
2018(20995)
2017(39020)
2016(21289)
2015(24101)
2014(23502)
2013(23313)
2012(21892)
2011(19922)
2010(19977)
2009(18705)
2008(18825)
2007(16730)
2006(14487)
2005(13064)
作者
(60932)
(51156)
(50915)
(48569)
(32653)
(24653)
(23342)
(19811)
(19267)
(18185)
(17447)
(17324)
(16287)
(16158)
(15944)
(15779)
(15432)
(15007)
(14874)
(14755)
(12661)
(12580)
(12334)
(11743)
(11546)
(11493)
(11373)
(11345)
(10322)
(10270)
学科
(94365)
经济(94292)
管理(66316)
(64038)
(52975)
企业(52975)
方法(44256)
数学(39193)
数学方法(38867)
中国(25352)
(24207)
(24094)
地方(21837)
技术(20595)
业经(19494)
(18244)
农业(16652)
(16440)
贸易(16431)
(16127)
(15895)
(15061)
财务(15032)
财务管理(14994)
(14815)
(14351)
金融(14349)
企业财务(14307)
(14239)
环境(14232)
机构
大学(303752)
学院(301681)
(127619)
经济(125080)
管理(119956)
理学(103596)
研究(102931)
理学院(102440)
管理学(100835)
管理学院(100249)
中国(79115)
(63909)
科学(62981)
(58137)
(51564)
(49218)
中心(48803)
研究所(46834)
财经(46063)
(45945)
业大(43852)
(42013)
北京(40158)
(39747)
经济学(39400)
师范(39369)
农业(38725)
(37039)
(36303)
经济学院(35700)
基金
项目(204794)
科学(163121)
研究(149936)
基金(149413)
(130148)
国家(129088)
科学基金(111468)
社会(96450)
社会科(91650)
社会科学(91622)
(81166)
基金项目(79510)
自然(71288)
自然科(69623)
自然科学(69604)
教育(69082)
自然科学基金(68444)
(67937)
编号(60465)
资助(60289)
成果(48763)
(47279)
重点(46590)
(45837)
(45017)
创新(43497)
课题(41435)
国家社会(40459)
教育部(39404)
科研(39349)
期刊
(135051)
经济(135051)
研究(86721)
中国(64237)
学报(46779)
(45988)
科学(43740)
管理(43587)
(42213)
大学(35031)
教育(33235)
学学(32415)
农业(28748)
(27994)
金融(27994)
技术(27170)
财经(23146)
经济研究(22407)
业经(21690)
(19882)
图书(17903)
问题(17603)
(17068)
科技(16905)
技术经济(16904)
资源(15717)
统计(15604)
(15429)
(15379)
理论(14668)
共检索到453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白永亮  汪建  赵立军  王琳琳  
区域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已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科技资源投入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识别科技资源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与效应,对有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别构建科技资源存量、交易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基于2011年—2018年湖北省1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利用中介模型实证分析科技资源存量、交易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湖北省各地级市科技资源存量、交易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均存在较大差异;2)科技资源能够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3)交易效率在科技资源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中发挥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优化科技资源投入的规模和结构、完善物质基础设施与优化社会制度环境以提高交易效率继而增强区域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勇  秦以旭  
区域创新能力是决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实力的关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各省市越来越注重区域创新能力的建设。区域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其差异在不断变化,差异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区域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及随时间的波动性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衡量区域创新能力,运用Theil系数模型测算了1990-2008年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的区域差异变动情况。结果发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变动呈现S型曲线;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区域差异变动呈现近似倒U型曲线;区间差异和东部地区内部差异在总差异中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慧  
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变革、日益加剧的资源环境约束、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以创新引领区域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根据知识生产函数理论,利用2002-2011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面板时间序列的处理方法,构建江苏省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分析了R&D投入、科技人才投入、FDI等因素对江苏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提出进一步提升江苏区域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鹏  张立琨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利用2007—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域R&D人员、R&D经费、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水平对区域创新能力产生影响。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贺腊梅  李志勇  查建平  
旅游业碳排放是人为二氧化碳(CO_2)排放量来源之一,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制定节能减排的对象之一。本文首先测度出湖北省2007~2011年旅游业CO_2排放量,然后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数据包络分析法构建旅游业CO_2排放分解模型,将旅游业CO_2排放分解为环境技术效率变化、环境技术进步、资源要素投入和产业结构效应四部分。通过实证得出:2007~2011年,湖北省旅游业CO_2排放量从253.103万吨增长到676.747万吨,武汉市是湖北省旅游业CO_2排放量的主要城市,旅游业CO_2排放增速在2010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欣  
文章基于江苏和浙江两省2007-2014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测算两省各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测度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对于江苏和浙江两省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能力均未产生直接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对外直接投资与人力资本、金融发展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度等表征吸收能力的变量相结合时,对区域创新能力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进一步运用Hansen面板门槛模型进行回归发现,两省的吸收能力变量基本都存在最低作用门槛。两省可结合各自吸收能力变量的门槛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玉春  付辉辉  黄钦海  
以专利授予量代表技术创新能力,采用广义熵指数(GEM)、基尼系数(GINI)和变异系数(CV)测量分析了1996~2005年间中国八大地域以及各个省份之间技术创新能力水平的差异。运用Box-Cox模型对不同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1996~2005年,区域之间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有拉大的趋势,研发费用的投入水平和地区城市化水平两大因素对增强地区技术创新能力有重大贡献,成为区域间技术创新能力不均衡发展最主要的两个影响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杜秀芳  闫笑非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各地区间的发展极不平衡,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为了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文章用发展的眼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着全面性、密切相关性和数据可获得性的原则,经过分析比较,选取了一套重在衡量地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并以2006年的统计数据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就研究结果作出了进一步的分析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慧平  
本文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地区R&D创新能力,运用基尼系数、Theil指数、区域分离系数测算中国R&D创新能力的地区差距。结果发现:基尼系数、Theil指数测算结果均显示新产品开发项目数、发明专利申请量区域差异曲线呈现S型,新产品销售收入呈现倒U型曲线。基尼系数显示:省域之间R&D创新能力的差异显著;Theil指数显示:地区内的差距主导潜在创新能力的差异;地区间的差距主导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的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充  
在以创新驱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源的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造成何种影响,是关乎中国经济转型和能否持续增长的的重大问题。首次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公示的2007-2014年间每一笔土地交易信息,构建地级市商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数据,考察"土地财政"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构成土地财政的商住用地出让收入可以显著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第二,土地财政对创新的影响存在"补给效应"机制,即土地财政可以放松财政预算约束,补给科教支出;第三,土地财政对创新的影响存在"补偿效应"机制,即补偿低价出让工业用地的成本缺口,低价出让更多的工业用地来进行重点产业、高科技产业的招商引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赛  
文章从整体趋势、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方面研究珠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并分析经济基础、国内外资本、政府支持等因素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发现:城市群的创新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城市之间的创新水平差异逐渐缩小;城市群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呈"中心—外围"的分布模式;经济基础和外资、研发支出和政府支持等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这为未来提高城市群创新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赛  
文章从整体趋势、区域差异和空间格局方面研究珠三角城市群创新能力的时空演变,并分析经济基础、国内外资本、政府支持等因素对创新水平的影响程度的差异。结果发现:城市群的创新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各城市之间的创新水平差异逐渐缩小;城市群创新能力在空间上呈"中心—外围"的分布模式;经济基础和外资、研发支出和政府支持等指标对区域创新能力有积极的影响,这为未来提高城市群创新水平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智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主要依靠财政政策,特别是财政转移支付机制来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然而,财政资源到底对产业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应该如何调整振兴政策以便更好地促进产业发展?利用2001—2016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和双重差分相结合(PSM-DID)的方法,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基础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以不断扩张的财政资源为基础,政策对各产业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一方面提高了第二产业效率,但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第一和第三产业效率,实质上进一步强化了原有的重工业化结构,从而使东北经济难以保持长期的稳定增长。在进入新常态之后,东北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固有顽疾逐渐显露。因此,要推动东北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势必要从改变产业结构、优化财政资源,全面提高产业效率以及扩大对外开放等多角度综合调整,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戴宏伟  杨思华  
采用2011—2019年北京、天津各16个区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GMM模型,探究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并分析了地区间的异质性。实证结果显示:总体上京津冀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天津和北京的金融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正向作用较河北更为显著;尽管北京的金融业集聚程度远高于天津,但其对科技创新的促进效应却明显弱于天津。从京津冀整体来看,人力资本储备、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科技支出、研发经费投入、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科技创新均存在积极作用,对外开放水平和房价水平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则不明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荣  
运用DEA方法分别以投入(R&D经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产出(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技术收入)测算高新技术创新效率,采用基尼系数(GINI)、广义熵指数(GEM)测量分析国家高新区创新区域差距,结果显示:国家高新区的技术效率中规模因素占主导作用,创新能力较弱和较强地区创新效率差异明显,且技术收入表现作用突出。四大板块区域内,工业总产值为代表的规模效益能力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且出口创汇和技术收入差异的贡献率均超过54%。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