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09)
- 2023(12559)
- 2022(10336)
- 2021(9665)
- 2020(7855)
- 2019(17390)
- 2018(17024)
- 2017(31680)
- 2016(16992)
- 2015(18664)
- 2014(17943)
- 2013(17089)
- 2012(15453)
- 2011(13976)
- 2010(14324)
- 2009(13245)
- 2008(12743)
- 2007(11600)
- 2006(10331)
- 2005(9116)
- 学科
- 济(59558)
- 经济(59507)
- 管理(53609)
- 业(52202)
- 企(44981)
- 企业(44981)
- 方法(20984)
- 中国(19603)
- 农(18935)
- 技术(18914)
- 数学(17130)
- 数学方法(16777)
- 业经(16650)
- 财(16566)
- 地方(13716)
- 制(13195)
- 策(12829)
- 技术管理(12715)
- 农业(12549)
- 理论(12523)
- 学(12418)
- 贸(12111)
- 贸易(12101)
- 易(11727)
- 银(11694)
- 银行(11682)
- 行(11250)
- 和(10334)
- 融(10286)
- 金融(10285)
- 机构
- 学院(228359)
- 大学(222071)
- 济(90785)
- 管理(89586)
- 经济(88669)
- 研究(78892)
- 理学(76060)
- 理学院(75264)
- 管理学(73989)
- 管理学院(73544)
- 中国(60616)
- 科学(47270)
- 京(46786)
- 财(43266)
- 所(38862)
- 中心(36739)
- 江(36698)
- 研究所(34976)
- 农(33076)
- 财经(32862)
- 范(31494)
- 师范(31259)
- 业大(30249)
- 院(29926)
- 经(29646)
- 北京(29561)
- 州(28958)
- 技术(26851)
- 经济学(25699)
- 农业(25427)
- 基金
- 项目(151755)
- 科学(121564)
- 研究(116736)
- 基金(107102)
- 家(92470)
- 国家(91659)
- 科学基金(79755)
- 社会(72680)
- 社会科(68887)
- 社会科学(68872)
- 省(62599)
- 基金项目(56127)
- 教育(53924)
- 划(51901)
- 自然(50173)
- 自然科(49041)
- 自然科学(49027)
- 编号(48691)
- 自然科学基金(48108)
- 资助(41953)
- 成果(39688)
- 创(37392)
- 课题(35137)
- 重点(34902)
- 发(34303)
- 创新(33947)
- 部(32232)
- 项目编号(29835)
- 国家社会(29187)
- 年(29036)
共检索到354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小曼 刘雪立 王燕
本文以中国科学院2021年新增院士为研究对象,统计2011—2020年院士全部论文、代表作论文、不同作者身份论文数量变化,应用学科领域百分位数、学科规范化引文影响力等学科标准化指标,系统分析高科技人才论文产出特征及演进趋势,探讨科技评价政策导向对高科技人才科技创新活动的引领作用,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科技评价体制提供决策参考。结果显示,中科院院士国内外期刊发文数差距较大,国外期刊发文总数是国内的4.04倍。代表作论文数量差距悬殊,国外期刊代表作总数是国内的22.45倍。2016年起,院士发文量明显增多,国内期刊论文占比持续升高,“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期刊论文量增长尤为明显。以PSA排名划分不同层次论文,高层次论文主要发表在国外期刊,国内期刊较少。院士以第一作者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占36.96%,在国外期刊仅占8.67%。自2016年起以第一作者发文占比明显下降,在国内期刊表现尤为明显。研究发现,院士在国内外期刊发文量差异较大,但在国内期刊发文回流趋势明显。国际权威刊物仍然是高科技人才学术交流的主要平台,国内期刊影响力水平需进一步提升。随着学术地位的提高,高科技人才在科研活动中从执行者位置逐渐向领导者位置转变。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田永坡 蔡学军 周姣
高科技人才政策是各国人才竞争战略中的核心部分。本文阐述世界各国高科技人才引进政策的主要经验,提出了我国加强高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科技人才 移民 科技立法 激励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安民
建立创新型国家成为未来15年我国的重大战略。因此,研究高科技人才创造力的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高科技人才的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归纳了影响高科技人才创造力发挥的六个因素:工作成就感、工作条件、个人成长、企业管理制度、工作自主、企业组织结构,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高科技人才 创造力 影响因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晨
世纪之交,国家提出了开发西部的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这一战略,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其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发展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区域科技能力和水平的差距比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更大,科技落后已成为制约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而高科技人才的匮乏与使用不当正是科技落后的瓶颈。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一再指出:西部与经济的大发展,人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因素。 一、西部地区高科技人才资源的状况 自从我国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跨国公司进军我国西部地区的步伐明显加快。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60多家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赵俊杰 孙晓艳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已成为一种战略资源,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为了本国人才队伍的建设,各国纷纷制定各种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政策措施,以期在新世纪的人才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本文对主要国家的人才政策和措施进行了分析,指出立法是保障、培养是关键、引进为补充、用好是根本。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培养 引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焕山 刘帆
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人才战略视野必须由国内转向世界。基于此,应建立人才资源能力开发的技术研发战略;构筑高科技人才高地的专利战略;人才资源能力的智本管理战略。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入世 人才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智勇,吴满意
由于国际和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已对国家人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必须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审视高科技人才的安全问题,努力构建国家高科技人才安全管理体系。
关键词:
高科技 人才安全 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乌云其其格
本文就发达国家高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和依据。
关键词:
发达国家 高科技 人才政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吕剑红 黄文勇
分析农业加快转型升级对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针对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现状与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从政府、农业院校、涉农企业和农业科技人才自身多角度思考,探讨建立完善政府主导,涉农院校、企业和农户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各方协调、功能完善、综合配套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服务新体系。
关键词:
农业转型升级 人才培养 机制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孔祥明
中共枣庄市委、市政府在建设枣庄开发区中注意荟萃全市科技人才和科研项目,加强对开发区的智力投入和科技投入,同时重视同国内外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合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举办多种形式洽谈会的办法,广聘高科技人才,遍寻高科技项目。到目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丽琍
本文在分析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阐述了影响女性高科技人才工作与生活平衡冲突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解决冲突的对策以及促进女性科技人才工作和生活均衡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女性科技人才 工作-家庭冲突 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成韦 赵炳新
科技服务业是聚集创新要素的核心产业,研究科技服务业集聚背景下的城市格局特征,对国家协调创新城市体系建设和提升城市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投入产出理论,构建科技服务产业集聚背景下的城市关联网络,借用社会网络方法测度城市格局时空演变特征和趋势。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产业集聚过程中大多数城市围绕少数关键城市形成了相对紧密的关联网络,并且集聚高地由沿海逐渐向东北、西部、中部和山东半岛地区拓展;少数关键城市发挥着以最短路径承载创新要素在城市间流通的中介作用;多数区域之间能够通过若干个城市关联实现互相连通,东北、山东半岛、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与长三角集聚中心均存在最短中介枢纽,并且集聚进程中城市的带动作用差异逐渐扩大;凝聚子群2和3中的城市自组织能力不断增强。最后,针对结论提出推动建立协调创新城市体系和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杜琼 陈剑平
农业科技工程同农业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农业科技工程创新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创新效率对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农业科技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首先辨析了中国发达地区及国外典型农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关经验与趋势,及农业多元产业空间与科技创新系统的互动关系,提出提升农业科技工程创新能力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琴
在中国创新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家对企业的促进作用日渐凸显,这为研究中国特色的创新道路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以民营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技术背景CEO对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研究发现,技术背景CEO可以有效促进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这种促进作用体现在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产出的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技术背景CEO与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提升效应显著。这为研究技术背景CEO的创新驱动作用提供了实证依据,也对民营高科技企业制定创新战略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红星 毛新述
增加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是实施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以我国高科技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市场失灵理论、寻租理论和公司资源理论,探讨政府创新补贴的配置状况,并检验其对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的影响,以探讨我国科技政策改革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当公司高管具有研发技术背景或政治关联背景时,高科技公司均可以获得更多创新补贴资源;高管研发技术背景可以有效增加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但政治关联背景无法提升研发投入。进一步分析显示,当公司所处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程度越高时,高管研发技术背景对高科技公司研发投入的促进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
创新补贴 高管背景 研发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