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137)
2023(20500)
2022(17047)
2021(15840)
2020(13219)
2019(30385)
2018(29689)
2017(56003)
2016(29653)
2015(33582)
2014(33465)
2013(33086)
2012(30544)
2011(27668)
2010(27805)
2009(26353)
2008(25460)
2007(22796)
2006(20115)
2005(18406)
作者
(84571)
(70934)
(70509)
(67254)
(45080)
(33914)
(32082)
(27365)
(26950)
(25216)
(24216)
(23775)
(22540)
(22498)
(22034)
(21983)
(20832)
(20736)
(20358)
(20344)
(17665)
(17131)
(17090)
(16207)
(16142)
(15940)
(15570)
(15502)
(14310)
(13987)
学科
(136835)
经济(136678)
管理(91910)
(87666)
(73900)
企业(73900)
方法(55877)
数学(48496)
数学方法(47929)
中国(40199)
(35679)
(33784)
(30332)
金融(30325)
业经(29913)
(29559)
(29311)
银行(29277)
地方(29059)
(28146)
(25369)
(24227)
贸易(24207)
(23557)
技术(23031)
农业(22803)
(21975)
财务(21908)
财务管理(21855)
理论(20972)
机构
大学(430137)
学院(429158)
(189660)
经济(185902)
管理(165203)
研究(146797)
理学(141631)
理学院(140141)
管理学(137902)
管理学院(137092)
中国(118006)
(89952)
(89093)
科学(84919)
(72648)
财经(70194)
中心(68897)
研究所(65405)
(65039)
(64340)
(63629)
经济学(59909)
业大(58301)
北京(57067)
经济学院(53709)
(53695)
师范(53185)
(52743)
财经大学(52043)
(50901)
基金
项目(280457)
科学(223249)
研究(207623)
基金(205845)
(177893)
国家(176424)
科学基金(152757)
社会(135212)
社会科(128420)
社会科学(128390)
(108747)
基金项目(107926)
自然(96029)
教育(95729)
自然科(93873)
自然科学(93843)
自然科学基金(92212)
(91029)
资助(83864)
编号(82600)
成果(67731)
重点(63370)
(63205)
(61985)
(60980)
课题(57813)
创新(57488)
国家社会(57060)
教育部(55065)
(54601)
期刊
(212048)
经济(212048)
研究(131793)
中国(89272)
(70724)
管理(64458)
学报(61200)
(59453)
科学(59229)
(51118)
金融(51118)
大学(48011)
学学(45328)
教育(44078)
农业(39620)
技术(39419)
财经(35975)
经济研究(34756)
业经(31552)
(31036)
问题(27140)
(23440)
技术经济(23177)
(21810)
统计(21675)
世界(20619)
国际(20532)
科技(20443)
(20354)
理论(20067)
共检索到657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凤芹   马婉宁   陈亚平  
科技经济融合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要义,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以2020—2021年19个“科创中国”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并以其它调研材料为补充,从“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3个维度出发,运用扎根理论这一质性研究方法,借助NVivo11软件辅助编码,探索科技经济融合机制与路径。研究发现:科技经济融合存在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机制、市场主导资源融通机制和创新生态系统动态演化机制,三大机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为资源对接、平台搭建和生态营造这3条可选择的路径提供机制保障,以促进科技需求和供给有效对接,为科技经济融合提供系统性支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小青  李秉廉  何玮萱  周建  
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加速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系统推动我国企业数字化创新,成为理论界和实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从数字化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康泰医学、广州银行、诺贝尔瓷砖3家企业访谈数据,采用扎根研究和多案例研究方法,借助NVivo12.0软件辅助编码,对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进行探析,提炼出驱动因素、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关键活动、数字化创新5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凝练出数字化创新路径这一核心范畴,进而构建企业数字化创新形成路径的理论模型。结论拓展和深化了数字经济环境下数字化创新理论研究,对企业数字化创新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璟璇  
近年来“业财融合”理念在高校财务治理工作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日渐深入。但是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的业财融合机制问题尚不明晰。基于此,文章通过扎根理论对高校业财融合相关质性文本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构建了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业财融合机制理论模型和内嵌的业财融合要件链条。研究发现,高校业财融合主要包括融合基础、融合工具、融合要件、融合技术和融合质量。其中,融合要件的四个方面主体培养、客体整合、流程再造和价值融合共同构成了嵌套于融合机制中的融合链条。结合我国现实情境,本文为高校等行政事业单位设计制定业财融合战略措施提供了初步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庆锋  张硕  苗朵朵  张添  
选取军民融合企业典型代表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商业模式构成要素视角,运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得到商业模式创新要素作用机理模型,继而构建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模型。研究表明:国家战略和政府培育作为宏观驱动因素,可推动企业调整战略,重新设立发展规划;企业以现有资源能力为起点,在明确市场定位、明晰客户需求之后,通过整合优化内外部资源与能力,不断创新产品与服务、建立并完成业务布局,最终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鑛  刘华  柴静  
现阶段,党和国家将创新置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工会作为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实践中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有研究表明我国工会对企业生产创新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对于企业工会如何促进企业创新,目前学界尚未有清晰和深入地解释。本文基于“嵌入—赋能”视角对4家制造型企业进行扎根理论的多案例探索性研究,构建出工会促进企业创新的理论模型。研究发现:工会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路径是由外部组织嵌入激活工会内生动力,从而实现外部力量和内生力量之间的高效联合,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给予“政策”、“思想”、“资源”的支持,又要立足工会自身优势与职能的发挥,对员工进行参与赋能、技术赋能与精神赋能,以此提高员工的技术技能素质,促进企业创新。此外,技术赋能是工会助力企业创新实践的核心维度,其重要性应给予高度地重视。通过深入挖掘企业工会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路径,不仅有助于丰富现有工会助力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而且对于推进工会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余构雄  曾国军  
文章以特色小镇创建为研究对象,以276个中国特色小镇共677条评审意见为研究素材,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建构了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模型。研究发现:①中国特色小镇的创建重点,从维度、范畴到概念的层级分布,其相应的首位重要性分别为价值链提升的竞争机制、规划修编引导和规划修编。②中国特色小镇创建机制,由科学可实施的规划机制、价值链提升的竞争机制、复合动力的保障机制和多重目标的平衡机制4个维度所组成。③认为规划机制在特色小镇创建中扮演战略引领的角色,竞争机制确保特色小镇在激烈创建竞争中脱颖而出,保障机制能够实现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平衡机制使得特色小镇各方主体利益最大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仓元凯  冯立杰  岳俊举  
站在产业层面,将多案例研究和扎根理论分析的方法相结合,探索制造业后发企业实现颠覆式创新的产业价值路径,揭示后发企业将纵向规模化和横向延伸关联相结合以实现颠覆的作用机理。为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颜军梅  万波  石军  
科技型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金融支持不足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借鉴接力创新理论,首先提出金融接力支持概念,然后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提炼出5个主范畴:融资需求、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科技金融环境与科技金融服务,并确定金融接力支持为核心范畴,构建基于政府与市场两大主体的金融接力支持理论模型,提出金融接力支持促进机制,包括环境优化机制、信息交互机制、风险分担机制、对接辅助机制与价值实现机制,并就提升政府与市场两大主体金融接力效率给出相应对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省  唐嵩  龙冬  
在对关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2008~2015年典型产学研用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以意愿、能力和资源3个主范畴为平面,可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三维图;根据故事线将9个副范畴组合后,发掘出强人推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3种匹配机制。最后,提出多种机制协同运行,寻求利益最大交集,丰富社会网络的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省  唐嵩  龙冬  
在对关键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以20082015年典型产学研用案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论,建立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表明:以意愿、能力和资源3个主范畴为平面,可以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供需匹配机制三维图;根据故事线将9个副范畴组合后,发掘出强人推动、政策驱动和市场拉动3种匹配机制。最后,提出多种机制协同运行,寻求利益最大交集,丰富社会网络的政策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高春玲   彭文莉  
[目的 /意义]分析我国目前已出台的文旅政策现状及特点,探究文旅融合政策的演进过程。[方法 /过程]系统梳理2009年到2023年141份国家层面文旅融合政策,通过Nvivo12Plus软件对政策文本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构建我国文旅融合政策演化模型,并将政策划分为起步期(2009—2012年)、提升期(2013—2017年)、快速发展期(2018—2023年)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的政策特征进行描述,分析政策演进逻辑。[结果 /结论 ]我国国家层面文旅融合政策演进特征具有政策主体由单一趋向于多元、政策环境不断改善、政策工具趋向平衡、政策措施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政策保障逐步完善并健全等特点,基于对政策文本的分析提出强化顶层设计、加强智慧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优化政策工具使用分布、全方位提升政策措施、健全文旅融合保障等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龙  雷良海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通过对企业、高校和中介的调研,采用基于扎根理论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深入分析财政政策功能实现动态过程和不同类型财政政策落实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政策对象复杂多样性和政策操作手段技术水平会影响政策制定;创新投入压力和单位规模分别通过影响政策获悉意愿和能力,从而导致不同的政策获悉效果;申请成本和审批制度影响单位申请积极性,发展战略和申请条件形成政策申请壁垒,共同作用政策申请环节;拨款速度和项目监管则关系政策落实情况;而四种不同类型财政政策在功能实现过程中的问题表现各异。因此,政府应注重财政政策差异化设计、部门间协调配合、信息渠道建立、政策组合运用以及政策法律关系厘清等,从政策功能实现角度解决现实问题,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敏  李梅  孙艳艳  张红  
在以新型举国体制聚力科技创新的战略机遇期,探讨冰雪装备器材产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对促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运用扎根理论构建冰雪装备器材产业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模型,选择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中的冰雪装备器材项目群研发实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基于人才、资金、管理等创新要素投入,发挥市场消费拉动、国家战略推动、制度政策引导、创新活动驱动、科技服务保障、产业载体支撑协同作用,能够增强冰雪装备器材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应从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广场景驱动创新模式、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等方面,切实完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促进冰雪装备器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郁锋  吴能全  周翔  
创业过程具有情境依赖性,发达国家情境中发展的创业理论过于强调创业行为的经济意义,忽略其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使创业理论迟迟得不到发展。改革开放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机会和约束并存的环境,独特的情境为发展创业理论提供良好的机会和依托。基于制度视角和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多案例归纳本土创业过程模型,该过程的核心是"创业者-机会-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包括内外两个机制:(1)内在机制围绕"制度约束-创业者-机会"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即创业行为以制度约束为起点,经历"畏-反思学习-效果推理"的心理过程,最终创造机会;(2)外在机制围绕"新创企业-制度演化-机会持续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即新创企业的制度创业策略影响制度演化并反过来为机会持续开发提供支持。研究归纳中国创业过程模式,将创业过程分为内外两个过程机制,进而揭示创业行为逐渐被淡化的社会和制度意义,对创业过程、创业认知、制度创业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并为创业者的策略选择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苏郁锋  吴能全  周翔  
创业过程具有情境依赖性,发达国家情境中发展的创业理论过于强调创业行为的经济意义,忽略其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使创业理论迟迟得不到发展。改革开放为创业者提供一个机会和约束并存的环境,独特的情境为发展创业理论提供良好的机会和依托。基于制度视角和扎根理论的分析方法,本研究通过多案例归纳本土创业过程模型,该过程的核心是"创业者-机会-制度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包括内外两个机制:(1)内在机制围绕"制度约束-创业者-机会"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即创业行为以制度约束为起点,经历"畏-反思学习-效果推理"的心理过程,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