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6)
- 2023(12970)
- 2022(10641)
- 2021(10044)
- 2020(8137)
- 2019(18109)
- 2018(18024)
- 2017(32479)
- 2016(17466)
- 2015(19551)
- 2014(19714)
- 2013(18911)
- 2012(17911)
- 2011(16242)
- 2010(16411)
- 2009(15290)
- 2008(14934)
- 2007(14116)
- 2006(12549)
- 2005(10803)
- 学科
- 济(68423)
- 经济(68250)
- 管理(53109)
- 业(51491)
- 企(41228)
- 企业(41228)
- 农(30658)
- 方法(22385)
- 中国(22355)
- 业经(21261)
- 地方(21204)
- 农业(20940)
- 技术(18936)
- 学(16659)
- 数学(16133)
- 数学方法(15853)
- 制(15620)
- 理论(15240)
- 财(15016)
- 和(13460)
- 技术管理(12444)
- 体(11586)
- 银(11514)
- 银行(11480)
- 教育(11356)
- 融(11230)
- 金融(11222)
- 行(11058)
- 发(10761)
- 策(10506)
- 机构
- 学院(246177)
- 大学(243520)
- 管理(91796)
- 济(89061)
- 经济(86575)
- 研究(85613)
- 理学(78059)
- 理学院(77007)
- 管理学(75446)
- 管理学院(74945)
- 中国(65535)
- 科学(55466)
- 京(53213)
- 农(47125)
- 所(43152)
- 财(42176)
- 江(41114)
- 中心(40711)
- 研究所(39008)
- 业大(38112)
- 范(37004)
- 师范(36591)
- 农业(35867)
- 北京(33015)
- 州(32907)
- 财经(31949)
- 院(31582)
- 技术(30485)
- 省(29806)
- 师范大学(28929)
- 基金
- 项目(165379)
- 科学(130398)
- 研究(125248)
- 基金(115420)
- 家(100835)
- 国家(99785)
- 科学基金(85408)
- 社会(78504)
- 社会科(72982)
- 社会科学(72964)
- 省(69397)
- 基金项目(61842)
- 教育(57566)
- 划(57009)
- 自然(53572)
- 编号(52685)
- 自然科(52341)
- 自然科学(52323)
- 自然科学基金(51367)
- 成果(43879)
- 资助(43879)
- 创(39105)
- 课题(38033)
- 重点(37262)
- 发(37240)
- 创新(35610)
- 部(34617)
- 国家社会(31171)
- 年(31073)
- 项目编号(31055)
- 期刊
- 济(114269)
- 经济(114269)
- 研究(72781)
- 中国(65383)
- 农(48038)
- 学报(41223)
- 教育(39474)
- 科学(38797)
- 管理(36211)
- 财(32949)
- 农业(31843)
- 大学(31481)
- 学学(28976)
- 技术(24012)
- 融(22447)
- 金融(22447)
- 业经(22041)
- 科技(16165)
- 图书(15958)
- 财经(15344)
- 经济研究(15306)
- 业(15165)
- 版(14238)
- 问题(14213)
- 坛(13487)
- 论坛(13487)
- 经(13423)
- 技术经济(12029)
- 资源(11981)
- 职业(11839)
共检索到390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研 梁洪力
本文介绍了中关村科技类社会组织发育的现状,并通过案例说明了科技类社会组织在助力中关村自主创新方面发挥的具体功能。中关村科技类社会组织是社会力量促进创新的缩影,能够在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关村科技类社会组织发育,对我国由创新管理转向创新治理带来启示。
关键词:
中关村 科技类社会组织 区域创新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慧超
一、区域创新与科技中介组织的内在联系(一)区域创新体系的主体要素区域创新体系是自1987英国经济学家弗里曼提出国家创新体系之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一个新的创新体系。它的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徐祖广
1发展知识经济必须建设高效、有序、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当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候,一种新的经济形式———“知识经济”已捷足先登,并正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所谓“知识经济”是区别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种新型的以知识为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贵生,王毅,王瑛
近年来,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成为我国各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是由技术创新相关组织、这些组织之间的联系及其运行机制和制度组成的网络系统,技术创新的相关组织直接或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组织是技术创新的行为主体。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政府作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主体,在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主体,在行动时正确定位、并在重点工作领域内以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菁奇 金露露 张文君
国家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至关重要。文章以长三角区域为例,运用VIKOR方法评价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模型。研究表明: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自2016年以来呈逐年递增趋势;影响各省市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的因素不同,R&D经费支出对上海市有影响,创新平台对江苏省影响最大,研发机构—企业协同创新影响浙江省创新体系效能,对安徽省而言则是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文章为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体系效能找到了着力点,并对创新体系效能建设与提升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国家创新体系 长三角区域 效能建设与提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利群
知识经济的兴起预示着21世纪世界经济的走向。国家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引擎。中国要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建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主力财源和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税收,应该并可能对重建国家创新体系做出重要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余以胜 刘芷欣
面对区域创新体系内知识资源结构特点以及新的知识需求,传统知识创新主体需要从原先多个企业内部的、孤立的、分散的信息处理系统转化为产业、机构、高校和政府之间的、协同集成化的知识资源管理系统。本文提出了从知识资源库、综合技术平台和机构重组三个方面建立跨企业、跨机构的知识资源组织体系,同时论述了面向区域创新体系创新系统的知识服务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
区域创新 创新体系 知识资源组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应博 何建坤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玉玺 郑旭
在知识经济和国家创新体系要求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主体要素,亟需加快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研究针对地方高校科技体制存在科研管理理念落后,组织体系不够完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 地方高校 科技管理体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郑鹏 侯建国 邵玉昆 严会超
粤桂琼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科技资源配置尚显滞后;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组织机制不完善;科技中介服务未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等问题。粤桂琼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深化科技合作对策措施包括:三地政府建构协调机制、强化制度创新;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行业联盟;科研机构加强产学研、培养创新人才;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搭建信息平台、建设服务体系等。
关键词:
粤桂琼 科技合作 区域创新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崔永华 李正风 尹雪慧 李红林
本文在组织边界理论基础上提出"跨边界组织"概念,分析了学会等跨边界组织的属性及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对知识交流与创新的促进作用,构建了跨边界组织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模型,包括技术监控与预见、会员分级管理、奖励制度、学术会议、出版物、培训和标准制定等。我国学会应加强自身运行与管理,积极拓展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知识流动、激励创新和标准制定的作用。
关键词:
学会 跨边界组织 国家创新体系 IEEE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庆金 马浩 马伟
分析了科技中介组织内涵及类别,探讨了科技中介组织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运作机制,分析了科技中介在区域创新体系中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从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行业协会的监督、创新的网络体系、人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完善科技中介运作机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中介 区域创新 运作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郭淑芬 张克军
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与讨论是近年来的重要现象之一,本文初步评述了太原高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特点,研究认为区内创新体系的主要创新主体创新能力一般,投入不高,产出偏低,资金资源与人才资源均有待提高和优化。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太原高新区 发展中区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骆大进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和基础,回顾和审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现仍有一些关键性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应该建设怎样的国家创新体系?怎么建设?其面临的核心问题和重点任务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期专家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引领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点任务、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内容、打造区域高水平"创新极"、培养与发现创新人才、借鉴国际经验等角度对新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探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巾
区域创新体系与产业集群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能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体系的成熟能促成产业集群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台州产业集群面临的创新问题,在此基础上,从项目驱动的科技平台进行发展、完善集群与区域创新政策、培育企业孵化器、打造学习型和竞争合作集群文化方面,提出了加强区域创新和集群创新耦合发展的建设性方案。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域创新 耦合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