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71)
2023(9775)
2022(8226)
2021(7706)
2020(6384)
2019(13926)
2018(13629)
2017(24069)
2016(13587)
2015(15236)
2014(14344)
2013(13196)
2012(11754)
2011(10642)
2010(10731)
2009(9576)
2008(9348)
2007(8370)
2006(7172)
2005(6084)
作者
(37547)
(31351)
(31266)
(29398)
(19902)
(15219)
(13974)
(12309)
(11868)
(11075)
(10592)
(10411)
(10162)
(9858)
(9720)
(9473)
(9444)
(9298)
(9052)
(8955)
(7999)
(7616)
(7510)
(7288)
(7121)
(7111)
(6882)
(6810)
(6381)
(6281)
学科
(43393)
(42850)
经济(42809)
管理(41552)
(37195)
企业(37195)
方法(18924)
技术(18081)
数学(15726)
数学方法(15538)
中国(15456)
(13045)
技术管理(12646)
业经(12317)
(11739)
理论(11188)
教育(10737)
(10093)
贸易(10088)
(9841)
农业(9184)
(8687)
(8546)
教学(8538)
(8036)
地方(8027)
(7865)
银行(7822)
(7444)
(7411)
机构
大学(180849)
学院(178860)
管理(69638)
(68593)
经济(67232)
理学(61279)
理学院(60582)
研究(59524)
管理学(59457)
管理学院(59140)
中国(40834)
科学(37870)
(37384)
(33788)
业大(30387)
(29234)
(28912)
(27325)
研究所(27067)
农业(26767)
中心(26566)
(25033)
师范(24683)
财经(23601)
北京(23260)
技术(22652)
(21818)
(21661)
(21252)
经济学(20295)
基金
项目(127810)
科学(101536)
研究(93357)
基金(90033)
(79952)
国家(79185)
科学基金(68159)
社会(58627)
社会科(55624)
社会科学(55609)
(53787)
基金项目(48467)
教育(46009)
(45133)
自然(44504)
自然科(43628)
自然科学(43610)
自然科学基金(42899)
编号(37109)
资助(34457)
(33784)
创新(30411)
成果(29315)
重点(29314)
课题(27640)
(27405)
(27370)
(26101)
大学(25650)
计划(24490)
期刊
(68744)
经济(68744)
研究(51875)
中国(44456)
教育(36837)
学报(32227)
(29289)
科学(28399)
管理(27320)
大学(25197)
学学(22465)
(21799)
农业(20108)
技术(17125)
科技(14138)
(12898)
金融(12898)
业经(12631)
(12152)
经济研究(11873)
财经(11485)
(9975)
(9909)
论坛(9909)
职业(9871)
技术经济(9430)
(9009)
问题(8815)
业大(8632)
商业(8568)
共检索到261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赵五一  
为探究科技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优化高校人才培养和实践育人路径,针对在校及已毕业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老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实际情况,将研究指标分为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创新实践4个目标层的14个指标,进一步针对科技竞赛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和影响方面研究不足的问题,深入探讨了有关具体影响和作用机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深入考察参与和未参与科技竞赛的两个对照组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差异。研究表明:科技竞赛经历对在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思辨能力和创新实践均有显著正面影响。科技竞赛涉及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需要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结合,而跨学科的参赛团队合作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沈新华  陈亚鸿  谢鹏  
科技竞赛活动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构建了"课程项目竞赛、专业社团竞赛、创新训练计划、社会平台竞赛、工程项目竞赛"五个层面的竞赛活动,形成了课内与课外融合、竞赛与培养相互促进的科技竞赛体系,以培养大学生的求知精神,训练其创新思维,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花会娟  郭建锋  
创新能力是大学生适应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力。学科竞赛具备专业学习和比赛竞赛的双重特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培养方案、师资力量、后勤保障、校企合作等方面加强学科竞赛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军  白钰莹  张战国  张誉蓉  
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为探究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机制,对我国农业类、工科类和综合类3类院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从中获取基础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对大学生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大学生的创新知识基础与创新思维能力在竞赛活动中得到了加强和提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明秋  史洪伟  
学科竞赛是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理论向实践转化的重要平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途径。结合学科竞赛的特点以及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以学科竞赛为契机,加强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重视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完善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措施,推动工科院校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珏  张文明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重要发展战略。对高校而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切实要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竞赛,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实践精神,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一、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弱成为制约创新精神的"短板"尽管实践育人主题一直被大家高度关注,但实践环节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仍然较为有限,课堂学习属于被动学习过程,大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鹤玖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分析了我国高校在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转变思想观念是先导、优化课程体系是根本、改革教学方法是切入点、营造创新环境是着力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耿艾莉  王岩松  
文章从影响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入手,从树立创新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注重学科交叉结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明全  田懿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大力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德才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科技创新环境,搭建良好的硬件平台;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习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要借助学业导师制和项目驱动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要活跃校园文化,夯实科技创新实践基础。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牟艳娟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加强并实施素质教育更是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高校关注的热点和难点。大学生科技活动作为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受到高校的普遍重视,许多高校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念和科学精神,塑造良好的思想和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奕川  
工科学院是培养科技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科技创新能力是衡量工科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基于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指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然后总结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和原则。最后,从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体系、重视科技创新理念的灌输和形成、提供科技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建立多层次创新服务团队等方面提出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路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敏  
建立有效的科技竞赛机制,深入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当今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德州学院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为例,系统介绍了开展科技竞赛活动的必要性及其实施机制,在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完善竞赛机制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高瑞苑  张海容  
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科研能力对国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开展科研宣传活动、成立科技创新基地、施行导师培养制度、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等措施,进行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同时培养科研能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锦冲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背景下,大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我国高校的国际竞争能力,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整合资源、完善平台、组织培训、加强评价,真正把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激发出来,亟待形成明晰的思路和可操作办法。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运用系统化原理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在大学生科技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