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81)
- 2023(10067)
- 2022(9000)
- 2021(8578)
- 2020(7154)
- 2019(16593)
- 2018(16626)
- 2017(31816)
- 2016(17201)
- 2015(19377)
- 2014(19341)
- 2013(19164)
- 2012(17312)
- 2011(15557)
- 2010(15268)
- 2009(13738)
- 2008(13200)
- 2007(11275)
- 2006(9745)
- 2005(8359)
- 学科
- 济(67047)
- 经济(66976)
- 管理(49283)
- 业(47213)
- 企(39772)
- 企业(39772)
- 方法(33011)
- 数学(28623)
- 数学方法(28251)
- 中国(17312)
- 农(17304)
- 财(15995)
- 学(15128)
- 业经(14962)
- 地方(14134)
- 技术(12481)
- 理论(12129)
- 农业(11988)
- 和(11494)
- 制(11205)
- 贸(10943)
- 贸易(10938)
- 务(10718)
- 环境(10702)
- 财务(10654)
- 财务管理(10639)
- 易(10600)
- 企业财务(10121)
- 银(9752)
- 银行(9717)
- 机构
- 大学(240951)
- 学院(238264)
- 管理(99489)
- 济(90073)
- 经济(87896)
- 理学(87216)
- 理学院(86270)
- 管理学(84638)
- 管理学院(84212)
- 研究(78375)
- 中国(57213)
- 京(51862)
- 科学(51025)
- 财(39727)
- 所(38854)
- 农(37084)
- 业大(36883)
- 中心(35836)
- 研究所(35728)
- 北京(33039)
- 江(32744)
- 财经(32609)
- 范(31773)
- 师范(31492)
- 经(29728)
- 院(29067)
- 农业(28910)
- 州(27357)
- 技术(25872)
- 师范大学(25663)
- 基金
- 项目(171063)
- 科学(134124)
- 研究(125337)
- 基金(123102)
- 家(107210)
- 国家(106318)
- 科学基金(91565)
- 社会(76288)
- 社会科(72250)
- 社会科学(72231)
- 省(67221)
- 基金项目(66245)
- 自然(60965)
- 自然科(59518)
- 自然科学(59506)
- 自然科学基金(58397)
- 教育(56828)
- 划(56775)
- 编号(51441)
- 资助(50947)
- 成果(41057)
- 重点(37700)
- 部(37100)
- 发(36026)
- 创(36010)
- 课题(35089)
- 创新(33498)
- 科研(32880)
- 项目编号(32069)
- 大学(31707)
共检索到335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宇 张凤莲 江丕权
高等院校综合实力评估的研究王宇张凤莲江丕权一、问题的提出面对21世纪世界经济的竞争与发展,高等教育将迎接更艰巨的挑战。国家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将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机会与条件。为此,国家教委提出了“211工程”,其主要目的是集中有限的财力重点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华,欧阳明德
科技评估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制度化、程序化,法律化的行为,是政府、企业、投资机构进行科技管理、技术经营、投资交易等的有效手段。对现存科技评估机构进行科学的评判,是整顿该行业的前提。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法,设计了评价科技评估机构的一种标准方法,对定性问题进行了定量化分析处理,并用实证说明了评估的有效性。
关键词:
科技评估 科技中介 评估模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富桥 杜佩 胡林英 姜爱芹
[目的]我国茶产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亟需通过推进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转型升级。文章拟对茶叶主产区发展综合实力进行定量化评估,并找出综合实力分布的内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主产区提升茶产业区域综合实力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选取产业规模、产品专业化、科技支撑、产业素质与效益4个维度的评价指标,构建了茶产业区域发展综合实力评价模型,对全国17个茶叶主产省、264个主产县进行了产业综合实力评估。[结果]根据省域和县域的综合实力得分排名,评出了综合实力较强的7个省和100个县,并总结了区域分布规律。[结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颖
通过确定关键指标进行科学评估,对于地方高职院校找准自身定位、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结合地方高职院校的发展实际,基于科学性、导向性、客观性、可行性的原则,通过严格筛选,分门别类地确定了以职教资源、应用技术研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及社会服务等为代表的6个一级评估指标,并由此拓展为20多个二级指标和40多个三级指标,再辅以科学的指标权重设置和评估方法,为对高职院校综合实力进行有效评估进行了有效探索。
关键词:
地方高职院校 综合实力 评估指标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董秀华
本文围绕研究型大学的界定和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估等问题,对美国卡内基基金会对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分类标准及佛罗里达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开展的“美国最佳研究型大学”评估项目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提出了其中可供我国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估借鉴的三点启示。
关键词:
美国 研究型大学 综合实力评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朝峰 赵志耘
一国的科技实力是指该国为了追求和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全国和全球范围内利用各种科学技术资源的能力。进入新世纪,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因此科技实力的评估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国家以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各种不同的评价报告不断涌现,且各有特色和不足。本文将对其中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研究进行回顾,并展望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科技实力 评估 综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玄兆辉 吕永波 罗亚非
近年来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科技与经济发展,然而不同地区之间的科技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利用2009年科技统计数据,采用熵权法、密切值法和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我国不同地区科技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三种方法计算结果的一致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科技综合实力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到西部地区的梯度分布特征;同时,在一个区域内部科技综合实力的水平也存在差异。
[期刊] 第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尤芳湖 周勇
本研究对全国各省市的科技实力分科研机构、大中型工业企业、高等学校等三大科技活动部门及其中央属、地方属单位进行了分类评价及总体评价,从中确定山东省科技实力在全国的位置。评价研究工作有如下特点:一是对有关科技统计数据年际间的波动,采用若干年的某种平均数的办法来克服;二是采用定性分析与数理统计分析,精选少量的评价指标;三是鉴于三大科技活动部门的活动性质差别甚大,对其分别进行科技实力评价;四是鉴于中央属科技活动力量在各省的分布很不均衡,从而进一步分中央属与地方属单位进行评价;五是地区科技与经济间的相互作用类指标,由于中央属科技力量在各地区间布局的较大差异造成的二者"口径"不一致,在本项研究中不予采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普 滕宁 林娟 扈继迅
本文以价值评价理论为基础,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型,结合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环境和新动态,构建指标评价体系,选取沪深A股50家清洁能源上市公司的2011年度财务报告数据对其进行价值评估,该研究可为清洁能源行业企业及投资者提供价值投资参考,旨在使其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
页岩气开发 环境污染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秦昕昕 宋晓平
从高校综合实力评估的意义和原则出发,从系统论、协同论的角度分析了高校综合实力的内涵,探讨了高校综合实力评估的指标构成,简要勾画出了评估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坚
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评估国家统计局社会科技司李坚在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的激励和指导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取得了大量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科技成果,并且有些成果已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获得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客观、定量化的进行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于瑛英 池宏 高敏刚
当前国家已经出台诸多应急预案,但对应急预案评估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提出在应急预案实施前、后分别进行评估;并使用网络计划方法表达应急预案,引进资源保障率的概念,在资源无法全部满足时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婷 陈凯华 卢涛 穆荣平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大设施")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为促进我国大设施的管理与发展,充分发挥大设施投资建设的价值,迫切需要开展综合效益评估,这也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和管理机构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构建了一个覆盖大设施全生命周期的、多维度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实例应用研究。主要贡献:一是在对大设施及其综合效益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揭示了大设施综合效益的实现过程和构成;二是构建了"评估阶段+评估目标+利益相关者"三维评估框架,可体现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大设施的特点,可考虑对于科技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集群效益的评估目标,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效益需求;三是建立了较完备的三级评估指标体系,为不同类型和不同阶段大设施综合效益的评估提供了系统性的多维评估维度和指标选择;四是以FAST为例进行了评估体系的实证应用研究,为全面评估和掌握FAST综合效益提供了系统性的证据,国内尚属首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