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78)
2023(11872)
2022(9698)
2021(8541)
2020(7236)
2019(16005)
2018(15582)
2017(29551)
2016(15868)
2015(17042)
2014(16523)
2013(16662)
2012(14997)
2011(13100)
2010(13158)
2009(12311)
2008(12397)
2007(11039)
2006(9827)
2005(8840)
作者
(47900)
(40094)
(40046)
(37204)
(25301)
(19127)
(17925)
(15629)
(15027)
(14114)
(13712)
(13239)
(12711)
(12682)
(12277)
(12191)
(12062)
(11835)
(11477)
(11477)
(10149)
(9705)
(9630)
(9022)
(8977)
(8930)
(8821)
(8775)
(7941)
(7933)
学科
(78584)
(70523)
企业(70523)
(69156)
经济(69071)
管理(61554)
方法(31661)
业经(27019)
(24989)
数学(24046)
数学方法(23891)
(23436)
农业(18677)
(18083)
财务(18075)
财务管理(18065)
技术(17516)
企业财务(17127)
中国(16795)
(14138)
(13790)
贸易(13783)
(13438)
(13228)
(12752)
(12619)
理论(11866)
技术管理(11385)
地方(11151)
经营(10784)
机构
学院(232013)
大学(226729)
(100268)
经济(98552)
管理(96471)
理学(83871)
理学院(83086)
管理学(82037)
管理学院(81616)
研究(73620)
中国(58377)
(49206)
(46817)
科学(46706)
(43581)
业大(39548)
农业(39167)
(37755)
(35429)
财经(35197)
研究所(34388)
中心(33914)
(32162)
经济学(29695)
北京(28542)
商学(27407)
(27399)
经济管理(27195)
商学院(27177)
经济学院(27145)
基金
项目(159469)
科学(126887)
基金(117683)
研究(111759)
(104658)
国家(103682)
科学基金(89962)
社会(74298)
社会科(70623)
社会科学(70602)
(63777)
基金项目(62915)
自然(59277)
自然科(58045)
自然科学(58025)
自然科学基金(57111)
(52392)
教育(48140)
资助(46302)
编号(42873)
(39278)
(37410)
重点(35482)
(34745)
创新(34131)
(33914)
成果(31976)
国家社会(31587)
科研(30709)
计划(30178)
期刊
(109220)
经济(109220)
研究(60831)
(44865)
中国(44021)
管理(39540)
学报(38575)
科学(35935)
(35924)
农业(30972)
大学(28916)
学学(27823)
业经(21090)
技术(20530)
(19565)
(19046)
金融(19046)
财经(17550)
经济研究(17327)
(15243)
技术经济(14742)
问题(14267)
教育(13765)
科技(13648)
商业(12163)
现代(11910)
(11325)
(11274)
世界(11241)
图书(10780)
共检索到338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丽娟  刘茜铭  
基于2003—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采用系统高斯混合模型(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集聚显著促进了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时间异质性检验表明,与2003—2014年相比,该促进作用在2015—2019年显著增强,符合我国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预期;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全链条创新驱动、交易成本降低、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科技服务业集聚影响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中介途径。基于以上结论,从完善科技服务业体系以赋能工业高质量发展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相宇  彭培慧  
产业政策研究对促进产业发展、指导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全要素生产率作为经济增长的基本力量,是衡量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文章以2010-2017年我国科技服务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断点回归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实施效果上,产业政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正向促进作用,并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主要作用于民营企业及大规模企业。作用机制上,产业政策的实施促进政府加大补贴发放,并加剧了市场竞争程度,同时,产业政策可通过政府补贴和市场竞争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并且主要作用于民营企业和大规模企业。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熊友华  王越  
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直接与间接影响路径的理论分析,统计与分析我国273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我国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在地理分布上具有正的空间自相关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可以显著推动本地区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同时,还将空间溢出效应发挥出来,人力资本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均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但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书友  李建姝  
基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的影响机理,以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SBM-GML模型测算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并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科技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当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科技服务业集聚水平每提高1%,GTFP就会增长0.104%;相邻地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对本地区GTFP的提升有着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若忽略这种影响,则会大大降低科技服务业集聚对城市GTFP影响的提升作用。最后,为发挥科技服务业集聚对GTFP的促进作用,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文博  樊秀峰  韩亚峰  
文章利用EG指数对我国2003-2010年14个细分服务行业的空间地理集聚程度进行了测算,运用门限回归模型就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服务业整体集聚结构较差,各行业的集聚程度有所不同;不管是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门限回归模型都表明,我国服务业集聚主要是推进了服务业的技术进步从而促进了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门限回归模型还表明服务业空间集聚对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其影响主要是正向影响的边际效应将逐步减弱,服务业空间集聚应该有一个最佳规模。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伍先福  
综合既有文献进行理论推演,本文发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可能从正反向同时作用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使两者间的因果关系呈现一定的复杂性。初步检验后发现,在不进行内生分组的情况下,全国均值水平上的产业协同集聚显著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进一步利用246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进行内生分组检验,发现产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呈现非线性特征:随着构成产业专业化集聚度的升高,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倾向于由负转正。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王丽君  徐生霞  
通过对区位熵的加权处理,给出产业协同集聚的测度方法;在此基础上,借助2006—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门槛模型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非线性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带动效应,而这种效应表现出阶段递减特性。从分解效应看,产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技术效率的正向带动效应表现出单门槛非线性特征,而对规模效率的影响具有双门槛效应;分区域看,相较于西部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东中部地区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分行业看,科学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均呈现倒U型特点,而金融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临界减小特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体欣  倪志兴  许瑞琦  
本文基于2003-2016年我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考察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一是适度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助于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但当集聚水平超过一定阈值之后,进一步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反而会降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二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改善劳动力与资本错配的渠道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三是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市场化与城市规模的门槛效应,市场化水平越高、城市规模越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促进效应愈加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应进一步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适度集聚,充分发挥其对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同时优化创新环境,加强区域间人才、知识、技术交流合作,健全市场要素流动体制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韩增林  杨文毅  郭建科  
利用2005—2014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可以从供给侧视角以生产性服务业自身集聚及其与三大产业的协同集聚作为其对国民经济的供给规模和供给结构,用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探察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空间影响,两者之间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就供给规模而言,全国层面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为倒U型关系,尚未达到最佳集聚程度;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在区域性中心城市,是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主力军;低端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聚在中部地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建军  曾秀兰  
我国服务业已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大产业,研究服务业升级对促进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05-2017年间的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服务业的效率改进和结构优化的产业升级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服务业的效率改进和结构优化主要体现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和要素投入占比的增加。基于应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测算得到的行业层面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应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验证了生产性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要素投入结构对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劳动力成本结构的影响显著但较为微弱,而资本要素的结构变化无显著影响,提升工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在于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率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沂秀  宋炳良  任阳军  张鑫  
基于2005-2016年中国242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DSDM)实证检验生产服务业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TFEE)的影响作用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本身存在"时间惯性"和"空间溢出"效应。生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不仅显著促进本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还对相邻城市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生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仅有利于本市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且长期影响大于短期影响。东部地区生产服务业多样化和专业化集聚对全要素能源效率均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及空间溢出效应,中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仅得益于生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而西部地区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升并未受到生产服务业集聚的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珊珊  马艳芹  
基于产业集聚的理论研究和绿色发展的环境诉求,本文以2004-2016年中国30个省(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门槛模型探讨供给侧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从专业化集聚和多样化集聚角度证实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结构突变效应,并鉴于内部细分行业集聚特征展开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在不同集聚视角下,能源强度、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不同程度的门槛效应;就全国层面,专业化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作用,多样化集聚表现出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就行业层面,细分行业专业化集聚存在明显的行业异质性特征,金融业是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重点行业。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展  
文章运用中国经济行业生产率数据,采用Jorgenson增长核算模型分析和比较工业和服务业的TFP增长率,并探索资源再配置效应对两者TFP增长率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1980-2016年,服务业TFP增长率大幅低于工业,分别为-2.61%和3.66%。资本和劳动投入在工业内部的再配置效应均促进工业TFP增长,其中资本再配置效应起主要作用。劳动在服务业内部的再配置效应更为明显,并优于工业,但是仍然不足以扭转资本错配带来的效率损失,致使服务业的资本和劳动投入的综合再配置效应低于工业,分别为-0.56%和0.47%。从中国整体经济角度来看,资源跨行业流动发挥了工业和服务业的比较优势,缓解了服务业内部资本错配带来的效率损失,并增强了服务业利用劳动的效率。行业间的投入产出关联进一步放大了上述正向传导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宣烨  余泳泽  
研究目标:考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OP方法测度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采用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专业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明显;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国有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中小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研究创新:将空间集聚外溢效应的衰减指数纳入城市生产性服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宣烨  余泳泽  
研究目标:考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制造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OP方法测度了制造业企业生产率,采用面板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相对于专业化集聚,生产性服务业多样化集聚对城市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果更明显;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制造业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国有制造业企业效率提升的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中小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效果不明显。研究创新:将空间集聚外溢效应的衰减指数纳入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指标设定之中,考察了不同城市规模和产业层级下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对微观企业生产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价值: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