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45)
- 2023(20784)
- 2022(17564)
- 2021(16165)
- 2020(13735)
- 2019(30978)
- 2018(30509)
- 2017(58512)
- 2016(31454)
- 2015(34919)
- 2014(34316)
- 2013(33953)
- 2012(30851)
- 2011(27407)
- 2010(27338)
- 2009(25487)
- 2008(24364)
- 2007(21311)
- 2006(18541)
- 2005(16220)
- 学科
- 济(125166)
- 经济(125030)
- 业(107612)
- 管理(99718)
- 企(93886)
- 企业(93886)
- 方法(59074)
- 数学(48950)
- 数学方法(48322)
- 农(38032)
- 财(36745)
- 业经(35943)
- 中国(35390)
- 融(28405)
- 金融(28403)
- 银(27373)
- 银行(27303)
- 农业(26823)
- 制(26372)
- 行(26238)
- 务(25992)
- 财务(25910)
- 财务管理(25874)
- 技术(25051)
- 地方(24896)
- 企业财务(24557)
- 学(24139)
- 贸(23358)
- 贸易(23342)
- 理论(23218)
- 机构
- 学院(442352)
- 大学(439756)
- 管理(178523)
- 济(176835)
- 经济(173058)
- 理学(154877)
- 理学院(153252)
- 管理学(150543)
- 管理学院(149750)
- 研究(142571)
- 中国(112369)
- 京(92734)
- 科学(90103)
- 财(80443)
- 农(79141)
- 所(71031)
- 业大(70015)
- 中心(67279)
- 财经(65269)
- 研究所(64989)
- 江(64554)
- 农业(62363)
- 经(59554)
- 北京(57647)
- 范(54177)
- 师范(53520)
- 经济学(53033)
- 州(52345)
- 院(51776)
- 财经大学(48675)
- 基金
- 项目(307565)
- 科学(241707)
- 基金(223774)
- 研究(220275)
- 家(196853)
- 国家(195155)
- 科学基金(168239)
- 社会(139766)
- 社会科(132597)
- 社会科学(132560)
- 省(120925)
- 基金项目(118874)
- 自然(111197)
- 自然科(108712)
- 自然科学(108680)
- 自然科学基金(106756)
- 划(101331)
- 教育(100442)
- 资助(91789)
- 编号(88622)
- 成果(69579)
- 重点(68825)
- 部(66715)
- 创(65901)
- 发(65414)
- 创新(61185)
- 课题(60149)
- 科研(59283)
- 国家社会(57923)
- 教育部(56996)
- 期刊
- 济(188398)
- 经济(188398)
- 研究(122208)
- 中国(82209)
- 学报(72981)
- 农(71794)
- 管理(67490)
- 科学(66143)
- 财(63190)
- 大学(55261)
- 学学(52560)
- 农业(48961)
- 融(46187)
- 金融(46187)
- 教育(41687)
- 技术(40687)
- 业经(33104)
- 财经(31758)
- 经济研究(29671)
- 业(27326)
- 经(27317)
- 问题(24423)
- 科技(23658)
- 技术经济(23362)
- 图书(22410)
- 版(21415)
- 理论(20375)
- 现代(20290)
- 商业(20216)
- 统计(19414)
共检索到640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韩国元 武红玉 孔令凯 邹思玥
对我国军民技术融合的发展现状和军民技术融合边界进行分析,发现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业的纽带作用,是推进军民技术融合的切入点。因此,首先运用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双边匹配方法测度科技服务业对于军民技术融合的影响。其次,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深入探究科技服务业、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之间行为演化的影响机理并仿真。结果表明:军工企业的合作研发策略有利于促进军民技术的融合与创新;科技服务业也同样发挥促进作用,且效益型策略优于成本型策略;民用企业策略选择不仅会受到军工企业和科技服务业各自策略选择的影响,同时会受到两者策略选择平衡状态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王培帆 贺超 杨桂红 林华忠 姜雪梅
文章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省辽宁省为样本省,通过对调查数据分析,对辽宁省林业科技服务供需匹配现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林业科技服务供需匹配程度不佳,科技服务供给数量以及结构不能满足林农需求。同时,应用Logistic计量模型,分析了科技服务供给特征、政策特征、林业经营特征、农户特征等因素造成的农户对不同类型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影响的差异性。最后,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以提升林业科技服务的供给与需求匹配的精准性。
关键词:
林业科技服务 供需匹配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卢海阳 KANDILOV T.Ivan
身份融合是理解农民工经济行为的重要概念。基于2013年浙江省的农民工调研数据,本研究探讨了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自选择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身份融合对农民工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身份融合对农民工自我雇佣和工作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性别差异以及户籍地差异。本研究获得的政策启示在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利于稳定他们的就业预期,实现劳动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就业 身份融合 倾向得分匹配 农民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慕静 李爽 马丽
通过知识转移和知识融合实现创新价值共享已成为科技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新途径。以知识转移理论与协同创新理论为基础,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构建两业协同创新的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 DSS软件仿真分析随着知识融合的不断推进,两业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及其知识势能、知识创新率和知识转移率的变化态势,并就融合创新因子和政策因子,即制造企业知识需求、知识吸收能力、政府激励机制、财政投入、人才建设共5个因子对两业创新率进行灵敏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业知识势能呈指数增长,知识创新率及知识转移率不断增加,融合创新因子和政策因子对两业创新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知识转移 知识融合 协同创新 系统动力学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高原 李仁传 张轩豪
划清军民融合边界,判断哪些领域适合军民融合发展是优化资源配置、激发军地活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有序发展的第一步。基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现状,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融合边界博弈模型,确定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边界条件,并引入补贴惩罚机制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算例对博弈模型结论和各类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边界由风险成本、协同收益、补贴惩罚机制和初始状态决定,同时影响系统演化合作稳定状态的因素包括互补性可分享资源总量、协同性影响水平、合作风险系数和补贴惩罚机制,资源转化利用水平和合作成本系数不影响演化趋势,并且政府的补贴惩罚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军地合作。
关键词:
国防科技工业 军民融合边界 演化博弈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卿涛 章璐璐 杨康来
本研究以330名金融服务业员工为样本,探讨了人-组织匹配、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绩效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1)人-组织匹配对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人-组织匹配对任务绩效、周边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2)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工作不安全感对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存在显著负向影响;(3)人-组织匹配与工作不安全感的交互效应显著,工作不安全感越高,人-组织匹配对工作绩效(任务绩效、周边绩效)的正向影响越弱。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晓辉 张莹
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既是推动军民两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和战斗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抓手,又是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构建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当前,军民融合科技服务机构发展既迎来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支持科技服务机构面向军民科技融合开展综合服务,从供需要素、平台要素、主体要素3个方面系统审视军民融合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基于依托平台差异、服务链条不同、运行机制变化形成的基本模式和实践经验,强化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导向性作用,深化创新链与服务链协同布局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发挥"互联网+军民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科技服务 成果转化 政策启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苗红 郭鑫 李欣
以BVD-Zephyr并购交易分析库为数据源,以漏斗式的三重筛选机制为框架,以Doc2vec语义相似度、LDA主题挖掘算法为基础构建基于产业特征的语义匹配模型,进行产业融合趋势预测,以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语义匹配模型的关键在于设立契合度、贴合度两个指标以过滤、匹配的方式探索异常值,以减少噪音数据,提高产业融合趋势预测准确性。结果表明:产业融合沿产业链方向展开;电器设备领域以技术互补型的产业融合为主;医疗领域智能可穿戴的应用实践性需要深化(如智能反馈功能)。
关键词:
产业融合 漏斗模型 语义相似度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闵庆飞 张克亮
基于可用性研究和任务-技术匹配理论,用手机微博系统的可用性替代任务-技术匹配模型中的技术特征,构建了任务-技术匹配度影响用户手机微博使用意向的模型,并实证检验了影响手机微博技术-任务匹配度的因素,以及这种匹配对用户的手机微博采纳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手机微博系统的可用性和用户自身的个人特征都对任务-技术匹配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任务-技术匹配度也对手机用户的微博使用意向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季 张帅 周静
本文利用某移动通信公司的客户消费数据和个性化营销实验,分析了客户在使用运营商的服务过程中,服务与需求之间的匹配程度以及客户投入行为与客户流失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服务与客户需求的匹配程度和客户的投入行为影响着客户的流失。企业与客户签订服务合约,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有效地降低客户流失率,在客户合约到期后,流失情况虽有所增加,但仍比无合约情况下的客户流失低。而且,通过实验发现,结合匹配度的个性化营销可以显著提升客户的忠诚度和企业绩效。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企业进行客户流失分析、客户保留决策的制定以及个性化营销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立枢
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服务业提供强大的科技创新资源支撑并与其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应与科技服务业同步推进并联动发展。文章认为,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服务共享机制;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增强科技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功能与带动力;把握好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增强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合性。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融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兰
文章将委托—代理理论与市场匹配理论相结合,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在不同技术能力与自有资本的条件下如何实现技术创新模式与外源融资方式匹配并形成最优融资契约。以银行提供债权融资、风险投资提供股权融资为假设条件,将科技型小微企业技术能力与自有资本作为主要变量,构建企业技术创新模式与外源融资方式的匹配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企业技术能力非常好时应推行突变创新模式,因预期现金流分布风险大且偏斜度为右且自有资本少,故选择风险投资的股权融资为最佳融资契约。企业技术能力中等时应推行渐进创新模式,因预期现金流分布风险小且自有资本多,所以银行的债权融资为最佳融资契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海燕 王馨格 李宏宽
本文立足于中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背景,根据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与新军事变革的战略要求,对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军民深度融合下所需的国防科技人才类型等进行了特征分析,并基于双层嵌入理论和需求拉动理论构建RPPSCD分析模型,对依托高校国民教育资源进行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其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同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发现,高校国防科技特色教学和科研实力、高校军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平台、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的战略政策、高校国防科技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高校国防科技创新理念与军民融合文化软实力以及新军事变革的发展需求,六个不同维度的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中国高校国防科技人才的培养。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萍萍 陈波
军民融合企业作为军民融合战略实施的关键主体,对其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古典经济学理论切入,分析了军民融合企业的本质、特征,提出了影响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的因素,构建了包含技术无效率项的随机前沿模型。以66家军民融合企业2008-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的分析结果表明,高管团队异质性和股权集中度对军民融合企业技术效率影响均表现为倒U型;创新投入对企业技术效率的提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国有股占比对军民融合企业的影响不显著。从技术效率测算结果来看,样本期内军民融合企业的技术效率普遍偏低,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有所提升;不同企业在技术效率水平和技术效率变动两个维度的表现差异显著,且大多数企业同时面临技术效率水平低下和技术效率增长缓慢的双重挑战。
关键词:
军民融合企业 技术效率 随机前沿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任声策 宋炳良
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竞争力。文章通过对服务业融合文献的回顾,总结服务业融合的机理和模式,研究了航运高端服务业的发展机理。服务业内的融合、技术的融合以及与制造业的融合是航运高端服务业产生发展的重要模式。
关键词:
航运服务 高端服务业 服务业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