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58)
- 2023(20964)
- 2022(17576)
- 2021(16292)
- 2020(13609)
- 2019(30953)
- 2018(30587)
- 2017(58236)
- 2016(31482)
- 2015(35069)
- 2014(34748)
- 2013(34980)
- 2012(32503)
- 2011(29522)
- 2010(29636)
- 2009(27686)
- 2008(27304)
- 2007(24131)
- 2006(21790)
- 2005(19962)
- 学科
- 济(146715)
- 经济(146563)
- 业(103883)
- 管理(97825)
- 企(88853)
- 企业(88853)
- 方法(57768)
- 数学(47299)
- 数学方法(46897)
- 中国(40375)
- 农(40100)
- 业经(37338)
- 财(36712)
- 地方(31997)
- 学(28511)
- 农业(28095)
- 制(27066)
- 贸(26677)
- 贸易(26657)
- 易(25872)
- 务(24058)
- 财务(23987)
- 财务管理(23955)
- 技术(23483)
- 和(23404)
- 企业财务(22707)
- 理论(21868)
- 银(21667)
- 银行(21593)
- 环境(21272)
- 机构
- 大学(458076)
- 学院(457524)
- 济(196265)
- 经济(192387)
- 管理(178525)
- 研究(163227)
- 理学(152613)
- 理学院(150887)
- 管理学(148658)
- 管理学院(147814)
- 中国(125381)
- 京(99550)
- 科学(99477)
- 财(88032)
- 所(83861)
- 农(81897)
- 研究所(75998)
- 中心(72293)
- 财经(69665)
- 业大(69306)
- 江(68899)
- 农业(64156)
- 北京(63722)
- 经(63442)
- 经济学(59464)
- 院(58495)
- 范(58363)
- 师范(57718)
- 州(55066)
- 经济学院(53398)
- 基金
- 项目(302501)
- 科学(237449)
- 基金(219805)
- 研究(218741)
- 家(193463)
- 国家(191781)
- 科学基金(163398)
- 社会(140299)
- 社会科(133007)
- 社会科学(132969)
- 省(116976)
- 基金项目(115883)
- 自然(105474)
- 自然科(103002)
- 自然科学(102973)
- 自然科学基金(101195)
- 划(98547)
- 教育(97779)
- 资助(90315)
- 编号(87222)
- 成果(70765)
- 发(67880)
- 重点(67840)
- 部(66467)
- 创(64035)
- 课题(60120)
- 创新(59419)
- 国家社会(58412)
- 科研(57354)
- 教育部(56529)
- 期刊
- 济(226305)
- 经济(226305)
- 研究(140290)
- 中国(93416)
- 农(75139)
- 学报(74758)
- 管理(70288)
- 科学(68774)
- 财(68251)
- 大学(56050)
- 学学(52866)
- 农业(51491)
- 教育(44911)
- 融(43520)
- 金融(43520)
- 技术(39328)
- 经济研究(36497)
- 业经(36446)
- 财经(35378)
- 经(30599)
- 问题(29107)
- 业(29012)
- 技术经济(24979)
- 图书(24372)
- 贸(23946)
- 科技(22947)
- 世界(22650)
- 国际(21523)
- 现代(21434)
- 商业(20908)
共检索到7035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智毓 冯华
科技服务业作为新兴产业已逐渐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是促进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的重要支撑,对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在全球经济普遍存在下行风险的背景下,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如何,拉动作用多大,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本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交互项分析,研究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发现,科技服务业可以通过发挥技术创新效应和产业转型升级效应促进经济增长。科技服务业既通过研发服务提高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和知识积累水平,增进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中的影响效果,又可以通过技术转移和创业孵化服务实现新技术范式导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培育新兴产业。未来应转变传统工业化发展思维,完善多层次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融入全球统一的科技创新服务系统。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冀鸿 柳烨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重要,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越加明显。本文根据吉林省19952015年科技服务业增加值、经济增长和R&D经费投入的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科技服务业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科技服务发展对经济增长也具有积极的影响。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其中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与R&D经费投入均受到经济增长较强的影响,而科技服务业增加值与R&D经费投入虽然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但处于不断增加的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冯华 王智毓
运用国民经济统计的产业直接贡献率和间接拉动率指标,分析了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并选取19912013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检验了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效果。研究发现,我国科技服务业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已经初步形成,在短期应该关注经济发展环境对科技服务业的培育和支撑作用,而在中长期侧重于科技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与协调作用。科技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不完全在于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更体现在通过对经济增长影响因素的迂回作用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罗光强 曾福生 曾伟
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周期影响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协同性和非对称性特征。其协同性加速了国民经济增长周期的长期趋势,其非对称性增强了国民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的平稳性。为此,需要更有效的政策促进服务业的发展,以保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 协同性 非对称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从欣 李国柱
通过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实证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对绿色经济效率产生正向影响,且影响比较显著,针对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绿色经济效率 固定效应模型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杜宝贵 陈磊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本维度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从投入、环境、产出三个维度构建了科技服务业指标体系,采用2012—2019年的相关数据,运用GRA模型分析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基于CRITIC权重法构建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指数,探究科技服务业三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助推效应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科技服务业各指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指标的关联性较强,科技服务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好的助推作用;科技服务业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效应不断增强,同时综合助推效应指数的变化趋势与投入助推效应指数高度吻合,且投入助推效应指数是促进综合助推效应指数正向增长的核心指标,环境助推效应指数和产出助推效应指数是综合助推效应指数保持稳定变化的基础性指标。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业助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应的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清正 李国平
科技服务业是推动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不可或缺的一环,以提供技术和知识为主要特征的科技服务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最活跃的产业之一。但现阶段我国科技服务业产值不高,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高。而集聚发展模式基于高效的组织形式、较低的交易费用及较强的知识溢出效应等优势,可促使科技服务业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因而,提高中国科技服务业的集聚度,对推动科技服务业发展,使其在新常态下新的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明晰和识别中国各地区科技服务业发展集聚态势及影响因素,能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协同促进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依据。在详细阐述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特征、趋势的基础上,以国内外相关理论和文献为基础,利用1995-2013年中国各省域科技服务业与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通过空间基尼系数等,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视角,考察了中国科技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态势;在空间计量模型框架下识别和动态分析了规模经济、科技实力、知识溢出及政府行为等对我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的影响。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业态,在分析集聚发展问题基础上,未来应从制定差别化政策、强化区域间合作、培育高端人才、提升科技水平、加强知识溢出等方面推进中国科技服务业集聚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渠慎宁 吕铁
随着我国服务业逐步超过工业成为第一大产业,国内要求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强调服务业已成为"支柱产业"的声音日益高涨。然而,这种观点普遍基于传统的产业结构学派观点,在当前全球产业大融合的背景下,存在商榷的空间。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相关举措表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能发挥出服务业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工业和服务业的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从工业和服务业相互融合的角度剖析产业结构转型对经济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从经济增长潜力看,随着服务业占GDP比重的上升,其将会降低工业技术创新拉动GDP增长的效果,而服务业技术创新对GDP增长的影响却不会发生多少变化。服务业具备"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忠军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意识、科技资源拥有量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不能采取与经济发达地区相同的发展策略。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技服务业应分步构建三大平台:以企业孵化器等孵化机构为主的创业平台,以三中心一实验室为主的研发平台,以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为内容的资源共享平台。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科技服务 平台建设 对策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宝国 李世奇
研究目标:实证分析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方法:运用2002~201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经济增长模型,研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和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同时其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存在区间效应。中国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尽管东部沿海较中西部地区发达,但部分西部地区省份正在快速赶上。研究创新:基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应用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贡献。研究价值:研究结果对于软件产业扶持政策的必要性提供了实证研究支持,同时对软件产业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也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
软件 信息技术服务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芷若 谷国锋
通过构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指标体系,采用指数合成法计算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15年的科技金融发展综合指数,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探究科技金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差距显著,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特征;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在空间上表现出东部沿海地带"高高"集聚与西部欠发达地区"低低"集聚的特征;科技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且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丽娟 贺梅英
近年来世界外商直接投资的重点已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随着中国服务业市场逐步开放,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可低估。本文对1984年至2003年中国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存在由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到经济增长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技术效应、贸易效应和就业效应是中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最为显著的增长路径。
关键词:
服务业 外商直接投资 作用机理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江 卫平 石大千
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集聚地,城市规模各异,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基于中国2003~2015年26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城市规模为门限,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城市规模的双重门限特征。以城市规模为门限,将样本分为三组,当城市规模低于3.865时,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为0.9017;当城市规模介于3.865~5.083之间时,影响大小为0.9137;当城市规模高于5.083时,影响效应下降到0.9041。显然,城市规模过小或过大都会降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效应,适度城市规模才能最大化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因此,存在服务业发展与城市规模最优匹配特征。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 城市规模 门限回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江 卫平 石大千
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载体和集聚地,城市规模各异,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同。基于中国20032015年26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城市规模为门限,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检验了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存在基于城市规模的双重门限特征。以城市规模为门限,将样本分为三组,当城市规模低于3.865时,服务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小为0.9017;当城市规模介于3.8655.083之间时,影响大小为0.9137;当城市规模高于5.083时,影响效应下降
关键词:
服务业 经济增长 城市规模 门限回归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红梅 张迪
文章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模型)做计量分析,根据甘肃省1978~2010年数据,对甘肃省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甘肃省服务业发展、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服务业发展是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提高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的提高都不是服务业增长的Granger原因,目前过快提高服务业比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最后对甘肃省服务业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协整检验 服务业比重 居民收入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