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10)
- 2023(19522)
- 2022(16444)
- 2021(15193)
- 2020(12643)
- 2019(28624)
- 2018(28348)
- 2017(54594)
- 2016(29362)
- 2015(32638)
- 2014(32442)
- 2013(32424)
- 2012(29892)
- 2011(26909)
- 2010(27540)
- 2009(25780)
- 2008(25012)
- 2007(22384)
- 2006(20055)
- 2005(18309)
- 学科
- 济(126454)
- 经济(126325)
- 业(103163)
- 管理(94209)
- 企(90539)
- 企业(90539)
- 方法(50979)
- 数学(40477)
- 数学方法(40057)
- 中国(38535)
- 业经(37095)
- 农(36460)
- 财(34889)
- 地方(30838)
- 融(29174)
- 金融(29173)
- 银(28504)
- 银行(28460)
- 行(27512)
- 制(27405)
- 农业(25890)
- 务(24654)
- 财务(24577)
- 财务管理(24544)
- 技术(23626)
- 学(23583)
- 企业财务(23319)
- 理论(22835)
- 贸(22457)
- 贸易(22436)
- 机构
- 学院(419171)
- 大学(416269)
- 济(172099)
- 经济(168293)
- 管理(167272)
- 理学(142715)
- 研究(142168)
- 理学院(141145)
- 管理学(139088)
- 管理学院(138285)
- 中国(112796)
- 京(89869)
- 科学(85760)
- 财(80301)
- 所(71680)
- 农(68949)
- 中心(65149)
- 研究所(64669)
- 江(64280)
- 财经(63383)
- 业大(60067)
- 经(57464)
- 北京(57328)
- 范(54152)
- 师范(53645)
- 农业(53613)
- 州(52636)
- 院(51583)
- 经济学(50977)
- 财经大学(46865)
- 基金
- 项目(275792)
- 科学(217619)
- 研究(204650)
- 基金(198967)
- 家(172275)
- 国家(170702)
- 科学基金(147473)
- 社会(129307)
- 社会科(122662)
- 社会科学(122631)
- 省(109009)
- 基金项目(105091)
- 自然(94479)
- 自然科(92302)
- 自然科学(92281)
- 教育(92127)
- 自然科学基金(90674)
- 划(90351)
- 编号(83856)
- 资助(81492)
- 成果(68174)
- 发(62198)
- 重点(61338)
- 部(59915)
- 创(59385)
- 课题(57738)
- 创新(54838)
- 国家社会(52826)
- 项目编号(52344)
- 科研(51859)
- 期刊
- 济(198152)
- 经济(198152)
- 研究(127166)
- 中国(86750)
- 管理(66974)
- 农(63963)
- 财(62951)
- 学报(62033)
- 科学(59093)
- 融(49643)
- 金融(49643)
- 大学(47366)
- 教育(45837)
- 学学(44418)
- 农业(43719)
- 技术(37540)
- 业经(34421)
- 财经(31484)
- 经济研究(30664)
- 经(27111)
- 问题(25385)
- 业(24771)
- 图书(23927)
- 技术经济(22100)
- 科技(21063)
- 现代(20635)
- 理论(20251)
- 商业(19900)
- 贸(19378)
- 坛(18558)
共检索到6452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立枢
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的战略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科技服务业提供强大的科技创新资源支撑并与其具有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应与科技服务业同步推进并联动发展。文章认为,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服务共享机制;激活科技创新资源,增强科技服务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服务功能与带动力;把握好产业发展规律和趋势,增强科技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合性。
关键词:
科技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融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产业融合是当今国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作为产业重要发展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文章认为,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应尽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共识,破除产业融合发展障碍以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探索科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模式来实现两者的高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印小川 张天维
新兴产业在我国又被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农业同新兴产业有着密切的联系,表现为都具有战略意义、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是政府承担的发展责任。我国应借助国家有利的宏观政策,将特色农业与新兴产业在市场、成本、技术、保障等方面相融合,克服偏重单项技术突破,缺乏综合推进方案等问题。如何使二者融合发展,本文认为应与国际发展趋势、已有的发展战略、优势资源、政府扶持等因素结合起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贺正楚 吴艳 张蜜 文先明
通过对全国以及江苏、湖北和陕西的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状况的测度分析,发现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驱动生产服务业发展时,二者存在着融合程度不均衡、融合性不显著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生产服务业融合力较强,而生产服务业过于依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需求。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应由制造业驱动方向服务经济驱动方转变。
关键词:
生产服务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菅青 吴骏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既是由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立足现实基础的务实选择。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发展初期,它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数据缺乏,导致对相关产业的评价与选择困难。文章以合肥市家电产业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给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优势传统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主导产业的选择方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明
传统优势产业是当前区域经济的产业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区域经济未来的产业支柱,两者如何协同融合已成为区域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对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融合发展动态分析,综合应用协同学等理论探讨其协同融合的发展路径,并提出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生新 李绍华
金融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具有核心支持作用,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融资需求具有差异性,亟须创新金融服务解决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文章认为,金融机构应提高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认识,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完善金融服务链,增强金融服务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功能与合力。
关键词:
金融创新 战略性新兴产业 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正楚 吴艳 蒋佳林 陈一鸣
借鉴国内外研究的理论观点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对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的产业关系进行探索,通过理论推演得出二者要"互动与融合"发展的产业关系。采用投入产出模型,设计用于评价产业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的评价指标,依此测度并量化分析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间产业关系的内在运作现状。通过对全国以及江苏省、湖南省和陕西省的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发展状况的测度分析,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驱动生产服务业发展时,二者互动与融合并不显著。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应由制造业驱动向服务经济驱动转变,以便使二者达到高端生产、高端服务的"微笑曲线"价值链两端。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丫丫 赵玉林
本文依据全球生物芯片产业的7894项专利及609家企业信息及183项并购数据,运用实证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的机理。结果表明:产业融合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生物芯片产业的形成与扩张,实质上是融合型价值链构建的过程;来自不同产业的生物芯片企业在融合型价值链中实现了融合扩张;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包括技术融合模式、产品融合模式以及市场融合模式。
[期刊] 预测
[作者]
乔玉婷 曾立
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要改变过去尾随式产业结构升级模式,规避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空洞化,亟需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是"面向两类需求,依托两种资源,服务两个市场"的现实需要。本文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依赖性和专用性的程度归结为依托型、互动型和嵌入型三类军民融合式发展模式。最后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军民融合 产业结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丽敏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融合发展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的必要路径。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情境下,融合发展表现为产业融合、产业与创新融合、创新与需求融合等多重内涵。创新链驱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存在三重理论逻辑,即多元协同加快核心技术突破的创新逻辑、产业演化升级的发展逻辑、面向内需为主的双循环构建的应用逻辑。要从异质主体价值共创的动力机制、领军企业协同整合的治理机制、公平竞争政策导向的环境机制三方面共同着力,更好发挥创新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沈强
<正>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变化,产业结构也发生了调整,使得创新驱动战略中的资本,技术和知识要素重新实现了优化配置。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深入了解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并在明确问题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从增加科技、金融等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熊勇清 李世才
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逻辑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评价模型,具体包括耦合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关联度模型和持续发展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处于中度耦合、轻度衰退发展型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熊广勤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产融结合模式支持战略性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文章以美、英、德、日、韩等典型国家为例,比较分析了先期工业化和赶超型工业化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金融支持模式及其特征和优缺点。研究发现,不管是市场主导型产融模式,还是银行主导型产融模式,抑或是政府主导型产融模式,都有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必要条件,在选择一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时,要充分考虑本国经济发展情况和承担本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载体的企业发展状况及所处环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谢清河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许多国家纷纷加快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力图为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内在机理,考察了国际上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探讨了我国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