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28)
2023(11817)
2022(10415)
2021(9924)
2020(8410)
2019(19593)
2018(19516)
2017(36558)
2016(20603)
2015(23466)
2014(23423)
2013(23100)
2012(21076)
2011(18911)
2010(18815)
2009(17070)
2008(16755)
2007(14870)
2006(13166)
2005(11570)
作者
(60757)
(50119)
(49957)
(47351)
(32091)
(24005)
(22750)
(19863)
(19254)
(18142)
(17364)
(16931)
(16011)
(16003)
(15542)
(15452)
(15394)
(15084)
(14415)
(14348)
(12766)
(12396)
(12256)
(11522)
(11477)
(11380)
(11297)
(10970)
(10307)
(10006)
学科
(72672)
经济(72588)
管理(65788)
(58731)
(50873)
企业(50873)
方法(34953)
数学(29367)
数学方法(28987)
(21468)
中国(19864)
(19509)
(18698)
业经(17036)
理论(16062)
地方(14679)
(14407)
(14371)
财务(14332)
财务管理(14297)
技术(13884)
企业财务(13569)
(13440)
农业(13256)
(12239)
教育(12160)
(12060)
银行(11998)
(11968)
贸易(11962)
机构
大学(283915)
学院(281291)
管理(113881)
(101434)
经济(98684)
理学(96874)
理学院(95754)
研究(94541)
管理学(94042)
管理学院(93530)
中国(70921)
科学(62908)
(62800)
(49517)
(48816)
(47970)
业大(45443)
研究所(44674)
中心(43398)
(42996)
北京(39961)
农业(39054)
(37726)
财经(37365)
师范(37267)
(35079)
(34812)
(33983)
技术(33813)
(30634)
基金
项目(194031)
科学(149962)
研究(140637)
基金(137005)
(120788)
国家(119752)
科学基金(101458)
社会(82948)
社会科(78313)
社会科学(78284)
(77575)
基金项目(73274)
自然(68719)
自然科(67050)
自然科学(67031)
自然科学基金(65811)
(65763)
教育(65407)
编号(58536)
资助(57222)
成果(47843)
重点(43666)
(41595)
课题(41033)
(40853)
(40592)
创新(37990)
科研(37381)
计划(36501)
项目编号(36306)
期刊
(113789)
经济(113789)
研究(81602)
中国(61554)
学报(49464)
管理(45212)
科学(44467)
(43744)
教育(39037)
(37856)
大学(36617)
学学(33975)
农业(30752)
技术(26731)
(22783)
金融(22783)
图书(18951)
业经(18097)
(18050)
财经(17776)
经济研究(16562)
科技(16252)
(15073)
理论(14505)
问题(13958)
技术经济(13701)
(13683)
实践(13526)
(13526)
现代(13044)
共检索到423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吕旭宁  
科技智库人才具有战略性、专业化、独立性、创新性的特点。通过总结我国科技智库人才管理的现状和不足,借鉴国外主要科技智库在人才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从组织运行、人力资源管理和智库环境三方面提出促进我国科技智库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的思路及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辉菲  刘佐菁  陈敏  陈杰  
通过文献分析法、实证分析法对国内外的智库及智库人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目前我国智库人才方面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智库人才学科背景、研究方向、工作经历等相对单一;第二,智库人才配置上缺少明确分工设置;第三,缺少智库人才的培养机制及交流平台;第四,智库人才聘用机制不够灵活。结合国内外智库人才配置情况,提出六点建议:(1)优化智库人才结构,建立具体分工机制;(2)打造学科专业多样化的智库人才队伍;(3)搭建人才交流平台;(4)创新智库人才管理机制及聘任机制;(5)完善智库人才评价体系;(6)设立知识库等专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敏  
本文尝试基于国内智库人才培养管理现状,思考和探讨智库人才素质需求及其培养路径,从而提出新型智库人才培养管理创新对策。建议国内智库通过改善人才结构、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培养管理运营人才、完善人才管理机制等途径,进一步激活智库内生动力并最大限度整合外部资源,有力提升智库人才市场化和专业化水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春奎  
当今世界人才竞争的核心是尖子人才的竞争。立足国内,上海已成为国内顶尖人才汇集的人才高地。放眼全球,上海人才国际化程度低,大师级科技人才奇缺。实施人才战略,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技术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是提升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乌云其其格  
本文就发达国家高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政策进行综述和分析,以期为当前我国高科技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信息和依据。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存功  肖国芳  
分析了科技领军人才的内涵和特征,认为研究型大学是培养科技领军人才的根据地和核心力量。指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在培养科技领军人才中的缺失和不足,并提出了深化科技领军人才培养的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海燕  
科技人才的口才培养孙海燕近几年,一些以驾驭了图表、数字这些工程师的语言而自居的清华学子们,也许吃够了说不出口的苦,对口才越来越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们对口才的需要,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清华大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重要基地,不管将来培养的人是进行科学研...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路甬祥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很大,但人才结构不合理,高层次战略科技专家,领军、拔尖人才缺乏的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尚未得到应有重视,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健  邵秀娟  王光升  
海尔成功的经验是多方面的,但不容忽视的一点便是海尔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独到之处,特别是对科技人才的使用和管理。目前,海尔已经拥有博士、硕士等高级科研带头人近500 名,研发人员已达到了近5000 名,约为全部从业人员的15%。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蔡伟民  吕怀珍  
少数民族科技人才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和稳定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人才,是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适合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从宏观上建立健全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机制、制定专门的民族地区人才招聘制度、建立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努力发展地方经济吸引人才,完善民族地区人才流动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马跃  李国栋  
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成为天津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天津高职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存在引进总量偏低、层次结构不合理、轻视人才培养等问题,可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区域内高校人才资源共享,打造"优势学科+年薪制"的引才平台,建立人才信息搜集团队,制定科学的引进规划,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提升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姚红彩  
在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已受到能源短缺与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受到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已成为应对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最理想的经济模式。践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是应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而低碳经济的快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欣梅  刘红梅  
基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视角,从科技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出发,明确了要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实践经验丰富、智能素养较高、思维能力灵活、求新求变、严谨独立的现代科技创新人才离不开科技创新型教师。但是作为高职院校主力的青年教师目前还存在教育视野局限书本、科学研究脱离实践、师资培养方案不健全等问题,还不能胜任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通过提升青年教师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责任感、科技创新能力、帮助青年教师进行职业规划、制定科学长效的人事考核制度等手段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永振  陈世传  
从未来与发展的角度,论述了现代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对科技信息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出现代科技信息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着重对确立新的培养目标,构建前馈式的教育模式和优化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极盛  
选拔和培养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包括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也包括学术带头人和科技拔尖人才。他们应具有的显著特征:一是创造力效应显著,作出过重要贡献;二是创造心理水平高,创新意识强;三是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落实科技人员政策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在选拔和培养中青年科技人员方面还存在着能人上不去,中庸保地位,人才不能流动的局面。这种局面是由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形成的,这些因素有传统的习惯势力和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