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6)
2023(3658)
2022(2894)
2021(2588)
2020(2261)
2019(4948)
2018(4760)
2017(9569)
2016(4780)
2015(4991)
2014(5013)
2013(5123)
2012(4788)
2011(4249)
2010(4278)
2009(3875)
2008(3735)
2007(3438)
2006(2954)
2005(2688)
作者
(13940)
(11793)
(11703)
(11195)
(7115)
(5486)
(5312)
(4556)
(4302)
(4188)
(4007)
(3891)
(3745)
(3674)
(3635)
(3597)
(3556)
(3329)
(3238)
(3194)
(3013)
(2861)
(2843)
(2667)
(2610)
(2556)
(2504)
(2395)
(2312)
(2271)
学科
(27536)
经济(27530)
(18095)
(13175)
企业(13175)
管理(12872)
方法(9687)
(8944)
产业(8734)
数学(8369)
数学方法(8334)
中国(7861)
地方(7633)
技术(7628)
业经(7404)
农业(6813)
结构(6698)
地方经济(4805)
(4778)
(4571)
(4101)
(4074)
产业结构(3786)
(3631)
贸易(3630)
体制(3574)
(3487)
(3421)
金融(3421)
新技术(3358)
机构
学院(72260)
大学(70294)
(36262)
经济(35791)
管理(29827)
理学(26178)
理学院(25914)
研究(25896)
管理学(25625)
管理学院(25492)
中国(18194)
科学(15411)
(14776)
(13390)
(12467)
经济学(11676)
研究所(11424)
中心(11243)
(11130)
财经(11021)
经济学院(10621)
(10531)
业大(10275)
(9939)
(9625)
北京(9197)
经济管理(8806)
农业(8549)
(8339)
师范(8233)
基金
项目(51218)
科学(41884)
研究(38321)
基金(37208)
(32041)
国家(31823)
科学基金(27946)
社会(25906)
社会科(24952)
社会科学(24948)
(21396)
基金项目(20084)
(17075)
自然(16604)
自然科(16214)
自然科学(16208)
自然科学基金(15959)
教育(15446)
资助(14469)
编号(14076)
(13533)
(12325)
重点(11674)
创新(11564)
发展(11469)
(11316)
国家社会(11242)
(10938)
成果(10427)
课题(9885)
期刊
(39447)
经济(39447)
研究(20943)
中国(13728)
管理(12169)
科学(10708)
(10183)
(9294)
学报(9051)
业经(7807)
大学(7241)
农业(7078)
学学(7032)
经济研究(6927)
科技(6819)
技术(6731)
财经(5624)
问题(5587)
(5109)
技术经济(5044)
(4948)
金融(4948)
商业(4475)
(4340)
论坛(4340)
(4042)
经济问题(3811)
现代(3806)
(3695)
统计(3642)
共检索到103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祝宝江  
一、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理论 马克思曾指出:生产力发展尺度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动力。恩格斯指出:科学技术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邓小平深化了这一原理并高度概括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坚持国民经济健康发展。从现在起到21世纪前10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期。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使改革在一些重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并在优化经济结构、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真正走出一条速度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充分考虑世界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韩沈超  徐姗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需要母国制度的激励和引导,税收政策对企业OFDI动机和行为具有直接影响。税收结构由税收政策和产业结构共同决定,基于中国税收结构的时空异质性,实证分析表明:地方税收结构对地区OFDI存量具有显著影响,所得税比重与OFDI存量显著负相关,其他税比重与OFDI存量显著正相关,流转税比重与OFDI存量正相关但不显著;税收结构与OFDI存量互为因果关系;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OFDI存量显著正相关,并对税收结构影响OFDI存量具有调节作用,显著强化了所得税比重的负向影响,显著弱化了其他税比重的正向影响。目前,中国企业OFDI的国内主要驱动力并非"避税效应",而是产业结构升级和资源环境成本压力;产业结构升级本身会推动企业OFDI,但也会通过改善国内营商环境、缓解资源环境成本压力等路径抑制企业OFDI。政府应加强对企业OFDI的引导,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OFDI的协同;企业应加快开放发展,积极通过OFDI优化资源配置和融入全球价值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张协奎  
借助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理论,结合区域经济学的知识,阐明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和作用机制,分析得出:科技创新能提高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的扩散效应能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在分析广西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发展现状的前提下,提出科技创新驱动广西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取向为培养和引进高端科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紧密结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技对外交流合作,促进科技创新技术扩散;以产业园区为载体,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永华  
[目的]分析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重要因素,以期为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方法]文章基于乡村绿色发展理念,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驱动因素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根据权重值和农民评分值的乘积对各指标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最终确定影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重要因素。[结果]在系统层中,权重值最高的是经济因素,权重值最低的是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介于两者之间。在经济因素所包含的指标中,市场供求状况的权重值最大,居民收入水平的权重值最小;在自然因素所包含的指标中,水资源匮乏和生态环境退化的权重值较高,植被覆盖度下降的权重值最低;在社会因素所包含的指标中,政府调控粮食流通的权重值最大,权重值最小的是城市化水平。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驱动力较大的前5个因子依次是:市场供求状况、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品质、农民经济收入和水资源匮乏。[结论]在该文涉及到的驱动因子中,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重要因素是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经济因素,市场对农产品的供求严重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配置比例。保持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原则,改善农业和农村环境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先决条件。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姜红  
随着碳达峰与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低碳发展已成为各行业重要的转型方向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旅游业是由食、住、行、游、购、娱等多要素组成的综合性产业,与工业、农业及服务业等具有较强的联动效应,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高敏感行业。旅游业作为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凭借其较强的综合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成为绿色低碳产业的新引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应宗  
就我国产业结构的整个良性循环的升级发展机制来说,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循环关系。本文引入外资产业转移这个驱动循环机制的因素,形成图A、B、C三种变形摸式,阐述了教育是先导性驱动因素;同时对以“风筝摸式”为特征的产学合作进行论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齐鹰飞  王伟同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科学》杂志社与东北财经大学联合举办的"人口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6月28日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日本近畿大学等国内外30余所高校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5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围绕着"人力资本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及国际经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人口与就业问题"3个主题进行了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60余篇。现将其中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辛冲  石春生  陈湘锋  
基于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引发的社会现象,提出社会经济活动的非良性循环:劳动者收入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需求不足→产业结构层级低→劳动密集型低端产品出口→竞争力弱→产业利润低→劳动者收入低;分析了劳动力成本、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三者的联系,深入挖掘了提高劳动力成本,促进企业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有助于为产业升级储备高素质人才的机理;揭示了劳动力成本是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提高劳动力成本能够从扩大内需、提高劳动力素质和企业综合竞争力等方面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周叔莲  王伟光  
The Report on the Outline of the Fifth Five-year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hereafter called THE OUTLINE) points out: "Our national economy has reached a period in which, if not adjusted, it cannot develop anymore" ; "In the coming five years, we must cast emphasis upo...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晓男  代茂兵  郭正权  
本文建立产业结构分解模型,将一国总体产业结构分解为国内、简单贸易和全球价值链(GVC)三个层面,并从产业的产出供给端和投入需求端两个视角刻画中国三个层面的产业结构在2000—2014年的动态演变趋势,进而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科技创新与各层面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主要体现在产出供给端上的位置提升,但在投入需求端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不高;中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主要发生在产出供给端;在简单贸易和GVC层面,出口贸易创新不足限制了产业结构升级,同时产业结构水平不高也限制了出口贸易中科技含量的提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荆海军,陈晏群,宋殿宾  
一、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使产业技术水平迅速提高1.农业基础地位加强、产业化进程加快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和畜牧业的发展,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全国农业生产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进入90年代,全省通过大面积推广地膜覆盖、水稻旱育稀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夏龙  王雪坤  
本文基于2014-2018年面板数据,测算产业和消费升级的耦合协调度。结果显示:时序特征上,虽然耦合协调度仍处于轻度失调阶段,但考察期直线上升,整体向好;空间特征上,耦合协调度整体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部分省域形成内陆增长极。Beta面板回归表明,经济增长、城市化率、科技创新、人力资本、财政支出、投资水平、经济开放均推动了耦合协调。解决供需错配,推动"双升级"需要完善顶层设计,确保经济高质量发展下的经济增长空间,提高经济政策匹配性和鼓励企业创新。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叶德珠  王佰芳  黄允爵  
硅谷和班加罗尔高新产业园区的经验表明,风险性资本符合高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稳健性贷款符合低技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金融需求,金融与劳动力在结构上相互匹配能够很好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新结构金融学的金融与要素禀赋相匹配原则,运用社会学的排序匹配法,将2005-2018年间我国各省各年的金融结构和劳动力结构排序相减来构建匹配度指标,进而对匹配度与产业结构升级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匹配度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正相关,即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高技能劳动力、银行主导型的金融结构与低技能劳动力的匹配均能推动产业结构向更高形态演变以及减小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间的偏离;(2)金融—劳动力结构差距与产业结构高级化间成"倒U型"关系,即存在最优匹配状态使产业结构升级效率达到最大;(3)作用机制方面,匹配度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对金融与劳动力结构匹配问题的探讨,拓展了产业结构的研究边界,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经验证据和思路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银银  黄彬  
运用价值链、产业链理论思想,提出论证了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三条路径:基于技术轨道、基于市场轨道、全产业链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并比较不同路径间的差异性及适用条件,为我国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创新赶超,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