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6)
- 2023(11139)
- 2022(8727)
- 2021(7663)
- 2020(6103)
- 2019(13300)
- 2018(13315)
- 2017(24368)
- 2016(12928)
- 2015(14309)
- 2014(14416)
- 2013(13884)
- 2012(13048)
- 2011(11893)
- 2010(11969)
- 2009(10689)
- 2008(10421)
- 2007(9563)
- 2006(8882)
- 2005(8488)
- 学科
- 济(63531)
- 经济(63479)
- 业(38774)
- 管理(36053)
- 企(27984)
- 企业(27984)
- 中国(23888)
- 地方(20587)
- 农(20180)
- 技术(18071)
- 方法(17927)
- 业经(17152)
- 数学(15010)
- 数学方法(14898)
- 农业(14773)
- 发(12680)
- 融(11330)
- 金融(11329)
- 银(11311)
- 银行(11290)
- 地方经济(11191)
- 行(11032)
- 学(11007)
- 财(10733)
- 产业(10651)
- 贸(10248)
- 贸易(10237)
- 制(10089)
- 发展(9857)
- 易(9840)
- 机构
- 学院(186920)
- 大学(185023)
- 济(80485)
- 经济(78855)
- 研究(71252)
- 管理(68686)
- 理学(57487)
- 理学院(56835)
- 管理学(55860)
- 管理学院(55506)
- 中国(54203)
- 科学(42910)
- 京(41464)
- 所(36281)
- 财(34481)
- 农(32910)
- 研究所(32681)
- 中心(32636)
- 江(30483)
- 范(26813)
- 北京(26765)
- 业大(26575)
- 财经(26558)
- 师范(26541)
- 院(25778)
- 农业(25162)
- 经济学(24807)
- 州(24749)
- 经(24109)
- 技术(22868)
- 基金
- 项目(122205)
- 科学(96584)
- 研究(93948)
- 基金(85579)
- 家(74632)
- 国家(73959)
- 科学基金(62765)
- 社会(59960)
- 社会科(57030)
- 社会科学(57021)
- 省(49444)
- 基金项目(44526)
- 划(40863)
- 教育(40748)
- 编号(38912)
- 自然(36658)
- 自然科(35834)
- 自然科学(35826)
- 自然科学基金(35141)
- 发(33699)
- 资助(33106)
- 成果(31885)
- 重点(28030)
- 发展(27497)
- 创(27284)
- 课题(27094)
- 展(27032)
- 部(25742)
- 国家社会(25735)
- 创新(25642)
共检索到305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平 周以济
本文概括地叙述了文献数据库智能化发展问题,说明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文献数据库中的应用,并描述了数据库智能化管理和构成的模型及需要解决的有关技术问题。
[期刊] 求索
[作者]
乔海曙 杨彦宁
金融科技正成为推动传统金融业向智能化转型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科技将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价值,并以更为智能的手段淬炼传统金融的所有环节,带来金融"成本推动"和"效率拉上"。金融机构有能力通过金融科技的技术优势,提供廉价、即时、可得的金融服务。从本质上说,金融智能化依然属于金融范畴,其发展与监管必须遵从金融规律,否则将面临巨大隐患。在推动金融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应当贯彻以智能化为技术核心,产品研发、用户体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理念,推动金融智能化的渐进式创新。
关键词:
金融科技 金融智能化 渐进式创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麟 钱峰
在科技创新的有力驱动下,互联网在商业银行的应用不断深化,银行服务形态也由网络银行发展为移动银行,未来将向智能银行形态发展。智能银行通过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提供高效、快捷、低成本的交易服务,满足客户日常的金融服务需求和应用场景,积累海量的金融基础客户。然后,在数据分析和客户深度洞察的基础上,向客户提供银行业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丹 黄旭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商业银行纷纷面临着向商务智能化企业转型的压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银行业如何借助新兴技术完成智能化转型和自身价值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对比了2011~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IT投资规模以及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商业智能发展成果;其次,针对BI Intelligence的研究报告以及Gartner新兴技术周期曲线提出的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为来会为银行业带来变革的新兴技术;再次,分析了商业银行发展新兴技术的两种模式及其工作界面;最后,针对未来商业银行应用新兴技术开展智能化发展创新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新兴技术 商业银行 智能化 认知计算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丹 黄旭
随着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商业银行纷纷面临着向商务智能化企业转型的压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银行业如何借助新兴技术完成智能化转型和自身价值提升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本文首先对比了20112015年间我国银行业IT投资规模以及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商业智能发展成果;其次,针对BI Intelligence的研究报告以及Gartner新兴技术周期曲线提出的新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了为来会为银行业带来变革的新兴技术;再次,分析了商业银行发展新兴技术的两种模式及其工作界面;最后,针对未来商业银行应用新兴技术
关键词:
新兴技术 商业银行 智能化 认知计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婉茹 张国忠 周勇 徐红梅 吴擎 付建伟 黄成龙 张建
智能控制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向智能化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本文从水稻作业环节中的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四个方面概述分析了国内外水稻生产机具使用情况和机械化作业情况,着重阐述了智能化技术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应用研究,涵盖了耕深智能调节与自动平地技术、工厂化育秧移栽与精量直播技术、田间管理智能化技术(灌溉、施肥、除草和病虫害防治)、收获机在线监测和智能控制技术、自动导航与无人驾驶技术等。指出了制约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向智能化发展的技术难点,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智能化技术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红 龙奋杰 李常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露
低碳城市建设是国家实现低碳经济目标的重要途径,低碳交通发展对城市低碳实践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智能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低碳化发展的模式和方向,是解决城市道路发展缓慢、车辆增长速度过快这一矛盾最有效而便捷的途径。本文首先介绍了低碳城市和智能交通概念及内涵,而后对国内外智能交通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借鉴,在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交通低碳发展的智能化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飞 范从来
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推进,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引发了机器替代劳动的担忧和争论,基于这一背景,本文研究了产业智能化对中国低技能劳动收入的影响,考察产业智能化是否有利于益贫式发展。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内生人工智能创新模型研究发现,当高-中技能劳动替代弹性大于高-低技能劳动替代弹性时,产业智能化通过新工作创造效应和生产率效应促进益贫式发展。而且,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产业智能化的技术创新,能够更有效地促进益贫式发展。然后,本文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产业智能化的新工作创造效应和生产率效应对益贫式发展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产业间的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对益贫式发展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就业扩张型人工智能创新,实施技能培训鼓励技能劳动转岗就业,产业智能化的益贫性能够很好地缓解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
关键词:
产业智能化 益贫式发展 人力资本积累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小红 黄津孚 张金昌 王荣霞
本文分析了不同管理阶段的特点和形成基础,在现阶段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化管理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为企业准确把握管理环境,及时调整战略决策,赢得持续发展优势指明了方向。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思雨 杨悦
本文基于200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智能化发展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化发展整体上促进中国就业,在第一产业减少就业,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智能化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创造效应不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乔海曙 王鹏 谢姗珊
在"金融科技红利"扩大与"人口红利"衰减的背景下,效率和成本两种力量共同驱动着金融智能化发展。与互联网金融主要在营销渠道创新不同,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发展正在深入到风险管理、资产定价等金融核心领域,推动着金融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肯定金融智能化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蕴藏的潜在风险。在推进金融智能化发展过程中,若发生突发性金融风险事件,往往会波及众多金融机构和投资者,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对于造成的损失,事后监管往往于事无补。为此,要研究金融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替代"风险的类型、特征与度量,运用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等新理念、新方式,打造"穿透式"智慧监管新机制,构建应对金融智能化发展的监管新体系,强化事前监管,促进金融与科技融合共生,形成智能化时代金融发展新秩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晓华 迟子茗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存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以及非线性影响的假设,利用2006—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工业智能化驱动了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进行稳健性检验时依然成立;(2)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使用效率两条路径,间接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产生正向作用;(3)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影响,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使用效率的调节作用还能够强化这一效果;(4)工业智能化对工业绿色发展效率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工业智能化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使用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