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41)
2023(13035)
2022(10806)
2021(9867)
2020(8167)
2019(17996)
2018(17405)
2017(34368)
2016(18115)
2015(19613)
2014(19057)
2013(18886)
2012(17416)
2011(15392)
2010(15826)
2009(15001)
2008(14960)
2007(13814)
2006(12531)
2005(11468)
作者
(49802)
(42010)
(41751)
(39382)
(26816)
(19737)
(18689)
(16022)
(15732)
(15046)
(14215)
(13910)
(13660)
(13402)
(13104)
(12844)
(12459)
(12046)
(11925)
(11816)
(10255)
(10245)
(10115)
(9599)
(9378)
(9378)
(9304)
(9236)
(8347)
(8233)
学科
(85341)
经济(85255)
(83916)
(75387)
企业(75387)
管理(70974)
方法(33529)
业经(28453)
(27626)
(26287)
数学(25498)
数学方法(25257)
中国(21640)
技术(21204)
农业(20210)
地方(19897)
(18685)
财务(18669)
财务管理(18653)
企业财务(17644)
(17576)
(16848)
(14905)
(14832)
理论(14747)
技术管理(14094)
(14012)
贸易(13999)
(13582)
(12609)
机构
学院(260243)
大学(252572)
(118075)
经济(116013)
管理(108621)
理学(92945)
理学院(92016)
管理学(90912)
管理学院(90398)
研究(84296)
中国(68926)
(55050)
(52239)
科学(47807)
财经(42472)
(41496)
(41384)
(40373)
中心(38847)
(38528)
研究所(36820)
经济学(35321)
业大(33928)
北京(32684)
(32514)
经济学院(31812)
农业(31185)
财经大学(30990)
商学(30849)
(30705)
基金
项目(166823)
科学(136057)
研究(126990)
基金(122939)
(104954)
国家(103960)
科学基金(92524)
社会(84623)
社会科(80448)
社会科学(80436)
(67058)
基金项目(64290)
自然(57554)
自然科(56342)
自然科学(56328)
教育(56244)
自然科学基金(55442)
(54108)
编号(50238)
资助(48974)
(41049)
成果(39386)
(38349)
(37384)
创新(37368)
重点(37157)
(36908)
国家社会(35227)
课题(34710)
(33505)
期刊
(137832)
经济(137832)
研究(80360)
中国(53542)
管理(48051)
(44911)
(38153)
科学(33465)
学报(29816)
(27871)
金融(27871)
农业(26405)
技术(25557)
业经(24842)
教育(24317)
大学(24236)
学学(23068)
经济研究(22160)
财经(21487)
(18711)
问题(17102)
技术经济(17100)
(16530)
科技(14664)
(13982)
现代(13970)
商业(13563)
世界(13054)
(12880)
经济管理(12454)
共检索到403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江  孙聪  赵敏慧  
科技政策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有关键作用,然而,科技政策如何影响我国区域生产率增长,以及对不同区域影响路径的差异性仍有待厘清。本文利用2003—2016年我国大陆31个省份面板数据,按照创新创业水平,使用聚类分析划分为四个区域,并引入创新创业构建链式中介回归方程,以深入探究科技政策对区域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创新创业在科技政策与区域生产率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没有存在于创新创业水平最高的区域,而存在于创新创业水平较高的区域,在创新创业水平较低和最低区域则仅存在直接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应根据各区域创新创业水平制定科技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配置程度调整创新创业对区域生产率的协同带动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效俐  刘娜娜  
利用Sequential Malmquist指数方法评价中国29个省份1998—2012年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并将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进步和规模报酬变动,继而对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差异及收敛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增长态势。其中,全部省份的高校科技创新均实现了技术进步,但高校科技创新纯技术效率则显著下降,且总体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在区域层面和省级层面均不同程度上存在空间分布差异;高校科技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的σ指标值呈现波动下降态势,并且各指标值均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玄  吴延兵  
本文采用生产率理论中的DEA-M指数方法分析了抽样调查企业1022户2000—2004年的数据,测度结果发现,样本期间企业的生产率增长处于下降态势,对生产率的分解则发现,这主要是由技术进步率的停滞不前造成的。通过对于生产率变量的面板数据的回归,本文发现,生产率增长很大程度上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拉动,同时,资金来源依赖于国有银行的企业,其效率增长率显著高于其他企业。这个检验证实了在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率增长与外部融资支持的密切正相关,反之,没有融资支持的企业则得不到足够的发展和创新的空间,生产率增长会趋于减缓。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梁彦希   王渊   王玉  
二十大报告指出将绿色化、低碳化发展作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基于此,本文拓展了波特效应的理论边际,从环境政策的影响程度角度检验了“绿色创新→清洁生产”在“环境政策→企业生产效率”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厘清环境政策对于企业生产效率这一作用结果在企业内部的作用机制。通过将环境政策划分为规制型环境政策与激励型环境政策,分析不同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规制型环境政策通过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帮助企业实现清洁生产,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激励型环境政策并不利于企业进行绿色创新,但同样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绿色生产,从而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而后在企业性质的异质性检验中,亦得到了新的拓展结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胡文韬  
金融科技创新为金融资源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33个省份2011—2018年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进而具体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和金融科技创新规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在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加明显,而且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金融科技创新高于门槛值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较为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同斌  李金凯  周浩  
在经典知识创新函数的基础上加入地理因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理论设置空间权重矩阵,构建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知识溢出和协同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技术效率提升与技术进步的影响。结果发现:研发存量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总体显著,但研发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研发存量较低也导致了部分地区"研发生产率悖论"现象的出现。大多数地区知识溢出效应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并不显著,在中心与外围省份之间,高技术产业中技术差距的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知识的溢出。东部各区域内中心与外围省份之间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进而实现区域内技术进步的协同创新;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则由于研发资源匮乏、"政产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旭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区域人力资本配置通过影响科技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正在日益凸显。文章遵循这三者之间的作用机理着重分析两个方面:一方面,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对科技创新作用不同的角度出发,优化区域人力资本配置,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进而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科技创新的内在效应、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加速知识积累共同作用于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代明  郑闽  
将企业家精神分为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利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各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等相关指标,并借助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与创新精神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有显著的正效应,且各种稳健性检验印证了上述结果。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高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进而促进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宏起  李婧媛  
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具有显著推动作用。依据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因素,将区域双创政策分为供给推动型政策、环境影响型政策和需求牵引型政策,并分析了3类政策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作用过程;构建了区域双创政策对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以黑龙江省实际数据为例,对3类双创政策影响因素进行仿真,进一步对区域双创政策实施展开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地区双创政策实施与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慧慧  
文章基于2003—2019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存在基于人力资本水平的双门槛效应,只有当人力资本水平超过一定门槛值时,政府科技支出才能显著激励创新产出;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的促进作用呈“阶梯型”递增,当人力资本水平跨越第二门槛值后,政府科技支出对区域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会显著提高。进一步的动态均衡关系分析表明,政府科技支出、区域创新、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相互影响机制,政府科技支出和区域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且随着期数的增加,正向作用趋于稳定;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冲击作用;从方差分解的结果来看,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来源于经济增长自身的驱动效应,随后是区域创新产出、政府科技支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云霞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基础构造创新产出变量,并结合资本存量、工业化水平和出口规模等变量,分区域考察了我国创新产出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结果发现,发明专利对区域劳动生产率增长有反作用,而实用新型专利则有不太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此外,工业化水平和出口规模均显示出不同的影响。这说明,在国内产业结构尚不够优化的条件下,短期内创新产出的增加并不一定都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白俊红  江可申  李婧  
以1998~2006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应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模型,实证测评了各地区研发创新的相对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情况。研究显示一段时间内全国整体研发创新技术效率较低,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各地区研发创新技术效率存在差异,且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研发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均有所增长,但增幅减缓;技术进步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技术效率在考察期内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与技术进步均不存在绝对收敛,但存在条件收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益超  
从三次产业、产业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配置结构、变迁动能等3个维度,采取指数分析、对数分析和分段回归分析相结合,对1980~2014年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和动能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体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中,第三产业贡献度48.4%,第二产业贡献度43.5%,第一产业贡献度8.1%;产业劳动生产率贡献度占79.6%,产业劳动力配置结构贡献度20.4%;劳均设备资本贡献度85.7%,劳动力质量贡献度28.3%,产业资本配置结构贡献度-6.7%,人口就业率贡献度-3.0%,消费与产出成长指数之比则基本零贡献。中国劳动生产率的动能转换与机制创新的主要方向和着力点,在于强势推进产能转型升级、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晴  彭华涛  全吉  
科技创业有利于培育新兴产业、促进新经济发展。高校集聚、资本汇集、商业氛围浓厚的武汉,在科技创业政策的推动下,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本文运用共词分析方法对武汉市围绕"东湖""光谷"高新示范区、形成时间连续性、主题紧密联系且范式相似的推动科技创业的五项"十条"科技政策进行分析,选取Ucinet软件处理数据,提炼政策核心关键词。研究发现,科技创新创业政策一般以"科技""高校""孵化器"等词为中心,联系科技创新创业政策网络,体现政策核心和关键,针对此提出进一步深化关键词中心地位,提高政策制定针对性并逐渐体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彦彦  吴福象  
采用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2008—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对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有利于企业的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样本结果显示,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力度对国企、中小规模企业及低技术企业关键技术创新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专利权行政保护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关键技术创新,从而进一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