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4)
- 2023(9690)
- 2022(8112)
- 2021(7385)
- 2020(5902)
- 2019(13196)
- 2018(12894)
- 2017(24653)
- 2016(13411)
- 2015(14930)
- 2014(14978)
- 2013(14914)
- 2012(14448)
- 2011(13348)
- 2010(13796)
- 2009(12709)
- 2008(12404)
- 2007(11427)
- 2006(10602)
- 2005(9950)
- 学科
- 济(63660)
- 经济(63610)
- 业(37636)
- 管理(36282)
- 企(27373)
- 企业(27373)
- 地方(22271)
- 农(21973)
- 中国(21910)
- 方法(17102)
- 业经(16416)
- 农业(14795)
- 数学(14334)
- 数学方法(14143)
- 地方经济(12668)
- 技术(12261)
- 财(12186)
- 银(11795)
- 银行(11783)
- 产业(11723)
- 制(11611)
- 融(11611)
- 金融(11610)
- 行(11571)
- 发(11570)
- 贸(11535)
- 贸易(11523)
- 易(11097)
- 策(10752)
- 学(10731)
- 机构
- 学院(195583)
- 大学(189833)
- 济(86454)
- 经济(84559)
- 研究(76006)
- 管理(72681)
- 理学(60535)
- 理学院(59828)
- 管理学(58982)
- 管理学院(58598)
- 中国(58573)
- 科学(44867)
- 京(42171)
- 所(39510)
- 财(38813)
- 农(36627)
- 研究所(35380)
- 中心(34201)
- 江(32900)
- 财经(28868)
- 农业(28285)
- 范(27655)
- 业大(27630)
- 北京(27499)
- 师范(27400)
- 院(27280)
- 州(26265)
- 经(25926)
- 经济学(25287)
- 省(24602)
- 基金
- 项目(122150)
- 科学(96420)
- 研究(94701)
- 基金(84595)
- 家(73068)
- 国家(72374)
- 科学基金(61174)
- 社会(59122)
- 社会科(56180)
- 社会科学(56174)
- 省(50346)
- 基金项目(43530)
- 划(41796)
- 教育(41432)
- 编号(39309)
- 自然(36483)
- 自然科(35560)
- 自然科学(35551)
- 自然科学基金(34908)
- 资助(34667)
- 发(34326)
- 成果(32831)
- 课题(29009)
- 发展(28382)
- 重点(27923)
- 展(27904)
- 创(26529)
- 部(26195)
- 创新(24767)
- 性(23938)
共检索到324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颖聪 韦昌联 韦志扬
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科技支撑广西粮食产业发展的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病虫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仍然严重、机械化生产程度不高、粮食储藏损失较大等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增强粮食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激励机制、加快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大粮食科技投入;加大对外开放、加强粮食科技合作与交流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支撑 粮食安全 发展现状 对策 广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深江
一、广西粮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建国以来,广西粮食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粮食总产量跨上了几个大台阶:由1950年86.5亿斤上升到1954年的120亿斤,1969年的150亿斤,1973年的200亿斤,1983年创历史最高水平,总产量达到272.6亿斤。然而,继1982、1983年大增产后,这几年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姚惠源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大国,米面加工能力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米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总体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加工企业规模和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工业化生产和加工装备水平提升。但在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建设、粮食资源高效利用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对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初加工产能相对过剩、粮食加工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主食品工业化水平不高;主要成因为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展望了中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前景,要更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关键装备自主化率水平,加...
关键词:
粮食加工 科技 产业结构 前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邹凤羽
随着土地和水资源的日益短缺,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业包括粮食科技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时代理念。本文在总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粮食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粮食科技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以生物技术和精细化工为工艺技术方向,集成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相互渗透;注重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注重信息、智能、绿色、生态技术在粮食科技中的应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声俊
我国粮食的现状、预测与对策丁声俊一、全国粮食生产格局大变从本世纪80年代初期始,改革开放空前解放出发展农业和粮食的生产力。短短15年,我国粮食由3000亿公斤跃上3500亿公斤,再上4000亿公斤,又破4500亿公斤大关,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社梅
当前粮食生产经营方式、技术路线、产品形态等正在逐步改变,这对粮食科技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在判断和分析浙江粮食生产发展方式转变趋势的基础上,从作物育种、栽培技术、机械技术、低碳环保技术、防灾减灾技术等五大方面指出了粮食科技发展的新需求,最后提出了依靠科技进步发展浙江粮食生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生产方式 科技进步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巩鑫 蒋海娟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本文从林业总产值、区位商等方面,分析了广西林业产业结构和林业三次产业内部结构的现状,认为广西林业整体上仍属于粗放型增长,林业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林业专业技术服务能力不足,严重制约了广西现代林业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大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力度,积极创建现代特色林业示范区,大力培育林业龙头企业,促进广西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淑敏 马帅 陈印军
本文通过对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淮海流域和东北三省各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总产和粮食单产1980-2003年间变化态势及粮食生产的相关因素相关性等方面研究,揭示了各区域20多年来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变化规律,最后结合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现状,提出了发展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生产态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高铁生
在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受粮食危机的影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新的形势,粮食的生产和消费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生产更加集中,产销加剧分化,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更密切,既要有效利用国外粮源,又要避免对国外市场的过分依赖,同时,在宏观调控中粮食加工企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粮食的储备结构、布局和轮换方式亟待调整,粮食物流的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分布分散。为此,在粮食物流方面应加大国家投资力度,提供更多的粮食物流公共产品;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现代物流集团;提升粮食物流的科技水平,培养高素质物流人才;加强宏观调控,坚持市场导向;坚持对外开放,开展国际合作。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物流 对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康晓风 王乃斌 杨小唤
粮食估产是我国长期以来进行的一项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GPS技术的迅速发展 ,在种植面积提取方法上有了较大的进展。该文结合RS、GIS、GPS一体化体系 ,对农情采样系统的理论依据与工作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总结以往采样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对统计资料进行一致性检验 ,分区建立采样线的方法。同时提出了用GIS归纳方法建立样线BUFFER区模型 ,从理论方面对采样方法进行讨论 ,从而完善了整个系统的理论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吕新业
本文对建国以来我国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总结 ,分析了我国之所以能够养活 1 2亿人口的成功经验 ,针对我国现阶段粮食生产和消费现状 ,提出了保障未来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现状 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琴 代贝
本文将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作出宏观与微观的统计描述,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云南省的粮食补贴状况、粮食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一、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宏观统计描述粮食补贴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粮食不仅是国民生活中的基本必需品,更是维护一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战略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新平 杨林章
长江流域光、热、水、土等农业资源时空组合优势明显 ,土地自然生产力较高 ,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2 1世纪初中国加入WTO以后 ,长江流域作为“大米带”的优势将更为明显。长江流域粮食产业发展除应考虑国家宏观发展战略 ,需要采用与国家粮食产业发展相协调的政策体系外 ,还应解决自身存在的总量不稳、产业化程度低、产业效益差以及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关键词:
长江流域 粮食产业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志钢 徐孟
大食物观所蕴含的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理念对农业食物系统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农业食物系统固碳减排存在巨大潜力,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作用,探讨如何将大食物观的理念与碳减排目标结合起来,提出大食物观视角下的低碳减排和粮食安全的协同发展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农业食物系统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的权衡关系出发,分析了大食物观视角下的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的现状、挑战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大食物观以消费端需求为导向,为低碳减排目标与粮食安全目标的协同发展提供了框架指引,农业食物系统可持续转型能助力粮食安全与低碳减排双目标的实现。目前中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够有效满足居民需求,农业食物系统在2018年已经实现其自身的碳中和,温室气体排放转为净碳汇;但是随着未来人口和收入的增长,实现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和推进低碳农业食物系统转型过程仍面临自然资源约束加剧、小农为主的生产模式、不均衡的居民膳食结构,以及食物损失与浪费严重等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大食物观引领下的农业食物系统低碳减排与粮食安全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贵蒋
目前在新形势背景下,全球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新兴国家发展迅速,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通过总结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分析现状,突出马铃薯主粮化在国家粮食安全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广西马铃薯产业供需格局与发展现状特点基础上,剖析制约广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不良要素,提出加速广西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提议。
关键词:
国家粮食安全 广西马铃薯产业 发展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