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82)
- 2023(15292)
- 2022(12942)
- 2021(12220)
- 2020(10437)
- 2019(23931)
- 2018(23851)
- 2017(42979)
- 2016(24618)
- 2015(28213)
- 2014(28339)
- 2013(26825)
- 2012(24517)
- 2011(22098)
- 2010(22186)
- 2009(19994)
- 2008(19612)
- 2007(17514)
- 2006(15033)
- 2005(13215)
- 学科
- 济(87534)
- 经济(87452)
- 管理(63408)
- 业(58334)
- 企(46747)
- 企业(46747)
- 方法(44440)
- 数学(39884)
- 数学方法(39277)
- 中国(29110)
- 农(25450)
- 财(23897)
- 教育(23519)
- 学(21875)
- 贸(19830)
- 贸易(19823)
- 易(19380)
- 理论(18475)
- 业经(18300)
- 地方(17013)
- 农业(16848)
- 技术(15992)
- 环境(15930)
- 制(14807)
- 务(14517)
- 财务(14459)
- 财务管理(14423)
- 和(13794)
- 企业财务(13617)
- 出(13413)
- 机构
- 大学(339334)
- 学院(332384)
- 济(124768)
- 管理(122749)
- 经济(121867)
- 研究(113805)
- 理学(106666)
- 理学院(105360)
- 管理学(102954)
- 管理学院(102342)
- 中国(79574)
- 京(72684)
- 科学(72520)
- 农(57532)
- 所(56616)
- 财(56558)
- 中心(54077)
- 范(53392)
- 师范(52911)
- 业大(52144)
- 研究所(52110)
- 江(51708)
- 北京(45824)
- 财经(45713)
- 农业(45197)
- 师范大学(43131)
- 教育(42761)
- 经(41685)
- 院(41370)
- 技术(40639)
- 基金
- 项目(230584)
- 科学(182443)
- 研究(170656)
- 基金(164173)
- 家(143863)
- 国家(142607)
- 科学基金(121588)
- 社会(104726)
- 社会科(99140)
- 社会科学(99109)
- 省(92691)
- 教育(86551)
- 基金项目(86533)
- 划(80135)
- 自然(79162)
- 自然科(77295)
- 自然科学(77271)
- 自然科学基金(75869)
- 编号(70982)
- 资助(67031)
- 成果(59253)
- 重点(53856)
- 部(52064)
- 课题(51643)
- 发(50014)
- 创(48835)
- 创新(45351)
- 大学(44982)
- 科研(44928)
- 教育部(44863)
- 期刊
- 济(127174)
- 经济(127174)
- 研究(100859)
- 中国(73919)
- 教育(69683)
- 学报(55508)
- 农(50100)
- 科学(48633)
- 财(44374)
- 大学(43475)
- 管理(41634)
- 学学(38626)
- 农业(34373)
- 技术(33515)
- 融(24694)
- 金融(24694)
- 财经(21796)
- 业经(21165)
- 经济研究(20028)
- 业(19181)
- 经(18770)
- 图书(17967)
- 职业(17594)
- 问题(17168)
- 科技(16927)
- 统计(16770)
- 版(16487)
- 资源(15472)
- 策(15464)
- 技术经济(15393)
共检索到4920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岚 蒋彦龙 孔垂谦
以N大学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杰出校友群体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了高科技拔尖人才的素质特征,对影响科技拔尖人才素质养成的大学教育因素进行了层次分析,并探讨了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表明,大学教育对科技拔尖人才素质养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与学习能力、兴趣与爱好、人际交往与协调能力等方面;教师引导、实践经历、课程体系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优化大学教育生态应着力抓好三个方面:完善教学生态链,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彰显教师的生态主体地位,加快构建师生"从游关系";构建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创造尊重个性、充满仁爱的人文环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福虎
素质教育与科技拔尖人才的培养丁福虎河南职业技术师院人才是人力资本中的精华,科技拔尖人才则是精华中的精华。当前,世界各国在高新技术领域展开了激烈的角逐,以便垄断新技术的制高点。而在这场世界空前的、全球规模的经济和科技竞争中,科技拔尖人才占据着塔尖的位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明洁 张洪燕
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欧洲主权债务危机风险上升,针对中国外贸产业的摩擦举措层出不穷,这对我国外贸稳定发展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但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发展路线仍不变。大力提升我国外贸人才的质量,向着高层次高素质发展正是我国外贸人才要素结构调整的方向。提高高层次外贸人才的数量及质量能使我国外贸在目前多变的环境中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素矿 姚玉鹏
本文以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领域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探讨其成长成才过程和特征,针对做好我国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地质学 青年拔尖人才 成长成才特征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成柏 许月 李全顺 韩璐 邢述 关树文
构建基于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的科研综合训练体系,不仅促进了学生进一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研情操,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探寻科学问题的兴趣,以及调查研究、分析与解决问题、创新与批判性思维的综合科研素养与科研能力,为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詹宏毅 胡娟
大学校长作为高等院校的领军人物.其素质对学校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笔者通过对当代不同时期的三位杰出大学校长朱九思、曲钦岳和纪宝成的个案分析与比较,从个人经历、教育实践等对这三位校长的共同特征进行探讨。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大学校长 素质特征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梅雪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我国高等院校面临的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但目前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拔尖人才的发展和成长。多层次教学起源于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主要采用分层施教和分类考核的组织模式,对促进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满足拔尖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营造竞争的学习氛围,促进优秀拔尖人才不断进步。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多层次教学 因材施教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辉
体育事业要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人才是关键,在当前教育体制下,通过教育途径培育出体育类创新拔尖人才,则是时代的命题。文章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定位创新拔尖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构建合理有效的评价体系,试图探究为体育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创新拔尖人才 素质结构 思维方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建平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新课题,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人才培养是核心,高水平大学要更好地承担起历史重任,关键是要着力培养一大批高素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菡 阎琨
政策作为拔尖人才教育的环境要素,对拔尖人才培养具有支撑作用。以1977—2022年的144份政策文本为分析对象,将我国拔尖人才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划分为探索和起步、渐进扩展、反思更迭和理性创新4个阶段,采用政策文献量化分析方法,从基本事实和价值两个层面探究我国拔尖人才教育政策的演进脉络和方向。基于研究结果,建议着力提升对拔尖人才教育的政策关注度,构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的拔尖人才教育格局,加强对我国拔尖人才教育本土化经验的研究,凝练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和模式,并厘清拔尖人才教育政策的定位,强化政策协同。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这是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颁给毕业生的最高荣誉,但站在领奖台上的,却是一群并不起眼的男女老少。已经40岁出头的孙志华就是其中之一。1991年,他从浙医高专前身的中专学校毕业,回到老家嘉兴市南湖区的一家卫生院工作至今。浙医高专2011年设立了"杰出校友"奖。从去年开始,学校的评奖标准作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陆一 史静寰
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专业本科学生为样本,以学生的学术志趣为因变量,从学生个人、教学内容、师生人际互动三方面设计一系列自变量,应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学术志趣与师生人际互动因素尤其是与和学生关系切近的学界领袖的榜样作用高度相关。学术志趣较强的学生在入学时专业匹配度高,始终保有较强的学力自信,对课程学习的系统感、驾驭力较强,争强好胜。一年级学生的学术志趣显著高于高年级,且两组学生学术志趣的相关因素明显不同。学生的学术志趣有可能随年级增高而发生质的蜕变。
关键词:
大学生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学术志趣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德娟
我国高校留学生数量不断增长,然而国内却缺乏针对留学生特点的信息素质教育。通过对100名外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其信息素质亟待提高。我国留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应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改进: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战略、设计"中外有别"的教育内容、改进教材和教学方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文杰 朱文豪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历史时期,实施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有着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从"素质模型"的视角出发,概括了拔尖性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阐述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与逻辑架构,分析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影响因素,并重点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培养机制、教学体系、课程体系和保障机制等六个方面详细探讨了高校拔尖性创新人才培养的具体方略。
关键词:
素质模型 高校 创新 培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木梁
“人才矢量分析”是一种基于人才发展方向性分析的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分层、分类研究。以清华大学人才培养为案例,通过对毕业生调查分析,认为人才成长是一种具有生长优势的矢量。采用“人才矢量分析”揭示拔尖创新人才的发展方向,研究人才培养成长的规律,提出人才培养中要注意“方向选择、优势积累、创新突破”,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人才矢量分析 人才成长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