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7)
- 2023(9190)
- 2022(7698)
- 2021(6939)
- 2020(5651)
- 2019(12923)
- 2018(12514)
- 2017(22629)
- 2016(12193)
- 2015(13606)
- 2014(13440)
- 2013(13720)
- 2012(13243)
- 2011(12350)
- 2010(12898)
- 2009(11879)
- 2008(11808)
- 2007(10816)
- 2006(10109)
- 2005(9828)
- 学科
- 济(59334)
- 经济(59279)
- 业(32658)
- 管理(31453)
- 企(23400)
- 企业(23400)
- 中国(21582)
- 地方(20497)
- 农(18707)
- 方法(15921)
- 业经(14620)
- 农业(13108)
- 数学(13107)
- 数学方法(12906)
- 制(12276)
- 银(11277)
- 银行(11260)
- 地方经济(11199)
- 融(11107)
- 金融(11107)
- 行(11017)
- 发(11002)
- 学(10967)
- 技术(10924)
- 财(10571)
- 贸(10333)
- 贸易(10314)
- 教育(10282)
- 易(9889)
- 环境(9032)
- 机构
- 学院(177182)
- 大学(177100)
- 济(75698)
- 经济(73829)
- 研究(72058)
- 管理(63154)
- 中国(54813)
- 理学(51808)
- 理学院(51133)
- 管理学(50215)
- 管理学院(49869)
- 科学(41938)
- 京(40839)
- 所(36905)
- 财(34838)
- 农(33300)
- 研究所(32807)
- 中心(32242)
- 江(31422)
- 北京(27052)
- 范(26977)
- 师范(26730)
- 院(26355)
- 财经(25479)
- 农业(25382)
- 州(25217)
- 业大(25072)
- 省(24766)
- 经(22887)
- 经济学(22458)
- 基金
- 项目(108819)
- 科学(85435)
- 研究(84169)
- 基金(74951)
- 家(65220)
- 国家(64581)
- 科学基金(54196)
- 社会(52141)
- 社会科(49481)
- 社会科学(49475)
- 省(44769)
- 教育(38336)
- 基金项目(37950)
- 划(37039)
- 编号(34604)
- 自然(32214)
- 自然科(31457)
- 自然科学(31446)
- 资助(30877)
- 自然科学基金(30832)
- 发(30628)
- 成果(29471)
- 课题(26486)
- 重点(25229)
- 发展(25086)
- 展(24659)
- 创(23456)
- 部(23248)
- 创新(21937)
- 国家社会(21289)
共检索到309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申期
跨世纪发展的主题之一,就是数量发展要服从质量发展。观察和分析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实力的发展和竞争力的形成,科学技术资金投入是一项关键指标。科学技术资金投入是科学技术规模发展和保障人力资源有效活动的基础,也是科学技术战略发展在国力、国情与国策间的运筹结合。本文对80年代以来,全社会科学技术资金投入在规模和性质方面变化的初步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与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科技 投入 政策 战略 软科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吕蓓蕾
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的国际环境,加入世贸组织、十六大精神的贯彻落实的国内形势,都对我国的国际科技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本期邀请几位从事国际科技合作的相关人士对此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达帆
文章认为 ,经济欠发达地区只要抓住机遇 ,发挥自身优势 ,特别是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 ,是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我国西部地区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在以下 3个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1)要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第一生产力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2 )要在建设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上取得新的突破 ;(3)要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上取得新的突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文元
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科技的第一生产力地位王文元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为了贯彻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促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九三学社中央去年就我国科技改革与发展的现状,在北京、上海、天津、浙江、辽宁、云南、陕西等七省市的数十个科研院所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辛文
高扬科技第一生产力旗帜重在转化环境四川省科技顾问团顾问四川省政协副主席辛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一贯的思想,是小平同志诸多理论发展中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是小平同志经济思想的核心内容。根据小平同志的思想和理论,国家确立了“科教兴国”的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永生
现代科学技术作用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既不是简单相加的定量关系,也不是简单相乘的定量关系,而是一宏大系统中不同层次的内容更丰富和影响更深刻的复杂关系,是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开放系统,它们之间既有函数关系,也有倍数和指数关系,这种复杂关系和开放系统如何量化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深入研究,其基本的示意方程式可列为: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承训 承谕
文章在论述当代发展的历史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科技对生产力发展的“第一”作用,即主要体现在感知效能、先导效能、资源效能、驱动效能、繁育效能、改造效能、防护效能、调控效能8个方面。认为:科技的第一作用既可扩展生产力的量,更能提高生产力的质。但科技不是在单独发挥作用,是“第一”,不是“唯一”,它必须和其它因素一起组合而发挥作用。科技的应用也要讲“科学”
关键词:
科技 第一生产力 知识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承训
近 50年来 ,科学技术成为经济发展决定因素的一系列事实 ,向我们展示了一条新的经济规律 ,即“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 ,或科技导驱经济发展的规律 ,由此引发经济学的一系列创新 ,例如对社会生产四环节、生产力特征、回报递减等都会有重大修正和补充 ,并且要求创建新的科技经济学。应当看到 ,“第一生产力”正在成为经济创新的一个平台。
关键词:
经济规律 科技 生产力 知识经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明刚
邓小平同志根据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新特点,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英明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重大发展,它以其创造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理论造诣而颇具特色,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首要特色是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用“第一生产力”来说明现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真
科学学的奠基人之一J·D贝尔纳说过:“要想把科研效率提高一点点儿,就必须用一种全然不同的新学问来指导。这就是建立在科学学基础上的科研战略学”。读了冯之浚、赵红州、蒋国华三位学者鼎力合著的新作《计划未来》(广西人民出版社),我感觉到,贝尔纳的这句话说得是很中肯而又深刻的,而在某种意义上说,贯穿《计划未来》一书的主线也正是贝尔纳这句话的精神。自去年以来,举国上下都在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十四大精神。江泽民总书记在十四大报告中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要“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位置确定了,“首先要振兴科技”的任务也提出来了。接着的问题是如何解放这“第一生产力”?如何使作为“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清硕
传统农学把农业生产力看成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把追求农产品产量、产值和劳动生产率作为农业技术选择的价值目标。作者从建设低熵农业的必要性着眼,提出农业生产力应定义为:人类在获得农产品过程中,以保持生态稳定为基础,合理控制自然,用最少的消耗生产出最多最好产品的力量。应用新的农业生产力的概念,可减少农业技术的负效应,有利于农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蒋文军 左军
用第一生产力开启市场大门蒋文军,左军盐城市第二制药厂是创办于1971年的县属小型企业。近几年来,他们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为指针,切实强化科技进步意识,不断壮大技改投入规模,奋力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健全科技兴厂保证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崔冠杰
在古希腊美丽的传说中,是无私无畏的普罗米修斯给人类送来了火种,照亮和温暖了整个世界,为人类带来了希望和光明。在20世纪80年代,新技术革命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一下子在全球范围的蓬勃兴起,给人类送来了新的火种,为人类社会走向更加现代化、更加美好、更加理想、更加文明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一个富有时代感的科学命题。它是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之间关系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做出的一种科学判断。这种判断包括: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生产力形态;它们在现代生产力要素及其组合质变中充当着决定性的角色;它们是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源泉,而且正在成为推动现代文明发展的革命性力量。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中,这一命题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思想和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治国
我们是怎样抓第一生产力的中共湖北远安县委书记张治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点,把科技进步摆在经济建设的首位,坚持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党政领导抓科技进步,使全县科技工作跨人了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的行列,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