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53)
2023(10972)
2022(9610)
2021(9364)
2020(7809)
2019(18469)
2018(18487)
2017(35870)
2016(19194)
2015(21659)
2014(21836)
2013(21385)
2012(19185)
2011(17168)
2010(17182)
2009(15540)
2008(14860)
2007(12827)
2006(10991)
2005(9479)
作者
(54735)
(45239)
(45037)
(42879)
(28836)
(21674)
(20427)
(17896)
(17179)
(16103)
(15626)
(15041)
(14224)
(14172)
(13953)
(13601)
(13520)
(13502)
(12850)
(12797)
(11275)
(10991)
(10957)
(10336)
(10111)
(9979)
(9969)
(9968)
(9051)
(8870)
学科
(76306)
经济(76221)
(54949)
管理(54727)
(44288)
企业(44288)
方法(39765)
数学(35123)
数学方法(34461)
(22232)
中国(19079)
(17322)
业经(16460)
(16342)
农业(15880)
地方(14866)
理论(14210)
技术(13707)
(12603)
(12454)
贸易(12448)
(12079)
(11637)
环境(11242)
(11033)
财务(10960)
财务管理(10941)
(10487)
企业财务(10325)
教育(10234)
机构
大学(268755)
学院(268111)
管理(112124)
(101493)
经济(99160)
理学(98476)
理学院(97453)
管理学(95440)
管理学院(94978)
研究(84274)
中国(61560)
(57129)
科学(54814)
(44230)
(41468)
业大(41240)
(41073)
中心(38522)
研究所(38184)
(36883)
财经(36281)
北京(36135)
(35305)
师范(35005)
(33028)
农业(31997)
(31036)
(30889)
技术(29591)
经济学(29109)
基金
项目(190712)
科学(149934)
研究(139420)
基金(137561)
(119341)
国家(118361)
科学基金(102528)
社会(85484)
社会科(80972)
社会科学(80948)
(75213)
基金项目(73237)
自然(68244)
自然科(66690)
自然科学(66677)
自然科学基金(65436)
教育(64446)
(63095)
编号(57828)
资助(57811)
成果(45919)
重点(42004)
(41300)
(40075)
(39714)
课题(39235)
创新(37255)
科研(36405)
项目编号(35726)
大学(35538)
期刊
(105275)
经济(105275)
研究(74718)
中国(48247)
学报(41499)
管理(40463)
科学(39482)
(36965)
教育(31951)
(31761)
大学(31667)
学学(29718)
农业(26362)
技术(25566)
(18574)
金融(18574)
业经(18240)
经济研究(16620)
财经(16406)
科技(15635)
图书(15524)
(13796)
技术经济(13773)
理论(13623)
问题(13406)
(13285)
实践(12759)
(12759)
统计(12690)
(12216)
共检索到3734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赵慧峰  李彤  高峰  
邢台内邱岗底村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经属于贫困山区.经历科技扶贫后,经过三个阶段的建设——早期的治山治水阶段、发展林果产业阶段和市场化多元化经营阶段,创建了具有岗底特色的科技扶贫发展模式,即"科技专家+治山(两聚理论)+公司(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的"岗底模式"。该模式的科技扶贫机理是:科技专家是源头,"科技专家+农民技术员"是技术推广的主线,"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形式是科技扶贫的长效保障机制。岗底村跳出了贫困恶性循环,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有机结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峭  徐磊  
文章运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从科技供给和需求的视角构建出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的理论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点结合各地科技扶贫的实践经验,认为科技供给主导模式主要有:科技网络推广模式、区域支柱产业开发带动模式和易地科技开发模式;科技需求主导模式主要有:龙头企业扶持模式、专业技术协会服务模式和小额信贷模式。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郎亮明  张彤  陆迁  
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和贫困人口减贫相结合的科技扶贫模式,是我国目前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重点。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产业示范站科技扶贫模式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其减贫机制,并运用陕西省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748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科技扶贫的减贫效应。研究发现:(1)产业示范站科技扶贫模式具有显著减贫效应,即农户通过参与农业科技培训、主导产业示范、农业信息服务和产业组织化带动4种扶贫方式,不仅能提高其家庭农业收入,也能降低家庭贫困发生的概率;(2)不同科技扶贫方式的减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农业科技培训的减贫效应较为突出,而农业信息服务的减贫效应有待进一步提升;(3)建档立卡贫困户科技扶贫参与度低于非贫困户。因此,地方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与组织保障的力度,引导高校优势科技资源与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精准对接,借鉴"西农模式"为深入推进区域精准扶贫战略提供科技支撑。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曙光  
易地扶贫搬迁是在扶贫攻坚阶段为解决生态脆弱区深度贫困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在理论层面从阻断效应、重构效应、增长效应和社会一体化效应等方面系统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意义,同时也从融入障碍、共同体割裂效应、生活成本约束、就业困境和公共服务瓶颈等角度论述了易地扶贫搬迁的约束条件,并着重以广西模式为核心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的"顶层设计-动员激励-统筹协调-监督考核"四位一体核心机制。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核心模式包含基础设施、就业培训、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产业带动、社区重建、文化融入、心理介入、生态恢复等九个方面,从而从"经济-社会-文化"三个维度建立了系统性的制度框架。这些经验具有一定典型性,值得总结和推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华  夏建军  赵东伟  郭飞  
为了加快落实国家各项扶贫政策,早日帮助我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文章在阐述科技扶贫模式内涵及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了冀西北地区农村科技扶贫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构建"科技宣传、扶贫示范、特色促进、培训普及"的可持续发展科技扶贫开发新模式,为冀西北坝上地区相关部门开展新一轮科技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浩  
从当前我国出现的七类经典精准扶贫模式来看,不同贫困户人群获得金融精准扶贫的方式是不同的精准扶贫是指针对不同扶贫区域环境、不同贫困户状况,科学采用精准选择扶贫对象、精准安排扶贫项目、精准使用扶贫资金、精准采取扶贫措施、精准实现因村派人、精准确保脱贫成效的方式,实现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脱贫。"金融精准扶贫"是"精准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文丽  王芳  王学刚  黄英爽  耿江薇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河北省阜平县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新路子,被称为"金融扶贫阜平模式"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施精准扶贫,增强内生动力"的重要批示精神,2014年河北省阜平县开展了金融扶贫示范县的创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河北省阜平县走出了一条"金融扶贫、保险先行"的新路子,被称为"金融扶贫阜平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石柱模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充分发挥了金融的"精准施策"和"带息回流"优势,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从而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金融扶贫的"石柱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彦明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石柱模式"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推出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不仅充分发挥了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优势,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充分发挥了金融的"精准施策"和"带息回流"优势,有效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扶"而不"脱"的返贫问题,从而成为具有很好推广价值的金融扶贫的"石柱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一捷  
建议在国家层面通过政府主导、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借贷支持,建立一个民、政、商三方协同、可持续、良性循环的信贷扶贫范式信贷扶贫是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解决目前贫困人口资信水平低、增信手段少、贷款难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现阶段金融扶贫工作实现精确识别、精确帮扶和精确管理的关键手段。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冯文丽  苏晓鹏  
只有为扶贫产业提供风险保障的农业保险成功举办后,农户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担保机构才愿意为农户提供担保"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个一批"实施方式中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扶贫脱贫方式。在发展生产扶贫、脱贫过程中,自然离不开农业保险的保驾护航,因而在全国涌现出很多农业保险扶贫模式。本文对农险扶贫"阜平模式"创新进行了分析。"阜平模式"的特点:农业保险启动产业扶贫链条长期以来,金融机构不愿意给没有抵押和担保的农户发放贷款。农业保险扶贫"阜平模式"利用农业保险撬动政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  左停  
本文从合作型反贫困理论视角出发探析了陕南秦巴山区以"公益岗位"为依托的"购买服务式"综合性扶贫治理模式的运行逻辑,并结合试点贫困村所设置的"公益岗位"案例,对此类扶贫开发模式所发挥的功能和呈现出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评述。"购买服务式"的综合性扶贫治理机制以国家力量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科研机构实施第三方评估的模式来推行,此模式实现了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社会保障、乡土知识传承的有效衔接,扶贫开发模式与扶贫治理主体实现了从传统单一型向现代多元化的过渡,对于脱贫攻坚阶段的扶贫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  左停  
本文从合作型反贫困理论视角出发探析了陕南秦巴山区以"公益岗位"为依托的"购买服务式"综合性扶贫治理模式的运行逻辑,并结合试点贫困村所设置的"公益岗位"案例,对此类扶贫开发模式所发挥的功能和呈现出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评述。"购买服务式"的综合性扶贫治理机制以国家力量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科研机构实施第三方评估的模式来推行,此模式实现了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社会保障、乡土知识传承的有效衔接,扶贫开发模式与扶贫治理主体实现了从传统单一型向现代多元化的过渡,对于脱贫攻坚阶段的扶贫开发具有一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振通  王亚华  
山东德州乐陵市探索的"公益岗位互助扶贫模式",瞄准了特殊贫困群体,选准了互助扶贫路径,精准了帮扶服务内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雇佣有劳动意愿但劳动能力较弱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员,就近帮扶需要服务且愿意接受服务的老弱病残幼等特殊贫困群体,既激发了部分特殊贫困群体依靠自身劳动脱贫的内生动力,又满足了老弱病残幼等特殊贫困群体的特困需求,同步破解特殊贫困群体"脱贫"与"解困"两大难题,实现了脱贫和解困的有机结合,成效非常显著,极具推广价值。目前全国很多地区特殊贫困群体的弱劳动力特征和失能半失能特征越发凸显,建议在全国有序推行"公益岗位互助扶贫模式",同时为保证其有效运行,本文建议:细化岗位标准,规范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制度保障;筹集好财政资金、集体经济、社会捐助三块资金,建立多元的资金保障;调动好贫困户、村集体、社会组织三个主体,形成广泛的社会参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思经  张永勋  钟钰  刘明月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只有将基层组织建设同扶贫开发有效结合,才能充分凝聚各方力量,发挥各级干部的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本文首先分析党建扶贫的机制,进而探究党建扶贫的模式、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发现党建扶贫主要存在"党建+产业发展"、"党建+基础建设"、"党建+易地搬迁"、"党建+健康扶贫"、"党建+结对帮扶"、"党建+人才培育"六种模式,脱贫效果显著。但在党建扶贫实施中还存在着党建和扶贫契合度不够、部分贫困村党组织力量薄弱、村集体经济弱、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需要在党建扶贫双推进、抓好组织建设、提升脱贫能力、激发内生动力等方面强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