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3)
2023(13400)
2022(11639)
2021(10896)
2020(8903)
2019(20498)
2018(20562)
2017(39229)
2016(21295)
2015(24022)
2014(24117)
2013(23839)
2012(22123)
2011(20164)
2010(20290)
2009(18383)
2008(17924)
2007(15882)
2006(14200)
2005(12670)
作者
(62508)
(51647)
(51345)
(48536)
(33051)
(24732)
(23360)
(20356)
(19606)
(18598)
(17701)
(17460)
(16462)
(16422)
(15891)
(15877)
(15398)
(15255)
(14706)
(14643)
(12870)
(12866)
(12460)
(11787)
(11643)
(11626)
(11570)
(11462)
(10504)
(10236)
学科
(90129)
经济(90044)
管理(60858)
(60588)
(49542)
企业(49542)
方法(35510)
数学(29863)
数学方法(29521)
中国(27366)
(25093)
地方(24660)
业经(21543)
(19138)
(18556)
农业(17332)
技术(16217)
(15846)
贸易(15832)
(15384)
(15279)
(15017)
(14766)
理论(14732)
银行(14726)
环境(14365)
(14202)
(14134)
金融(14133)
(13560)
机构
学院(302294)
大学(302056)
管理(120863)
(118320)
经济(115537)
研究(105215)
理学(103815)
理学院(102602)
管理学(100983)
管理学院(100413)
中国(77901)
(66248)
科学(65636)
(53210)
(52751)
(48808)
研究所(48338)
中心(46847)
(45128)
业大(44449)
北京(42613)
(42275)
师范(41906)
财经(41800)
(38434)
(37873)
农业(37793)
(37396)
师范大学(33710)
经济学(33476)
基金
项目(203620)
科学(159613)
研究(151925)
基金(144727)
(125396)
国家(124262)
科学基金(106415)
社会(93119)
社会科(88159)
社会科学(88137)
(80908)
基金项目(77169)
教育(69098)
自然(68703)
(67888)
自然科(67046)
自然科学(67033)
自然科学基金(65800)
编号(63437)
资助(59252)
成果(51925)
(47491)
重点(45373)
课题(44273)
(43947)
(42747)
创新(39688)
项目编号(38869)
科研(38163)
发展(38043)
期刊
(137385)
经济(137385)
研究(92335)
中国(62804)
管理(46554)
学报(45668)
(45415)
科学(43942)
教育(39033)
(37677)
大学(34392)
农业(32020)
学学(31963)
(27478)
金融(27478)
技术(27390)
业经(24381)
经济研究(20995)
财经(19439)
图书(18638)
问题(17618)
科技(16860)
(16491)
(16479)
理论(15343)
技术经济(14943)
现代(14545)
(14388)
论坛(14388)
实践(14210)
共检索到457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耿松涛  
科技发展的战略定位取决于未来中国发展的重大问题,按照自然-经济-社会异质协同的原理,本文认为科技存在两种属性,一种是各系统自组织化利器,另一种是系统间的均衡器。而国家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过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发展的滞后,因此发挥系统均衡器的功能将成为科技战略新定位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振   史占中   杨亚琴  
在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 ,高科技企业集中的科技园区处于焦点地位。现有的科技园区粗放的发展格局 ,造成一系列的发展问题 ,需要新的发展思路来定位。集群战略从企业间关系出发 ,构造区域创新网络获取竞争优势而倍受关注。本文通过对企业集群的创新效应和竞争优势进行分析 ,并通过两个例证 ,将企业集群战略引入到科技园区的发展定位中 ,提出了集群式科技园区发展的公共政策含义。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别敦荣  
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大学的自觉行为。一部分大学为此开展了一场"静悄悄"的生态再造运动,形成了新的更有利的生态系统,包括边界延展、学科群落建立、运行机制创新、和谐功能维护等。未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应当着眼于崇尚学术,陶铸英才;扎根社会,引领方向;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目标定位,采取更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发展品质,提升学术和社会功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恒光  
文章运用市场细分的思想,对我国的创业企业市场进行细分,进而结合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自身特性,提出其市场定位及发展战略。此外,文章针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能力定量评价研究较少、尚没有一个完整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的现实,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比较科学、系统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能力评价模型,为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能力进行评价提供依据,并引导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炜  宋思远  郭立宏  
战略趋同所引发的盲目扩张、资源使用扭曲、过度竞争等问题目前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对此,本文从分析高校自身动因入手,认为主要的症结在于这些学校被"层级观念"式的战略思维所左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核心竞争力理念"的战略思维导向,并且认为我国高校应当采用差异化战略定位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介绍了三种能够实现差异化战略定位的较为通用的战术路径。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程斯辉  周叶中  
认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定位应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中的精英教育,应该成为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示范;研究生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证;研究生教育是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是综合国力的直接体现;研究生教育是评价高水平大学的关键因素,是高水平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各项建设中的重中之重;研究生教育是创新、创造、创业的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与自我实现的重要体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徐颖  
新的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下,北京提出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对北京的城市发展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本研究针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这一主题展开研究,从世界城市的特色研究入手,分析了纽约、伦敦、东京发展层面上的各自特征,并通过发展指标将北京与现有世界城市进行比较研究,认为当前北京与世界城市的标准尚有差距,但是借助世界经济重心东移、奥运效应等良好机遇,北京可以合理确定战略目标与发展模式,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世界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钱维  罗晓祥  
本文分析了南京禄口机场的空港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及面对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空港新城发展的定位及目标、产业发展战略、功能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政策与措施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罗伟  
许多地方、部门以及行业,现在都正在根据中央提出的到本世纪末总的战略目标,注视世界性新的技术革命的发展形势,研究各自的发展战略。科技发展战略当然地成为这些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科技发展战略,许多同志已经发表了不少很有见地的意见,许多地方和部门并已着手制订规划,这里仅对几个问题谈点看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周庆山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丹尼尔·贝尔、马克卢普为代表的社会经济理论学者提出了知识与信息社会的概念和理论。到90年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实施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1995年西方七国信息会议正式提出了"内容产业"的概念,1996年欧盟的"Info2000计划"将其定义为: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卡斯特尔在《网络社会的崛起》中总结和解析了网络社会的崛起以及随之形成的新社会经济和文化模式,这一模式的核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地方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本文阐述了地方科技发展战略的内涵,分析了地方科技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与原则,提出了地方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任务与重点领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兴权  
近些年来,首都同全国各省、市和自治区一样,对发展战略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尤其鉴于首都的特殊地位、作用和实际情况,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的研究就更加引起人们的关心和重视。然而,由于首都问题的重要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如果不进行一番研究,要想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是颇为困难的。因此,首先来探讨一下首都科技发展战略构想的原则问题,就不无意义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石定寰  
90年代至下世纪初,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能源需求将持续上升。中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占有水平低并以煤炭为主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能源科技发展战略必须以提高能源开发与利用效率为重点,同时加强环境无害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 一、现状和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