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4)
2023(4791)
2022(4318)
2021(3985)
2020(3651)
2019(8657)
2018(8594)
2017(16762)
2016(9245)
2015(10742)
2014(11156)
2013(11261)
2012(10744)
2011(9732)
2010(9909)
2009(9371)
2008(9581)
2007(8934)
2006(7503)
2005(6729)
作者
(28967)
(24527)
(24409)
(23405)
(15354)
(11779)
(11278)
(9693)
(8990)
(8682)
(8202)
(8171)
(7898)
(7698)
(7665)
(7649)
(7612)
(7210)
(7047)
(6988)
(6208)
(5994)
(5976)
(5671)
(5537)
(5513)
(5475)
(5414)
(5006)
(4964)
学科
(42606)
经济(42571)
(26758)
管理(25409)
方法(22474)
(20411)
企业(20411)
数学(20323)
数学方法(20167)
(12451)
(10738)
中国(10701)
(8930)
地方(8471)
农业(8425)
(8243)
贸易(8243)
(7991)
业经(7476)
技术(7399)
(7096)
(6724)
(6574)
财务(6560)
财务管理(6539)
(6473)
银行(6453)
(6211)
金融(6209)
企业财务(6147)
机构
大学(142809)
学院(141454)
(59393)
经济(58101)
管理(54329)
研究(48196)
理学(46747)
理学院(46217)
管理学(45432)
管理学院(45162)
中国(36159)
科学(31119)
(30237)
(27805)
(26243)
(25598)
研究所(23368)
业大(23197)
中心(22888)
农业(22177)
(21630)
财经(21094)
北京(19135)
(19019)
经济学(18481)
(18112)
师范(17930)
(17053)
经济学院(16950)
(16690)
基金
项目(92074)
科学(71231)
研究(66626)
基金(65196)
(56810)
国家(56352)
科学基金(47114)
社会(40467)
社会科(38315)
社会科学(38299)
(36800)
基金项目(34949)
(31079)
自然(30398)
教育(30339)
自然科(29645)
自然科学(29630)
自然科学基金(29098)
编号(27683)
资助(27044)
成果(22827)
重点(20841)
(20683)
(20322)
(19536)
课题(18733)
创新(18323)
科研(18034)
计划(17750)
教育部(17261)
期刊
(62656)
经济(62656)
研究(39126)
中国(26971)
(24543)
学报(23562)
科学(21278)
(21210)
管理(17383)
大学(17058)
农业(16326)
学学(16057)
教育(12910)
技术(12778)
(11892)
金融(11892)
财经(10453)
业经(10351)
经济研究(9925)
(9197)
问题(8972)
(8917)
科技(8490)
技术经济(8443)
理论(7639)
统计(7495)
(7374)
图书(7032)
(7013)
实践(7000)
共检索到205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强  
如何科学地确认和评价一项成果一直为整个科技界所关注,这不仅仅是由于其地位的重要,而且也由于在确认和评价成果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比如,由于科技成果概念模糊,致使非科技成果混入,大大增加了鉴定的数量与难度;成果鉴定从形式上看比较严格,但实际上形式主义使得该严的走过场,而该“放”的又被形式上的“严”统的过死而影响科技成果迅速进入市场、发挥效益。笔者认为,从以往科技成果确认与鉴别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种种问题来看,有必要对科技成果及其鉴别的概念重新认识。本文试图从这里入手,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贺德方  
科技成果管理及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点,明晰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转化若干基本概念的内涵,对于促进科技成果创造、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系统分析了科技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有关概念以及相关评价指标的内涵及其国内外差异,并从概念界定、国际比较、数据积累以及科技成果的分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文兴吾  
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近年不断有人提出异议。本文指出真正的问题只在于以什么样的手段、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文章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范式转变,指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袭梅琴  任立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无形资产确认、定价等系列复杂的业务内容。由于科技成果时效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明显,在科技成果转换业务的账面反映、转化收益的使用、处置和分配、科技成果许可、专利权与非专利技术作价入股、科技人员奖励等相关内容的处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疑点和难点。本文基于该问题重点就相关准则和制度进行解读,并通过实际案例形式加以分析,以期为同类型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崇伦  陈伟  
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与要素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傅崇伦,陈伟一、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掘潜在生产能力并使之显化,转变为直接生产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将“头脑构想”转变为“现实产品”,将“精神财富”转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该过程的示意图...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璇华  李冉  
在构建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与北京、上海等6省市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揭示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制定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策提供依据。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桂生  
着重分析作为欧洲大陆德俄等社会—文化中作为教育基本概念的教养的要义,教养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教养和教育(狭义)的区别与联系,教养理论所表示的"课程"思路和英语国家课程思路的区别。
关键词: 教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香  
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2年起在全国非金融保险企业实施。该制度一方面规范了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定义、收入确认、资产减值、非货币性交易、会计政策变更、会计调整、会计估计、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关联交易、会计报告等内容及会计核算;另一方面也应对入世后中国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惯例相接轨这一要求。对照新旧制度的内容和规定,在对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方面较为明显的变化有:遏制虚增利润;改变了核算范围和方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仕明  郑家祥  唐小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寿仁  
本文以10年为一个阶段,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程及重要事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第一个10年里,国家实施若干科技计划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支持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等,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在第二个10年里,引入高新区、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三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完善软环境,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科技成果转化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深化。在第三个10年里,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在第四个10年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制约。以40年的长跨度来观察并总结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与经验,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炜  
本文通过国内外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企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科技成果的资本性等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误区进行了讨论,以深化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本文基于2008—2016年高校微观面板数据,通过网络DEA模型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索其空间收敛性,进而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其空间相关性显著;东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有减弱趋势,导致中西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无追赶东部地区的趋势。②政府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2012年以前更为显著;企业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在2008—2012年不显著,在2013—2016年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③高级职称人员显著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获奖情况难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2012年以来奖励评价机制有了一定改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利虎  彭剑锋  邓衢  
科技创新对发展生产的作用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并在市场中取得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创新对发展生产的作用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取得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通用电气为例,从科技输入-转化-输出的路径出发,分析其创新成果转化的实践和面临的阻碍因素,为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可借鉴的标杆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