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99)
2023(6048)
2022(4965)
2021(4728)
2020(3713)
2019(8100)
2018(7766)
2017(14448)
2016(7910)
2015(8613)
2014(8419)
2013(8094)
2012(7614)
2011(6933)
2010(7280)
2009(6644)
2008(6594)
2007(6101)
2006(5603)
2005(5090)
作者
(22786)
(19203)
(19048)
(18318)
(12305)
(9057)
(8468)
(7401)
(7232)
(7018)
(6505)
(6321)
(6228)
(6173)
(6134)
(5907)
(5698)
(5603)
(5592)
(5474)
(4822)
(4766)
(4664)
(4455)
(4386)
(4310)
(4230)
(4213)
(3857)
(3842)
学科
(27414)
经济(27386)
管理(24818)
(24310)
(19585)
企业(19585)
(10759)
中国(9778)
(9266)
方法(9072)
(8369)
数学(7762)
数学方法(7591)
农业(7085)
(6958)
技术(6861)
业经(6829)
(6799)
(6782)
税收(6519)
(6464)
(6200)
地方(6198)
银行(6190)
(5955)
及其(5892)
(5787)
贸易(5784)
(5638)
政策(5359)
机构
学院(111576)
大学(110084)
(45765)
经济(44630)
管理(43000)
研究(41576)
理学(36357)
理学院(35958)
管理学(35369)
管理学院(35147)
中国(32605)
科学(25355)
(23672)
(23073)
(20910)
中心(19440)
研究所(18885)
(18677)
(18307)
财经(17597)
(15997)
(15683)
(15367)
业大(15283)
师范(15236)
北京(14733)
农业(14450)
(14170)
经济学(13214)
(12935)
基金
项目(73327)
科学(58954)
研究(55654)
基金(53124)
(46314)
国家(45908)
科学基金(39292)
社会(34487)
社会科(32736)
社会科学(32733)
(28256)
基金项目(26902)
自然(24943)
教育(24743)
(24552)
自然科(24337)
自然科学(24331)
自然科学基金(23889)
编号(22865)
资助(21351)
成果(19823)
重点(16821)
(16573)
课题(16291)
(16097)
(15915)
创新(14842)
(14623)
国家社会(14266)
项目编号(13981)
期刊
(53063)
经济(53063)
研究(36251)
中国(24524)
(17202)
(17105)
管理(16860)
科学(16443)
学报(15646)
教育(13720)
(13579)
金融(13579)
大学(12045)
农业(11577)
学学(11322)
技术(9383)
业经(8843)
经济研究(8399)
财经(8286)
科技(7427)
(7083)
问题(6406)
(6317)
论坛(6317)
(5837)
(5834)
现代(5557)
(5279)
国际(5274)
技术经济(5265)
共检索到176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平霰  危怀安  谭智方  吴昊夫  
本文将科技成果转化激励作为研究议题,以中国有关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的502份政策(2006—2022年)为分析对象,以三维政策分析框架为基础,从内容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两条进路总结政策的基本工具应用特征、阶段性话语转向及演变逻辑。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工具的总体应用特征在单一和复合维度之下存在差异性和结构性,可将2006—2022年激励政策大致分为激励成效落实期、激励重点突破期和激励体系协同期,不同时期的政策话语有所转变,在激励目标、激励工具、激励对象和激励效度上具有鲜明的动态规律,而地方政策吸纳与政策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政策激励的价值温度与政府注意力变化这三对互动关系是推动政策演进的内在逻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郝涛  林德明  丁堃  康旭东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的有效制定对促进高校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评价问题,以36所“双一流”高校为例,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出发,提出科技成果转化治理体系下的高校激励政策评价研究框架,应用PMC方法构建评价模型,并依据评价结果对样本高校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政策普遍在发挥政策引导、激发激励对象转化动力等方面较为完善,但在创新激励措施组合、激励治理的全流程保障等方面需要加强。建议高校进一步完善多主体多元化的激励组合机制,优化激励实施路径,提升行为治理、权利治理、风险治理、能力治理和协同治理“五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转化治理效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姚毅  
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协同"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绩效提升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我国而言,是弥补创新链薄弱环节的重要体制和机制。以深蓉两个典型城市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从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三个方面,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进行了水平测度和比较分析,并从国家、地区和城市三个层面,比较借鉴德国、中国台湾和深圳等三地的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的运营绩效及成功经验,进而提出了建立公立产业技术研究院需要着眼于三大战略意图和构建四大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远燕  刘斯佳  宋振瑜  
对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机构的科技成果,只有当其转化成可为市场所用的新技术、新成果时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财税激励政策及其存在的问题,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财税激励政策,并从对公共研究机构实行竞争性资助、加强对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大风险投资的持有阶段与退出阶段的税收优惠力度、扩大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的科技人员范围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财税激励政策的相应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丁明磊  陈宝明  张炜熙  
在总结我国对科技人员促进成果转化激励的进展与现状基础上,指出其中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立法中对科技人员激励五个方面的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瑞  
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与提高劳动生产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可和重视。各国也在极力推动本国科学技术的提高,并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正逐步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计划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较为薄弱,地区发展参差不齐等情况对我国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形成了较大的现实阻力。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学技术的价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扬  陈刚  孙剑峰  
本文针对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 ,引入激励经济学的思想探讨转化工作的规律。本文从分析具体的激励模型(简单激励模型、多任务激励模型、自我选择模型)入手 ,通过选择性的讨论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问题提出激励机制设计思想和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龙阶  陈爱江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而在国防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又具有特殊性。本文从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一般规律出发,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特点,提出建立健全科学激励机制的方法和措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尤莉  高政  
利用技术-组织-环境理论(TOE)框架,探索影响我国30个省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复杂因果机制,挖掘激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溯因逻辑及其形成的前因组合。对比分析组态差异,高科技成果转化有4条驱动路径,分别是技术与环境协同的知识转化能力型、技术与环境协同的人才创新能力型、技术与环境协同的知识转化能力与人才创新能力联合型、财政供给能力与环境双轮驱动型。其中,政府有效引导、社会公众参与机制和区域规模化创新环境,增强了不同驱动路径之间类型化的连接机会。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要以增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化能力和体制应变能力为主线,搭建更适应有组织科研的技术载体、制度体系和战略环境,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整体效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轶群   郭翠  
区块链为数字时代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智能化转型和优化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推动区块链技术赋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亟需政府参与激励。基于区块链应用前后政府对研发方的转化前补贴和转化后奖励四种激励策略,建立政府主导、研发方和转化方跟随的三阶段博弈模型,通过比较不同情境下的最优社会效益、科技成果转化率,探讨区块链应用决策与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策略的最优问题。结果表明,区块链平台建设与使用成本的阈值,决定了区块链能否助力重大科技成果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当市场对重大科技成果的认可程度与信任系数之积大于某一固定值时,转化后奖励策略激励效果更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涛涛  陈红喜  丁子仪  
遴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192份主要政策文本,通过对政策文本的进行系统的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关键词,运用UCINET软件构建共词网络,并使用NETDRAW进行中心化分析。通过研究发现: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存在阶段性特征,且现行的政策体系仍存在着需求面政策工具匮乏、信息不对称、政策重复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统一的政策制定部门、重视顶层设计、完善信息沟通机制等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原  李景岭  
本文从分析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需求特征入手 ,明确了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困难和薄弱环节 ,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巧莎  吴宇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有利于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转化应用率,促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在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协同度及政策的宣传力度、科研人才考核激励政策的完善性、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意愿、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程度、金融机构的支持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建议促进部门统筹协同及政策宣传、完善科研人才考核激励政策、优化供给方政策、加强需求方政策、强化服务方政策、完善资金保障者政策,以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海平  
高校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一体,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其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它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激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被写进国家、地方和高校的有关政策中,政府有关部门也颁布了多项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本文从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用的角度,总结了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思路原则及相关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海平  
高校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三大职能为一体,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其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相应的政策来保障它的顺利实施。近年来,激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断被写进国家、地方和高校的有关政策中,政府有关部门也颁布了多项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本文从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作用的角度,总结了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思路原则及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