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6)
- 2023(13541)
- 2022(11682)
- 2021(10752)
- 2020(9063)
- 2019(20456)
- 2018(20187)
- 2017(38444)
- 2016(21056)
- 2015(23420)
- 2014(23033)
- 2013(22791)
- 2012(20655)
- 2011(18563)
- 2010(18113)
- 2009(16439)
- 2008(15825)
- 2007(13501)
- 2006(11618)
- 2005(9805)
- 学科
- 济(81053)
- 经济(80970)
- 管理(59505)
- 业(57630)
- 企(47056)
- 企业(47056)
- 方法(39319)
- 数学(34396)
- 数学方法(34044)
- 农(22452)
- 中国(20821)
- 财(19301)
- 学(19027)
- 业经(18367)
- 地方(16820)
- 贸(15656)
- 贸易(15652)
- 农业(15578)
- 技术(15262)
- 易(15193)
- 环境(13558)
- 理论(13157)
- 和(12917)
- 制(12608)
- 务(12367)
- 财务(12308)
- 财务管理(12291)
- 企业财务(11644)
- 划(11462)
- 银(11348)
- 机构
- 大学(297675)
- 学院(295634)
- 管理(119193)
- 济(112860)
- 经济(110476)
- 理学(105235)
- 理学院(104056)
- 管理学(102165)
- 管理学院(101657)
- 研究(99019)
- 中国(70309)
- 科学(66759)
- 京(62822)
- 农(56569)
- 业大(51924)
- 所(50435)
- 财(47790)
- 研究所(46906)
- 农业(45010)
- 中心(44240)
- 江(40737)
- 财经(39774)
- 北京(38985)
- 范(38080)
- 师范(37587)
- 经(36351)
- 院(35998)
- 州(33304)
- 经济学(32943)
- 技术(32486)
- 基金
- 项目(216991)
- 科学(169303)
- 基金(156921)
- 研究(151931)
- 家(139844)
- 国家(138711)
- 科学基金(118019)
- 社会(94706)
- 社会科(89787)
- 社会科学(89762)
- 省(85974)
- 基金项目(84709)
- 自然(79781)
- 自然科(77929)
- 自然科学(77905)
- 自然科学基金(76496)
- 划(72969)
- 教育(68855)
- 资助(63563)
- 编号(60588)
- 重点(48602)
- 成果(47178)
- 部(46360)
- 发(46131)
- 创(46070)
- 创新(42978)
- 科研(42132)
- 计划(42031)
- 课题(41469)
- 大学(39252)
- 期刊
- 济(114015)
- 经济(114015)
- 研究(80188)
- 学报(56210)
- 中国(52786)
- 农(50215)
- 科学(48903)
- 大学(41056)
- 管理(40882)
- 学学(39011)
- 农业(35126)
- 财(33616)
- 教育(30090)
- 技术(23835)
- 融(20030)
- 金融(20030)
- 业经(19981)
- 经济研究(18677)
- 科技(18572)
- 财经(18169)
- 业(17993)
- 业大(15623)
- 图书(15528)
- 经(15408)
- 版(15215)
- 问题(15160)
- 技术经济(14147)
- 理论(14118)
- 资源(13193)
- 商业(13162)
共检索到407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吉发 李娜 张翠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科学研究及其成果转化己经成为企业效益增加和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有效途径。我国长期存在科技成果转化不畅、动力不足的问题。基于三螺旋理论和协同论,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进行研究,构建传递函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的环节,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崇伦 陈伟
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与要素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傅崇伦,陈伟一、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掘潜在生产能力并使之显化,转变为直接生产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将“头脑构想”转变为“现实产品”,将“精神财富”转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该过程的示意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阮红芳 王呈斌 胡允银
文章分析了科技型企业创生环境要素的构成、积极作用和现实困境,论证了协同理论在创生环境要素分析中的适用性,阐述了创生环境要素中政策协同、机制协同、目标协同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起创生环境要素协同机理模型,进而分析发挥创生环境要素协同关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型企业 服务体系 协同机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玥 刘希宋 喻登科
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是科技成果转化知识管理战略实施的支点,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演进的序参量。本文阐释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的特征,提出知识流转机理、知识固化机理、知识深化机理,揭示了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学习的内在规律性。这对于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持续竞争优势,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知识学习 机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希宋 李玥 王辉坡
科技成果转化的本质是知识的转移、转化,知识对接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以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动因为切入点,对不同转化方式下知识对接的特征进行比较,并构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机理模型,揭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对接的内在规律性。这对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知识的转移、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科技信息 成果 知识管理 知识对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方奕华 刘波 彭瑾
中试环节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也是瓶颈环节,需要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科技中介等众多主体的共同参与。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基础,将多主体间协同合作对中试效果的影响纳入考量范围,运用扎根理论构建涵盖内部激励、外部激励、跨组织激励3个维度的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效果影响因素框架,采用SEM进行检验。结果发现,除合作能力外,3个维度影响因素均得到验证。表明内部激励与外部激励对科技成果转化中试效果具有促进作用,而跨组织激励则对中试效果提升具有深刻影响。但是,跨组织激励中的合作能力要素对中试效果的影响并未得到验证。最后,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世彬 李苹
要素价格扭曲对于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目前相关研究非常少。为此,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劳动要素和资本要素的价格扭曲不利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的相关假设,并采用2000—2015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要素价格扭曲 科技成果 转化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本文基于2008—2016年高校微观面板数据,通过网络DEA模型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索其空间收敛性,进而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其空间相关性显著;东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有减弱趋势,导致中西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无追赶东部地区的趋势。②政府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2012年以前更为显著;企业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在2008—2012年不显著,在2013—2016年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③高级职称人员显著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获奖情况难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2012年以来奖励评价机制有了一定改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龙庚
1“按生产要素分配”全面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分配方式,分配方式反映生产关系,这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为了获得最大利润,以法的形式确定了资本独占利润的权利,形成资产阶级和劳动者阶级两个对立的阶级,即使在现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姝威 陈伟忠 王爽 罗双福
科技成果转化率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进程。为了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我们认为应该在国家正在建设的"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基础上,加强三方面工作:从技术、市场和潜在成果受让方等方面分析科研项目立项的合理性;通过特派转让专员等方式进行科技成果的市场推广;提供技术支持和资金等加强成果转化后的跟踪服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宗益 韩海东
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以推动组织创新为切入点,基于协同学的原理,分析并例证了智力资本如何影响组织绩效,分别从组织员工激励、外部利益相关者需求的满足,以及智力资本整体协同三个方面提出了智力资本转化的有效途径,并据此为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薛雅 王雪莹
为厘清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过程中的难点堵点,找到主要影响变量,进而更好地让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为区域重点领域技术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首先从宏观经济与市场需求、创新主体、技术要素三方面梳理总结和借鉴国内外有关科技成果转化的地域选择影响因素,然后根据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和国内实践,构建包含供给侧、需求侧、服务侧、政府政策以及要素配置五方面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选择对应的相关指标,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和因子分析法对相关指标进行筛选调整,形成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地域选择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第三方服务及渠道、相关创新主体研发能级、要素资源配置、需求方、牵引要素驱动、关键要素驱动等因素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要提高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协同效率,应加大要素资源配置力度,突出区域内企业和需求方的主导地位,以及强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思宇 何海燕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全国1000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参与者的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运用Ordered Logit模型估计5个影响因素对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关键问题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发现"科技成果中试的资金投入"、"科技成果知识产权归属"、"高校教师评价机制"和"科技中介机构的转化服务能力"等因素在统计学上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问题有显著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传良
改进高校教师科研评价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论文数、项目数和课题经费等指标被广泛用于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与绩效奖励,而科技成果转化指标占比很小,一定程度影响了国家和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背景下,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增效、缝合技术经济"两张皮"、实现以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成为高校面临的现实课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树广
文章选取2010—2015年相关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模型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因素,并分析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综合技术效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比较接近;中部地区规模效率高于东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高校非有效单元的投入冗余主要在教学与研发人员数量、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产出不足主要在技术转让收入、专利出售实际收入和社会服务方面。经济发展环境和企业需求是影响中国高校科技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效率 区域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