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22)
- 2023(9937)
- 2022(8522)
- 2021(7831)
- 2020(6826)
- 2019(15719)
- 2018(15645)
- 2017(29951)
- 2016(16660)
- 2015(18953)
- 2014(19355)
- 2013(19248)
- 2012(18074)
- 2011(16483)
- 2010(16878)
- 2009(15989)
- 2008(16375)
- 2007(15009)
- 2006(13135)
- 2005(12038)
- 学科
- 济(69006)
- 经济(68904)
- 管理(52094)
- 业(50361)
- 企(40277)
- 企业(40277)
- 方法(31745)
- 数学(27860)
- 数学方法(27489)
- 财(21138)
- 农(21066)
- 中国(18806)
- 制(18087)
- 学(15229)
- 业经(14951)
- 农业(14117)
- 地方(12714)
- 务(12709)
- 贸(12677)
- 贸易(12675)
- 财务(12663)
- 财务管理(12626)
- 银(12389)
- 银行(12352)
- 易(12302)
- 体(12022)
- 企业财务(11925)
- 融(11814)
- 金融(11809)
- 行(11734)
- 机构
- 大学(254123)
- 学院(251369)
- 济(103403)
- 经济(101141)
- 管理(94075)
- 研究(86970)
- 理学(80597)
- 理学院(79647)
- 管理学(78181)
- 管理学院(77699)
- 中国(65240)
- 科学(54318)
- 京(53668)
- 财(50719)
- 农(46216)
- 所(45577)
- 研究所(41226)
- 中心(39758)
- 财经(39552)
- 江(39527)
- 业大(38827)
- 农业(36465)
- 经(35610)
- 北京(33747)
- 范(32631)
- 经济学(32425)
- 师范(32276)
- 院(30719)
- 州(30682)
- 经济学院(29336)
- 基金
- 项目(163791)
- 科学(128319)
- 基金(118588)
- 研究(118418)
- 家(103703)
- 国家(102875)
- 科学基金(86958)
- 社会(74522)
- 社会科(70537)
- 社会科学(70512)
- 省(64343)
- 基金项目(62725)
- 自然(56010)
- 教育(54703)
- 自然科(54678)
- 自然科学(54654)
- 划(54548)
- 自然科学基金(53710)
- 资助(48711)
- 编号(47725)
- 成果(40477)
- 重点(37363)
- 部(36966)
- 发(35040)
- 创(34330)
- 制(33721)
- 课题(33526)
- 创新(32302)
- 科研(31615)
- 教育部(31355)
共检索到3771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徐辉 王忠郴
本文基于"成长上限"系统基模,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面对成果转化存在的诸多问题及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体系、推动利益与风险共担的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和确立企业市场经济主体地位等,从而使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原动力。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徐辉 黄国建
根据"成长上限"系统基模的相关原理,采用系统动力学的建模方法,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绩效评价体系、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受限因素进行动力机制分析。提出应创新科研成果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利益与风险共担的科技成果转化合作机制、增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社会支撑力度等,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傅崇伦 陈伟
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与要素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傅崇伦,陈伟一、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掘潜在生产能力并使之显化,转变为直接生产能力的过程,是一个将“头脑构想”转变为“现实产品”,将“精神财富”转变为“物质财富”的过程。该过程的示意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剑波
科技成果的转化机制,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关键。从1985年实行科技体制改革以来,这个问题,一直作为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经过长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几种不同的运行方式。本文拟通过对现有几种机制及其运行态势进行系统分析,以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欧阳秋珍 陈昭
为高效利用数字普惠金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利用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以创新参与度、创新产出能力为中介的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异质效应与非线性效应的多重视角,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普惠金融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效应为正,且存在累积递增效应;第二,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创新参与度和创新产出能力进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而且创新产出能力的中介效应更强;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中西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效应更强;第四,数字普惠金融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存在显著动态非线性关系,在门槛值之前存在阻碍作用,只有越过门槛值后才会呈现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创新产出能力和创新参与度的非线性调节效应都是积极且显著的,但是创新参与度的调节效应要小于创新产出能力。由此提出应积极发展我国的数字普惠金融、推动信息技术和传统金融高效融合、推动数字普惠金融与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融合、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科技成果转化策略等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宗倩倩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早已引起社会各界警觉,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将权属改革视为破解圭臬,并未实现预期目标。事实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障碍是专利技术水平和转化价值低、专业转化人才与机构缺失、中试环节薄弱且资金匮乏。因此,为了针对高校成果转化痛点精准施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我国应改革专利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升专利质量并加大科学研究对企业需求的关照;可借鉴牛津大学的做法,由高校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独资建立自负盈亏的专业转化服务公司;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引导多元风险资金进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荣 涂国平 喻登科
我国面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而团队建设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非常重要。从知识网络的视角,在界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知识网络结构与行为的基础上,以南昌大学江风益教授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为案例进行知识网络结构与行为分析,进而对其知识网络结构与行为的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团队建设和优化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树广
文章选取2010—2015年相关数据,采用DEA模型测算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面板模型分析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因素,并分析东、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差异。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综合技术效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纯技术效率比较接近;中部地区规模效率高于东西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高校非有效单元的投入冗余主要在教学与研发人员数量、研究与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产出不足主要在技术转让收入、专利出售实际收入和社会服务方面。经济发展环境和企业需求是影响中国高校科技转化效率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 技术效率 区域差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袭梅琴 任立改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涉及无形资产确认、定价等系列复杂的业务内容。由于科技成果时效性和不确定性特征明显,在科技成果转换业务的账面反映、转化收益的使用、处置和分配、科技成果许可、专利权与非专利技术作价入股、科技人员奖励等相关内容的处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疑点和难点。本文基于该问题重点就相关准则和制度进行解读,并通过实际案例形式加以分析,以期为同类型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刘璇华 李冉
在构建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与北京、上海等6省市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揭示广东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为下一步有的放矢地制定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对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层次分析法 比较分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瑞
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价值创造与提高劳动生产力方面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可和重视。各国也在极力推动本国科学技术的提高,并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正逐步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我国经历了一段较长时期的计划经济,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的应用较为薄弱,地区发展参差不齐等情况对我国科学技术的成果转化形成了较大的现实阻力。为了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学技术的价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琪 傅晓斐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需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但目前影响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层次矛盾依然未得到解决。聚焦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影响因素,选取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的22位参与人员,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来识别深层次的影响原因,经过扎根理论三层编码过程,探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参与主体和要素及各要素之间所构成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研究发现:实现产业化是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指向,也是成果转化机制构建的前提假设,一致性互动是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构建的自组织过程;要实现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目标还需要在环境和政策构成的宏观结构中,满足科技成果、市场需求和转化意愿等引发条件,由科研团队的工程化实施、中介服务机构的产业组织、产业化团队的运营、政府对产业化过程的保障、监督等多元主体的资源协同来完成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整体性搭建。基于以上结论,从提升科研人员的工程化应用能力、完善技术应用人才教育培养体系、解决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不对称等方面提出提升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成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雨
农业科技进步对我国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计划体制的影响,农业科技资源还远远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本文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剖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巧莎 吴宇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有利于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转化应用率,促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在政策制定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的协同度及政策的宣传力度、科研人才考核激励政策的完善性、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动力、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意愿、科技中介机构的专业化程度、金融机构的支持程度等因素,均会影响政策实施效果。建议促进部门统筹协同及政策宣传、完善科研人才考核激励政策、优化供给方政策、加强需求方政策、强化服务方政策、完善资金保障者政策,以推动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