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4)
- 2023(15291)
- 2022(12958)
- 2021(11998)
- 2020(10339)
- 2019(23365)
- 2018(23212)
- 2017(43992)
- 2016(23698)
- 2015(26347)
- 2014(25631)
- 2013(25077)
- 2012(22666)
- 2011(20343)
- 2010(19890)
- 2009(18383)
- 2008(18081)
- 2007(16107)
- 2006(13425)
- 2005(11366)
- 学科
- 济(91372)
- 经济(91273)
- 业(72665)
- 管理(72599)
- 企(61186)
- 企业(61186)
- 方法(46206)
- 数学(40788)
- 数学方法(40285)
- 财(25717)
- 农(24911)
- 中国(23681)
- 技术(20987)
- 业经(20583)
- 学(18890)
- 贸(18334)
- 贸易(18328)
- 易(17832)
- 制(17694)
- 农业(16985)
- 务(16682)
- 财务(16624)
- 财务管理(16585)
- 地方(16569)
- 企业财务(15737)
- 理论(14544)
- 银(14103)
- 银行(14046)
- 和(13943)
- 技术管理(13665)
- 机构
- 学院(329795)
- 大学(329540)
- 济(132295)
- 管理(132219)
- 经济(129772)
- 理学(115917)
- 理学院(114706)
- 管理学(112667)
- 管理学院(112062)
- 研究(105222)
- 中国(78161)
- 科学(67752)
- 京(67198)
- 农(60177)
- 财(58776)
- 业大(54159)
- 所(52345)
- 中心(50330)
- 研究所(48201)
- 江(48062)
- 财经(47950)
- 农业(47879)
- 经(43746)
- 北京(40991)
- 范(40390)
- 经济学(40198)
- 师范(39823)
- 院(38005)
- 州(38003)
- 经济学院(36595)
- 基金
- 项目(233182)
- 科学(184185)
- 基金(170501)
- 研究(163251)
- 家(151071)
- 国家(149826)
- 科学基金(129003)
- 社会(104514)
- 社会科(99246)
- 社会科学(99220)
- 省(93158)
- 基金项目(91263)
- 自然(86523)
- 自然科(84668)
- 自然科学(84637)
- 自然科学基金(83190)
- 划(78533)
- 教育(75818)
- 资助(68256)
- 编号(64047)
- 创(53511)
- 重点(52566)
- 部(50720)
- 成果(49675)
- 发(49354)
- 创新(49324)
- 科研(45817)
- 计划(45178)
- 课题(43771)
- 国家社会(43543)
- 期刊
- 济(133157)
- 经济(133157)
- 研究(84856)
- 中国(60561)
- 学报(57197)
- 农(52551)
- 科学(51484)
- 管理(48346)
- 财(47027)
- 大学(42600)
- 学学(40627)
- 农业(35494)
- 教育(31126)
- 技术(29558)
- 融(25790)
- 金融(25790)
- 业经(23159)
- 财经(23110)
- 经济研究(22003)
- 业(20384)
- 经(19782)
- 科技(19198)
- 问题(17840)
- 技术经济(17269)
- 版(17233)
- 统计(15917)
- 策(15860)
- 商业(15759)
- 理论(14632)
- 业大(14471)
共检索到460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彧 彭鑫
基于人们对科技强国具有刻板印象,探究来自非科技强国的品牌如何从科技创新和消费者思维的角度突破“来源国偏见”。采用实证研究法,通过实验证明相比于来源于非科技强国的品牌,来自科技强国的品牌将会让消费者产生更高的再购买意向,而实现科技创新中的技术创新能有效扭转非科技强国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负面影响,消费者建构思维也将调节消费者固有的来源国效应。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结果,从国家层面、行业层面以及消费者层面提出具体的突破路径建议。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鹏 庄贵军 董维维
由于当前市场上品牌名称的繁杂,很多消费者都无法准确区分某些品牌的具体来源地。根据消费者对品牌来源地存有的困惑,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和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形象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论如下:第一,当境外品牌被误认为是中国本土品牌时,消费者会对该品牌形成较差的品牌形象感知;而当中国本土品牌被误认为是境外品牌时,则发现消费者在品牌形象的感知上与本土认知时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第二,购买经历对本土和境外品牌形象感知及品牌偏好均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许基南
本文介绍了原产地形象及其由来,指出原产地形象应构成产品决策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原产地形象对营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原产地形象的实质及其与企业品牌的联系与区别,然后提出了企业应如何利用好的原产地形象来强化企业品牌的措施,最后提出了企业规避负面的原产地形象的营销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袁胜军 符国群
首先回顾了原产地形象的概念和作用机制;然后,分析了"晕轮效应、概构效应、详尽可能性模型、独立属性假说、消费者民族中心主义"五种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原产地形象的正面形象以及规避原产地形象的负面形象的品牌国际化策略;最后,讨论了原产地形象研究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原产地形象 品牌 品牌国际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耘堂 李东
原产地是农产品质量与特色的天然标签。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迅速推广自身特色提供了有利环境。但很多拥有较好产品质量的农产品原产地长期处于市场边缘位置,制约着我国农业品牌化的进程。论文以市场中的农产品品牌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方法,揭示原产地形象对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的影响路径,并得到如下结论:原产地形象的象征性价值对农产品电商品牌的情感性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原产地形象的体验性价值对农产品电商品牌的结果性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电商品牌的结果性价值对品牌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产品电商品牌的情感性价值对情感性品牌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感性品牌态度和品牌购买意愿对农产品电商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成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原产地形象 农产品 电子商务 品牌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东 张耘堂 唐桂
本文对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互动以及品牌原产地形象的形成进行新的思考、界定并考虑新的影响因素,探讨消费者互动对品牌原产地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难易程度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网络在线调查,应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变量间的关系假设,结果表明:对原产地形象形成起重要作用的原产地认知影响变弱;对原产地形象形成起反作用的产品认知影响变强;消费者对原产地刻板印象的形成变得更加困难。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者互动 品牌原产地形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许云芳
随着我国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大力开展,农产品价值提升不仅要依靠产品质量,还需要重视原产地形象。本文从消费者价值感知视角,根据SOR理论构建模型,分析农产品原产地形象、价值感知、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农产品原产地形象对消费者价值感知和购买意愿有正向影响,价值感知在原产地形象和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海忠 赵平
品牌原产地是国际市场营销领域重要研究议题。在欧、美、日等地区广泛实证和推广 ,但迄今仍缺少对中国市场品牌原产地评价及其对品牌信念及购买的效应的系统研究。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 ,建立了品牌原产地效应的理论模型 ,提出理论关系假设 ,抽取京、沪、穗、渝四市共 10 0 5个成人消费者样本 ,运用相关分析、T检验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测量出中国市场对欧、美、日、中四地的原产地评价 ,发现国产品牌形象评分总体上为负面 ,并低于美日品牌 ,但在某些产品类别已显示出相对优势。研究结论证实了品牌原产地对消费者品牌信念和品牌购买意向的显著性作用。本文讨论上述研究结论对中外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借鉴 ,并提出进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贵军 周南 周连喜
以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品牌原产地效应的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文提出与检验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对于中国消费者喜爱与购买本土品牌和境外品牌的影响作用。结论如下第一,在中国现有环境下,消费者越是误认为一个本土品牌是境外品牌,就倾向于越喜欢这个品牌;越是误认为一个境外品牌是本土品牌,就倾向于越不喜欢这个品牌。第二,本土品牌知名度对于本土品牌原产地困惑和消费者喜好本土品牌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不过,境外品牌知名度的调节作用则不明显。第三,品牌原产地困惑对于中国消费者购买本土品牌有负向影响,对中国消费者购买境外品牌则无显著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谭敏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阐述了品牌原产地困惑对消费者购买倾向的影响机制,即品牌原产地困惑通过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感知来影响其购买倾向,品牌知名度对品牌原产地困惑与消费者对品牌形象的感知之间的关系起着负向调节的作用。文章最后还提出了研究该课题的实证方法,并且根据理论研究结果为企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耘堂 李东
在互联网环境下,通过对消费者原产地认知,以及消费者原产地态度进行新的思考、给予新的界定并赋予新的维度,探讨互联网环境通过消费者互动的形式对消费者原产地认知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消费者互动是互联网环境下影响消费者原产地认知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者 品牌原产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朱强
原产地品牌是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所形成的公共品牌,对内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但对外区域优势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原产地品牌的形成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良好的原产地品牌具有区域认知趋同光环效应、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区域范围经济效应。原产地品牌光环效应能够给产地内企业品牌和整体区域带来超额溢价、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使区域内企业品牌获得原产地品牌的溢价价值,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公共品牌效应影响,分析了原产地品牌塑造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兴元 朱强
原产地品牌是以地理框架下的产品或服务为基础所形成的公共品牌,对内具有典型的公共品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用性,但对外区域优势资源具有排他性和竞用性的特征。原产地品牌的形成以区域优势资源为基础,良好的原产地品牌具有区域认知趋同光环效应、区域规模经济效应以及区域范围经济效应。原产地品牌光环效应能够给产地内企业品牌和整体区域带来超额溢价、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效应,使区域内企业品牌获得原产地品牌的溢价价值,并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首先基于公共品牌效应影响,分析了原产地品牌塑造的四种主要模式,即政府主导型、企业自治型、中心领导型和品牌协会主导型;其次,分析了原产地品牌不同利益相关者在对原产地品牌建设和治理作用的博弈过程;最后,给出了原产地品牌治理的若干启示与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杰 曾学慧 辜应康
全球化营销过程中,来源国(地区)效应受到学术界的重视。本文在验证品牌来源国(地区)效应的基础上,特别探索产品属性与品牌来源国(地区)形象对品牌态度及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来源国(地区)形象与产品属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及购买意愿有积极影响,且产品属性能调节品牌来源国(地区)形象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推进了品牌来源国(地区)效应的研究,同时具有重要的营销实践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朱东红 常亚平
以本土具有激活价值的老化品牌为研究对象,采用PLS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老化品牌产品创新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模型。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老化品牌产品的外观创新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功能创新和象征创新对购买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通过感知价值间接影响到购买意愿。研究结论表明老化品牌在进行产品创新时不要轻易改变能唤起消费者品牌情感的符号特征,可以通过适度提升产品的象征属性和提高产品的功能属性来激活老化品牌。
关键词:
老化 老品牌 产品创新 购买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