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9)
2023(5270)
2022(4270)
2021(3670)
2020(2993)
2019(6498)
2018(6284)
2017(12192)
2016(5915)
2015(6597)
2014(6695)
2013(6714)
2012(6593)
2011(6047)
2010(6276)
2009(6065)
2008(5569)
2007(5130)
2006(4937)
2005(4658)
作者
(18708)
(16086)
(16018)
(15268)
(10207)
(7495)
(7104)
(6255)
(6020)
(5781)
(5613)
(5284)
(5175)
(5131)
(5001)
(4926)
(4761)
(4489)
(4434)
(4160)
(4088)
(3941)
(3806)
(3744)
(3686)
(3653)
(3343)
(3331)
(3282)
(3040)
学科
(54825)
经济(54799)
管理(18040)
(15989)
地方(15748)
方法(14555)
数学(13161)
数学方法(13109)
地方经济(12021)
(11454)
企业(11454)
中国(10843)
(8691)
(8590)
业经(8573)
农业(6928)
经济学(6558)
(6490)
环境(6147)
(6093)
金融(6093)
技术(5872)
(5603)
产业(5545)
(5456)
(5185)
(5156)
银行(5149)
(5145)
(5014)
机构
学院(98441)
大学(98256)
(56740)
经济(55891)
研究(39057)
管理(36332)
理学(30975)
理学院(30602)
管理学(30203)
管理学院(30020)
中国(29434)
(22968)
科学(21455)
(20007)
(19616)
经济学(19234)
财经(18108)
研究所(17524)
经济学院(16979)
中心(16571)
(16406)
(14755)
(13641)
(13616)
财经大学(13241)
北京(12863)
科学院(12347)
业大(11703)
(11415)
(11378)
基金
项目(60909)
科学(49245)
基金(45446)
研究(44698)
(39037)
国家(38771)
科学基金(33656)
社会(32179)
社会科(30679)
社会科学(30673)
(23416)
基金项目(23367)
自然(19275)
自然科(18856)
自然科学(18850)
(18693)
自然科学基金(18519)
教育(18413)
资助(18368)
编号(15455)
(15272)
国家社会(14475)
(13797)
经济(13681)
重点(13681)
(13426)
发展(13091)
(13090)
(12907)
成果(12523)
期刊
(70324)
经济(70324)
研究(35842)
中国(20214)
(17178)
管理(16126)
经济研究(12968)
科学(12963)
(12342)
学报(12302)
财经(10180)
大学(9799)
(9637)
金融(9637)
学学(9561)
技术(9180)
(8974)
问题(8742)
业经(8707)
农业(8183)
技术经济(7912)
统计(6920)
(6437)
世界(6358)
(6262)
科技(6049)
经济问题(5689)
国际(5599)
决策(5465)
经济管理(5370)
共检索到161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启明,秦宝庭  
一、研究技术进步作用的重要性 (一) 技术进步是内含式扩大再生产 在现实生活中,很少遇到外延式扩大再生产或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纯粹形式,因为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同时存在和互相交错的。但把影响经济增长的诸因素划分为外延与内涵两部分,把生产要素数量增加的因素与使生产要素质量和效率提高的各种因素区分开来,对揭示经济增长的实质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定量评价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二) 技术进步的函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孝新 ,王朝耕  
一、几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制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有四个条件,一是要合乎数学原理;二是计算结果应与经济发展规律相吻合;三是竭力缩小主观参与的成份;四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按照这些条件,我们对常见的几种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 (一)增长速度方程法 在增长速度方程法(A=Y-aL-βK)中对劳动力产出系数和生产资金产出系数的表达,是采用乘积形式,我们分别采用图示法和实证验算法予以分析比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明喜  
利用1978年-2008年相关数据,对财政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在该时间跨度内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212,长期弹性为0.658;财政科技投入增长率是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短期内GDP对财政科技投入新息的一个标准差扰动的响应处于很低的水平,但从长期来看,财政科技投入对GDP的正向拉动影响时限更长,而且其对GDP的方差贡献率非常突出。目前财政科技投入的使用效率仍然偏低,应该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的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科研项目评价、后续跟踪和持续支持制度,提高财政科技资金的使用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梵  高强  刘韬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方法对海洋科技创新影响海洋经济增长的效率进行测算,其结果显示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效率的整体效率不高,不论是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海洋科技创新投入的外部环境因素与内部管理因素都直接影响海洋经济增长效率。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进一步考察沿海11省市海洋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增长效率值以及各影响因素的空间外溢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丁  
绿色经济在后哥本哈根时代已成为国际社会应对环境和金融双重危机的历史性抉择。经济的绿色增长离不开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新型的绿色环保生态技术、绿色生产的工业方式、绿色消费模式等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充分认识和发挥科技在推进经济绿色增长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业已成为推进现代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以节能减排为目的的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尹向飞  段文斌  
为了从动态视角分析中国科技创新是否支撑中国经济增长,该文提出了Network DEA-Malmquist指数法,建立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改进和各阶段的效率变化等各种效率指标之间的联系。对中国省级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阶段技术进步是推动第一阶段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二阶段技术效率改进是推动第二阶段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较低。技术进步、第二阶段的效率变化差距是导致东中部全要素生产率差距的主要原因,对东西部也同样如此。仅上海、天津、江苏、北京、广东全要素生产率呈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水亚佑  张智慧  
我国建筑业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水亚佑,张智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为世界各国经济蓬勃发展所证明;也已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指导方针。但是如何评价我国建筑业的科技进步现状,尚缺乏一套科学的量化方法。在评价建筑业的科技进步时,首先要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苏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发展依赖科技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为出口产品技术含量高低的竞争。在这种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日本占有绝对优势,这与日本科技的高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日本的科技发展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促进科技发展的战略措施日本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很早就执行了“科技立国”的政策。为了在较短的时期内使本国科学技术有较快的发展,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1.大量引进国外科学技术。战后日本的经济复兴是从引进外国最新技术开始的,善于吸收外国技术的能力,是日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稳  
本文分析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指出科技进步是经济效率增长的源泉,科技进步一方面是以物质资本为载体,另一方面是以人力资本为载体,增进劳动要素的产出,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经济效率的增长。而科技进步对经济效率增长的这种作用机制有四种主要的实现途径和形式:知识外溢、人力资本积累、研究与发展活动和国际技术的扩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缪仁炳,陈志昂  
With Wallis and North's progress on measuring transaction costs,this article aims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easuring the transaction sector in the Chinese economy,and gives a practical measuring of transaction costs in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1978 to 2000.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measurement,a clos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ransaction costs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has been revealed. The growth rate of transaction costs in different industries is different.The new forthcoming transaction service industries are the industries in which the transaction costs growth more rapidly than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of non transaction service.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钞小静  惠康  
本文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入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延与内涵进行清晰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均值化方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以基础指标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以避免使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关系数矩阵所造成的对不同指标相对离散程度的低估或夸大。对中国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结果表明,经济转型30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英杰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刘英杰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总量的增加。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发展目标。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按照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包括以下因素:劳动力、生产资料及其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顺  
运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考察了我国1978-2000年经济增长与科技投入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的增加推动了国民经济增长,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使科技投入相应增长。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和优化投入结构是我国科技政策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隋映辉  
软投入是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的非物质形态的投入。它包括战略、政策、管理、科技进步、人才开发与教育等。如果经济增长的速度是由软、硬投入两方面构成的,那么,以劳动力、资金等物质要素构成的硬投入(又称为综合要素),以及以软投入构成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就可由下列公式表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高处明  
今后20年我国经济增长新的动力源泉是科技进步和保障就业。通过建立经济增长理论模型说明经济增长、科技进步、就业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上,以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