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84)
2023(12194)
2022(10482)
2021(9746)
2020(8543)
2019(19692)
2018(19817)
2017(36948)
2016(20193)
2015(22976)
2014(23378)
2013(22970)
2012(21716)
2011(19549)
2010(20014)
2009(18747)
2008(18981)
2007(17151)
2006(15225)
2005(14050)
作者
(59860)
(50476)
(50113)
(48036)
(32177)
(24172)
(22787)
(19645)
(19016)
(18019)
(17251)
(17075)
(16366)
(16020)
(15960)
(15597)
(15394)
(14795)
(14671)
(14520)
(12787)
(12670)
(12222)
(11471)
(11395)
(11347)
(11279)
(11206)
(10176)
(10027)
学科
(82506)
经济(82389)
管理(63351)
(62109)
(51289)
企业(51289)
方法(35093)
数学(30621)
数学方法(30307)
(25073)
(24765)
中国(23449)
(22286)
技术(19022)
业经(18599)
地方(17604)
(17103)
农业(16571)
(15292)
(14904)
银行(14865)
(14672)
金融(14668)
(14665)
贸易(14659)
(14220)
(14190)
(14002)
财务(13957)
财务管理(13916)
机构
大学(294352)
学院(291858)
(122079)
经济(119403)
管理(111235)
研究(103438)
理学(94529)
理学院(93428)
管理学(91956)
管理学院(91367)
中国(78459)
科学(63158)
(62732)
(59850)
(53645)
(52592)
研究所(48220)
中心(48061)
(47547)
财经(45534)
业大(44274)
(41132)
农业(41038)
北京(39757)
(38994)
师范(38612)
经济学(37382)
(36845)
(36654)
(34771)
基金
项目(189717)
科学(148939)
研究(140477)
基金(135733)
(118935)
国家(117581)
科学基金(99559)
社会(88339)
社会科(83599)
社会科学(83568)
(76772)
基金项目(71806)
教育(64928)
(63267)
自然(63022)
自然科(61500)
自然科学(61480)
自然科学基金(60396)
编号(56981)
资助(54790)
成果(47966)
重点(43175)
(42890)
(41234)
(40637)
课题(40209)
(38763)
创新(38157)
教育部(36562)
国家社会(36251)
期刊
(140131)
经济(140131)
研究(90412)
中国(68466)
(49146)
(48051)
学报(46781)
科学(43758)
管理(41915)
教育(35799)
大学(35535)
学学(33073)
农业(31833)
(28991)
金融(28991)
技术(28096)
财经(23133)
业经(21731)
经济研究(21255)
(19890)
问题(18237)
(17918)
科技(16393)
技术经济(16132)
(14799)
(14682)
理论(14341)
(14173)
论坛(14173)
图书(13795)
共检索到459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秋实  吴幸雷  邬亚男  钟全  徐军  
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广东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数量、等级、获奖率和领域分布等情况进行详细数据分析,并与近年来广东省研发经费支出、基础研究投入、企业和高校研发经费支出、省级重大科技成果等方面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广东省国家科技奖励工作主要存在提名和获奖项目数量和等级不高、获奖项目奖种和领域分布不均衡、提名和获奖项目来源不广等问题。同时针对这些问题,为广东省进一步做好国家科技奖励工作,提出加强项目挖掘和培育、强化与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对接和激励服务、建立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工作后评估制度、鼓励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等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孟宪飞  杨芳  汪丽娅  张寒  
介绍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制度近几年实施的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阐释新形势下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家科学技术奖定位的变化,从突出导向、提高质量、减轻负担、协同发展四个方面对新形势下我国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改革路径进行探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昆仑  
美国是发达国家的主要代表,科技奖励的设置代表了西方国家的主流思想;而印度地处东南亚,毗邻中国,是第二大发展中国家,其科技奖励的设置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特点。选择美国和印度科技奖励为研讨对象,分析两国科技奖励的发展轨迹、奖励对象和评审方式,并与中国科技奖励制度作一简单比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熊小刚  
根据评价指标选取的相关原则,结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及反复咨询多名专家意见,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奖励投入和奖励产出两大类。然后构建了融合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的AC2R评价模型,运用DEAP软件计算得到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的有效值。研究表明:1979—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都没有同时达到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即奖励投入存在冗余现象,而奖励产出相对不足。因此,要提高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运行绩效,从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结果来看,建议调整奖项设置,适当增加人物奖的比例,实行动态的奖金方案,并着力提高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信息化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熊小刚  徐顽强  
结合学者们的前期研究成果及反复咨询多名专家意见,将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运行绩效评价指标分为奖励投入和奖励产出两大类,其中奖励投入从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和设备投入来衡量,奖励产出从获奖项目数、获奖人员数和奖励效应来衡量,构建了一套由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群组决策分析模型来确定每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专门软件yaahp 0.5.2版本的群组决策功能计算得到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有效避免了单个专家和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主观性太强的缺陷,提高了每个评价指标的客观性程度。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成良斌  钟书华  李晓立  
中外科技奖励制度的不同是由其文化决定的。文化泛指由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可分为价值观、制度和物质三个层面。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起着决定性作用,制度、物质是其载体和物化形式。对中外科技奖励制度的文化背景分析也可从文化的这三个层面来进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晓昕   诸葛蔚东  
韩国在科技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与其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科技奖励体系,对调动韩国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积极性、提高国家科研创新水平、推动社会整体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梳理韩国科技奖励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总结了韩国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并提出对于完善中国科技奖励制度的启示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本刊编辑部  张九庆  
大凡对诺贝尔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获奖人获奖时年纪轻轻,原因是他们在更年轻时提出了重要理论或者得到了重要发现。一个大家熟悉的例子是,劳伦斯·布拉格因为X射线晶体结构的开创性工作,25岁时就和自己的父亲亨利·布拉格一起登上了物理学的最高领奖台。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在这个例子中,三个获奖者虽然年龄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做出杰出科学贡献的时候,都还没有获得博士学位;他们获奖的时候,都还没有获得正高级职位。197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3个人,一半的奖金给了两位来自企业的科学家,一位是IBM公司沃森实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成良斌  
本文对科技奖励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进行了比较研究,指出了其若干相同和不同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它们在保护和促进科学技术的生产和应用上的互补功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刚  
本文系统地回顾了“九五”期间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科学技术奖励方面的基本情况,并通过与“八五”期间的比较,对国家三大科技奖励获奖项目的数量和水平、获奖人员情况、获奖单位类型和推荐单位的获奖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归纳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胡乐真  
关于国家级科技奖励的改革问题胡乐真笔者因工作需要,了解到国家级科技奖励的一些情况,并对其中若干问题作了一点思考。一、对现行科技奖励制度的基本估计1.现行科技奖励制度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大潮中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党和国家在科技工作方面的一项重大决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福涛  
本文通过问卷形式,调查了我国近4年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成果转化及应用情况,分析得出国家科技奖励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应用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立项质量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危怀安  张成伟  
从后评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科技奖励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科技奖励工作中建立第三方后评估机制已是大势所趋。链接社会、行政、制度、管理、文化"五位一体"的研究主线,是开展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逻辑起点;构建过程维与结果维的矩阵分析框架,把握其评估对象的关键内容与中心节点,是开展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后评估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丹  王雅文  胡羚  
本文根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和实际需要,采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科学技术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并通过回归分析,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综合评价结果作了相关修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