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49)
2023(19438)
2022(16585)
2021(15323)
2020(12933)
2019(29380)
2018(29014)
2017(55074)
2016(29750)
2015(32917)
2014(32250)
2013(31803)
2012(28793)
2011(25444)
2010(25419)
2009(23597)
2008(22987)
2007(20218)
2006(17520)
2005(15293)
作者
(83894)
(70216)
(69723)
(66256)
(44468)
(33640)
(31512)
(27490)
(26529)
(24999)
(23874)
(23577)
(22198)
(22158)
(21550)
(21531)
(20904)
(20690)
(20002)
(19967)
(17379)
(17131)
(16973)
(16138)
(15634)
(15585)
(15522)
(15500)
(14003)
(13944)
学科
(120659)
经济(120534)
(105293)
管理(99086)
(94102)
企业(94102)
方法(56535)
数学(46358)
数学方法(45647)
业经(35577)
(35524)
(34941)
中国(30420)
(25267)
财务(25192)
财务管理(25154)
农业(24899)
技术(24387)
企业财务(23838)
(23576)
理论(22904)
地方(22453)
(22009)
(21635)
(20437)
环境(20322)
(19912)
贸易(19901)
(19324)
(18355)
机构
学院(415085)
大学(410824)
管理(169230)
(163475)
经济(160062)
理学(146685)
理学院(145143)
管理学(142414)
管理学院(141644)
研究(132210)
中国(100780)
(87258)
科学(83715)
(74659)
(69508)
(65237)
业大(63730)
(61331)
中心(61115)
财经(60077)
研究所(59485)
(54763)
北京(54404)
农业(54300)
(51908)
师范(51396)
(49416)
(48980)
经济学(48136)
商学(44809)
基金
项目(287359)
科学(227281)
研究(209227)
基金(208686)
(182322)
国家(180769)
科学基金(156893)
社会(131583)
社会科(124747)
社会科学(124712)
(113902)
基金项目(110323)
自然(103365)
自然科(101042)
自然科学(101017)
自然科学基金(99196)
教育(95857)
(94880)
资助(85509)
编号(84973)
成果(66686)
重点(64048)
(62997)
(62063)
(61259)
创新(58239)
课题(57702)
科研(55010)
国家社会(54227)
教育部(53234)
期刊
(178113)
经济(178113)
研究(115403)
中国(78273)
管理(66729)
学报(64828)
(63227)
科学(60478)
(59656)
大学(49720)
学学(47045)
教育(44066)
农业(43921)
技术(39726)
(32519)
金融(32519)
业经(31920)
财经(28855)
经济研究(27567)
(25802)
(24814)
问题(22774)
科技(22637)
技术经济(22342)
图书(20180)
(19600)
统计(19560)
现代(19450)
(18781)
商业(18607)
共检索到601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勇   曹磊  
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数据为企业生态位跃迁提供了重要机遇。本文基于资源编排的理论视角,对比分析了2家不同创业背景的科技型企业如何借助数据机遇实现生态位跃迁。研究发现:科技型企业通过数字机会洞察与数据资源编排两个阶段,锚定跃迁方向、实现跃迁转变,最终到达新生态位;自主创业型企业基于“压力—机会—能力”的驱动式探索实现了数字机会洞察,并借助以数字信任关系构建为核心机制的数据资源编排行动,破解数据资源链接难题;内部孵化型企业的数字机会洞察呈现出“需求—机会—支持”的选择式探索过程,通过以跨越式价值激活为核心机制的数据资源编排行动,突破数据的价值创造瓶颈;数据机遇的实现过程反映出一种新型资源编排逻辑,即企业先通过常规的资源编排来构建支撑数据资源利用的要素平台与能力框架,再通过跨层级的资源编排将数据资源的整合嵌入能力价值化过程,借助数据困境破解机制实现数据价值的释放。本文的结论揭示了数据时代的资源编排新规律,为企业如何利用数据获取竞争优势提供了管理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素荣  刘玉洁  
以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创业板科技型企业作为样本,对样本数据无量纲化处理后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融资约束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成长具有负面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了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应提高资金运用效率、提升自身融资条件、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寻求科技型产业集群的协同发展,从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提升发展动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海  
首先分析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的风险因素,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项目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在总结各种风险评估模型优势和劣势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的风险评估模型,并通过实例论证该模型的可行性及优越性。该评估模型基于部分代表性历史数据,得出的评估结果客观,而且程序简单、运算量小、容易实现,为有效评估我国"双创"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项目的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支持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辉  
着眼于高成长性和自主创新的创业板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较为合适的融资渠道,但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的缺陷使其难以在创业板上市融资。创业投资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板上市之间存在良好的互动关系:创业投资由于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理以及上市经验可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提供资金供给、规范公司运作和上市辅导,从而有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顺利实现创业板上市公融资;另一方面,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也为创业投资资本找到一条最佳的资本退出机制,促进了创业投资的发展和实现财富最大化的目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秀江  彭纪生  
本文通过对泰山玻璃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度案例研究,回答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如何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内外部两种资源,在推动能力演进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形式的跃迁,并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这一命题。研究表明,组合能力的演进是由包含平台构建、平台利用和平台升级三种平台策略推动的,其内核分别为资源与资源、资源与能力、能力与能力的整合。与此对应,企业自主创新形式则经历了从微小自主、半自主到完全自主的跃迁。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杜鑫  李志刚  乔宝刚  贾建锋  
近年来,从微观视角解读商业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的热点问题。鉴于构建商业生态系统对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特殊要求,现有研究或者重视在位企业安排多样主体,或者强调新企业颠覆在位企业的统治地位,但是忽视了新企业构建与在位企业协同共生的商业生态系统情境。母体支持型裂变创业是指受到母体企业正式支持并从母体内部裂变形成独立企业的创业形式,其蕴含的资源禀赋与嵌入的关系特征为补足当下的研究缺憾创造了条件。本研究以资源编排理论为透镜,对由海尔裂变产生的两家新企业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全过程进行探究,归纳出“母体裂变情境”“生态基石结构化”“生态协同能力化”“生态联动杠杆化”四个核心构念,并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探索式”和“利用式”两条不同的商业生态系统构建路径。其中,新企业裂变时面临的母体企业情境是引发不同路径的直接原因。这些发现为商业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资源编排理论以及裂变创业双元创新做出了理论贡献,也为试图构建商业生态系统的在位企业和裂变创业企业提供了实践启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屹  宋炜  张熙良  
本文在分析机会窗口对推动企业实现技术跃迁作用的基础上,以单个产品在完整生命周期内机会窗口出现的频次、时间以及密度等为数值因子建立了测度模型。研究表明,企业通过对机会窗口相关因子的测度可以适时识别机会窗口,为实现技术跃迁提供阈值条件,从而有助于企业建立技术领先优势。文中以西安车辆厂为例验证了上述观点。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云翠  郝刚  
科技型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依赖于其所在的行业状态、市场竞争以及企业自身的"态""势"所决定的企业生态位。本文界定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生态位的内涵,指出科技型小微企业在生态位"态""势"方面都不具备优势,因此提出将科技型小微企业融入高新技术产业链,借助产业链整体优势提高其生态位,并构建了产业链视角下科技型小微企业生态位模型,以此为基础从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链、找准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加强产业链主体协同创新、加强与产业链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及主动性选择等方面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对策,为实践中科技型小微企业融入产业链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德海  金月  杨利鹏  陈超  
县域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板块。本文利用赋能理论和价值共创理论,以两家龙头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纵向探索性双案例研究方法,全面呈现了本土龙头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共创行为,并系统探索了本土龙头企业带动乡村特色产业价值共创的过程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本土龙头企业为突破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瓶颈,主动寻求外部合作主体赋能,遵循“对象性赋能—操作性赋能—组合性赋能”的动态路径;第二,被赋能的本土龙头企业采用“拼凑—编排—协奏”的资源行动路径,不断累积和拓展原料供给、品牌辐射、精深加工、跨界融合等核心能力;第三,本土龙头企业与外部合作主体形成了双向赋能格局,通过资源和服务的交叉整合实现乡村特色产业价值共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应敏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发行条件和目标定位,认为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功能决定了其有望成为现阶段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的主战场,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针对目前我国创业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伟  雍旻  邓睿  
机会型创业是我国农民创业者通过农业创业进入正式经济组织进而缓解贫困并最终走向富裕的主要路径。基于此,选取央视《致富经》栏目中6个农民创业实例作为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探析从农民创业到农业创业的跃迁过程。本文将环境诱因引入Viswanathan等的生存型创业系统,基于Saxton等创业支持行为理论构建由生存型农民创业到机会型农业创业跃迁的动力系统模型,演绎生存型创业到机会型创业的动态跃迁,揭示创业类型的跃迁是创业者在环境诱因的诱发下,突破生存型创业者的"模糊风险厌恶"心理禁锢,借助创业支持体系打破生存型创业系统在封闭的、非正式经济环境中形成的均衡,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捕获新的商业机会实现机会型创业发展,从而完成由封闭向开放、由非正式向正式经济组织的系统跃迁。该模型还揭示了创业类型的跃迁不仅是单一的个体行为,而且是一种群体行为,即:在实现自身创业跃迁时,农民创业者还对农村创业社区产生自下而上的影响,带动产业相关的农民群体进入正式的经济组织,实现从农民创业到农业创业的跃迁,从而在更大范围内缓解贫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玉鸣  石欢  
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有重要影响,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面临环境规制时,企业要么就地创新以实现环保达标符合规制要求,要么异地转移以规避当地的环境规制。结合“波特假说”及“污染避难所假说”,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会削弱“波特假说”;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而过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则相反;“波特假说”存在滞后特征,滞后一期和二期的环境规制强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他省份加权环境规制强度对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但对中、西部省份影响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玉鸣  石欢  
政府的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有重要影响,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当面临环境规制时,企业要么就地创新以实现环保达标符合规制要求,要么异地转移以规避当地的环境规制。结合“波特假说”及“污染避难所假说”,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环境规制强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和环境规制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污染避难所假说”会削弱“波特假说”;环境规制强度与企业的创新能力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即适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而过度的环境规制强度则相反;“波特假说”存在滞后特征,滞后一期和二期的环境规制强度均会对企业创新产生显著影响;“污染避难所假说”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他省份加权环境规制强度对东部地区影响显著,但对中、西部省份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郭韬,王广益,吴叶,丁小洲  
以创新投入为中介变量、股权结构为调节变量,构建了企业家背景特征与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基于254家科技型创业企业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家年龄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具有负向影响,教育水平、专业背景、职能背景均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创新投入在企业家年龄、教育水平、专业背景和职能背景与科技型创业企业绩效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股权结构对企业家年龄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对职能背景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股权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