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751)
- 2023(21061)
- 2022(17748)
- 2021(16462)
- 2020(13991)
- 2019(32081)
- 2018(31611)
- 2017(61139)
- 2016(33043)
- 2015(37026)
- 2014(36651)
- 2013(36121)
- 2012(32898)
- 2011(29330)
- 2010(29583)
- 2009(27630)
- 2008(27443)
- 2007(24447)
- 2006(21496)
- 2005(19115)
- 学科
- 济(135806)
- 经济(135624)
- 业(113352)
- 管理(111738)
- 企(100594)
- 企业(100594)
- 方法(63646)
- 数学(53069)
- 数学方法(52257)
- 财(42383)
- 农(38695)
- 业经(37330)
- 中国(34855)
- 制(29597)
- 务(28040)
- 财务(27946)
- 财务管理(27892)
- 农业(26585)
- 企业财务(26482)
- 地方(25381)
- 技术(25257)
- 理论(25244)
- 学(24874)
- 和(22869)
- 贸(22776)
- 贸易(22761)
- 易(22073)
- 划(21737)
- 体(21186)
- 银(21040)
- 机构
- 学院(468416)
- 大学(467063)
- 管理(189470)
- 济(188187)
- 经济(184209)
- 理学(163838)
- 理学院(162095)
- 管理学(159086)
- 管理学院(158205)
- 研究(147917)
- 中国(115047)
- 京(98707)
- 财(92426)
- 科学(90244)
- 农(73923)
- 所(72740)
- 财经(72616)
- 江(69983)
- 中心(68219)
- 业大(68106)
- 经(66093)
- 研究所(65462)
- 北京(62022)
- 范(58304)
- 师范(57759)
- 农业(57639)
- 经济学(56779)
- 州(55921)
- 院(54159)
- 财经大学(53906)
- 基金
- 项目(314464)
- 科学(249513)
- 研究(231184)
- 基金(229667)
- 家(198859)
- 国家(197170)
- 科学基金(171797)
- 社会(146825)
- 社会科(139246)
- 社会科学(139210)
- 省(123184)
- 基金项目(120708)
- 自然(111768)
- 自然科(109272)
- 自然科学(109249)
- 自然科学基金(107324)
- 教育(107167)
- 划(102739)
- 资助(95142)
- 编号(93807)
- 成果(75711)
- 重点(69770)
- 部(69407)
- 创(67773)
- 发(66038)
- 课题(64567)
- 创新(62779)
- 国家社会(60467)
- 教育部(60238)
- 制(59898)
- 期刊
- 济(207611)
- 经济(207611)
- 研究(136666)
- 中国(93268)
- 管理(75287)
- 财(75168)
- 学报(69491)
- 农(67432)
- 科学(65477)
- 大学(54534)
- 教育(51599)
- 学学(51521)
- 农业(46201)
- 技术(44290)
- 融(41704)
- 金融(41704)
- 财经(36155)
- 业经(35203)
- 经济研究(32591)
- 经(30979)
- 问题(26797)
- 业(26476)
- 技术经济(24541)
- 科技(23099)
- 统计(22864)
- 版(21732)
- 策(21717)
- 现代(21558)
- 理论(21433)
- 商业(21259)
共检索到6930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燕华 霍彬
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整合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研究框架,分析了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08家科技型企业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法发现: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组织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强化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科技型企业应加强与关联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周燕华 霍彬
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基于相关文献,本文整合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研究框架,分析了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并探讨了财政投入、税收优惠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协同创新与企业创新绩效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08家科技型企业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回归法发现: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技术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组织协同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中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政府应强化知识产权的立法和执法,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同时,科技型企业应加强与关联各方的协同,明确利益分配机制及合作方式,通过资源互补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预测
[作者]
康益敏 朱先奇 李雪莲
本文基于245家科技型企业调研数据,实证检验了伙伴关系对协同创新和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协同创新的中介作用,知识共享和认知多样性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伙伴关系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创新在两者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认知多样性正向调节了伙伴关系和协同创新之间的关系,知识共享正向调节了协同创新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且正向调节了协同创新的中介作用。本文研究结果对于企业如何利用伙伴关系提升创新绩效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范云翠
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是由多主体构成的复杂适应系统。本文分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基于刺激-反应模型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主体行为模式,基于涌现模型研究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整体行为模式,从而揭示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系统行为模式及作用机理,并据此提出科技型小微企业协同创新实现策略,为科技型小微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并提高创新效率奠定理论基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洁 乔彬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其绩效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各创新主体间的利益分配。为了评价其绩效,文章选择资源、技术、知识、风险在协同作用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绩效创新产生的影响效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实证研究对政府制定的财政补贴政策分别在这四个因素和协同创新绩效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政府补贴也呈现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关键词:
科技型中小企业 产学研协同创新 绩效评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解学梅 吴永慧 赵杨
在开放式创新背景下,随着竞争的加剧,协同创新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其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假设的基础上,识别和归纳了影响中小企业协同创新的五类因素和九类协同模式,并基于长三角16个城市316家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实证数据,诠释了企业协同创新的模式、影响因素与其创新绩效的关系。结果揭示: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的"企业主体"、"知识与技术"、"协同机制"、"协同网络"、"社会关系网络"五类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影响企业协同创新的"企业主体"、"知识与技术"、"协同机制"、"协同网络"四类因素对企业协同模式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然而,"社会关系网络"因素对企业协同模式作用不显著;此外,结果...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协同模式 影响因素 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卫红 赵鲲 张爱美
在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协同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企业协同创新的5类风险,即合作主体风险、信息风险、利益风险、结构风险、环境风险,探究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京津冀地区206家高技术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合作主体风险、信息风险、利益风险、结构风险、环境风险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2)不同风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其中信息风险和利益风险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聂增民
本文以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管理为例,对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实现机制进行研究,丰富了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为新时代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提供指导。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集"项目作业组织—项目技术创新—项目团队合作"于一体,通过系统整合的方法评估和选择适宜的技术,实现"人力资源—机具设备资源—施工任务—施工环境"的匹配与融合,形成适合项目运行的技术服务能力和作业技术路线,推进项目的成功管理。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实现机制及运行过程,同时也是项目内外部资源以及环境因素耦合的结果。文章运用机制设计理论和博弈论方法,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厘清了施工企业协同创新产学研主体利益及要素关系,阐明了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实现机制,即激励相容约束机制和环境适应性机制。最后以石油化工工程施工项目为例,对施工企业协同创新模式与实现机制进行了实践性分析。
关键词:
施工企业 协同创新 运行模式 实现机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家喜 金新元
界定了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内涵、分类及特征,得出高校-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的选择,从根本上是模式制度化水平选择的研究结论。归纳了以交易成本理论为代表的十大理论,以及各理论有关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理论主张。指出了影响协同创新模式选择的五大类核心因素,并就各个影响因素对于模式选择的机理进行了理论推演,得出相关结论。最后,提出了一个协同创新模式选择过程的概念模型——R-M-C-G模型,并运用案例检验了该模型的适用性及有关模式选择内在机理理论的合理性。
关键词:
协同创新模式 高校-企业 产学研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司林波 孟卫东
运用MaxDEA软件,采用CCR模型、BCC模型和影子价格分析构成组合DEA模型,对装备制造业技术协同创新绩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重要影响因素——政府作用力进行MATLAB仿真,按照政府作用力仿真结果,将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分为综合作用力-复杂成长型、政策激励力-平稳成长型、政府支持力-波动成长型3种类型。最后根据绩效评价和仿真结果分别提出针对装备制造业及各子行业发展,以及进一步加强政府作用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徐承红 朱俊杰 王艳
基于5省236家新创企业的调研数据,从利益相关者的制度逻辑入手,分析了风险投资者和政府机构对新创企业探索式创新和利用式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往期绩效和利益相关者介入新创企业发展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获得风险投资机构资金的新创企业倾向于采取利用式创新,而获得政府机构资金扶持的新创企业倾向于探索式创新;(2)新创企业往期绩效越好,其在获得风险投资机构资金后采取利用式创新的可能性越小,而在获得政府机构资金扶持后采取探索式创新的可能性越大;(3)风险投资机构介入新创企业发展的时间越长,新创企业采取利用式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峰 王一飞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创新数量转移到创新质量上来。聚焦技术创新过程中形成的技术锁定效应,运用DEA-SBM测度技术锁定效应并分析其发展趋势,检验技术锁定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并寻找解锁技术锁定负效应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技术锁定效应能够显著抑制创新绩效提升,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技术创新模式中的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对技术锁定负效应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且自主创新投入可以深度缓解技术锁定对创新绩效的消极影响;消化吸收能力在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之间发挥创新路径枢纽作用,表现为创新模式一体化的调节作用可以显著缓解技术锁定负效应。另外,异质性检验结果发现,创新能力不同未造成明显的技术锁定效应差异。研究结论对于积极调控我国技术锁定效应、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小根 陈红花 詹湘东
从网络交互性的视角,采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的影响过程及作用。结果显示:协同创新能力对企业创新开放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过程受到网络交互性的负向调节。最后从协同创新能力构建以及网络交互性的角度对企业创新管理和创新开放度决策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顾群
在政府补贴政策对企业创新影响效应存在争议的背景下,本文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3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激励作用;政府补贴对不同创新模式的影响存在差异,即政府补贴对企业探索式创新存在激励作用,但对于开发式创新则存在挤出效应。
关键词:
政府补贴 创新投入 创新模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永根
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对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进行基础性研究:阐述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内涵、关键要素以及特征等基础理论,研究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科技计划、科技经费与财务标准协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建议。
关键词:
科技计划 科技标准 协同创新 内涵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