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8)
2023(17792)
2022(15190)
2021(14373)
2020(11819)
2019(26915)
2018(26626)
2017(51151)
2016(27526)
2015(30874)
2014(30332)
2013(29088)
2012(26491)
2011(23598)
2010(23383)
2009(21014)
2008(19953)
2007(17362)
2006(14758)
2005(12308)
作者
(75108)
(62662)
(62081)
(59028)
(39653)
(30009)
(28275)
(24681)
(23742)
(21967)
(21294)
(20914)
(19742)
(19446)
(19230)
(18902)
(18669)
(18550)
(17965)
(17708)
(15331)
(15252)
(15122)
(14316)
(14070)
(13852)
(13722)
(13703)
(12441)
(12378)
学科
(103117)
经济(103002)
管理(80756)
(76460)
(64325)
企业(64325)
方法(46721)
数学(40237)
数学方法(39642)
(29242)
中国(28704)
(26261)
业经(24442)
技术(22564)
(22128)
地方(21138)
(20180)
农业(19796)
理论(19143)
(17579)
贸易(17567)
(17025)
(16651)
(16555)
(16487)
财务(16474)
财务管理(16439)
银行(16438)
环境(15891)
(15665)
机构
学院(370117)
大学(369026)
管理(148882)
(143051)
经济(139856)
理学(129764)
理学院(128369)
管理学(126006)
管理学院(125327)
研究(120173)
中国(88274)
(77234)
科学(75275)
(64604)
(59112)
(58025)
业大(56240)
中心(55599)
(53417)
研究所(53208)
财经(52104)
(49337)
师范(48830)
北京(47962)
(47566)
农业(45958)
(45004)
(43348)
经济学(42157)
技术(42077)
基金
项目(263503)
科学(208153)
研究(195348)
基金(189719)
(165023)
国家(163605)
科学基金(141533)
社会(122130)
社会科(115536)
社会科学(115509)
(104860)
基金项目(100904)
自然(91680)
教育(90833)
自然科(89600)
自然科学(89577)
自然科学基金(87939)
(87777)
编号(80552)
资助(76471)
成果(64557)
重点(58777)
(58119)
(57408)
(56264)
课题(55699)
创新(53660)
科研(50136)
项目编号(49862)
国家社会(49815)
期刊
(151801)
经济(151801)
研究(104078)
中国(72830)
学报(58346)
管理(54917)
(53752)
科学(53691)
(49015)
教育(48172)
大学(45029)
学学(42254)
农业(37260)
技术(35095)
(29129)
金融(29129)
业经(27157)
财经(24272)
经济研究(24092)
科技(20946)
(20773)
图书(19602)
问题(19316)
(18842)
(17696)
技术经济(17601)
理论(16975)
(16381)
论坛(16381)
商业(16174)
共检索到5298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史竹琴  朱先奇  许亚斌  
从多主体合作的视角出发,探索研究科技园区创新成果的转化问题,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有限理性条件下园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以企业成果转化成本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本作为重要研究参数,得出了不同情形下博弈双方的稳定策略,并运用Matlab软件对不同情形下系统的演化路径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研究显示:根据企业成果转化成本和科研机构研发成本取值条件不同,系统呈现出五种稳定状态;通过降低企业成果转化成本和科研机构研发成本,有助于推动系统向理想状态演进;除此之外,合作转化的总收益、园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企业和科研机构的额外收益、背叛合作的惩罚金等因素都会对系统演化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科技园区创新成果转化的相关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海龙  
农业高校推进有组织科研,打造创新链,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环节。研究总结新时代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面临新挑战,提出强化有组织科研引领,确立推进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筑基的理念;树立系统推进全员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坚持平台交叉融合支撑产业发展的理念;逐步建立制度保障科技成果转化的理念。研究以沈阳农业大学为案例对农业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进行阐释,提出新时代深入推进农业高校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加强科技成果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加强专业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冬  刘东皇  严登才  
科技企业孵化器作为科技园区的胚胎,其实施的技术创新服务在降低在孵企业创新风险,维系在孵企业创新意识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界定了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的内涵,厘清了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的具体模式;在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该服务存在的不足:如实施动力匮乏、专业服务人才缺失、创新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建议从复合型服务人才培养、引导性政策制定、创新服务链完善等方面优化孵化器技术创新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以增强在孵企业的创新潜力。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华强,邹弈星,刘长柱,冯文帅,王敬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方晓霞  
创新价值链理论重视价值创造和增值,符合成果转化的需求,可以为成果转化活动提供指导。从创新价值链视域出发,将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简单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发现,各个环节之间联系松散,上游科技成果价值内涵不足、中游中试环节缺失、下游服务配套机构发展不成熟,各创新要素流动受阻,整体创新效益难以发挥。因此,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可通过科教融汇、建立专利池、政府主导、机构助力、引育结合,优化科技成果适应性、提升科技成果承接能力、加强中试基地建设、赋能下游产业化、打造高职科技人才队伍,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志丹  吴敬学  毛世平  
本文通过对966家不同类型农业科技创新主体进行问卷调研,对其在获专利授权数、带动农户能力、产品销售收入三个方面进行绩效评价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创新主体,企业所获专利授权数明显高于其他创新主体的获专利授权数,非国有企业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而事业型研究单位和国有企业虽然具有较强的农户带动能力,但其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敬华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发展的基本能力之一。本文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创新的内容,分析了园区科技创新的制约因素,并对园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许爱萍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对我国农业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技创新与创新成果转化高度融合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并从科技体制改革、拓宽科技资金来源、规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提高相关主体科学素质等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妙燕  
本文根据科技园区内部特点、互动机制以及外部创新环境、创新网络和园区本身的产业发展,建立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决定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集群效应对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影响的结合制度、技术、知识创新等方面,提出一套基于集群的科技园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以广东省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对象,选用层次聚类分析法,用软件MATLAB中的pdist、linkage、dendrogram等函数,形成可视化的聚类树,得出各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邓立治  罗洪路  
知识创新融入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知识密集性的内在本质要求。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研究,确立了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创新的关键耦合域,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三阶段知识创新模式,明晰了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知识创新重点和阶段,该研究为提高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和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借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林海  
本文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分析高技术时代创新活动的基本特征 ,并提出集成创新理论观。在此基础 ,界定了创新能力的概念 ,分析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基本结构 ,提出了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分析框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志强  乔怡迪  刘璇  
创新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基本属性,创新质量决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质量。科技园区促进区域产业集聚,集聚显著影响科技园区创新,但缺乏对"一区多园"创新质量的综合集聚效应研究。由此,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质量指标体系,在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3种集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集聚模式对创新质量影响的动态空间面板模型;以2006—2017年中关村科技园区等相关数据为基础,研究不同集聚模式与创新质量的时空效应并对其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中关村科技园区创新质量呈现显著时间循环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各园区创新质量空间集聚存在高-高、低-低等模式并随着时间推移发生跃迁。所有园区受到正向显著的专业化集聚影响,大兴-亦庄园受到负向显著的多样化集聚影响,而房山园、密云园和延庆园受到的多样化集聚影响不显著,海淀园、朝阳园、大兴-亦庄园、东城园、西城园、通州园、门头沟园和顺义园受到市场竞争集聚效应的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杜海东  严中华  
加强科技园区创新能力是促进和实现我国高技术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战略的关键步骤,本文在集成创新理论观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结构维度,旨在为我国科技园区创新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基础的理论指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利庠  王水莲  
现阶段提升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必须实现分类推进向系统推进的转变。本文提出了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三维动态模型,以价值结点、信息结点、物流结点、商流结点和政府结点的协同性为结点维,以技术推动平台、市场拉动平台和知识内在动力平台的互动性为动力维,以制度和文化的啮合性为机制维。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推进科技园区和谐创新力的三大机制:文化与制度啮合机制、平台互动机制和多结点创新网络机制。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徐哲根  杨璐  栾绍娇  
结合接力创新,以2017年教育部62所直属高校为研究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和DEA—BCC模型,分别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进行评价,并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6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之间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差异大;多数高校为非DEA有效,且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与效率并不完全匹配,存在低匹配和不匹配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