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7)
2023(5172)
2022(4360)
2021(4145)
2020(3420)
2019(7288)
2018(7213)
2017(13086)
2016(6526)
2015(6985)
2014(6388)
2013(5995)
2012(5429)
2011(4864)
2010(5014)
2009(4818)
2008(4600)
2007(4307)
2006(3806)
2005(3088)
作者
(17064)
(14385)
(14312)
(13240)
(9102)
(6890)
(6124)
(5373)
(5254)
(5078)
(4964)
(4804)
(4748)
(4489)
(4310)
(4252)
(4197)
(4153)
(4136)
(3967)
(3426)
(3393)
(3329)
(3321)
(3318)
(3257)
(3147)
(3111)
(2923)
(2755)
学科
(26282)
(25390)
企业(25390)
(25310)
经济(25297)
管理(24726)
技术(15445)
技术管理(11653)
方法(10879)
业经(9747)
理论(8331)
中国(7389)
(6384)
(5811)
数学(5772)
数学方法(5659)
(5593)
经济理论(5335)
地方(5201)
农业(5114)
(4375)
银行(4369)
(4298)
(4291)
(4236)
产业(4215)
企业经济(4096)
(3927)
金融(3927)
(3885)
机构
学院(89955)
大学(86665)
管理(38993)
(33663)
理学(33540)
理学院(33185)
经济(32963)
管理学(32717)
管理学院(32512)
研究(27157)
中国(20922)
(17740)
科学(16942)
(15786)
(14328)
(13322)
师范(13218)
中心(12649)
财经(12374)
(12044)
(11792)
北京(11278)
(11134)
商学(11116)
商学院(10981)
研究所(10833)
师范大学(10551)
(10255)
(10121)
业大(10066)
基金
项目(60993)
科学(50437)
研究(47322)
基金(43668)
(37176)
国家(36820)
科学基金(33360)
社会(31615)
社会科(29869)
社会科学(29864)
(26804)
基金项目(24172)
(21041)
教育(20837)
自然(20524)
(20142)
自然科(20091)
自然科学(20085)
自然科学基金(19782)
编号(17876)
创新(17550)
资助(16277)
(14253)
(13633)
成果(13549)
重点(13215)
课题(13020)
国家社会(12811)
(12599)
(12369)
期刊
(39985)
经济(39985)
研究(25082)
中国(21355)
管理(17281)
科学(12341)
(11922)
教育(11581)
科技(9793)
学报(9085)
技术(8677)
(8455)
业经(7942)
大学(7506)
(7185)
(7043)
金融(7043)
学学(6934)
(6512)
旅游(6512)
(6512)
农业(6000)
(5890)
论坛(5890)
经济研究(5791)
技术经济(5752)
财经(5524)
学刊(5242)
旅游学(5237)
游学(5237)
共检索到134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谷慧敏   李彬   吕点点  
<正>近年来,新兴科技在旅游中的应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特别是最近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类新型人工智能被认为能够催生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新组织和新岗位~((1)),在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者体验、旅游目的地管理与市场营销、旅游企业运营管理等方面产生重大变革与创新~((2))。然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科技由于技术本身存在的“盲区”、技术过度应用带来的人类在存在论方面的伦理问题~((3)),以及在旅游中的体验、服务、运营、监管等方面的伦理困境,需要旅游学术界充分关注。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乔向杰   唐晓云   方忠权  
<正>当前,数字经济正逐渐成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正通过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培育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旅游产业数字化,应用新一代数字科技,以价值释放为核心、数智赋能为主线,对旅游产业进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对构筑竞争新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此战略下,产业要素之间普遍联系、相互促进、彼此影响,
关键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婵娟  翟渊明  刘博京  
全世界范围内技术革新的复杂性与技术应用的脆弱性之间正呈现出冲突和矛盾的状态,技术理性的不确定性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无限担忧。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我们迫切需要在伦理道德层面展开对现代科学"技术行为"的探究,建立"负责任创新"模式,合理的避免由科学技术引发的社会与伦理问题,认清人类本身存在的真实境遇,寻求符合伦理观念的道德规范,并同时解决技术理性带来的人的异化问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娜  陈君  
负责任创新(RRI)旨在科学和技术创新过程中社会行动者和创新者彼此负责,同时会考虑创新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及创新产品的可接受性、可持续性和社会需求。其内涵分为行政定义和学术定义。在预期、反思、协商、反应、可持续性、关怀这6种负责任创新框架的基础上引入无私利性,基于负责任创新这7种框架理念解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安全、隐私、结果等三方面主要伦理问题,探讨嵌入RRI框架来解决人工智能(AI)在产生、应用和发展等过程中滋生的伦理问题的路径,使AI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社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鄢一龙  
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爆发,人类文明正进入新一轮数智革命,人类如何有效驾驭新技术,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重要命题。人类最重要的文明命题已经从“人禽之辨”转为“人机之辨”,包括人是否能被机器替代、人多大程度让渡权力、文明发展是否以人类为中心三个子命题,人类对于文明的最大意义在于主体性。从科技至上到科技向善根本在于以道驭器,科技应恢复器的从属地位、处理科技带来的不平等问题,并建构人类对科技的治理体系。面对科技快速进步,要内求于人的德性,以道驭器,推动道德与科技双轮驱动才能真正促进人类社会进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淼   乔魏若寒   雷家骕  
基于“负责任创新”理论范式框架,选取4个中国互联网企业代表性数字产品,采用扎根理论和多案例研究方法,探讨新兴数字技术发展背景下企业践行科技向善行为的微观演化过程。结果发现:企业科技向善行为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意愿产生、产品开发、产品运营与绩效影响;“负责任创新”理论范式在不同阶段的特征表现和关注点不同;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行为过程中会发生角色变化;在企业科技向善行为情境下,“负责任创新”理论范式具有新的特征表现。一方面,揭示企业科技向善行为微观演化过程机制,拓展“负责任创新”范式研究视角与理论内核;另一方面,为企业开发科技向善产品、用户规范使用数字产品,以及政府对数字技术进行有效规制提供相应的启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苏杰初  
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数智时代,伦理风险防控是数据治理的关键目标,更是图书馆提升数据价值与创新数据服务的前提。文章运用扎根文献研究方法梳理图书馆数据治理的隐私侵犯、数据失真、数据侵权、数据鸿沟等伦理风险及其防控原则;从制度伦理和德性伦理维度剖析伦理机制风险防控的合法性与可行性,深入探究图书馆数据治理伦理机制的理论框架及实践路径。文章指出图书馆数据治理伦理机制的伦理分析、伦理干预和伦理调适能有效防控数据治理伦理风险;同时,以数智赋权维护机制的运行秩序,以数智赋能提升机制的防控能力,以数智赋德培养主体的数据道德是数智时代图书馆数据治理伦理机制的优化路径。数据治理伦理机制是数据伦理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通道,具有伦理风险防控的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能为图书馆完善数据治理体系与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提供理论范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相安   赵柯然   程佳军   赵瑞芳  
[目的/意义]对科技创新前沿的掌握和占领是在国家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方法/过程]文章吸收借鉴已有情报方法体系中“依层次”“依过程”和“依对象”的经典建构思路,面向科技创新前沿的两大重点情报任务,探索数智技术在科技情报研究中的赋能方式,构建面向科技创新前沿的数智情报方法体系框架。[结果/结论]该方法体系由基础型的情报流程通用方法、集成型的情报任务专用方法和驱动型的情报数智赋能方法构成。其中,情报数智赋能方法描述了数智技术的赋能方式,包括赋能情报思维的“选择式”,赋能情报流程的“嵌入式”和赋能情报任务的“融合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廖苗  
近年来,"负责任研究与创新"逐渐成为欧美科技政策研究领域的热议概念,它强调科技创新过程的伦理和社会影响,并试图通过协商参与对创新进行综合治理。我国既往科技管理体制中的科学主义、发展主义及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等特征不利于负责任研究与创新理念的实行。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社会公众、科技共同体、企业和政府针对创新社会责任的态度和行为方面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为负责任研究与创新在中国落地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未来该理念在中国的推行还面临着如何平衡责任与创新、加强各行动主体间的沟通合作以及推动公众参与科技治理等诸多挑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肖鹏  
2021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询意见的函》提出拟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这一更名行动的利弊与褒贬在短期内恐难评说,且尚未真正落地,但毋庸置疑的是,又一次,我们身处学科变革的路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延东  廖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卢阳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这是基于国家长远发展和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视角,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最新部署。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陆伟   马永强   刘家伟   杨金庆   程齐凯  
以ChatGPT (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文本生成、人机对话等方面展现出了优异的性能。在大模型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在赋能科研创新方面表现出重要的现实价值。当前的科技信息资源管理和知识服务能够为科研创新提供较为准确的信息以及常规的知识聚合服务,但是仍未能与科研创新活动形成深度融合。同时,科研人员在科研活动中也面临信息处理能力不足、认知能力有限等挑战。据此,本文首先对数智时代科研活动的新特点进行了剖析,然后提出了基于数智技术的创新辅助框架,并对所提出的框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其在创新全过程中的功能定位、服务模式和关键赋能路径。未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数智赋能的科技信息资源管理将进一步嵌入科研创新活动全过程。基于数智技术的创新辅助服务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细粒度的知识和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如面向文献阅读、实验设计和论文撰写场景的创新辅助服务,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科研创新活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增现   刘爱军   柴建   周昊澄  
数智技术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科技,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的同时,引发了诸多伦理道德风险,且相关伦理问题表现出系统性与复杂性,传统伦理方法已无法有效应对。针对如何将哲学范畴、道德算法、伦理设计及社会伦理与现实行业背景融合,抽象并凝练出数智技术面临的伦理困境及解决此类复杂系统性困境的理论方法,将系统科学思维范式引入数智技术伦理问题研究中,对霍尔三维体系结构模型进行改进,并从时间维、逻辑维和知识维剖析复杂系统性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探索伦理风险治理路径,破解复杂系统性伦理问题的规律密码,为伦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参考。结果发现:智能算法的数据局限性引发诸如部分个人权力被遗忘、某些行业恶性竞争等社会伦理困境,以及个人隐私与安全、算法设计偏见和不道德操作、工程师伦理困境等技术风险,而无论是伦理问题自身整体性还是诱因的复杂性,都是导致数智伦理困境的关键因素;基于系统工程思维、交互融合工程伦理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提出的伦理嵌入的新型霍尔三维结构模型可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能动作用,其中时间维主要应对有关社会伦理问题,逻辑维主要应对有关伦理风险,知识维则主要应对工程师伦理困境。基于改进的模型,提出具体的伦理风险治理路径: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工程师伦理培养体系;构建以善为指引的算法设计监管机制;构建技术产业化阶段伦理评估框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先江   张紫怡   李炎  
数智化为制造企业产品创新带来了新的环境,本文提出数智化知识整合概念,并将企业双元产品创新能力划分为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和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基于“资源基础观”理论和“知识整合”理论,构建了数智化转型-数智化知识整合-双元创新能力(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链式关系概念模型,以国内208家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数智化转型对其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其突破式产品创新能力的正向影响不显著;数智化知识整合对数智化转型与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挥中介作用;环境不确定性对数智化转型与渐进式产品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