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43)
- 2023(16192)
- 2022(13834)
- 2021(12870)
- 2020(10805)
- 2019(24740)
- 2018(24514)
- 2017(46362)
- 2016(24856)
- 2015(27940)
- 2014(27572)
- 2013(26883)
- 2012(24575)
- 2011(22070)
- 2010(21987)
- 2009(20230)
- 2008(20055)
- 2007(18193)
- 2006(15479)
- 2005(13618)
- 学科
- 济(101623)
- 经济(101527)
- 管理(76980)
- 业(73125)
- 企(60759)
- 企业(60759)
- 方法(47577)
- 数学(41700)
- 数学方法(41170)
- 农(28356)
- 财(26773)
- 中国(26654)
- 业经(22373)
- 地方(22076)
- 技术(21597)
- 学(20857)
- 环境(19083)
- 农业(18991)
- 制(18700)
- 贸(18199)
- 贸易(18185)
- 易(17572)
- 务(17275)
- 财务(17223)
- 财务管理(17180)
- 理论(16776)
- 银(16523)
- 银行(16483)
- 企业财务(16266)
- 融(16222)
- 机构
- 学院(351548)
- 大学(348612)
- 济(142955)
- 经济(139926)
- 管理(138623)
- 理学(119651)
- 理学院(118335)
- 管理学(116176)
- 管理学院(115537)
- 研究(113250)
- 中国(87117)
- 京(72837)
- 科学(70196)
- 财(65555)
- 农(56315)
- 所(56031)
- 中心(54554)
- 江(53501)
- 财经(52578)
- 业大(51991)
- 研究所(50701)
- 经(47659)
- 北京(45308)
- 范(45148)
- 师范(44690)
- 农业(43988)
- 经济学(43875)
- 州(42905)
- 院(41387)
- 经济学院(39792)
- 基金
- 项目(239012)
- 科学(189739)
- 研究(174027)
- 基金(173807)
- 家(151469)
- 国家(150229)
- 科学基金(130509)
- 社会(110792)
- 社会科(105147)
- 社会科学(105116)
- 省(95232)
- 基金项目(93083)
- 自然(85211)
- 自然科(83267)
- 自然科学(83242)
- 自然科学基金(81751)
- 教育(80411)
- 划(79470)
- 编号(70090)
- 资助(69803)
- 成果(55165)
- 创(54063)
- 重点(53779)
- 部(52133)
- 发(51804)
- 创新(49888)
- 课题(48209)
- 国家社会(46031)
- 科研(46030)
- 大学(44876)
- 期刊
- 济(155181)
- 经济(155181)
- 研究(98264)
- 中国(68903)
- 财(52989)
- 学报(52528)
- 管理(50762)
- 科学(49964)
- 农(49538)
- 大学(40004)
- 学学(37733)
- 教育(36791)
- 农业(33523)
- 技术(33196)
- 融(32118)
- 金融(32118)
- 业经(26641)
- 财经(25935)
- 经济研究(24188)
- 经(22307)
- 问题(20355)
- 业(19003)
- 科技(18939)
- 技术经济(18739)
- 统计(17278)
- 策(16930)
- 版(16677)
- 商业(16470)
- 图书(16453)
- 资源(16389)
共检索到5128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潘明明 谢荣见
构建市场分割诱发科技创新驱动绿色生态效率空间分异理论框架,借助2001~2016年中国大陆30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面板门槛效应模型,以市场分割视角实证探究科技创新作用绿色生态效率空间分异内在机理。结果表明:中国绿色生态效率逐年下降,同时与科技创新关系呈显著空间分异特征;市场分割诱发科技创新作用绿色生态效率空间分异,弱市场分割地区科技创新推进绿色生态效率,强市场分割地区作用则相反;市场分割调节科技创新作用绿色生态效率通过限制产品流通,降低企业绿色生产意愿和阻碍人才、资本流动,削弱企业绿色生产人才、设备支撑途径展开;我国多数省区市场分割程度过高,政府过度干预经济,需及时改革。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雅琼 韩志非 刘亚芬
选取2007—2021年中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面板数据,运用基准回归模型实证检验高技术产业集聚、要素市场分割与绿色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得出: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有效缓解要素市场分割现象。同时,高技术产业集聚可提升绿色创新效率,且专业化集聚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多样化集聚。中介检验发现,高技术产业集聚可通过调节要素市场分割绿色创新效率发挥促进作用。拓展分析表明,高技术产业集聚与环境规制之间呈现正向关联关系。在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调整要素市场分割测算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因此,提出塑建高技术产业集聚新生态、重构要素市场化配置新范式、构筑环境规制制度新格局的建议,希冀助力绿色创新效率提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鲍涵 滕堂伟 胡森林 丁娟
绿色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绿色创新效率空间分异事关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选取2006~2017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SBM模型测度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利用Theil指数、Hurst指数等刻画绿色创新效率时空特征,并选择Tobit模型从“自然-经济-政策”3个维度系统定量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长三角地区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波动性上升,区域差异逐渐减小,区域协同发展态势明显。(2)长三角地区部分核心城市周围出现效率“洼地”,高效率分布区由自然禀赋优越区域向技术水平、产业结构高水平区域转变。(3)长三角中部城市绿色创新效率有逆持续下降风险,东部沿海地带及江苏省外圈各市成为主要持续增长区域,呈带状和环状分布。(4)经济要素和政策要素较自然要素对绿色创新效率的解释度更高,城市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和环境规制等因素的作用尤其明显,但各因素的作用均呈现出阶段性差异。这为制定因地制宜型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政策、促进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家辉 刘强 徐生霞
通过引入PM2.5指标改进绿色生态效率的测度模型,采用全国281个地级2005~2020年的面板数据,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创新型城市的设立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我国绿色生态效率地级市和城市群层面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而京津冀城市群表现为“U”型特征。创新型城市的设立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相较于其他区域板块,中部地区的政策效应较弱;产业高级化和创新环境改善对城市绿色生态效率的作用效果呈现出先促进后抑制的调节效应。因此,各地应借助创新型城市的政策外溢效应,结合地区环境比较优势,以优化产业结构和稳定创新环境为突破口,有序推进国家创新型体系建设。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江三良 胡凯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本文以基于相对价格法计算的区域市场分割指数与2004~2022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指标为基础,分析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区域市场分割显著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且抑制过程具有一定的持续性。进一步分析发现:资本品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抑制作用同样显著;市场分割通过环境规制、创新资源配置、数字普惠金融效应抑制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位于东西部地区、低市场化水平地区、低集中度行业的企业、处于低融资约束水平和低数字化转型程度的企业以及国企的绿色技术创新受到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冯磊 张涛
随着生态问题和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社会中的各种组织开始探讨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构建绿色生态油田逐渐成为油田企业的发展目标。要实现建设绿色生态油田,必须进行组织再设计。在组织设计的一般理论基础上,我们提出绿色生态油田组织设计应遵循的原则:追求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的原则、分工明晰原则、层幅适当原则、人职结合原则、部门化原则等;同时,提出绿色生态油田的组织结构应向扁平化、柔性化、网络化、虚拟化和组织结构边界的模糊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绿色生态油田 组织设计 扁平化 网络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亚宁 杨开忠 顾芸
针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成本差异缩小而创新增长差异扩大的谜题,本文基于空间经济增长理论,从"成本—空间"视角对传统创新理论进行时空整合拓展,构建了分析创新成本和空间分割影响创新增长分异的内生创新增长理论。研究发现:(1)随着创新成本的区际趋同,空间分割成了影响创新增长分异的关键因素;(2)降低产品市场分割程度、技术空间分割程度以及扩大市场规模有利于促进创新增长;(3)对于创新落后区而言,打破空间分割、扩大市场规模是缩小与创新领先区创新增长差异的有效手段;(4)基于省级层面数据和空间动态面板模型的高技术产业创新增长实证分析,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均有效验证了理论命题。最后提出了促进高技术产业平衡充分发展、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邓峰 杨婷玉
运用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未包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03—2016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究市场分割与省域创新效率的空间相关性,并揭示创新要素流动在两者中发挥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市场分割程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其对创新效率依然有十分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表现为中、东、西逐一递减;进一步探究发现创新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十分显著,其中市场分割通过阻碍R&D人员流动进而抑制创新效率的中介效应大于R&D资本;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创新要素流动的中介作用具有差异性,呈现中—东—西的下降趋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占杰
生态环境的压力使"绿色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选择。文章在分析了绿色创新在新形势下对企业竞争优势影响的基础上,认为绿色创新通过塑造企业绿色形象和发挥技术先动性使企业获得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内部动力包括利润最大化、企业成长需求和提升企业价值,外部动力包括政府政策导向、科技推动、市场竞争和舆论压力等,最后从政府、企业家和消费者的角度对促进企业通过绿色创新提升企业竞争优势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绿色创新 竞争优势 社会支持 动力系统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洪燕 乔朋华
中国工业发展经历了4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工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绿色创新是基于目前能源与生态约束下中国工业创新的必经之路。文章采用DDF模型,分析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技术缺口比率以及全局参比下工业绿色创新动态效率Malmquist指数及其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工业绿色创新效率地区间异质性明显,多数效率前沿省份都位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在考虑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各地区TGR呈上升趋势,地区间技术缺口比率差距逐渐缩小;样本期内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显示中国大部分省份工业绿色创新动态效率是提高的;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较高的省份主要为技术驱动,而工业绿色创新效率较低省份多为效率驱动,工业绿色创新动态效率较高的省份为技术变化和效率变化共同驱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树旺 吴婷 李梓博
在绿色生态理念下,如何有效提高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发挥其绿色经济支撑带作用,对推动中国经济提效增速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绿色创新视角,选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含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创新效率及其空间分异特征,并采用面板Tobit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驱动机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总体上不断提高,但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自2009年开始存在显著且不断加强的集聚趋势,局部空间集聚不断趋向高高集聚,且高高集聚主要集中于上、下游流域;从影响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因素来看,企业污染成本、技术市场成熟度与市场开放程度对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利于绿色创新效率的提高,环境规制强度与绿色创新效率呈倒U型,具有明显的拐点效应,产业结构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据此,从加强流域绿色创新合作、改善技术市场环境、提高环境规制效率等方面提出提升长江经济带绿色创新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彭长生 黄兴宇 李羚锐 黄先军
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是当前绿色金融政策工具设计的最大一块“试验田”,有效发挥出其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及区域辐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2017—2022年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陆续设立看作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DID和空间DID模型,围绕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和邻近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效应进行探究。研究发现:试验区设立对所在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提升效应,且对邻近城市的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此外,这一政策对区域绿色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依托于地区自身的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规模越大、金融服务能力越强,越有利于该提升作用的实现。基于以上结论,本文为试验区与非试验区间的绿色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侯纯光 程钰 任建兰 陈延斌
运用数理统计和地理学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科技创新与绿色化的时空演变进行刻画并对科技创新对绿色化的影响机制进行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2000—2014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绿色化水平逐年提升,二者的时序演变具有显著相似性;(2)科技创新和绿色化在空间分布上均由"大差距低水平"逐渐向"小差距高水平"的特点转变;(3)科技创新通过资源利用效应、投入产出效应、知识外溢效应以及人力资本效应对区域绿色化起到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旭 秦书生 王宽
文章基于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从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路出发,对企业绿色技术驱动绿色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运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研究方法,在阐明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进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了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从微观层面指出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即企业在生产方式上,要通过开发利用绿色技术,建造绿色企业,发展绿色生产等措施以实现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在技术运用上,要大力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资源化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绿色技术 技术创新 生态文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