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08)
- 2023(9611)
- 2022(8340)
- 2021(7631)
- 2020(6700)
- 2019(15278)
- 2018(15129)
- 2017(28708)
- 2016(15609)
- 2015(17765)
- 2014(17339)
- 2013(17186)
- 2012(16203)
- 2011(14775)
- 2010(15122)
- 2009(14241)
- 2008(14616)
- 2007(13552)
- 2006(11540)
- 2005(10245)
- 学科
- 济(64067)
- 经济(64007)
- 业(50855)
- 管理(49358)
- 企(42995)
- 企业(42995)
- 方法(30278)
- 数学(25991)
- 数学方法(25698)
- 技术(18754)
- 农(17768)
- 中国(17296)
- 财(16988)
- 学(14925)
- 业经(14349)
- 技术管理(12699)
- 地方(12360)
- 农业(12029)
- 制(11988)
- 贸(11968)
- 贸易(11962)
- 易(11579)
- 理论(11266)
- 务(10776)
- 财务(10757)
- 财务管理(10731)
- 银(10721)
- 银行(10685)
- 和(10627)
- 企业财务(10158)
- 机构
- 大学(231903)
- 学院(230348)
- 济(93694)
- 经济(91740)
- 管理(89478)
- 研究(77871)
- 理学(77288)
- 理学院(76402)
- 管理学(75065)
- 管理学院(74610)
- 中国(57827)
- 科学(49263)
- 京(48985)
- 财(42499)
- 农(40251)
- 所(40169)
- 研究所(36702)
- 江(36050)
- 中心(35712)
- 业大(35044)
- 财经(33898)
- 农业(31780)
- 范(30976)
- 北京(30709)
- 师范(30661)
- 经(30613)
- 经济学(28639)
- 州(28320)
- 院(27677)
- 经济学院(25946)
- 基金
- 项目(152224)
- 科学(120346)
- 研究(111388)
- 基金(109357)
- 家(95637)
- 国家(94828)
- 科学基金(80832)
- 社会(70006)
- 社会科(66219)
- 社会科学(66199)
- 省(61165)
- 基金项目(58346)
- 自然(52075)
- 教育(51665)
- 划(51633)
- 自然科(50904)
- 自然科学(50880)
- 自然科学基金(50029)
- 编号(44739)
- 资助(43439)
- 创(37466)
- 成果(37124)
- 重点(34763)
- 创新(34117)
- 部(33695)
- 发(33276)
- 课题(31514)
- 科研(29128)
- 教育部(28664)
- 国家社会(28582)
共检索到339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科技创新链不能只是从研发和发明开始,应该从科学发现即知识创新开始,其终点是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这样,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上游环节,即知识创新环节,中游环节,即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即创新价值的实现环节,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上游阶段是基础性科技创新,中游阶段是应用性科技创新,即发明阶段。而在下游阶段更多的是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创新成果的总价值是整个创新链的结果,但创新链包含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创新价值形成。从研发出的新技术到最终被采用并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分析,某项创新成果的价值不能简单理解为其交易价值,需要理解为经过多个阶段的最终价值。科技创业、风险投资、营销都是围绕这个创新成果来运动的。创新创业全过程所有的努力都是要使创新成果价值最大化。创新成果的价值会由于上述创新而叠加。由知识创新阶段进入孵化新技术阶段,关键在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起作用的是知识资本。由孵化新技术转向采用新技术阶段,关键在科技创业,起作用的是风险资本。由采用新技术阶段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关键在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起作用的是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因此科技创新的全过程是科学家的知识资本、企业家的人力资本和风险投资家的金融资本的集合。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链 价值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洪银兴
科技创新链不能只是从研发和发明开始,应该从科学发现即知识创新开始,其终点是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这样,科技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上游环节,即知识创新环节,中游环节,即创新的知识孵化为新技术的环节;下游环节,即采用新技术的环节,即创新价值的实现环节,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阶段。上游阶段是基础性科技创新,中游阶段是应用性科技创新,即发明阶段。而在下游阶段更多的是商业模式创新和市场创新。创新成果的总价值是整个创新链的结果,但创新链包含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创新价值形成。从研发出的新技术到最终被采用并进入市场的全过程分析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链 价值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普查
长期以来,企业在制定战略决策时,常用价值链分析法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然而,传统价值链分析只重视企业自身运作,忽视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有机联系,使企业的战略决策不能建立在对外部环境的变动之上,因而影响战略决策的质量。近年来,一种基于定量分析视角的利润库分析法逐步形成,此方法克服了传统价值链分析法的种种局限,在企业战略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对传统价值链分析的创新。
关键词:
价值链 利润库 战略 核心竞争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朝军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是在一定区域内相同或相近产业的中小企业利用集群的优势进行创新。在高技术产品从最初的生产者到最终顾客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增值环节,每一个增值环节都可以由一个或几个企业来完成,各个企业之间根据各自的创新投入进行市场交易,从而形成价值链接与创新网络,各个创新主体通过价值链的联系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就形成了集群创新的链式发展模式。通过集群内价值链上相关创新主体的密切合作进行集群创新,同时充分利用集群外部的创新资源开展集群层面上的开放式创新,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在产业集群升级的过程中获得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权,从而实现集群与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朝军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是在一定区域内相同或相近产业的中小企业利用集群的优势进行创新。在高技术产品从最初的生产者到最终顾客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增值环节,每一个增值环节都可以由一个或几个企业来完成,各个企业之间根据各自的创新投入进行市场交易,从而形成价值链接与创新网络,各个创新主体通过价值链的联系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就形成了集群创新的链式发展模式。通过集群内价值链上相关创新主体的密切合作进行集群创新,同时充分利用集群外部的创新资源开展集群层面上的开放式创新,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朝军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是在一定区域内相同或相近产业的中小企业利用集群的优势进行创新。在高技术产品从最初的生产者到最终顾客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可以分解为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增值环节,每一个增值环节都可以由一个或几个企业来完成,各个企业之间根据各自的创新投入进行市场交易,从而形成价值链接与创新网络,各个创新主体通过价值链的联系而进行的创新活动就形成了集群创新的链式发展模式。通过集群内价值链上相关创新主体的密切合作进行集群创新,同时充分利用集群外部的创新资源开展集群层面上的开放式创新,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盛辉
现如今,国际上企业技术创新范式不断更替演进,先后经历了大约六代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范式:技术推动型创新范式、需求拉动型创新范式、技术与市场耦合型创新范式、一体化整合型创新范式、行政推力型创新范式、系统集成与网络化创新范式。技术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不是技术范畴,开始于技术设想,终止于商业上的成功应用。在整个创新过程中要经过一些不同创新阶段:构想与评估创新阶段、研究与开发(R&D)创新阶段、试验与试产创新阶段、生产与销售创新阶段、信息传播创新阶段以及知识资本管理创新阶段。每个创新阶段都将产生相应的知识产权。现阶段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江南 罗利华 彭新德 黄力士 蔡立湘
在分析了湖南农业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根据新阶段对农业科技的客观要求 ,提出了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与近期可启动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并从政策、人才、基础条件、科技投入诸方面 ,提出了湖南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农业 湖南省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黄志亮
区域创新是促进区域发展能力的提高和区域民众福祉增进的有机联系的各具特色的经济网络系统行为。区域创新不是一次性行为,而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主要经历初级要素主导、中级要素主导、高级要素主导等三个阶段。衡量区域创新不同阶段的标志值就是地区劳动生产率(区域内每个劳动者年创造的GDP)和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
关键词:
区域创新 依据 起点 终点 过程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根文 李双双 曾行运
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规划的实施,节能环保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价值链角度对技术创新效率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了技术创新价值链模型,随后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曼奎斯特指数法分别测度了技术创新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并对两个阶段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得出:我国节能环保上市公司两个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均不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要高于技术成果生产效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爱君 杨春林 张永年 钟方雷
基于两阶段价值链视角,运用Super-NSBM模型测度2011—2020年中国284个地级市的绿色科技研发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并利用135.53万家数字经济企业微观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两阶段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数字经济产业、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三者在空间上均呈现出“高高—低低”的集聚态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能够显著促进绿色科技研发效率和绿色成果转化效率的提升,但是会对绿色成果转化效率产生负向溢出效应,且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区域研究表明,东部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对两阶段绿色创新效率的促进效应更明显。“硬设施”和“软环境”的调节效应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人才数字素养和数字金融支持分别在绿色科技研发与绿色成果转化两阶段起到不同程度的正向调节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港 赵守国 韩先锋
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中国工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划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转化两个阶段,并运用2005-2011年中国工业37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对各阶段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从价值链视角来看,信息化水平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尤其对后者的影响更为明显;相比技术开发能力,企业规模和市场化水平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进入壁垒和FDI仅对中国工业技术转化能力有显著影响,行业进入壁垒越高越利于技术转化能力的提高,而FDI并不是引进的越多就越有利于技术
关键词:
信息化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 价值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尹成杰
本文系统学习和回顾了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做出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大判断,为制定“三农”工作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了“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地位;实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推动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实行“两减免、三补贴”政策,终结了2 0 0 0多年来的种田纳税制度的历史;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做出“两个趋向”重要论断,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这些重要理论和政策创新,是推进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持和政策保障。
关键词:
“三农” 理论 政策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家祥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开放理论紧随对外开放的实践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进入新世纪和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后,这一理论在提出背景、承接任务、研究内容等方面呈现了新的特征,在开放理念、开放战略、开放路径、基础理论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为理论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余泳泽
本文基于价值链的视角,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分别对各阶段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基本结论有:两个阶段中技术创新的平均效率都较低,且有持续恶化趋势,这主要源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创新两阶段生产力的提高均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从价值链视角看,技术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都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市场化程度、企业规模、政府政策支持和企业自身的经营绩效对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均有正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