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15)
- 2023(12812)
- 2022(11024)
- 2021(10444)
- 2020(8376)
- 2019(19379)
- 2018(19297)
- 2017(36676)
- 2016(19617)
- 2015(21845)
- 2014(21624)
- 2013(21123)
- 2012(19115)
- 2011(17052)
- 2010(16959)
- 2009(15314)
- 2008(14665)
- 2007(12823)
- 2006(11005)
- 2005(9375)
- 学科
- 济(74277)
- 经济(74203)
- 管理(61070)
- 业(59223)
- 企(50913)
- 企业(50913)
- 方法(35006)
- 数学(29721)
- 数学方法(29259)
- 中国(20486)
- 技术(20258)
- 农(20215)
- 业经(18305)
- 财(17995)
- 学(16519)
- 地方(15554)
- 理论(14147)
- 农业(14035)
- 技术管理(13320)
- 和(12953)
- 制(12833)
- 贸(12205)
- 贸易(12195)
- 环境(12009)
- 易(11825)
- 务(11772)
- 财务(11708)
- 财务管理(11687)
- 银(11514)
- 划(11489)
- 机构
- 大学(271568)
- 学院(271338)
- 管理(113520)
- 济(102573)
- 经济(100193)
- 理学(99214)
- 理学院(98154)
- 管理学(96443)
- 管理学院(95947)
- 研究(86184)
- 中国(63278)
- 京(57792)
- 科学(55379)
- 财(45528)
- 所(41799)
- 业大(40679)
- 农(39695)
- 中心(39424)
- 江(38385)
- 研究所(38331)
- 财经(37131)
- 北京(36465)
- 范(36046)
- 师范(35755)
- 经(33732)
- 院(32226)
- 州(31779)
- 农业(30890)
- 技术(30227)
- 经济学(29196)
- 基金
- 项目(193402)
- 科学(153141)
- 研究(144046)
- 基金(139026)
- 家(120400)
- 国家(119363)
- 科学基金(103770)
- 社会(89191)
- 社会科(84515)
- 社会科学(84493)
- 省(77188)
- 基金项目(74399)
- 自然(67617)
- 自然科(66084)
- 自然科学(66072)
- 教育(65766)
- 自然科学基金(64879)
- 划(64470)
- 编号(59339)
- 资助(56011)
- 成果(47628)
- 创(44603)
- 重点(42657)
- 部(41503)
- 发(41264)
- 课题(40807)
- 创新(40787)
- 项目编号(37319)
- 科研(36395)
- 大学(35942)
- 期刊
- 济(109039)
- 经济(109039)
- 研究(77439)
- 中国(51740)
- 管理(42504)
- 学报(40965)
- 科学(39223)
- 农(35796)
- 教育(34648)
- 财(32692)
- 大学(31242)
- 学学(29166)
- 农业(25576)
- 技术(25574)
- 融(20009)
- 金融(20009)
- 业经(19104)
- 科技(17582)
- 经济研究(16819)
- 财经(16657)
- 图书(16078)
- 技术经济(14362)
- 经(14064)
- 理论(13853)
- 问题(13551)
- 业(12988)
- 实践(12973)
- 践(12973)
- 现代(12421)
- 情报(12211)
共检索到3848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祝娜 王效岳 白如江
为支持科技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路径识别已经成为情报学研究的热点主题。在梳理科技创新路径识别研究的数据源、研究方法以及可视化工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基于关键词或者主题词识别和基于引文全文的语义分析识别两种主要的科技创新路径识别方法,并对Sci2、HistCite、CiteSpace以及VOSviewer 4种可视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指出基于引文分析的科技创新路径识别研究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在数据集、研究方法、研究技术以及研究结果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科技创新路径识别研究提供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路径 引文分析 可视化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严素梅 吉久明 陈荣 孙济庆
基于科技文献,将文献计量学与社会网络分析技术相结合,把文献计量学的通用指标量化为创新路径识别与发现的模型因子,立体、多维度地识别与发现创新路径。利用共词关系、共引关系、合作关系的网络演化作为研究视角,搭建共现关系分析平台,从三个维度分别揭示:创新热点的涌现、发展、漂移;创新知识的创造、扩散、继承;创新主体的动态演化,实现创新路径的多维度识别与发现,从而揭示创新发展过程、优化创新路径以及提升创新能力。选择盐湖资源开发利用领域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对该领域创新热点的动态演化、创新知识的扩散路径和创新主体的演化现状进行了量化测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永伟 刘合林 聂晶鑫
城市创新空间的识别是开展创新空间研究的基本问题,有必要对现有识别方法进行总结,以廓清创新空间识别的关键问题。在回顾城市创新空间概念发展基础上,总结创新空间的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并重点总结定量识别方法研究进展,从数据、测度方法、识别尺度三个维度进行评述。最后,提出三点研究展望。研究认为,应进一步聚焦创新的功能和空间内涵,聚焦创新空间的异质性特征,关注创新空间形成机制的前沿动态,提高创新空间识别的准确性、前瞻性,促进创新空间研究深化。
关键词:
城市创新空间 识别方法 进展 展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立杰
武汉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也是高科技产业的重镇,高科技产业在武汉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9年武汉东湖开发区成功跻身三个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列。近年来,依托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武汉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发展壮大,科技金融政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逐步扩大,科技金融工作取得长足进步。2015年7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委批复同意湖北省政府上报的《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要求以科技金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传夫 李秋实
针对科技成果信息公开存在信息公开适用规范、信息公开主体、产权保护、救济等制度性措施问题,在分析问题成因基础上,提出国家科技成果信息法定公开,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信息公开主体制度和信息公开监管协同创新的制度建设建议。
关键词:
科技成果 信息公开 信息发布 制度创新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白如江 孙一钢 张庆芝
[目的/意义]随着信息的爆炸性增长,科研人员摄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但对知识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因此,不论信息如何变化,科研人员需要抓住知识基因的进化过程(科技创新路径)寻找有价值知识,极大提高知识利用效率。[方法/过程]在前期充分辨析科技文献知识基因的基础上,根据科技文献知识基因的特征将科技文献知识基因分为通用知识基因与特定知识基因两种类型。提出利用知识基因表征科技创新路径的节点,根据知识流动的特点,将科技创新路径划分为基于知识基因扩散与知识基因流动的科技创新路径。通过计算知识基因之间遗传或变异的关系,嫁接引用路径构建出知识基因表达的科技创新路径,并通过知识基因间的连线实现可视化表达。[结果/结论]通过阿尔茨海默病领域实验证明,基于知识基因表达的科技创新路径能够从科技文献核心知识价值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直观地展示出科技创新发展与演化过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树华 方鹏飞
企业绿色创新是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组成的条件组态是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论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上市企业绿色创新相关数据,构建三大条件框架指标体系,基于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运用fsQCA方法探讨导致相同结果的不同组态之间的协调组合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区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有环境—组织型、环境—组织—政策和组织—政策型三类组态作用路径,其中企业信息公开、区域市场化水平与绿色金融政策条件在促进高水平企业绿色创新多数组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经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注意力分配与绿色金融政策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方面效果更好,因此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路径上有不同选择。在此基础上,针对促进区域绿色创新以推动国家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树华 方鹏飞
企业绿色创新是区域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由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组成的条件组态是区域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论文利用我国31个省份上市企业绿色创新相关数据,构建三大条件框架指标体系,基于组织条件、环境条件与政策条件运用fsQCA方法探讨导致相同结果的不同组态之间的协调组合作用机理。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区域促进企业绿色创新具有环境—组织型、环境—组织—政策和组织—政策型三类组态作用路径,其中企业信息公开、区域市场化水平与绿色金融政策条件在促进高水平企业绿色创新多数组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经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和西部地区企业注意力分配与绿色金融政策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方面效果更好,因此在促进企业绿色创新路径上有不同选择。在此基础上,针对促进区域绿色创新以推动国家绿色发展提出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宋歌
科研领域的迭代创新是一项原始创新得以扩散和发展的主要创新形式。该研究以共被引分析方法为典型案例,探索科研领域迭代创新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共被引分析方法迭代创新的整体趋势、创新阶段、迭代路径和跨学科迭代创新的分析,发现其特征包括对原始创新核心内容的不断调用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引进与整合;面向问题的反复调整迭代;微创新的累积促生原始创新;在迭代创新形成规模之前存在"沉寂期";学科间的广泛扩散不仅促进迭代创新,而且不同学科在迭代创新中的"角色"不同,存在创新源发学科、创新助力学科和创新采纳学科;另外,持续的迭代创新有赖于外部环境的支撑。
关键词:
科研创新 共被引分析 迭代创新 创新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岳丽欣 刘自强 刘春江 方曙
[目的 /意义]探索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专利技术创新路径识别分析方法,有助于规避技术创新风险、优化选择技术创新路径,对提升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布局科技前沿发展战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 /过程]首先基于Node2Vec模型和Doc2Vec模型将专利引用和文本数据表示学习为可计算的高维向量;然后利用LDA主题模型进行技术主题识别并结合T-SNE算法降维,添加时间维度构建初始技术创新路径;最后,在专利引用和文本特征向量表示结果基础上,开展向量融合拼接从而实现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结果 /结论 ]通过对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实证,验证提出的融合引用和文本特征的的技术创新路径识别方法能够从特定领域专利文献中高效、准确地识别专利技术创新路径,证明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嵌入 主题模型 引用关系 创新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茹秀
文章从生态技术的内涵出发,结合以往技术不连续创新的研究,探讨生态技术不连续创新的条件及路径,为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战略管理提供参考,也为进一步研究生态技术的成长与发展规律奠定基础。
关键词:
生态技术 不连续创新 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建 高维新
创新驱动的核心是科技创新,而科技成果的产生、转化和产业化都要求金融体系强有力的支撑。研究表明,大幅增加科技资金的投入就可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与能力;改变和完善科技资金的投入方式,也能起到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能力的作用。因此,应该鼓励民间金融向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发展;鼓励科技企业主动利用股权投资、新三板、"战略性新兴产业板块"、IPO等方式融资;发展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完善科技金融担保、再担保体系;建立科技金融平台。
关键词:
金融新业态 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效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昕天
使用结构方程模式系统分析电子商务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电子商务通过促进区域信息化水平提升、商贸流通体系转型和经济增长3条路径,间接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应当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业态进行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企业结合电子商务进行业态创新。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科技创新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克 张斌
[目的/意义]学科知识扩散的路径识别是衔接知识扩散网络宏观特征和微观作用模式之间的重要桥梁,文章旨在总结当前学科知识扩散网络路径识别的研究现状,分析问题并总结发展趋势。[方法/过程]文章回顾了学科知识扩散过程、主路径识别、扩散路径的语义分析与路径的结构拓展相关研究现状。[结果/结论]当前的路径识别研究主要依赖网络拓扑结构分析或语义识别,且未能揭示其他类型主题的扩散路径;认为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与主题语义挖掘的融合提升路径识别研究的精度,和通过识别反映学科知识扩散多样性的多类主题提升路径识别研究的广度是未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岑 殷晓晴 陈选娟
商业银行进行专利研发或寻求外部合作的初衷都是为了助力其数字化转型,提升在获客、风控和盈利等方面的效率。而商业银行应自主研发还是与外部合作来实现创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银行专利文本的分析及相关新闻的检索,提出了“引领式”创新、“跟随式”创新和“合作式”创新三种金融科技创新路径,并考察了不同创新路径对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对大型银行来说,“引领式”创新和“跟随式”创新均能显著促进其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绩效,其中“引领式”创新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对中小银行来说,“引领式”创新和“跟随式”创新对其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风险管理能力和经营绩效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而“合作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则比较显著。文章的研究不仅在切入角度上有所创新,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还为银行创新模式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