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28)
- 2023(7742)
- 2022(6116)
- 2021(5749)
- 2020(4375)
- 2019(9405)
- 2018(9134)
- 2017(16507)
- 2016(8445)
- 2015(9099)
- 2014(8355)
- 2013(7839)
- 2012(7040)
- 2011(6252)
- 2010(6435)
- 2009(5825)
- 2008(5678)
- 2007(5478)
- 2006(4773)
- 2005(4154)
- 学科
- 业(35243)
- 管理(32530)
- 企(31658)
- 企业(31658)
- 济(30048)
- 经济(30023)
- 技术(16953)
- 技术管理(12094)
- 中国(11263)
- 业经(10806)
- 农(10408)
- 方法(8489)
- 地方(7708)
- 农业(7446)
- 财(7217)
- 制(6955)
- 划(6851)
- 策(6525)
- 银(6488)
- 银行(6483)
- 理论(6466)
- 行(6257)
- 数学(6094)
- 数学方法(5967)
- 产业(5758)
- 贸(5506)
- 贸易(5500)
- 融(5452)
- 金融(5451)
- 易(5355)
- 机构
- 学院(114619)
- 大学(110414)
- 管理(48281)
- 济(45926)
- 经济(44932)
- 理学(41560)
- 理学院(41153)
- 管理学(40657)
- 管理学院(40400)
- 研究(36368)
- 中国(27529)
- 京(22480)
- 科学(20562)
- 财(20227)
- 江(18243)
- 中心(16625)
- 所(16299)
- 财经(15806)
- 范(15033)
- 师范(14935)
- 州(14783)
- 研究所(14631)
- 经(14243)
- 北京(14156)
- 院(14062)
- 技术(13991)
- 商学(13477)
- 商学院(13331)
- 业大(13314)
- 农(12948)
- 基金
- 项目(77034)
- 科学(63165)
- 研究(62293)
- 基金(54123)
- 家(45896)
- 国家(45444)
- 科学基金(40572)
- 社会(40183)
- 社会科(38152)
- 社会科学(38142)
- 省(32936)
- 基金项目(28335)
- 教育(28309)
- 划(26644)
- 编号(25586)
- 创(23772)
- 自然(23750)
- 自然科(23286)
- 自然科学(23281)
- 自然科学基金(22905)
- 创新(20919)
- 成果(20414)
- 资助(19257)
- 课题(18744)
- 发(18336)
- 重点(17287)
- 制(16402)
- 国家社会(16287)
- 项目编号(16281)
- 业(15920)
共检索到177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春奎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基础研究作为科技创新的知识来源,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提升综合实力的关键。放眼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的本质和内涵就是人民幸福。在当今中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科技创新的奋斗目标,构建更安全、
关键词:
战略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付卫华
碳中和作为一项长远愿景将对我国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也符合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意图。在碳中和背景下,实现美好生活发展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物质生活丰富,而是物质、精神和环境的全面提升和极大丰富。这为供给侧和消费侧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碳中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加速开展,将对全球产业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从消费端来看,以绿色消费和可持续消费为代表的新消费观念将深入影响产业发展,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降低生产和消费端的碳排放。消费转型为推动碳中和发展、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以消费转型和升级为基础,带动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产业更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居民美好生活的重要路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史云贵 刘晓燕
探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切入点。进入新时代,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直面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多样性与矛盾性等难题。当前,绿色治理应成为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一种可行路径。而达成绿色价值的重叠共识、构建绿色治理体系、完善绿色治理机制谱系、强化绿色治理质量测评是推动绿色治理真正运转起来,进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着力点。
关键词:
绿色治理 人民美好生活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乔巴生
美好生活建设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要求,又是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的价值追求,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且坚定把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通过对影响人的全面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以厘清美好生活的价值内涵,同时,加强对现阶段制约民族地区协调统一发展所存在的主要因素的研究,明晰建设民族地区美好生活的理念,对于构建民族地区美好生活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一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本文指出,科学发展经历了学院科学、后学院科学阶段,实际上也到了需要关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生活科学阶段,这其中具有一定的动力机制。生活科学是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活科学的发展理应给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
学院科学 后学院科学 生活科学 美好生活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庞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商业活动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途径,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商业顺应人民意愿,汇聚改革开放,合乎时代潮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呼唤美丽商业。商业主体通过商人之美、商品之美、商德之美、经营管理之美、科技之美、环境之美和观念之美营造美丽商业。美丽商业建设不仅需要从业者的共同努力,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协同尤其是政府的监管和推动。亟须法治先行,深化改革,加强诚信建设,健全完善品质监管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项久雨 王志伟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全局性、规律性、创造性的社会历史活动,既服务于国家顶层设计的战略擘画,又适应于创造人的美好生活的实践需要。美好生活是客观现实的生活,是全体中国人民在现代化建设中期盼的生活,是蕴含时代要求和实践规定的生活,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内在统一性。中国式现代化契合美好生活的本质属性,突出美好生活的实践原则,阐释美好生活的价值理念,标示美好生活的世界向度,揭示美好生活的文明深蕴,积极推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实践。以美好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形成创造美好生活的方法论自觉,明确创造美好生活的社会历史要求,发挥创造美好生活的历史主动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臧旭恒
<正>长期以来,消费需求不足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成为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需求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动力转型,使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此背景下,孙豪等著《从消费增长到消费升级: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路径研究》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探索了消费从水平提高到结构升级再到美好生活实现的递进性发展。整体而言,该书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框架系统。该书主要包括消费增长、消费升级与美好生活三篇。消费增长部分有七章,围绕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开展了系列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泽璐 马会颖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人民更加注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共同满足,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人民对于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还需要有更具体的措施,努力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本文从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农民美好生活目标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美好生活 实现路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松
作为中国民主政治实践最新成果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在价值上追求“人民本位”,在过程上实现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在结果上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了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契合。一方面,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另一方面,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又深化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社会基础,二者之间形成有机互动。在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通过政治领导机制、制度供给机制和社会参与机制,不断提升人民美好生活的“人民性”“全方位性”和“高品质性”,并通过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拓宽民主的实践空间、提高民主体制的治理效能,真正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党的十八大要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在"五有"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实施民生工程,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立足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安徽作出的战略决策。从2007年开始实施民生工程以来,截至2012年年底全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1887亿元,年均增长48.4%,受益人口逐步覆盖到6000多万人,人均受益近3000元,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学有所教基本实现。各级财政累计投入453.7亿元,从四个方面推动了学有所教。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家彬
过去一年,按照"北京电控"的战略部署,以牡丹集团为核心,联合北京益泰集团、北电科林公司,共同组建了"北京电控信息服务产业平台"。这标志着牡丹集团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本人有幸担任了平台建设负责人和三家企业的董事长,同时愈发感到人才、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新平台继续坚持以技术进步带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建设智慧社会,服
关键词:
电控 控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党新民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企业如何响应这一变化,是值得企业思考的战略课题。一、企业需要顺应时代定义美好生活改革开放后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生产了与城市生活配套的绝大多数产品,而且拥有全球第一的规模。如今,我们的重点不是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作
关键词:
新产品 应用场景 洗碗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建龙
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战略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建设美丽中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些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将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林业的影响也将是深层次、全方位的。我们要抓住机遇,科学谋划,全力推进,促进林业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进 柳海民
美好生活是一种在善的价值指引下,人通过自由自觉的生活实践来实现一种总体上满意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秩序。在现实学校教育中,模式化的生活设计、成人化的生活构想、竞争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样态使学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状态。学校教育应当观照人的美好生活,立足于为了人的生活的出发点,重视人的德性养成,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重视智慧的成长,在当下的"教育生活"中践行美好、累积美好,从而唤醒、带领、指引、培养人过美好生活。
关键词:
美好生活 教育生活 学校教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