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38)
2023(10456)
2022(8316)
2021(7404)
2020(6050)
2019(12980)
2018(12704)
2017(24093)
2016(12567)
2015(13517)
2014(12889)
2013(13012)
2012(11642)
2011(10099)
2010(10277)
2009(9669)
2008(9688)
2007(9088)
2006(8104)
2005(7364)
作者
(34497)
(29307)
(29004)
(27066)
(18514)
(13812)
(12742)
(11030)
(10863)
(10381)
(9952)
(9738)
(9407)
(9235)
(8716)
(8643)
(8639)
(8489)
(8393)
(8293)
(7079)
(7036)
(6866)
(6708)
(6613)
(6507)
(6430)
(6383)
(5880)
(5488)
学科
(73286)
(68822)
企业(68822)
管理(58990)
(57828)
经济(57768)
业经(26099)
方法(22916)
(21106)
(20234)
技术(19425)
(16571)
财务(16565)
财务管理(16556)
农业(16287)
企业财务(15654)
数学(14101)
数学方法(13984)
(13890)
中国(13798)
技术管理(13551)
环境(13307)
理论(13266)
(13140)
(12308)
(11828)
企业经济(10748)
经营(10423)
地方(9999)
(9790)
机构
学院(184999)
大学(175749)
管理(80846)
(79287)
经济(77989)
理学(69022)
理学院(68422)
管理学(67739)
管理学院(67372)
研究(54382)
中国(44953)
(36656)
(36102)
科学(31527)
(29505)
财经(28800)
(27722)
(26044)
(25443)
中心(25218)
业大(23895)
商学(23655)
商学院(23426)
(23234)
研究所(22634)
经济学(22610)
北京(22500)
经济管理(21840)
(21332)
农业(21277)
基金
项目(119303)
科学(97990)
研究(91552)
基金(87785)
(74574)
国家(73860)
科学基金(66914)
社会(61310)
社会科(58372)
社会科学(58360)
(50306)
基金项目(47298)
自然(41711)
自然科(40799)
自然科学(40788)
自然科学基金(40172)
教育(39083)
(39044)
编号(35102)
资助(33653)
(32653)
(31650)
创新(29325)
(28056)
重点(25959)
成果(25595)
国家社会(25525)
(25396)
(25037)
课题(23919)
期刊
(95025)
经济(95025)
研究(51645)
管理(36998)
中国(36776)
(31515)
(26951)
科学(23973)
学报(19367)
业经(19360)
农业(18910)
技术(18759)
(16168)
金融(16168)
大学(16147)
学学(15494)
教育(14544)
财经(14133)
经济研究(13760)
(12817)
技术经济(12715)
科技(12687)
(12384)
问题(11603)
(10623)
商业(10326)
现代(10152)
财会(10149)
经济管理(9037)
会计(8600)
共检索到279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俊   曹恩桓   杨璐瑜  
<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和国家统筹国内国际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推动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旅游业的规模性发展已产生不可忽略的直接或间接碳排放,积极响应“双碳”目标,是旅游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罕梁   周玲强  
<正>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构成威胁。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双碳”战略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任洁  
碳达峰与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战略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我国力争于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是旅游业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从自然环境层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可以从根源上减少环境气候变化对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韧性;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双碳”战略的实施可以推动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等旅游形式发展,丰富旅游产业的生产形式与营收类型,助力旅游业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承照  欧阳燕菁  
“双碳”(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作为我国未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目标,具有三重性:制约性、引导性和激励性,“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1)。这是中国顺应全球低碳发展大势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既是推动中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道路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战略之举。旅游业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肩负着同样重要的环境责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宝惠  
<正>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战略目标。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各行各业纷纷转变发展方式,实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碳排放量。我国是旅游资源大国,旅游业是战略性支柱产业,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增强,也是实施绿色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领域,但旅游业的快速成长亦消耗大量能源,其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气候变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影响已不容忽视~((1))。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林生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对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双碳”目标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双碳”目标并非单纯生态保护主义,而是涉及生态、经济、能源等多维度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旅游业作为经济系统变革、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产业载体,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强  王秋娜  
一、发挥旅游业节点作用,助力“双碳”目标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先后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和18.0%的目标。因此,围绕双碳目标促进社会各行业节能减排,成为促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冯凌  
综合考察国内旅游业科技创新发现,旅游科技发展具有较明显的现代科技应用、技术二次开发与集成融合、阶段性发展与技术升级换代、业内创新主体少等特征;旅游科技以四大类技术群为主——旅游信息化科技、旅游展示陈列科技、旅游装备制造科技和旅游资源环境保护科技。提出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平台、重大科技研发课题、旅游信息化科技和人才保障,支撑旅游科技创新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洪娜  胡迎春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国人的旅游热情日趋高涨,也有很多外国游客到国内来旅游。但是我国旅游业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综合效益不高、产业内部结构不够合理、可持续发展意识不强、体制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其中,现代科学技术和相关创新要素的支撑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大大影响和制约了旅游业发展。丰富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服务效率,必须依靠现代技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关锐  胡鸣镝  
为厘清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旅游创新能力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析旅游创新能力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创新能力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时间序列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的碳减排效应在低效率省份更为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关锐  胡鸣镝  
为厘清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旅游创新能力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析旅游创新能力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创新能力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时间序列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的碳减排效应在低效率省份更为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关锐  胡鸣镝  
为厘清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旅游创新能力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析旅游创新能力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创新能力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时间序列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的碳减排效应在低效率省份更为显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凯  关锐  胡鸣镝  
为厘清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关系,基于2010—2019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改进的熵权TOPSIS法和基于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分别测算旅游创新能力水平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并进一步构建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探析旅游创新能力对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旅游创新能力和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在时间序列上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东高西低”的格局;2)基准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显著正相关;3)回归结果表明,旅游创新能力的碳减排效应在低效率省份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党红艳  
在旅游业发展面临质量和效率双重困境的情况下,数字经济成为赋能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动能。数字经济赋能旅游业转型具体体现在:优化旅游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改变游客的消费习惯、促使服务人员来源多元化、助推产业链优化、促进行业生态系统融合5个方面。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探究旅游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层逻辑发现:旅游业生产力由传统生产要素驱动转变为数据要素和数字化平台驱动;生产方式由客户化大生产转变为多主体价值共创。旅游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提高了生产效率,重塑了主客体价值、创新了商业模式,解决了产业面临的质量和效率问题。未来应着力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加快旅游业产业链数字化进程,聚焦核心业务场景化解决方案,推动数字经济和旅游业多维融合,进一步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作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乔向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强调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我国旅游业创新发展的新引擎。而数字经济实际上指的就是信息经济,其本质就是信息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由此可见,信息化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关键。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从其本质与内涵及其在旅游业实践的应用中可以找到其赋能于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动力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