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36)
2023(10741)
2022(9111)
2021(8454)
2020(7113)
2019(15897)
2018(15687)
2017(29419)
2016(15693)
2015(17877)
2014(17338)
2013(16729)
2012(15650)
2011(14014)
2010(14208)
2009(13076)
2008(12668)
2007(11618)
2006(9979)
2005(8587)
作者
(44695)
(37439)
(37407)
(35217)
(24018)
(18058)
(16991)
(14720)
(14253)
(13428)
(12791)
(12759)
(12010)
(11919)
(11775)
(11578)
(11050)
(10982)
(10928)
(10766)
(9437)
(9156)
(9086)
(8519)
(8462)
(8370)
(8310)
(8138)
(7731)
(7576)
学科
(66111)
经济(66042)
管理(51058)
(49416)
(42380)
企业(42380)
方法(33025)
数学(29496)
数学方法(29246)
(18896)
技术(18822)
中国(18739)
(16265)
(15822)
贸易(15813)
(15448)
业经(13847)
(13396)
地方(13013)
技术管理(12911)
(12363)
(12298)
(11283)
金融(11276)
(11273)
银行(11246)
农业(10878)
(10803)
(10644)
理论(10631)
机构
大学(220034)
学院(219280)
(91620)
经济(89837)
管理(87779)
理学(75861)
理学院(75076)
管理学(73892)
管理学院(73477)
研究(71991)
中国(55276)
(45658)
(43805)
科学(43267)
(35853)
(35147)
财经(34351)
(34210)
中心(33857)
业大(32278)
研究所(31771)
(31349)
经济学(28634)
农业(28099)
北京(28061)
(27153)
(26777)
(26556)
师范(26435)
经济学院(25980)
基金
项目(151600)
科学(120605)
研究(111314)
基金(109723)
(95611)
国家(94789)
科学基金(82204)
社会(72248)
社会科(68687)
社会科学(68669)
(61339)
基金项目(57582)
教育(51965)
自然(51691)
自然科(50630)
自然科学(50610)
(50499)
自然科学基金(49745)
资助(44798)
编号(43387)
(37174)
成果(35319)
重点(33911)
创新(33849)
(33768)
(32171)
课题(31331)
国家社会(30485)
教育部(29238)
科研(28637)
期刊
(96056)
经济(96056)
研究(64364)
中国(49778)
学报(35103)
管理(34508)
(34455)
科学(31307)
(31225)
大学(27065)
教育(26926)
学学(25266)
技术(21313)
(21273)
金融(21273)
农业(21045)
财经(17496)
经济研究(16841)
业经(15922)
(15052)
科技(14350)
技术经济(12570)
(12477)
问题(12449)
(12414)
统计(12250)
(12140)
图书(10973)
(10598)
论坛(10598)
共检索到3318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谢孟军  周健  
笔者通过对科技创新的出口增长模型进行推导,构建了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的贡献度及权重进行计算,并对样本地区科技创新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科技创新的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明显,科技创新具有出口增长效应且表现出效应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属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为主的出口贸易模式,中部地区属于以资本推动为主的出口贸易模式,西部地区属于以劳动推动为主的出口贸易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海波  
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包括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制度创新能力和两者的相互作用。本文构建了一套四阶层框架结构的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适合的评价方法——熵值法,并以江西省高技术产业为例对该指标体系做了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东明  
客观、科学、有效、定量地评价水利科技创新的绩效,对于水利领域各主体在同行业竞争中科学地认识自身的科技创新实力,采取适当的科技创新战略,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系统优化、科学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水利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有利于我国水利科技创新活动的全面开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吉亮  彭灿  
根据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运行模式,初步构造了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模型;利用我国长三角地区1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有关数据,运用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鉴别力分析三种定量方法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实证检验,进而根据检验结果对该理论模型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最终形成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区域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振环  李冬  
指出现场管理执行力的重要性,设计了评价现场管理执行力的指标体系,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广义BCG矩阵模型对具体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执行力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找出了执行力水平差异背后的原因。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洁  
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开放的概念内涵,构建了包括四个准则层、22个指标的区域经济开放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冗余度、灵敏度和面板协整方法实证检验了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构建的指标体系结构合理,测度结果有效,对综合评价我国区域的经济开放水平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莉  
自主创新环境是一个区域实行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的宏观环境,是保持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我国自主创新环境伴随改革开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探索、分析和研究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我国自主创新环境为宏观研究目标,以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吉林省为典型研究对象,以因子分析为方法,构建了相关指标,对其自主创新环境进行了评价,并进行差异性分析,就如何科学协整我国自主创新环境提出了路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党晶晶  王艳  孙斌  
文章以区域创新环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M赋权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赋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我国30个省际区域与理想点的关联程度,以此为基础进行排序、分析;最后,对我国三大经济区创新环境的差异性和变动趋势性以及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孙静  陈宝峰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与专家访谈,初步提出农业科技项目的创新性评价指标后基于调查问卷的大样本数据,选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删减与分类,得到9个一级指标及35个二级指标,这是在农业领域首次以科技项目创新价值为核心的立项评价指标。而后在主观层次分析法与客观熵值法基础上,运用层次-熵值组合赋权方法得到指标权重。该方法与较为常见的偏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所得的权重数值具有较高的相关度,而定量评价结果与实际同行评议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冲   刘鹏飞   孙磊  
文章通过构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关联分析法和CRITIC法并基于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等五个维度对吉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和研究与发展(R&D)项目当年投入人员是高校科技创新的两个重要基础条件,持续增加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经费投入可有效优化资源配置,改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同时,通过增加R&D成果应用及科技服务项目投入、提升专利成果转化运用效益和增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人员等方式,实现高校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冬元  刘婧  
文章的研究对象为湖北省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四个层次29个指标,能较全面的反映了循环经济内涵。通过搜集湖北省1997-2007年11年间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各指标的数据,笔者将指标体系运用到湖北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对其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和趋势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俊霞  王静  
大量研究文献证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低绩效的、而目前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价值的选择上,很少有人提出一整套的量化指标体系。本文以农村公共产品绩效评价指标的新理念为核心,采用标准化评分方法,创新性的构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将西部某省一些县乡取消农业税后公共产品供给情况的调研数据,代入所构建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进行实证分析和检验,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不仅可以反映出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行为偏好,而且可以说明政府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政策合理与否,为以后展开相关研究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陶雪飞  
城市科技创新体系是科技创新主体——企业的载体和纽带,是整合宏观与微观资源,推动科技创新的桥梁。对城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的评价,国内尚无明确的指标体系。文章首先阐述了创新相关的概念,界定了城市科技创新体系综合能力,借鉴科技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为城市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设计了以技术创新体系能力为核心的"5位一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一级评价指标和13个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国内重要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强  甄峰  
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估是政府统计的重要内容,如何检验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全球创新指数的做法为主线,讨论统计方法如何应用于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等数据问题,以及如何检验对照权重设计和指数计算方法合理性问题,进而形成对该项统计活动的思考,即强调指标框架的合理性、测算结果的稳健性、统计方法的简洁实用,以及主观判断和指标层面应用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强  甄峰  
指标体系构建与综合评估是政府统计的重要内容,如何检验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全球创新指数的做法为主线,讨论统计方法如何应用于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等数据问题,以及如何检验对照权重设计和指数计算方法合理性问题,进而形成对该项统计活动的思考,即强调指标框架的合理性、测算结果的稳健性、统计方法的简洁实用,以及主观判断和指标层面应用统计分析的重要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