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55)
- 2023(21913)
- 2022(18442)
- 2021(17052)
- 2020(14255)
- 2019(32064)
- 2018(31683)
- 2017(60121)
- 2016(32624)
- 2015(36017)
- 2014(35604)
- 2013(35420)
- 2012(32665)
- 2011(29583)
- 2010(29760)
- 2009(27899)
- 2008(27336)
- 2007(24444)
- 2006(21839)
- 2005(19698)
- 学科
- 济(147029)
- 经济(146881)
- 业(106600)
- 管理(101895)
- 企(92348)
- 企业(92348)
- 方法(57575)
- 数学(46385)
- 数学方法(45933)
- 农(40290)
- 中国(39046)
- 业经(38217)
- 财(36560)
- 地方(33064)
- 贸(30047)
- 贸易(30025)
- 易(29061)
- 学(28984)
- 农业(27715)
- 制(26451)
- 技术(25367)
- 务(24613)
- 财务(24537)
- 财务管理(24503)
- 理论(24393)
- 和(23538)
- 企业财务(23176)
- 银(21730)
- 环境(21723)
- 银行(21657)
- 机构
- 学院(468592)
- 大学(465647)
- 济(196817)
- 经济(192875)
- 管理(181741)
- 研究(162578)
- 理学(155692)
- 理学院(153975)
- 管理学(151468)
- 管理学院(150630)
- 中国(123158)
- 科学(99918)
- 京(99839)
- 财(88259)
- 农(82870)
- 所(82840)
- 研究所(75071)
- 中心(72386)
- 业大(71343)
- 江(71091)
- 财经(69822)
- 农业(65013)
- 经(63413)
- 北京(63142)
- 范(60004)
- 师范(59343)
- 经济学(59065)
- 院(58825)
- 州(56878)
- 经济学院(53025)
- 基金
- 项目(310435)
- 科学(243485)
- 研究(225298)
- 基金(223748)
- 家(196310)
- 国家(194585)
- 科学基金(166343)
- 社会(143221)
- 社会科(135780)
- 社会科学(135744)
- 省(122766)
- 基金项目(118120)
- 自然(107682)
- 自然科(105201)
- 自然科学(105173)
- 自然科学基金(103313)
- 划(102430)
- 教育(102110)
- 资助(91572)
- 编号(90655)
- 成果(73046)
- 重点(69709)
- 发(69650)
- 创(67322)
- 部(67229)
- 课题(62898)
- 创新(62402)
- 国家社会(58903)
- 科研(58698)
- 教育部(57399)
- 期刊
- 济(227269)
- 经济(227269)
- 研究(140686)
- 中国(94592)
- 农(76467)
- 学报(75526)
- 管理(72589)
- 科学(69030)
- 财(68858)
- 大学(56864)
- 学学(53925)
- 农业(52357)
- 教育(49659)
- 融(43374)
- 金融(43374)
- 技术(41336)
- 业经(38083)
- 经济研究(36385)
- 财经(34968)
- 经(30236)
- 问题(29747)
- 业(29529)
- 贸(25380)
- 技术经济(25290)
- 科技(24205)
- 商业(22453)
- 国际(22268)
- 现代(22111)
- 世界(22034)
- 版(21731)
共检索到713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韦佳培
商贸流通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商贸流通业集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运行效率、畅通循环,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我国商贸流通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时间和空间固定模型下,商贸流通业集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绿色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同时,商贸流通业集聚不仅对省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且在邻接省域也存在明显的溢出效应。通过替换相关解释变量后,商贸流通业集聚水平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回归系数和符号及相对大小基本保持不变。最后,本文提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城镇化水平、加强城镇化建设、加大产业融合力度、培育行业领军人才、提升商贸流通业组织创新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争峻
流通业是影响我国产业格局的战略性产业。本文选取2009-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将流通业分为消费型流通业和生产型流通业,通过构造流通业集聚指数,实证分析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从创新水平视角检验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流通业集聚、消费型流通业集聚和生产型流通业集聚均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整体流通业集聚和消费型流通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正向促进作用增强,而创新水平的调节作用在生产型流通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中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孔奕 薛佳
本文基于双循环视角,从数字基础、数字产业、数字环境和数字金融四个维度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并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域为例,采用2013-2021年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业集聚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商贸流通业集聚整体上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从区域异质性估计来看,这种正向赋能作用并非在所有区域都成立。具体而言,数字经济发展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和中游省域商贸流通业集聚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对长江经济带上游省域商贸流通业集聚不仅不存在正向赋能作用,起到了负向抑制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贸流通业 双循环 长江经济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志升 石佳弋
面对环境和资源的现实制约,我国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意义重大。随着集群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未来会形成更强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但经济集聚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会给产业绿色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尚未可知。因此,本文以商贸流通业为研究对象,选择使用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市区商贸流通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经济集聚对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经济集聚对我国“本地-邻地”商贸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均存在积极影响,即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区间商贸流通业协同绿色升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支持经济集聚发展模式、促进我国商贸流通业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晓书 胡祥和 周吉峙 向宽虎
制造业集聚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2008~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制造业集聚、绿色技术创新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现倒“U”型特征,验证了威廉姆森假说,并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二者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此外,将总样本划分为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分析发现,制造业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且各地区制造业集聚水平均有待提升。因此,仍需鼓励制造业集聚和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欣 王强 成福伟
流通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基础。本文基于2008-2021年京津冀地区城市面板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发展在此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受到数字基础设施的门槛作用影响,数字基础设施存在单门槛效应,当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小于0.216时,流通业科技创新的驱动效果不显著;数字经济应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流通业科技创新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的驱动效果随着数字经济应用水平的提升而增强,当数字经济应用水平超过0.338后,能最大效度发挥流通业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小芳
流通业集聚在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方面发挥重要推动作用,本文实证检验流通业集聚对珠三角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流通业集聚与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倒U型作用关系,随着流通业集聚水平的增加,区域绿色经济发展水平会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流通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其影响效果存在边际递减效应,流通业集聚水平跨过第二个门槛值后,流通业集聚将会产生负面影响;批发和零售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存在单门槛效应,当集聚水平大于0.857时,其影响效果不显著;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集聚水平介于0.406-0.728之间时,其能发挥最佳驱动效果;住宿和餐饮业集聚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当集聚水平超过0.581时,将会对区域绿色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徐奕静 戴钰慧
厘清流通产业集聚与绿色发展的关系对于实现我国流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研究产业集聚与绿色发展的因果关系,本文首先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了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特征的我国城市绿色经济发展水平。随后,利用2008-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了流通产业集聚与城市绿色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流通产业集聚对绿色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实现机制是通过提高流通产业技术创新、加强政府干预和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城市的绿色经济发展。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经济越发达、资源依赖程度越低、产业集聚程度越高的地区,流通产业集聚对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为此,本文提出强化政府干预产业集聚的协调联动机制、建立绿色发展政绩观以及因地制宜的差异化产业政策等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曾丽萍
本文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指标体系,采用2015-2020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探究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时序走势和空间相关性。研究发现,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综合评价呈良好上升趋势。从耦合协调度来看,商贸流通业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度处于中度耦合关系,呈现出下游最高,中游次之,上游较低的发展特征。且耦合协调度具有一定的空间自相关性,邻接省域耦合协调度具有相互促进影响。最后,本文提出加快实施商贸流通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协同作用、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马壮 林栋
本文研究了“双碳”目标下物流业绿色转型对商贸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重点考察了物流业绿色转型的总体效应与门槛特征。结果发现:从线性层面来看,物流业绿色转型显著抑制了商贸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从非线性的角度来看,物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符合“U”型曲线规律;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当居民收入低于第一门槛值时,物流业绿色转型并不利于商贸流通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当居民收入大于第一门槛值时,物流业绿色转型所表现出的经济动能逐渐显现,并且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有明显的增强趋势。因此,在促进物流业的绿色技术革新的同时,要立足于地方实际,逐步推进物流业绿色转型,坚持适度原则,促进物流业与商贸流通业的协同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武凤平 张亚瑛
本文定量研究了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对绿色生态消费的影响符合"倒U型"规律,而且目前我国商贸流通业创新程度尚未达到拐点水平,这为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创新提升以及商贸流通业创新与绿色生态消费平衡发展创造了提升空间。文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商贸流通业 创新 绿色生态消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闫莹 王茜羽
选取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和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纳入双元创新框架进行回归,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是促进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利用式创新的中介作用构建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通过与探索式创新互动形成的非线性影响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成效,在低经济发展程度、高产业结构转型和强环境规制区域存在驱动作用异质性。当前,推动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在于充分挖掘数字经济和双元创新的协同驱动作用,具体需要服务企业的双元创新需求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部署和完善;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战略释放其在高水平经济发展、低产业结构转型和弱环境规制区域的发展活力;鼓励科技型企业选择有效创新途径,在优化区域绿色高质量发展方面形成数字经济与双元创新的强大合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高质量发展 双元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思佳 杨鑫垚
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数字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商业环境和产业形态。流通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其绿色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重效益至关重要。本文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深入探讨了数字营商环境与流通业绿色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基于2012-2022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数字营商环境 流通业绿色发展 技术创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安鑫 温科
本文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商贸流通业与制造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业集聚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呈现倒“U”型曲线特征,对邻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U”型空间溢出效应,且上述作用效果在长、短期阶段呈现出高度一致性。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郭金花 贾月琴 曹翠珍
当前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赋能效应日益突显,本文以30个省市为案例,基于组态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区域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资源、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数字环境各维度条件变量均无法单独构成驱动区域绿色创新的必要条件,需要通过联动匹配才能发挥作用。导致区域高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模式有五类,分别为资源-产业-环境主导技术协同型、资源-产业主导技术-环境协同型、资源-产业-环境主导型、资源-产业主导型和技术-环境主导型绿色创新驱动模式;导致非高绿色创新水平的驱动模式包括资源-环境缺失型和资源-技术-环境缺失型两种。数字资源、数字技术、数字产业和数字环境的不同条件组合可通过等效替代以“殊途同归”的方式提升区域绿色创新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