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96)
2023(14857)
2022(12581)
2021(11541)
2020(9579)
2019(21136)
2018(20734)
2017(39136)
2016(20861)
2015(22600)
2014(21874)
2013(20934)
2012(18724)
2011(16816)
2010(16528)
2009(15748)
2008(14980)
2007(13158)
2006(11255)
2005(9759)
作者
(56558)
(47388)
(47196)
(44528)
(29745)
(22637)
(21176)
(18313)
(17957)
(16576)
(15945)
(15545)
(15033)
(14607)
(14476)
(14365)
(14317)
(14071)
(13631)
(13387)
(11694)
(11412)
(11241)
(10769)
(10638)
(10430)
(10426)
(10383)
(9403)
(9291)
学科
(75300)
经济(75183)
管理(69527)
(66050)
(56644)
企业(56644)
方法(32281)
数学(27806)
数学方法(27541)
(24735)
中国(22116)
(21245)
技术(19875)
(19642)
业经(19281)
(15211)
财务(15184)
财务管理(15155)
(15110)
贸易(15100)
(14737)
农业(14402)
企业财务(14394)
(14133)
银行(14095)
(14054)
地方(13843)
(13648)
技术管理(13557)
(13374)
机构
学院(282021)
大学(280397)
(115669)
经济(113473)
管理(110651)
理学(96684)
理学院(95671)
管理学(94223)
管理学院(93684)
研究(90852)
中国(68191)
(56325)
(55676)
科学(54944)
(46005)
财经(43852)
(43758)
中心(42378)
业大(42123)
(41590)
(39908)
研究所(39741)
农业(36120)
(36107)
经济学(35865)
师范(35654)
北京(34278)
(33257)
财经大学(32663)
(32567)
基金
项目(196761)
科学(157393)
研究(144526)
基金(143660)
(125729)
国家(124631)
科学基金(108032)
社会(94711)
社会科(89963)
社会科学(89949)
(78765)
基金项目(76583)
自然(68928)
教育(67690)
自然科(67417)
自然科学(67397)
自然科学基金(66270)
(66007)
编号(56920)
资助(55810)
(47287)
成果(45510)
重点(44635)
(43511)
创新(43335)
(42201)
(41566)
课题(40036)
国家社会(39674)
教育部(38103)
期刊
(123605)
经济(123605)
研究(80887)
中国(59025)
(44760)
学报(43931)
管理(43205)
科学(41405)
(41266)
教育(34251)
大学(33888)
学学(32197)
农业(27603)
(24914)
金融(24914)
技术(23516)
业经(21766)
财经(21682)
经济研究(21014)
(18705)
科技(17084)
问题(15791)
(15102)
技术经济(13647)
(13621)
商业(13266)
(12777)
(12546)
论坛(12546)
财会(12204)
共检索到410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聂映玉   郭恒亮   周瑞  
基于2000—2021年某研究型大学240名数学学科与物理学科教师的面板数据,采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预聘-长聘”制度实施对教师科研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预聘-长聘”制度的实施对数理学科教师科研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且对物理学科教师科研绩效表现的正向影响更强。职称与教师科研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正高级职称教师科研成果显著高于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教师科研成果。而年龄对教师科研成果产出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异。“预聘-长聘”制度体系内教师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人才计划项目数量方面整体优于非“预聘-长聘”制度教师。鉴于此,建议从营造“预聘-长聘”制度实施的良性生态、设立科学的评聘标准与完善相关配套措施等方面,科学合理有效实施高校“预聘-长聘”制度,切实促进学术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晶   胡艳   杨玉宝  
美国终身教职制度(tenure system)自确立之初就备受争议,至20世纪90年代,争议变得愈加激烈。进入21世纪,有关该制度的争议更多聚焦在美国高校运行中所衍生的一系列问题:晋升标准模糊导致教学与科研难以平衡、“非升即走”的晋升规则使教师面临巨大职业压力、女性和少数族裔遭受不平等待遇。我国高校正在推行的“预聘-长聘制”与美国终身教职制度有一定的渊源,该制度在美国高校运行中所衍生出的一些问题也正在我国高校上演。因此,梳理美国终身教职制度自确立以来的一些主要争议以及学者所提出的改进建议,对我国“预聘-长聘”制度改革有参考价值。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彭虹斌   胡中锋  
公办高等学校和教师签订的预聘—长聘制合同主要是准行政—劳动合同,准行政意味着部分具备行政合同的性质,形式上归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但走的是民法的诉讼路径。从这一制度的法理上看,组织逻辑方面,高等学校与教师是雇佣关系;学术宗旨方面,在于创新与发展学术;人才建设方面,旨在优胜劣汰留住精英。预聘—长聘制作为“非升即走”制度的本土化产物,亟须在实践中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因而,制度设计方面,应意在以业绩鉴别代替末位淘汰;聘任程序方面,要倡导合理协商并建立高等学校与预聘教师的磋商机制;保障救济方面,完善准行政合同的司法救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希  李欢  
当前,我国高校正在推行聘任制改革,为高校优秀人才选拔和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带来机遇,但同时也加重了青年教师学术压力,对于合作任务较多的科研团队青年教师尤其如此。以高校国家重点青年教师为对象,研究实施长聘和续聘考核对教师论文与专利数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实行长聘制度对团队青年教师学术产出的激励效果尚不显著,而续聘考核下青年教师学术产出质量则有显著提升。此外,在工科实行较严格的续聘考核对论文发表的促进作用弱于非工科专业。基于研究结果,建议在聘任制改革中重点考察科研组织模式,并且关注不同学科实施效果的差异性,科研团队中青年教师更适合采取较温和的续聘考核方式,而非严格的"非升即走"考核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侯二秀  秦蓉  杨洋  石晶  
文章从协同创新的视角分析了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内外部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进行分析,进而构建出科研团队创新绩效影响因素模型。以62个科研团队中498名团队成员为调研对象,利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科研团队内部协同因素对团队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并在外部协同因素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部分外部协同因素会作用于内部因素,从而产生协同关系,共同作用于团队创新绩效,并在文末提出了提高科研团队创新绩效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鑫  
高校聘任制背景下,国家应当建立与高校的聘任制、薪酬体制改革相结合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开拓社会保障基金筹资的多元化渠道,积极促进平等协商机制的建立,从而健全真正与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我国高校聘任制改革的深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于旭  李北伟  曹蕾  
文章论述制度和制度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分析产学研合作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包括合作选择制度、筹融资制度、分工与协调制度、知识共享制度、人才交流与培养制度、利益分配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和公共政策与法律保障制度等,提出充分利用制度创新、不断优化制度体系是提高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的关键突破口,是又好又快发展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于旭  杨秋月  
论述制度和制度创新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分析知识管理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包括知识管理组织制度、知识的获取与存储制度、知识的共享制度、知识的利用与转化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等,提出制度创新视角的知识管理结论:即提高知识管理制度供给的及时性与有效性、优化知识管理的流程、创新知识管理人员的任用制度、培养知识管理复合型人才。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黄志丽  
罗尔斯的建构主义不仅是特定历史时点上静止的制度结构与各主体间的静态关系,更是主体间反复互动以达到制度"善"的平衡的过程。这一过程以遵循平等和差异原则确立的主体分类为前提,实现从个体"我"到共同体"我们"的转换。我国高校教师评聘制度从集权走向放权,重心从政府到高校,隐含了完善分类体系、建构多元评聘制度的正当性与必然性。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峰  江俐  
我国高校教师长聘教职制度的实现困境主要表现为政府、高校、教师、职员等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交织和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制度阻滞。长聘教职制度不仅仅是教师聘任制度的调整和改革,更重要的是政府、高校、教师、职员之间关于大学目标与功能实现,公共资源有效配置,教师权力与地位之间的不同理解和博弈。因此,高校长聘教职制度的变迁是不同利益相关者复杂利益关系共同作用的结果。顺利推进长聘教职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形成不同利益群体的共识,从而实现在新的大学治理环境下各方利益的平衡和最大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传勇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国高校借鉴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开展长聘教职制度改革,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的重要趋势。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逻辑起点是以职业安全保障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其制度设计契合高校作为学术创新型组织对于教师激励的内在要求,为吸引、遴选和激励优秀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该制度有其内在局限性及其适用范围,面对社会各界批评与质疑,美国高校开始采取多种举措对该制度进行改革完善。中国高校应准确把握终身教职制度内在逻辑,客观认识其制度优势和内在局限,从中国高校发展和改革现实出发,合理借鉴其制度内核,突破教师聘任制度改革难点,逐步建立与中国高校发展实际相适应的教师聘任制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丽君  
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推行的艰难,不仅源自于高校制度规则的变革所牵涉利益格局的复杂性,更为重要的是其面临着高校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些根本性问题。因此,必须转变政府管理方式、培育学术劳动力市场、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聘任制改革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胡锋吉  
本文从澄清、分析教师解聘制度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中存在问题。借鉴国外教师解聘制度的建设,提出从明确教师身份,明确解聘主体,建立教师解聘的正当依据、合理程序、为教师从法律和生活两方面提供保障等方面来建立健全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解聘制度。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乔锦忠  
本文在回顾我国高校教师聘用制度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校教师聘任制在实行过程中选择短期合同和长期合同的原理,说明了在给予教师长期合同或终身教职中使用“非升即走”机制的原因,指出了实行教师聘任制之后职称评定制度的走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