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95)
2023(19181)
2022(16240)
2021(15219)
2020(12655)
2019(28799)
2018(28748)
2017(54931)
2016(29915)
2015(33376)
2014(33083)
2013(32617)
2012(30076)
2011(27253)
2010(27762)
2009(25891)
2008(25734)
2007(23058)
2006(21016)
2005(19144)
作者
(84994)
(70460)
(69938)
(66614)
(45146)
(33587)
(31840)
(27310)
(26720)
(25581)
(24007)
(23898)
(22756)
(22591)
(21914)
(21506)
(20911)
(20418)
(20201)
(20154)
(17750)
(17445)
(17050)
(16342)
(15852)
(15756)
(15694)
(15689)
(14128)
(14029)
学科
(125658)
经济(125515)
(105281)
管理(99159)
(93371)
企业(93371)
方法(48595)
数学(38159)
(37733)
数学方法(37686)
业经(37057)
(36967)
中国(36800)
地方(28965)
(28249)
农业(25857)
技术(25070)
(24489)
财务(24415)
财务管理(24377)
理论(23516)
企业财务(23084)
(22660)
(22487)
(22268)
(21918)
(21912)
贸易(21899)
银行(21869)
(21224)
机构
学院(421850)
大学(418755)
(174258)
经济(170443)
管理(169256)
研究(144607)
理学(143761)
理学院(142205)
管理学(140178)
管理学院(139361)
中国(112493)
(91092)
科学(85015)
(84135)
(72464)
(66399)
(66180)
中心(64868)
研究所(64820)
财经(64526)
北京(58608)
(58523)
业大(58084)
(56178)
师范(55731)
(53206)
(52625)
农业(50859)
经济学(50612)
财经大学(47373)
基金
项目(271108)
科学(214677)
研究(205926)
基金(194677)
(167187)
国家(165601)
科学基金(143716)
社会(129393)
社会科(122571)
社会科学(122542)
(107152)
基金项目(102329)
教育(94080)
自然(90852)
自然科(88741)
自然科学(88722)
(88578)
自然科学基金(87176)
编号(85284)
资助(79550)
成果(70573)
(61166)
重点(60219)
(59664)
(59538)
课题(59512)
创新(54975)
项目编号(52684)
国家社会(52441)
教育部(51509)
期刊
(207072)
经济(207072)
研究(134718)
中国(92371)
管理(70140)
(66831)
(61965)
学报(57954)
科学(56857)
教育(54931)
大学(45277)
(44757)
金融(44757)
农业(42276)
学学(42027)
技术(39817)
业经(35628)
财经(32028)
经济研究(31806)
(27551)
问题(26192)
(24129)
技术经济(22716)
图书(21820)
科技(21387)
现代(20982)
(20280)
理论(20152)
商业(19658)
(19371)
共检索到663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志雄  
本文利用2010—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科技创新补助与R&D研发数据,分析了中国供给侧改革中创新驱动政策对企业创新行为与策略选择的引导激励效果。研究发现:随着创新驱动供给侧改革的实施,企业进行R&D研发投入的意愿得到加强,开始偏好长期研发投入。创新补贴认定与考核标准相关政策机制落地,地方政府的无效创新补贴激励机制被抑制。在供给侧改革下,企业对创新长期驱动与短期经济效益进行理性权衡抉择,减少了外观设计专利等策略性创新成果的产出。本文进一步通过对产权性质分组还发现:供给侧改革后,国有企业创新产出激励最为突出,大幅度增加了专利的申请。而民营企业则通过扩大长期研发项目的投入和聘用储备技术人员,为下一阶段的创新研发作铺垫。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泗薪  帅世耀  
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物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其关键任务在于增加有效供给引领需求、淘汰无效供给调整结构、降本提效提高物流企业综合实力。具体到物流企业层面,就是要基于国家对物流业的全方位布局,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效率,有效降低成本。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物流企业应切实根据自身特性和资源,找准定位,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和路径。对大中型综合性物流企业而言,要通过并购重组建立国际物流品牌,要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并重,要注重资本运用,多方式筹资,提升资金周转效率,增加辅助性收入;对大中型专业性物流企业而言,可通过渗透式战略或向上/向下一体化战略,以现有业务为基础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对小型物流企业而言,要紧跟政府物流基础设施投资步伐,利用小企业灵活的特点,与大中型物流企业合作,专注缝隙市场,淘汰落后产能,提高效率,提升服务水平。总之,供给侧改革下我国物流企业需要实现发展策略创新,创新性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创新性降低物流成本,创新性进行物流品牌建设,创新性促进物流管理升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谢泗薪  帅世耀  
供给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物流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其关键任务在于增加有效供给引领需求、淘汰无效供给调整结构、降本提效提高物流企业综合实力。具体到物流企业层面,就是要基于国家对物流业的全方位布局,提升自身服务质量,提高企业效率,有效降低成本。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物流企业应切实根据自身特性和资源,找准定位,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和路径。对大中型综合性物流企业而言,要通过并购重组建立国际物流品牌,要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并重,要注重资本运用,多方式筹资,提升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世奇  朱平芳  
通过测算企业非劳务性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产出的最优滞后期,基于创新产出的溢出效应,运用空间面板模型,使用31个省级地区2009—2015年的数据,研究研发补贴对不同规模和所有权性质企业的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补贴仅对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专利和新产品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中型企业、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两种创新产出均无显著直接影响。研发投入最优滞后期和产出弹性的结果反映出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但转化能力较弱,研发资金和人才的稀缺仍然是非国有企业进行大规模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从而得到重视研发补贴的区域协同性、针对性,构建公平竞争的创新环境,鼓励创新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莞  
政府扶持企业创新活动已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依据企业技术创新不同阶段面临的资金需求,政府会给予企业直接资助。然而,在实际活动中,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研发补贴低效率的现象。本文就此分析了政府补贴研发的内涵、实际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依据现实情况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实现合理配置社会创新资金的目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凯  陈泽平  MENARD Sebastien  
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深入考察R&D补贴、非R&D补贴这两种单项补贴工具及其工具组合对企业创新的真实影响。研究发现:在激励企业提高创新数量方面,补贴工具组合优于R&D补贴;而在激励企业提升创新质量方面,R&D补贴优于补贴工具组合。“大龄”且处于“成熟期”的国有企业往往更易得到政府R&D补贴的垂青,而董监高研发背景以及低杠杆率也会提高企业获得R&D补贴支持的概率。政府倾向于为高新技术企业及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提供补贴组合支持。此外,企业在产权性质、生命周期、行业类别、地域区位等方面的差异会对不同补贴策略的实施效果起到显著调节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正昕  郁俊莉  
文章采用地方政府发布的“五年规划”中的政策文本,通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研发补贴在其中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地方产业政策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发明专利数量,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策略性创新中。与国有企业相比,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创新的积极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研发补贴在地方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戴一鑫  李杏  冉征  
基于政策性研发补贴"偏国有化"这一特征事实,将研发补贴在"国民"所有制间的不平等定义为水平不平等,将企业个体间的不平等定义为垂直不平等。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研发补贴水平不平等对国企和民企的创新效率皆具有抑制效应且对国企的影响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研发补贴的水平不平等分别通过"研发补贴诅咒效应"和"低创新倾向效应"对国企和民企的创新效率产生抑制作用;在控制了水平不平等后,垂直不平等与企业创新效率呈现倒"U"型关系。主要的政策启示有:一是在考虑研发补贴差异性的政策效应时,应当从个体的不平等中区分所有制间的不平等;二是应避免"撒胡椒面"式的补贴政策,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可适当扩大研发补贴在异质性企业间的个体分布,但应极力消除补贴的所有制歧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海燕  达庆利  朱长宁  
为了研究在政府产品创新补贴政策下企业的R&D策略选择问题,建立了双寡头市场中面向工艺R&D的三阶段博弈模型:第一阶段政府以社会福利最大为目标选择产品创新补贴率;第二阶段企业进行R&D投资以降低生产成本;第三阶段企业在产品市场中进行古诺竞争。根据双寡头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是否合作,给出了研发竞争、研发卡特尔、技术共享联盟和研究共同体等四种R&D策略,得到了相应的政府最优R&D补贴率。研究表明:从企业的R&D投入和产品产量的角度看,当溢出效应较高时,研发竞争策略优于研发卡特尔策略;当溢出效应较低时,研发卡特尔策略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俞立平  钟昌标  
为了对包括政府研发补贴的创新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进一步评估政策绩效。本文在知识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创新技术进步变量,进而测度出区域创新政策。在此基础上,基于联立方程模型、面板数据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依据高技术产业省际面板数据,全面分析了创新政策、政府研发补贴对企业研发经费的影响及其绩效。研究表明:创新政策具有直接作用机制和间接作用机制;企业研发经费具有政府研发补贴门槛效应,中等研发补贴时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最大;企业研发经费具有创新政策门槛效应,当创新政策水平较高时,企业研发经费的弹性系数有所下降;创新政策的综合绩效大于政府研发补贴;创新政策的弹性系数有降低趋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华  罗智仁  张轩溧  
文章基于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背景下,把补齐煤炭企业的科技创新短板和提升地方煤炭企业的金融支持效率作为研究重点,选取DEA-Tobit两阶段模型去对山西12家上市煤炭企业2003-2017年的金融支持进行效率评价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样本期内行业纯技术效率高于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即煤炭企业的金融、科技投入在使用效率上表现较好,在配置效率上呈现较多问题;供给侧改革、速动比率、世界GDP增长率和煤炭产品销售率与金融支持效率显著正相关,而生产规模和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会降低金融支持的效率水平;此外,企业因实际控制人不同,供给侧改革对非国资委实控企业的金融支持正向效应最强,且生产规模、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和煤炭产品销售率会给金融支持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此,从科技投入、经费管理、融资来源和政策落实四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对提升煤炭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支持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雪婷  
本文以我国高技术企业2003-2016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和门槛面板回归模型,分别研究企业规模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关系、基于企业规模的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的门槛效应,并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1)企业规模对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存在双重门槛效应,近似呈"∽"型。(2)企业规模对研发补贴与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在第一个区间有较显著抑制作用,在第二个区间有明显激励效果,激励力度和持久性强。(3)我国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效率提升主要源于技术效率增长",高技术不高",企业粗放型特征较明显。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常华兵  
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关于供给侧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认为财务角度是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政策需要微观呼应。在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去产能需进行企业整体方案的财务规划与成效评估,财务应优先支持产能海外转移项目。去库存的目的在于盘活企业资金,要制定灵活的去库存策略来提升企业活力。去杠杆要求企业走内涵式增长道路,外部融资需更多使用权益型融资。降成本要求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重点是降低生产及隐性成本。补短板则要求企业变革盈利理念,强化创新,推行碳财务管理战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常华兵  
本文在简要回顾国内外关于供给侧经济理论发展的基础上,认为财务角度是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供给侧改革的宏观政策需要微观呼应。在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去产能需进行企业整体方案的财务规划与成效评估,财务应优先支持产能海外转移项目。去库存的目的在于盘活企业资金,要制定灵活的去库存策略来提升企业活力。去杠杆要求企业走内涵式增长道路,外部融资需更多使用权益型融资。降成本要求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重点是降低生产及隐性成本。补短板则要求企业变革盈利理念,强化创新,推行碳财务管理战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徐建斌  彭瑞娟  何凡  
在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战略背景下,政府创新补贴作为重要的产业政策工具,如何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是否能够提升数字经济企业研发强度,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科学界定数字经济企业范围,在此基础上,以2012—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手工收集和关键词筛选方法获取政府创新补贴数据,系统探讨了政府创新补贴对数字经济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显著提升了数字经济企业的研发强度,该结论在稳健性分析中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政府创新补贴对于成长期、高技术行业及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的数字经济企业研发强度具有更为显著的影响效应。进一步的拓展性分析发现,政府创新补贴与数字经济企业私人研发强度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我国当前针对数字经济企业的政府创新补贴还处于倒U型的左侧底部。同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对数字经济企业研发强度的影响效应不具有动态性。本文的研究拓展和丰富了数字产业化及政府补贴效应等相关领域文献,为数字经济时代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优化政府创新补贴政策,更好地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