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55)
- 2023(15721)
- 2022(13499)
- 2021(12465)
- 2020(10487)
- 2019(23500)
- 2018(23135)
- 2017(44805)
- 2016(23817)
- 2015(26760)
- 2014(26175)
- 2013(25958)
- 2012(23961)
- 2011(21902)
- 2010(21987)
- 2009(20153)
- 2008(19396)
- 2007(17086)
- 2006(15042)
- 2005(13214)
- 学科
- 济(116619)
- 经济(116515)
- 管理(73644)
- 业(69405)
- 企(58581)
- 企业(58581)
- 方法(48333)
- 数学(42084)
- 数学方法(41703)
- 中国(27811)
- 地方(26667)
- 农(25466)
- 财(24238)
- 业经(23814)
- 学(22405)
- 技术(21463)
- 农业(17890)
- 制(17488)
- 理论(17053)
- 贸(16660)
- 贸易(16648)
- 环境(16372)
- 和(16347)
- 地方经济(16135)
- 易(16002)
- 融(15568)
- 金融(15566)
- 银(15157)
- 银行(15118)
- 务(15013)
- 机构
- 大学(344327)
- 学院(342609)
- 济(147149)
- 经济(144240)
- 管理(138778)
- 理学(120704)
- 理学院(119392)
- 管理学(117583)
- 管理学院(116956)
- 研究(115466)
- 中国(84849)
- 京(72444)
- 科学(69394)
- 财(64617)
- 所(56684)
- 财经(52435)
- 中心(51546)
- 研究所(51513)
- 江(49531)
- 农(48887)
- 业大(47778)
- 经(47718)
- 北京(45817)
- 经济学(45361)
- 范(44615)
- 师范(44250)
- 院(42166)
- 经济学院(40729)
- 州(39997)
- 财经大学(39059)
- 基金
- 项目(235192)
- 科学(187089)
- 研究(174395)
- 基金(171714)
- 家(148281)
- 国家(147065)
- 科学基金(127871)
- 社会(112458)
- 社会科(106735)
- 社会科学(106709)
- 省(91912)
- 基金项目(91269)
- 自然(81565)
- 自然科(79684)
- 自然科学(79669)
- 教育(79613)
- 自然科学基金(78286)
- 划(76558)
- 资助(70049)
- 编号(69846)
- 成果(56031)
- 重点(52351)
- 创(52249)
- 部(52191)
- 发(50960)
- 课题(48271)
- 创新(48120)
- 国家社会(46568)
- 教育部(45382)
- 人文(44626)
- 期刊
- 济(162426)
- 经济(162426)
- 研究(104195)
- 中国(64691)
- 管理(52903)
- 学报(49664)
- 科学(47844)
- 财(47561)
- 农(43064)
- 大学(38156)
- 教育(37765)
- 学学(35934)
- 技术(31176)
- 农业(30025)
- 融(29292)
- 金融(29292)
- 经济研究(27098)
- 财经(26417)
- 业经(24749)
- 经(22648)
- 问题(20341)
- 技术经济(19375)
- 科技(18752)
- 图书(16796)
- 理论(16691)
- 业(15666)
- 商业(15640)
- 统计(15500)
- 现代(15394)
- 策(14959)
共检索到502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洪名勇
从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视角将经济增长、科技创新整合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知识生产、交换和运用(消费)情况。凡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省区,大多都是经济实力较强的省区,多是东部省区;而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的省区,同时也是经济实力比较弱的省区,多属于西部省区。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实施西部科技创新战略,提高西部科技创新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雷佳敏 周孝华
随着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迅速扩大及年新增储备的急剧增加,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管理已成为国内外的热门课题。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现状,指出当前过多的美元储备造成了巨大价值损失和战略风险。在收集大量经济数据的基础上,以全新视角构建了基于区域经济实力的储备结构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价值评估,得出该模型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了基于当前我国外汇规模及年增量水平下的国家外储结构调整方案。
关键词:
外汇储备 区域经济实力 币种结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佛关
本文通过构建测度区域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利用世界品牌实验室推出的2010年中国品牌500强数据,以及中国品牌500强所属省区市的经济实力数据,对我国品牌的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实力的关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地区品牌的拥有数量和价值与区域经济实力互为因果关系。研究启示:地区的品牌建设能有力地促进其区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同时,区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又能为地区品牌的建设提供经济消费支持和优良的企业载体。
关键词:
中国品牌 地区分布 区域经济实力 关联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罗剑
本文在回顾品牌分布与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2006-2012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的品牌数据对成渝经济区品牌的价值分布、行业分布进行分析,并对成渝经济区品牌分布与区域经济实力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认为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成渝经济区品牌整体发展水平有所提升。文章提出成渝经济区应以具有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不断寻求品牌创新,使区域品牌具有高额附加值,形成区别于其它区域品牌的差异化竞争,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渝经济区产业品牌集群等建议。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品牌分布 区域经济实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方燕
结合世界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我国自身发展实际,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我国经济总体发展无法取得大的突破。文章在介绍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人均指标、结构量指标和总量指标的一套区域经济实力评估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ELECTRE-III方法,借助于加权合计净优势值的大小进行排序,最终得到各方案的优劣顺序,应用实例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及评估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力
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可以有效地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本文以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单元,实证分析科技创新能力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科技创新正向显著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催生经济新的增长点、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此外,增加政府补助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基于上述结论,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以期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发展 政府补助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朝峰 赵志耘 许治
由于我国区域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越来越强的相关性,本文采用不同区域质心间的直线距离的倒数作为权重矩阵对我国31个省市2001—2012年间实际人均GDP的收敛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探讨了区域创新能力对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考虑空间效应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既存在条件收敛,也存在绝对收敛;(2)近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收敛趋势比以前明显;(3)在考虑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后,我国区域间经济的收敛的速度将提高。
关键词:
创新能力 经济收敛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揭红兰
文章基于2002—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路径。结果发现:科技创新在东、西部地区科技金融综合指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而在中部地区表现出完全中介效应;科技创新对公共科技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完全中介效应,而对市场科技金融只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东、中、西部地区的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发展差异,导致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永凯 薛波
基于甘肃省2004—2014年14个地州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研究科技创新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科技创新对甘肃省区域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差异及其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并且无论加入资本变量或劳动力变量,还是同时加入资本和劳动力变量,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的影响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科技创新对甘肃省经济增长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影响程度最强的为兰州市,影响程度较强的有嘉峪关市、白银市、庆阳市、酒泉市,影响程度一般的有临夏州、定西市、甘南州、金昌市,影响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 空间差异 甘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新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亮
证券市场以其独有的融资功能,在我国股份制改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并以上市公司为依托,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使经济环境存在地区间的差异,从宏观上影响到地区内上市公司的数量和经营业绩。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定性地分析了各地区经济环境评估指数和上市公司综合实力,并寻求两者之间的相关程度,验证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环境与其上市公司的总体情况密切相关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亮 施国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艳华
本文在深入总结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10个典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分析与讨论,指明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艳华
本文在深入总结区域科技创新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区域科技创新指标权重,结合TOPSIS法,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四大地区的10个典型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实证结果展开分析与讨论,指明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艾少伟 陈肖飞 魏明洁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居民生活水平指标和经济结构指标,利用加权主成分分析方法、自然断点法及趋势分析法对多时点数据进行分析,揭示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时空差异特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结构及居民生活水平具有较高的相关度,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的空间地域差异及空间分异显著,但近10年来总体变化趋势不大;近十年河南省各类型县域的数量波动较大,其空间分布格局的演变由原来典型的"单一核心"结构发展成明显的"多核心"结构;河南省县域总体经济实力普遍较低,且发达县域和不发达县域两极分化显著,两者在经济实力排名上虽有波动,但变化不大;核心城市的带动效应显著,河南省县域经济实力增长呈现明显的"双核心"驱动。
关键词:
县域经济实力 时空差异 河南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