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41)
- 2023(11811)
- 2022(9808)
- 2021(8889)
- 2020(7362)
- 2019(16368)
- 2018(15917)
- 2017(29768)
- 2016(15885)
- 2015(17223)
- 2014(16551)
- 2013(16316)
- 2012(15092)
- 2011(13714)
- 2010(14017)
- 2009(13014)
- 2008(13025)
- 2007(11908)
- 2006(10494)
- 2005(9566)
- 学科
- 济(64894)
- 经济(64803)
- 业(55055)
- 管理(54848)
- 企(46248)
- 企业(46248)
- 方法(25141)
- 财(23674)
- 农(22012)
- 数学(21358)
- 数学方法(21110)
- 中国(19602)
- 制(18468)
- 业经(18426)
- 技术(18383)
- 农业(15484)
- 体(13000)
- 技术管理(12866)
- 学(12801)
- 银(12714)
- 银行(12684)
- 地方(12596)
- 融(12246)
- 金融(12243)
- 行(12167)
- 务(12086)
- 财务(12067)
- 财务管理(12039)
- 企业财务(11503)
- 体制(11083)
- 机构
- 大学(230238)
- 学院(229019)
- 济(98948)
- 经济(97060)
- 管理(88761)
- 研究(78102)
- 理学(76844)
- 理学院(75971)
- 管理学(74774)
- 管理学院(74308)
- 中国(58846)
- 财(49453)
- 京(47203)
- 科学(45494)
- 财经(38386)
- 所(38228)
- 江(35713)
- 农(35398)
- 经(34921)
- 中心(34748)
- 研究所(34457)
- 经济学(32135)
- 业大(31198)
- 北京(29246)
- 范(29042)
- 经济学院(28982)
- 师范(28733)
- 财经大学(28602)
- 院(28430)
- 州(27375)
- 基金
- 项目(154825)
- 科学(125366)
- 研究(115240)
- 基金(114950)
- 家(99847)
- 国家(99018)
- 科学基金(86222)
- 社会(77272)
- 社会科(73410)
- 社会科学(73394)
- 省(60869)
- 基金项目(60605)
- 自然(53304)
- 教育(52504)
- 自然科(52194)
- 自然科学(52176)
- 自然科学基金(51332)
- 划(50592)
- 资助(44917)
- 编号(43680)
- 创(38464)
- 成果(36287)
- 重点(35197)
- 创新(35065)
- 部(34987)
- 制(34920)
- 发(33413)
- 国家社会(33312)
- 课题(31489)
- 教育部(30671)
共检索到347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政 杨思莹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改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深挖城乡发展的均衡化红利,将缓解农村贫困内置于经济价值与社会财富的创造活动中,走包容性创新道路,是落实创新、协调与共享发展理念的重要方式与路径。通过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与间接传导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发现,泰尔指数相近的省份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和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入研究表明,中部地区科技创新对城乡二元收入结构的直接效应为正,但科技创新能够显著降低城乡科技创新水平的分化程度,导致其对城乡二元收入结构的间接效应为负。而在东部地区和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白志礼 曲晨
进行制度创新成为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关键和核心。文章构建了测度城乡二元结构的指标体系,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指数以及反映城乡生活质量、社会公共品供给差异的指标,分析了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并从户籍制度、土地改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规划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制度创新之路。
关键词:
二元结构 测度 国际比较 制度创新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白志礼 曲晨
通过构建测度城乡二元结构的指标体系,应用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二元反差指数以及反映城乡生活质量、社会公共品供给差异的指标,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发现,制度性缺陷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进行制度创新成为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关键和核心。同时,借鉴国际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经验,从户籍制度、土地改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城乡规划等八个方面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变革的制度创新之路。
关键词:
二元结构 测度 国际比较 制度创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褚宏启
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克服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弊端,使均衡化的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教育公平不是构建城乡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全部目标,与教育公平至少同等重要的另一个目标是教育效能,即城乡教育对城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贡献率。破解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进和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必须从制度问题入手,改革城乡二元的教育管理制度、教育投入制度、人事制度以及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建立严格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潘成义
促进中国城乡经济的统筹是16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文章根据16大的精神,提出了“益”农、“富”农和“放”农的具体措施。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元锋
城乡关系是现代化进程中最重大的基本关系之一,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将长期存在,中国的城乡差距主要是传统农业造成的,而现代农业则是有深厚发展潜力的高效益产业。对中国城市化工业化替代性特征及其成本收益的分析表明,中国必须走土地集约型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立足农村、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城市与振兴农村并重,才能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关键词:
二元结构 传统农业 现代农业 替代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陆霓 殷朝武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是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并亟须解决的问题。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广东清远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清远市通过推动经济和社会体制向现代化转变、优化发展布局、重视政府和市场的配合等方式,充分发挥了当地各方面要素的资源配置和能动作用。清远市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经验证明,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只有使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社会要素各司其职、功能到位,并相互补充、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各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协调发展,达到部分和整体的有机统一,才能最终收获可喜的成效,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熊立 赵建彬 谢奉军
基于情境二元性理论、创新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深入探讨了二元文化、突破式和渐进式技术创新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关系,构建了一个全新的企业转型升级微观实现机制。应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以及回归分析、交叉乘积等方法,对217家江西传统制造业研发团队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二元文化对突破式和渐进式技术创新均有正向影响,并通过二元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延明
鲜有文献对比分析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差异,笔者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分别以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为研究对象设定回归方程,利用2000—2014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人口年龄结构的储蓄效应进行了城乡差异分析。系统广义矩估计和门槛回归结果表明:在城镇地区,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具有负效应,该负效应随着收入增长率的提高而减弱,而老年抚养比所产生的正向影响呈现倒U型关系;在农村地区,少儿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并不显著,而老年抚养比所产生的负效应随着收入增长率的提高也表现为倒U型关系。经测算,城镇人口抚养比变化能解释其储蓄率上升的9.2%,而农村老年抚养比变化能解释其储蓄率下降的85%。...
关键词:
少儿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城乡居民储蓄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锟
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要求和重点任务。本文明确地将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制度因素归结为城乡分割、城市偏向的城乡二元制度,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入户调查数据对这一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和市民化能力,进而对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具有明显的阻碍作用。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还进一步提出了未来城乡二元制度改革的重点和基本思路,并对改革效果不显著现象进行了解释,分析了协调城乡二元制度改革中制度冲突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城乡二元制度 制度创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蒲红刚 刘玉强 张喜东
本文基于1989-2011年的统计数据,运用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经济二元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红军 孙楚仁
文章认为,城乡收入差距内生于"经济人"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当中,直接套用库兹涅茨-威廉姆森假说对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可能并不一定具有太大的解释力,而将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转轨这一双重制度变迁背景引入城乡差距模型中才能清楚地解释中国的城乡差距。研究发现,人口自由流动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会逐步缩小;人口不自由流动条件下,城乡差距会发生多层分化,但即使如此,中国的城乡差距仍不太符合所谓的库兹涅茨-威廉姆森假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阎星 田昆 高洁
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是开拓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先决条件。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自2003年以来,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突破口对城乡二元体制进行了系列改革,具体内容:一是实施户籍及配套制度改革,推进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二是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土地要素自由流动;三是实施农村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资金要素自由流动。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形成了相对均衡的城市空间拓展模式;有效遏制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城乡二元体制 城市化 成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俊 周素红
城乡二元地区具有明显的土地、经济、社会等二元结构特征,此类地区目前缺乏有效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机制,而沿用城市和乡村二元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面临众多问题。本文探讨在供给主体多元化背景下,二元体制分割下城乡二元地区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模式及其存在问题,剖析现有供给模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由于供给主体多元性和各相关主体间彼此责任边界不清而带来一系列问题的根源,结合已有地区相关经验,提出根据二元地区的不同发展阶段、基于多元主体利益协调和责权利边界明晰的原则,形成适合城乡二元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机制。
关键词:
城乡二元地区 公共服务设施 供给机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全景 郝增慧
本文立足于中国经济"双重二元结构"特征,构建双重二元结构模型,理论分析所有制结构、金融结构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利用2000-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国有经济比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正U型"关系;金融规模、金融资源错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倒U型"关系;金融城乡结构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国有经济比重影响金融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效果。分地区研究发现,东、中部地区,公有制经济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鉴于此,推动金融发展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并通过市场化改革选择最优所有制结构,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