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4)
2023(8179)
2022(6885)
2021(6346)
2020(5372)
2019(11646)
2018(11514)
2017(21441)
2016(11295)
2015(12414)
2014(11816)
2013(11274)
2012(10184)
2011(9221)
2010(9412)
2009(9027)
2008(8900)
2007(8182)
2006(7197)
2005(6563)
作者
(30064)
(25531)
(25315)
(23849)
(16047)
(11998)
(11246)
(9658)
(9538)
(9019)
(8637)
(8456)
(8272)
(8054)
(7859)
(7706)
(7471)
(7310)
(7255)
(7198)
(6351)
(6097)
(5852)
(5818)
(5686)
(5670)
(5666)
(5573)
(4986)
(4920)
学科
管理(44904)
(44353)
(39413)
经济(39340)
(38493)
企业(38493)
技术(17126)
(14471)
方法(14213)
(14084)
中国(13886)
技术管理(12388)
(12232)
业经(11652)
数学(11448)
数学方法(11296)
(9660)
(9168)
银行(9156)
(8836)
财务(8816)
财务管理(8796)
(8775)
农业(8712)
企业财务(8387)
(8350)
金融(8348)
体制(8344)
(7967)
理论(7501)
机构
大学(155627)
学院(155507)
(66341)
经济(65048)
管理(63656)
理学(54642)
理学院(54096)
管理学(53376)
管理学院(53050)
研究(50943)
中国(39634)
(33886)
(31962)
科学(28295)
财经(25797)
(24594)
(24018)
中心(23467)
(23314)
研究所(21229)
经济学(20389)
(20299)
北京(19986)
业大(19816)
财经大学(19081)
(19051)
(18983)
(18321)
师范(18140)
经济学院(18084)
基金
项目(104068)
科学(84842)
研究(79764)
基金(76266)
(65346)
国家(64782)
科学基金(57397)
社会(52981)
社会科(50326)
社会科学(50317)
(41818)
基金项目(40466)
教育(36376)
自然(35112)
自然科(34365)
(34363)
自然科学(34356)
自然科学基金(33802)
编号(30795)
资助(28949)
(28786)
(26490)
创新(25866)
成果(25441)
重点(23481)
(23131)
国家社会(22394)
(22235)
课题(22217)
(20795)
期刊
(76089)
经济(76089)
研究(49062)
中国(38486)
管理(28635)
(28068)
科学(21243)
学报(19702)
(19091)
教育(18962)
大学(16393)
(16109)
金融(16109)
学学(15338)
技术(14912)
财经(13384)
业经(12322)
农业(12301)
科技(12082)
经济研究(11898)
(11558)
问题(9230)
技术经济(8845)
(8502)
论坛(8502)
现代(7374)
(7082)
财会(7073)
(7065)
会计(6990)
共检索到242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诸一军  
高科技产业是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来自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除了取决于科学研究的基础实力外,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动力机制和制度环境,而这一点正是我国科技创新的软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磊  周荣华  
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对区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一般由资源投入、主体结构、支撑要素、输出效率四个维度构成,决定科技创新的方向、范围、侧重及效果。聚焦江苏地区探索,可以发现江苏已经构建了以联动效应、集成效应、转换效应、协同效应为特色的科技创新动力机制,其经验启示可以概括为政府主导政策体系的变迁、产业发展过程的融入和持续性、动态性、多源性投入机制等方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国栋  温展杰  
使用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测度广东省2006—2019年的科技创新效率,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阶段、发展类型及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过程具有整体性向前、阶段性波折、峰谷值交替的特征,可分为粗放型发展、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3个阶段;科技创新效率的演变类型可划分为平稳型、上升型和波动型3种类型;根据演化的驱动因素,可分为资源驱动、技术驱动、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3种动力机制。根据分析结果,从布局城市群科技创新生态圈、科研资源投入的多元化、建构区域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炜  唐路路  孙泽华  邵婧  
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国家发展的创新体制,新型举国体制是攻克核心技术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选择需要核心技术支撑的大飞机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战略优势、市场优势和组织优势为核心出发点,基于扎根理论构建科技创新动力机制模型,继而采用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实证分析,探讨关键因素的作用机理,最终完善有利于核心技术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为新型举国体制下建设现代化强国提供助力。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洁  祁春节  
传统合作社原则下的农业合作社,存在着个人利益与共有产权、按劳分配与资本约束,以及民主原则与管理低效率等方面的制度矛盾;通过产权结构明晰化、分配形式多样化和控制权结构合理化等创新路径,合作社可发展成为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组织。在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合作社制度变迁的动因,既取决于内部要素价格的变动,也受到外部产业发展环境的影响。提出应从从合作社的内部制度安排、外部制度环境和农村体制创新等方面进行着力改造,以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合作社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向南  吴群  
研究目的:利用经济学收益成本分析的思路,揭示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动机的主要因素及其后的制度安排,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部门调查和农户调查相结合。研究结果: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的收益因素主要包括农地经营能力、非农就业选择、集体经济组织发育及流转期限等,成本因素主要包括农地经营细碎化、有形市场建设滞后、基层组织介入不够、流转后的社会保障不足、制度预期的不确定性及农产品安全等。研究结论: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应重点帮助提高农户流转后的收益水平,并有效降低农地流转中的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桂华  
大连市通过加强科技输入,以打造自身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目标,推进农村自身创新发展能力的增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刚  赵志耘  许端阳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围绕着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十八大给予了系统且明确的回答,即通过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本文从科技创新驱动的要素重组、产业结构升级和需求结构优化三个视角,探讨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动力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晓卫  
文章构建了高科技产业园区知识创新循环模型,提出知识创新是高科技产业园区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系统分析了知识学习、技术能力是如何动态促进知识创新的过程,指出知识势差是促进高科技企业知识学习的主要动因,并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高科技园区企业知识势差促进技术能力增长的机理,最后从成本—收益角度分析了企业知识创新的经济学动因和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少杰  
一、引言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如何激励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与先进的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这个问题对于技术和经济都很落后的中国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因而问题的解决也就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纪玉山  张忠宇  
本文运用演化经济学、组织知识管理等方法,对科技创新体系进行动力设计。该体系原动力是人的需要和利益追求,竞争和环境波动会增强这些原动力;惰性、既得利益者以及路径依赖构成体系内在惯性;两者的制衡维体系平衡,创新意识是体系的导向。体系在微观、行业和宏观分别表象为企业对环境波动的适应性反馈、合作竞争形成的制度网络、国家的宏观控制和超国界的科技合作。体系具有系统性、风险性、路径依赖性和制度性等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建光  
发展循环经济面临许多非技术性难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加以破解。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安排,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对循环经济作用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协调循环经济运行中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循环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激励和引导人们作出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行为,降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塑造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秩序。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包括法律制度、政策和市场运行机制。循环经济制度安排要坚持"以人为本",循环经济制度创新要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循环经济制度构建要着力协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洪云  林向义  罗杰  刘闯  
在阐述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知识整合和突破性技术创新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位一体"协同动力机制模型,从个体微观、团队中观和企业宏观的维度阐述了知识整合视角下新创科技型小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个体微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做好个体目标规划和提升个体自我效能;团队中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提供技术创新资源、优化团队人员构成和协调团队成员工作;企业宏观维度的动力机制包括建立包容性企业文化和科学的激励体系;三者协同作用能最大限度地提升个体实现创新目标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谢薇  
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的E-E模式四川联合大学谢薇一、既有的讨论关于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国内外学者已提出了不少理论模式。这些模式,从科技、经济、政策、资源等各方面阐述了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技术创新动力的源泉所在。其中,技术推—市场拉综合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振权  
随着国内外对技术创新研究的深入,对创新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也不断有新的进展,本文分析了整个创新动力机制的理论发展脉络。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首先是从一元论发展起来的,进而发展到二元和多元论;之后又从外部因素转到内部因素的探讨,继而出现内外部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模式;最后发展到现在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本文通过评述这些动力机制后得出两点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