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72)
- 2023(13829)
- 2022(12007)
- 2021(11461)
- 2020(9441)
- 2019(21603)
- 2018(21504)
- 2017(41709)
- 2016(22471)
- 2015(25126)
- 2014(24695)
- 2013(23982)
- 2012(22157)
- 2011(19975)
- 2010(20180)
- 2009(18472)
- 2008(18011)
- 2007(15922)
- 2006(14075)
- 2005(12316)
- 学科
- 济(85863)
- 经济(85765)
- 管理(70500)
- 业(68075)
- 企(58539)
- 企业(58539)
- 方法(38054)
- 数学(31770)
- 数学方法(31333)
- 中国(24123)
- 农(23904)
- 财(22732)
- 业经(20952)
- 技术(20908)
- 学(18816)
- 地方(17649)
- 理论(17268)
- 制(16336)
- 农业(16029)
- 贸(15614)
- 贸易(15605)
- 易(15144)
- 和(14809)
- 策(14765)
- 银(14494)
- 银行(14458)
- 务(14117)
- 财务(14052)
- 财务管理(14030)
- 行(13822)
- 机构
- 大学(313198)
- 学院(312494)
- 管理(129219)
- 济(124739)
- 经济(121903)
- 理学(111909)
- 理学院(110732)
- 管理学(109010)
- 管理学院(108434)
- 研究(102248)
- 中国(76440)
- 京(66560)
- 科学(62259)
- 财(58152)
- 所(49830)
- 中心(46231)
- 财经(45988)
- 江(45909)
- 研究所(45201)
- 农(44823)
- 业大(43903)
- 北京(42307)
- 范(41885)
- 经(41786)
- 师范(41594)
- 院(37601)
- 州(37466)
- 经济学(36267)
- 农业(34664)
- 财经大学(34131)
- 基金
- 项目(212182)
- 科学(168203)
- 研究(160570)
- 基金(152956)
- 家(131279)
- 国家(130119)
- 科学基金(113151)
- 社会(100165)
- 社会科(94840)
- 社会科学(94819)
- 省(83535)
- 基金项目(81161)
- 教育(73518)
- 自然(72611)
- 自然科(70901)
- 自然科学(70885)
- 划(69636)
- 自然科学基金(69628)
- 编号(66551)
- 资助(62196)
- 成果(54676)
- 创(47952)
- 重点(46756)
- 部(46560)
- 课题(45887)
- 发(45323)
- 创新(43941)
- 项目编号(41551)
- 教育部(40336)
- 国家社会(40198)
- 期刊
- 济(138148)
- 经济(138148)
- 研究(95237)
- 中国(60714)
- 管理(49272)
- 学报(44059)
- 财(42909)
- 科学(42839)
- 农(40587)
- 教育(40471)
- 大学(34047)
- 学学(31649)
- 农业(28423)
- 技术(28236)
- 融(28211)
- 金融(28211)
- 业经(23205)
- 财经(21870)
- 经济研究(21651)
- 经(18642)
- 科技(18218)
- 图书(17622)
- 问题(17299)
- 技术经济(16096)
- 理论(15955)
- 现代(14836)
- 实践(14723)
- 践(14723)
- 业(14637)
- 坛(14280)
共检索到460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文小禹
本文分四部分探讨技术创新理论及其政策研究。第一部分:技术创新概念的介绍,技术创新得以形成的理论基础。美国经济学大师熊彼特认为,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目的是获取潜在利润。他把技术变化定义为三个阶段:发明、创新和扩散。创新的概念包括:制造新的产品,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得新的供应源,形成新的组织形式。创新的运行机制,必须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来说明。产品寿命的基本形式,如果以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梓微
湖北省政府为了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解决科技资源、研发资金不足等问题,2022年开始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符合要求的企业均能享受到该政策的红利,试行半年已取得一些成效。本文通过探讨创新券的作用机制,研究湖北创新券的政策内容及实施现状,结合其他地区的经验,分析湖北创新券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希望能助力企业获取资金支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
关键词:
湖北创新券 服务机构 科技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颖
科技创新与税收激励政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本文在探讨政府介入科技创新领域的经济学依据的基础上,对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分析,借鉴国际惯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措施。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税收激励 税收优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耘通 徐东云
本文对支持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特点及现状进行全面的梳理,发现我国缺乏专门针对企业科技创新系统性税收政策体系,对初创期企业税收优惠力度不够;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普惠性力度不足,针对企业科技创新特惠制条款较狭窄;对企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的激励力度不够。结合问题提出提高企业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的法律效力,增强对企业初创期的税收优惠力度,建立一套从研发到成果转化的完整周期的税收政策;推进科技创新中"普惠性"与"特惠制"相结合的激励政策体系;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本的税收激励机制,以更好更快地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税收政策 激励机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龚辉文
作为重要的调控杠杆,税收如何支持和促进科技创新一直令人关注。本文按照科技发展需要经历的阶段,从科技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科技成果应用等方面梳理了我国支持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从税收优惠政策的宏观定位、法律定位和微观设计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龚征旗 曾繁华
充分发挥财政投入、补贴、税收优惠政策等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历来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本文分析了我国促进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制度设计。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税收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源 杜玮
研发激励的财税政策对于一国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为揭示广东民营科技企业研发投入与财税激励政策的关系,收集了88家沪深两市广东民营企业数据,构建了以研发投入强度为基础的变量指标,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财税激励政策与企业资产规模及企业创新能力呈正相关关系,国家财税激励政策促进了民营企业研发投入,继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生存的原动力。
关键词:
民营科技企业 技术创新 财税激励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香菊 王洋
企业是最具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的科技创新主体,有效的税收政策可以激励企业创新,提升我国科技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在创新要素、创新环节、创新主体、制度环境等方面,仍存在税收激励范围有限、优惠力度不足且精准度欠缺等问题。完善激励企业科技创新的税收政策,应减轻企业人才投入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完善企业员工股权激励和现金激励税收政策,出台促进企业加大基础研究、产学研结合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等税收政策,为企业科技创新量质齐飞保驾护航。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税收政策 税收优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建民 金玉
一、文献综述财税政策对企业科技创新的影响作用,VickiNorberg-Bohm早在1999年就提出发明创造中政府的职责是以公平的态度资助基础科学技术和保护知识产权,其推进政策表现在需求和供求的创新上。需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伟 李晨
近年来,政府将科技创新产业视作国民经济稳步前行的"新引擎",这离不开财政税收政策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后天外部环境和先天成长禀赋的有效扶持。此外中央财政明确提出在基础设施建设环节大力发展PPP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而科技创新平台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最需要的就是基础设施环境的优化。本文结合科技创新企业和创新人才培育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梳理现有的税收政策和相关优惠,并在公私合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背景下,提出相关优化科技创新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于洪 张洁 张美琳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已成为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近年来,政府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本文对高新技术企业、中小微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管理办法还有待完善,针对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较为有限,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人力资本的税收优惠政策较为薄弱,缺乏税收优惠政策形成的税式支出核算制度。在问题分析基础上,建议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注重过程管理,动态监控税收优惠政策的有效性,同时,加强对中小创新型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扶持,建立系统性的贯穿成果创新转化全过程的税收优惠政...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税收优惠 成果转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吕政
本文论述了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和经济周期的关系,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科技创新体系应覆盖全社会、各领域,企业应当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政府应加强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增强调动全社会资源的能力,积极建立科技公共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平台等。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理论 政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伟 范旭
以改革开放以来127份中国科技成果评价政策文本作为分析样本,将中国创新能力演变划分为3个阶段:跟跑阶段(1978至2005年),跟踪、并行、领跑并存且以跟踪为主阶段(2006至2015年),并行、领跑为主阶段(2016至2035年),运用共词与聚类分析法揭示不同阶段下政策的注意力及其优化途径。研究发现,随着中国创新能力日益提升,科技成果评价政策呈现"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评价导向"与评价内容并重演进的规律,政策焦点变化总体上贴近国家创新能力发展实践,其中第一阶段主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评价方法,第二阶段从评价方法转向评价内容,第三阶段从关注评价内容转向评价导向与评价内容并重,目标导向和绩效考核趋势日益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科技成果评价政策今后应更加注重科技评价的导向作用,关注科研诚信建设;同时应更加关注成果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婷 邓学来 徐志云
影响创新型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政策环境建设。本文重点分析创新链与创新政策、创新型企业与创新政策。提出基于创新链的创新政策体系的构成,并分析创新政策对创新链的影响作用;同时,分析创新型企业的政策需求。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基于创新链的创新型企业创新政策设计思路、框架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创新链 创新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工具。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