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10)
2023(15231)
2022(13162)
2021(12310)
2020(10330)
2019(23100)
2018(22764)
2017(43331)
2016(23736)
2015(26405)
2014(25300)
2013(24793)
2012(22440)
2011(20181)
2010(19911)
2009(18120)
2008(17595)
2007(15202)
2006(13092)
2005(11088)
作者
(67742)
(56391)
(56022)
(53015)
(35705)
(27223)
(25110)
(22146)
(21365)
(19840)
(19103)
(18914)
(17878)
(17664)
(17192)
(17125)
(17068)
(16780)
(16105)
(15976)
(14223)
(13621)
(13546)
(12768)
(12632)
(12528)
(12466)
(12347)
(11286)
(11285)
学科
(86659)
经济(86567)
管理(72635)
(70678)
(60444)
企业(60444)
方法(40970)
数学(34977)
数学方法(34607)
(24228)
中国(23506)
(23486)
业经(21358)
技术(21173)
(19681)
地方(17267)
农业(16407)
(16243)
(16099)
贸易(16090)
(15613)
理论(15493)
(15314)
财务(15247)
财务管理(15224)
企业财务(14462)
(14436)
环境(14420)
(14078)
技术管理(13842)
机构
大学(325514)
学院(324355)
管理(132553)
(124136)
经济(121472)
理学(116361)
理学院(115093)
管理学(113145)
管理学院(112571)
研究(106548)
中国(77148)
科学(69327)
(68787)
(57393)
(55215)
业大(53523)
(52887)
研究所(48850)
中心(48301)
(45742)
农业(45250)
财经(44887)
北京(42761)
(41517)
师范(41017)
(40998)
(39004)
(37363)
经济学(36118)
技术(35244)
基金
项目(233473)
科学(183076)
基金(168510)
研究(167075)
(149030)
国家(147749)
科学基金(126590)
社会(104907)
社会科(99380)
社会科学(99354)
(92905)
基金项目(90622)
自然(84054)
自然科(82107)
自然科学(82082)
自然科学基金(80638)
(78037)
教育(76128)
资助(67500)
编号(67145)
(52870)
成果(52781)
重点(52109)
(50135)
(49255)
创新(48669)
课题(46110)
科研(44666)
计划(43594)
大学(42942)
期刊
(128961)
经济(128961)
研究(89634)
中国(61783)
学报(57458)
科学(51303)
(51145)
管理(47986)
大学(42767)
(41399)
学学(40501)
教育(36580)
农业(35492)
技术(27163)
(24091)
金融(24091)
业经(22596)
经济研究(21011)
财经(20966)
科技(20538)
(18886)
(17873)
问题(16548)
图书(16481)
(16408)
技术经济(15914)
业大(15554)
理论(15085)
商业(14540)
现代(14150)
共检索到455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钟成林  陈运平  张春艳  黄小平  
以系统论思想为指引,遵循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发展的水平结构和外部性结构两个方面入手,就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逻辑推演。结合中国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发展现状,对治理绩效低下的形成机理进行系统探讨,结果表明: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强度结构是决定科技创新治理绩效的关键,而科技创新治理体系整体治理能力水平偏低、内部结构失衡是导致现行科技创新治理绩效低下的根源。与此同时,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外溢效应在不同方向上的非对称性加剧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结构性失衡,阻碍了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的整体性提升,抑制了科技创新治理绩效有效增长。因此,应加快转变治理理念,逐步构建以"创新链"为核心的现代科技创新治理模式;增强微观治理能力,构建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提升中观治理能力,实行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垂直管理;优化治理环境,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环境和科技交易市场环境营造纳入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与现代科技创新治理理念相匹配的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评体系。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武习  胡海青  
从企业孵化网络本身以及环境视角分析了企业孵化网络治理绩效的影响因素,通过企业孵化网络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环境不确定下企业孵化网络的契约治理机制、管理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孵化网络治理机制中的契约治理机制、关系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环境不确定性会扩大或缩小治理机制对治理绩效的作用强度。企业孵化网络在高市场不确定性环境下,采用关系治理机制的绩效较好;在高技术不确定性环境下,采用契约治理机制的绩效较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世政  周家贤  曾海亮  
文章基于珠三角295家企业问卷数据,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探讨创新能力在政府补贴与创新绩效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创新治理能力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政府补贴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并通过提高创新能力影响创新绩效;政府补贴对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高创新治理能力在政府补贴与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发挥正向中介调节效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彭禄斌  刘仲英  
构建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治理机制、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的关系模型,并利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正式契约通过影响协调能力和创造知识能力来影响平台的治理能力,而对整合能力无直接影响;非正式关系与治理能力的三个维度有正相关关系;治理能力的三个维度与治理绩效有正相关关系。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国强  郭文兵  王莉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太原重型机械集团网络内45家成员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网络组织治理结构联系紧密度与联系中心性对治理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联系紧密度与网络中心性对网络组织治理绩效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影响程度不同。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梁祺  张宏如  苏涛永  
知识是创新孵化的关键要素。结合知识基础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着重分析孵化网络知识治理对创新孵化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孵化网络知识治理包含正式知识治理与非正式知识治理,均对孵化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其中,在孵企业的获得式学习发挥了中介作用;创业警觉不仅正向调节获得式学习和创新孵化绩效的关系,而且调节获得式学习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部分解释了在孵企业存在差异化创新孵化效果的内在原因,有助于指导孵化器实施孵化网络知识治理,激发在孵企业获得式学习行为,提升创新孵化绩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为正  孙芳  
现代大学作为社会的核心机构,其治理离不开"学生参与"。学生类型是影响"学生参与"的主要因素,不同类型学生对参与的认知和采取的行动有所不同。根据不同类型学生在参与中的表现,要完善现代大学治理,可以从制度化和非制度化两种方式入手,更好地发挥学生参与的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陶锋  
近些年来,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智能科技在文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如人工智能艺术生成、大数据视频推送、远程虚拟教育等,这些科技创新引发了文化领域的智能化革命。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鼓励跨学科研究,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1]。2020年,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暴发,我国在医疗、安全、物流、教育以及文娱领域应用智能科技抗击疫情,让我们看到了智能科技未来的发展前景[2]。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诺曼·马克斯  夏青  
内部审计师应该努力考虑一种以风险为基础的方法对治理过程进行审计内部审计部门是不是应该考虑对治理过程进行审计?是否能够有效地评价董事会运作的有效性?内部审计师们是否具备了充分的独立性?在向审计委员会报告时,是否具备了必要的技能?每当内部审计职业的思想领袖们建议需要在审计计划中包括对治理过程进行审计时,我总会听到这样一些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赞声  陈干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如何在各层级政府落实这一新战略,实施治理创新将是关键之举。文章把国家治理体系划分为顶层设计式国家治理、中观管理式地方治理和底层互动式基层治理三个层面,对各个层面治理优势和局限做出具体分析和思考,重点对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给出若干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赞声  陈干全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如何在各层级政府落实这一新战略,实施治理创新将是关键之举。文章把国家治理体系划分为顶层设计式国家治理、中观管理式地方治理和底层互动式基层治理三个层面,对各个层面治理优势和局限做出具体分析和思考,重点对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给出若干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廖凯诚  戴胜利  段新  
基于2004-2016年中国内地30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耦合协调模型和PVAR模型,实证检验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的协调效应及动态关系。结果显示:2004-2016年全国各省市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的协调水平偏低,并且由东向西的区域阶梯递减特征显著,多数省市科技创新滞后于绿色治理发展,协调等级处于濒临失调水平以下;东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科技创新对绿色治理的影响不显著,长期看呈现为负向冲击效应,绿色治理对科技创新呈现出显著正向、持续影响;东北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科技创新对绿色治理的冲击效应不显著,绿色治理对科技创新呈现出显著正向、持续影响;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与绿色治理不存在因果关系,绿色治理对科技创新的冲击作用具有相似性,但科技创新对绿色治理的冲击效应存在较大差异。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鄢波  杜军  王许兵  
在国家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型智库在国家战略决策咨询,以及政府等主体决策咨询层面的作用愈发重要。作为面向科技前沿领域与科技产业政策研究的新型智库,科技创新智库的价值意义日益凸显。基于对现实情境的回应,有必要对科技创新智库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因此,从概念、构建及治理3个维度对科技创新智库进行理论层面的剖析:首先,从概念层面给予科技创新智库较为清晰的界定;其次,从构建机理及特征等层面进行剖析,提出科技创新智库的结构构建机制与制度构建机制;最后,从治理机理及特征等层面进行分析,提出科技创新智库正式治理机制、非正式治理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范群林  
文化科技创新作为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发展融合,使得文化科技产业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以重庆市文化科技产业创新战略联盟为对象,对创新战略联盟的契约、关系治理机制及技术创新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关系治理比契约治理更能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建构,并加强联盟中的信任关系,而知识分享、技术合作对创新战略联盟中的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联盟中的信任关系并不能直接推动企业间的技术合作,知识分享在信任关系与技术合作中起到调节作用,良好的信任关系可以有效地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知识分享,进而推动创新战略联盟间的技术合作,实现技术创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套  王英俭  程艳  
构建了区域政府创新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采用动态VIKOR法对其进行了测算,并对创新治理能力及其构成各维度与创新驱动发展分别构建了回归模型进行估计。结论表明:区域创新治理能力发展不平衡且具有较大差异性;与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创新治理能力较强的区域在中国地图中呈"T"型分布,尤以"T"字一横的九个区域为最强,均为沿海地区;创新治理能力对创新驱动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多个维度对创新驱动发展也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其中建设平台能力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未得到证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