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05)
- 2023(11561)
- 2022(9722)
- 2021(8769)
- 2020(7062)
- 2019(15703)
- 2018(15489)
- 2017(28317)
- 2016(14854)
- 2015(16291)
- 2014(16017)
- 2013(15876)
- 2012(15436)
- 2011(14432)
- 2010(14934)
- 2009(13810)
- 2008(13267)
- 2007(12222)
- 2006(11199)
- 2005(10490)
- 学科
- 济(84033)
- 经济(83978)
- 管理(48778)
- 业(47137)
- 企(38721)
- 企业(38721)
- 地方(25599)
- 中国(25095)
- 方法(22510)
- 技术(20855)
- 业经(19306)
- 农(19214)
- 数学(18394)
- 数学方法(18267)
- 地方经济(15893)
- 学(14878)
- 技术管理(14321)
- 农业(13908)
- 财(13682)
- 制(13463)
- 融(13354)
- 金融(13354)
- 银(12999)
- 银行(12985)
- 行(12737)
- 发(12538)
- 环境(11862)
- 贸(11314)
- 贸易(11299)
- 和(11244)
- 机构
- 学院(220187)
- 大学(218000)
- 济(102300)
- 经济(100328)
- 管理(84518)
- 研究(82362)
- 理学(70835)
- 理学院(70028)
- 管理学(69206)
- 管理学院(68764)
- 中国(62622)
- 京(46964)
- 科学(46286)
- 财(44288)
- 所(41077)
- 中心(36600)
- 研究所(36531)
- 江(35626)
- 财经(34021)
- 农(31748)
- 经济学(31486)
- 经(30635)
- 北京(30620)
- 范(30235)
- 师范(29997)
- 院(29674)
- 州(28662)
- 经济学院(27806)
- 业大(27438)
- 财经大学(24722)
- 基金
- 项目(137363)
- 科学(110208)
- 研究(106355)
- 基金(97479)
- 家(83379)
- 国家(82628)
- 科学基金(71748)
- 社会(69946)
- 社会科(66569)
- 社会科学(66556)
- 省(55990)
- 基金项目(51191)
- 教育(47416)
- 划(45315)
- 编号(42542)
- 自然(42069)
- 自然科(41072)
- 自然科学(41059)
- 自然科学基金(40352)
- 资助(37908)
- 发(36347)
- 成果(35489)
- 创(34663)
- 创新(31416)
- 重点(30996)
- 课题(30660)
- 发展(30165)
- 展(29663)
- 部(29586)
- 国家社会(29227)
- 期刊
- 济(129083)
- 经济(129083)
- 研究(75841)
- 中国(55210)
- 管理(36909)
- 财(33043)
- 农(30457)
- 科学(28775)
- 教育(28737)
- 学报(27095)
- 融(24126)
- 金融(24126)
- 技术(22223)
- 大学(21462)
- 经济研究(21283)
- 业经(20838)
- 农业(20783)
- 学学(19806)
- 财经(17815)
- 问题(15944)
- 经(15660)
- 技术经济(14445)
- 科技(14182)
- 坛(12278)
- 论坛(12278)
- 贸(11985)
- 世界(11779)
- 业(11550)
- 图书(11285)
- 商业(11165)
共检索到3645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程惠芳 刘卓然 洪晨翔
创新是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本文通过构造科技创新投入指数,利用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探讨了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创新投入显著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一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分科技创新投入类型来看,企业科研经费投入与科技研发人员投入均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表明,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呈现非线性,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越高,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本文的结论对我国合理配置创新资源、加快创新要素与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价值。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创新要素 知识产权 协同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单春霞 李倩 丁琳
研究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尤其是创新驱动的中介作用以及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这一中介路径的调节作用。选取1998—2020年我国制造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正向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正向互补中介效应。较低的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和市场化程度都显著负向调节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政府效率和市场化程度都正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公平程度负向调节创新驱动在知识产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中介作用。随着政府效率、公平程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间接效应逐渐减弱。研究结论为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并揭示了其中的作用机制,对于相关部门制定重要政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金灿 邓云杰 张俊涛
知识产权保护为中国实现外贸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利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总体作用、间接机制和异质性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推动了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水平、提升创新绩效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还受到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出门槛效应:当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一定界限后,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得到增强。因此,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大。为此,各地应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环境,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及数字经济对外贸转型升级的助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腾 蒋伏心
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总体影响。研究表明,科技金融提升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技术创新也发挥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技术创新与科技金融的深度协同也能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协同发展可以通过影响全要素生产率与市场运行效率、社会福利水平与共享经济成果、自然资源利用率与生态环境污染三个维度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通过作用于经济结构与市场体系、国民经济素质与人力资本两个维度抑制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对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影响并不显著。分区域观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融合能够显著促进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但却抑制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司怀涛 蒋长流
本文基于2008—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从人口结构的3个维度(年龄、供给、质量)出发,对人口结构、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对人口结构、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线性及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均可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但人口老龄化与科技创新存在负向关系,老龄化水平过高会削弱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另外,劳动供给相关经济效应的结果表明,劳动供给与科技创新之间存在负向关系,且随着劳动供给增加,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降低。除此之外,对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可知,人力资本主要通过促进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力资本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来源,当前研发投入需进一步增加。
关键词:
人口结构 科技创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伦来 陈永瑞
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人力资本三个角度,通过理论分析深刻揭示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经济逻辑,并基于2008—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激励效应;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作用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研究结果为加强知识产权顶层设计、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陈战光 李广威 梁田 王乔菀
创新质量是"双创"和"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企业关注的重要能力。使用2008-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分析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在研发投入和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质量;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呈显著倒"U"形关系;知识产权保护对研发投入与企业创新质量的调节作用存在最优区间。研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影响企业创新的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省际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提出国家、地方和企业层面因地制宜制定创新发展战略的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雪飞 赵黎明
文章基于2012—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熵值赋权法测算金融发展、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指数,并通过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线性和非线性关系,以及不同科技创新水平下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变化。结果显示:金融发展及其分类指标均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强化金融发展水平、金融发展规模以及金融发展效率的促进作用;金融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科技创新的门限效应,其促进作用随科技创新水平的不断提高而持续增强;科技创新对金融发展分类指标的支持作用存在差异,对金融发展规模的支持作用较强,对金融发展效率的支持作用较弱。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星星 汤宇曦
本文选取2000—2019年江门市时间序列数据,构建了经济发展质量测度模型,并运用Tobit模型验证了科技创新对江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作用。研究表明,从2010年至2019年江门市全要素生产率(TFP)呈稳步增长趋势,2010—2019年江门市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5.1%。科技创新基础条件、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正向效应但不显著,科技创新产出与经济发展质量存在正向效应且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文玉
文章基于2007—2016年中国沿海1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考察了海洋科技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U”型变化趋势,海洋科技创新在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并存在双门槛效应。分区域来看,海洋环境规制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环渤海地区和泛珠三角地区不显著,在长三角地区显著。从海洋环境规制工具类型来看,市场激励型海洋环境规制工具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不显著,而命令控制型海洋环境规制工具则体现出显著影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采用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线性、非线性视角考察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外开放背景下,这种影响效应呈现出显著非线性特征,对外开放能有效规避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边际效率递减困境;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科学处理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的关系,构建高质量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华坚 胡金昕
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要求,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构建科技创新系统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对中国内地30个省级地区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上已初步实现良好协调发展,但与优质协调发展仍有差距。同时,各地区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且中西部省市差异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剖析良好发展实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贯彻全面发展理念,是当前促进科技创新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区域科技创新 耦合协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肖仁桥 沈路 钱丽
基于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2008—2017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及空间相关性,选取3种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各创新指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①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值为0.322,中西部地区明显偏低,经济创新发展和经济开放发展指数不高是其主要原因。中国各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正相关性显著;②全国两阶段创新势力均明显偏低,东部地区省份两阶段创新指数、创新势力和创新效率值均处于全国较优水平,而中西部省份至少在某一阶段绩效损失显著;③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科技研发阶段创新指数呈U型曲线关系,成果转化阶段创新势力有利于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政府支持在成果转化阶段创新指数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顾晓燕 朱玮玮
新发展格局下知识产权贸易是实现高水平供需均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理论分析并形成相应研究假说基础之上,选用2004—2019年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影响效应,并识别其中可能的实现路径,从而对研究假说进行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正的显著影响;第二,就具体的实现路径而言,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目前主要通过促进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路径实现,而通过协调发展和绿色发展的路径尚未产生显著促进效应;第三,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异质性,沿海地区知识产权贸易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大于内陆地区,此外,不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也不尽相同。基于研究结论,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层面,提出新发展格局下以知识产权贸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桂梅 程开明 罗雨森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知识产权保护对创新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8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熵值TOPSIS法测度经济高质量发展,采用改进GP指数量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解析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结果发现:不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下,知识产权保护均呈现显著促进作用;考虑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则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社会和谐均有显著积极影响,但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