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20)
2023(11157)
2022(9027)
2021(8264)
2020(7053)
2019(15216)
2018(15146)
2017(28135)
2016(15028)
2015(16784)
2014(16322)
2013(15757)
2012(14239)
2011(12435)
2010(12811)
2009(12174)
2008(12415)
2007(11581)
2006(10097)
2005(9302)
作者
(43000)
(36157)
(35871)
(33505)
(22875)
(16843)
(16063)
(13837)
(13480)
(12982)
(12072)
(12008)
(11738)
(11410)
(11164)
(10831)
(10683)
(10414)
(10315)
(10046)
(8908)
(8765)
(8719)
(8241)
(8241)
(8008)
(7938)
(7799)
(7405)
(7079)
学科
(79402)
(75157)
企业(75157)
管理(64584)
(63534)
经济(63455)
业经(27426)
方法(25389)
(23550)
(22336)
技术(20749)
(18621)
财务(18591)
财务管理(18577)
企业财务(17537)
数学(17187)
数学方法(16942)
中国(16401)
农业(16389)
(16194)
理论(15204)
(14118)
(14022)
技术管理(13807)
(13568)
(13104)
企业经济(12265)
经营(12043)
体制(11077)
地方(10414)
机构
学院(216150)
大学(207126)
(89613)
管理(89431)
经济(87861)
理学(75904)
理学院(75219)
管理学(74178)
管理学院(73763)
研究(67430)
中国(55809)
(44353)
(42691)
科学(40216)
(38117)
(35298)
(33701)
财经(32751)
中心(31287)
业大(31182)
研究所(30056)
农业(29868)
(29550)
(27642)
北京(27619)
经济学(25461)
商学(25428)
技术(25263)
商学院(25204)
(24751)
基金
项目(137574)
科学(110169)
研究(104462)
基金(98295)
(84786)
国家(83940)
科学基金(74184)
社会(66435)
社会科(63015)
社会科学(63003)
(57581)
基金项目(51534)
自然(46810)
教育(46431)
自然科(45848)
自然科学(45833)
(45673)
自然科学基金(45108)
编号(42064)
资助(38671)
(36000)
(35302)
成果(32822)
创新(32514)
(30494)
重点(30381)
课题(29236)
(29120)
(27961)
国家社会(27322)
期刊
(107507)
经济(107507)
研究(62639)
中国(49419)
管理(41797)
(38436)
(36421)
科学(29295)
学报(28858)
农业(25103)
技术(24381)
教育(23584)
大学(22848)
学学(21754)
业经(20710)
(19805)
金融(19805)
财经(16748)
经济研究(16575)
(16387)
(14663)
技术经济(14629)
科技(13925)
问题(12893)
财会(12345)
现代(11689)
商业(10948)
会计(10669)
(10556)
世界(10406)
共检索到337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孙海云  张朝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淳  李哲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就要加速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强化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精准激发企业在绿色科技创新方面的主人翁意识。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在技术创新上升为科技创新后,企业不只是成为采用新技术的主体,还会主动参与到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体系中,成为孵化高新技术的一个主体。其前提是企业经营者不仅成为企业家,更是成为科技企业家。科技企业家既具有企业家素质,又具备科技素养。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背景下,企业进入科学新发现孵化为新技术阶段,体现科学家和企业家的合作,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仍然是企业家。在科技创新的背景下,技术创新不仅以市场为导向,还需要以新的科学发现为导向。科技企业家对这两个方面都要进行导向。科技企业家的成长需要适合的体制机制,按照科技企业家成长的生态培育科技企业家队伍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亮   王再进   郭明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第十六条“支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中明确提出:“鼓励民营企业根据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按规定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民营科技企业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管理创新是企业管理永恒的话题,在每年评出的国家级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中有许多好经验值得广大企业学习。为了让读者能够及时了解这些成功企业的管理经验,我们将其中独具特色且非常实用的部分作了编辑整理,以飨读者。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曦  
以企业为科技创新主体,推动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契合我国当前科技发展阶段实际。近年来,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不断巩固,体制机制保障不断增强。同时应看到,企业创新能力仍相对较弱、引领型创新主体不足、相关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仍较为突出。建议围绕优化主体结构、突出主体地位、完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生态的思路,进一步壮大更具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企业队伍,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各个环节的主体地位,不断改善以企业为主体开展科技创新的良好生态环境,持续完善围绕企业配置创新资源的体制机制。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陈劲  张永伟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包括科技创新在内的各方面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然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推动科技创新,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本期以"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与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为主题,由改革传媒发行人、编辑总监王佳宁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劲教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张永伟研究员分别就"科技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科技创新中的企业主体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林源  
面对当前国内外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吸引力这种外在压力,企业应如何主动应对,加快培育和启动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落实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笔者建议要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塑“三结合”的创新机制 合理的组织形式是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保证。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鞍钢宪法”中,提出了企业在开展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时,应坚持走领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煊懿  
创新链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式,而中小企业是创新链中最活跃的主体。由于发展方式、技术积累、商业模式等方面差异,中小企业切入创新链的模式多种多样。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作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中介服务机构、大企业及中小企业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加快创新链发展的氛围。发挥中小企业在创新链中的作用,应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健全中小企业创新服务体系、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平台、提高中小企业创新成果转化效率。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汪锦  孙玉涛  刘凤朝  
本研究从市场化和全球化两个层面,阐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双重主体地位的内涵,并从规模和效率视角实证分析了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难以通过"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来解决国家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创新尚没有成为国有企业获取利润的主要驱动;私营企业研发活动发展较快,研发效率较高,但是发展空间受限制;外资企业研发活动市场化导向强、效率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孙喜杰,曾国屏  
在世界各主要工业化国家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一种普遍现象,自然现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单纯的生产单位,创新主体是科研院所。在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中,我们始终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是以生产资源为中心配置科技资源,还是以科技资源为中心配置生产资源?在本文中,作者从创新模式改变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静梅  
本文认为,技术创新是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介”,也是把科技生产力同经济建设全过程结合起来的高起点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技术创新的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需要抓好以下4方面的工作:(1)在国有企业中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的市场竞争主体,真正成为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2)加快企业改制转机及新体制的建设,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3)明确知识产权,科学合理地界定技术创新成果的价值与使用价值;(4)要从上到下,建立一整套支持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丁晓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以下简称《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领域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由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于2021年12月24日修订通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次全面修订,为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促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基础法律制度保障,意义深远。值此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本刊特组织相关科技、法律专家,重点从中国特色科技发展道路、科技伦理治理、学风作风建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学技术普及高质量发展等角度,阐释其核心要义和深刻内涵,为科技创新主体、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研究人员、决策部门乃至全社会理解认识和贯彻落实《科学技术进步法》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